4-2海洋工程环境 波浪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4
地理波浪知识点总结一、波浪的定义与形成1. 波浪是海洋中的海浪、湖波、江河波等的统称,是水体表面上由于风力、重力、海底地形和潮汐引起的周期性的振动运动。
波浪是海洋、湖泊和江河中的一种波动现象,是水体受到风力或其他外力作用而在水面上产生的波动。
2. 波浪的形成海浪是水体在风的作用下发生波动的现象。
风吹到海面上,对海水的氧气起风暴和地球的自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激波。
波浪特性主要和由风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和持续时间以及风的走向等因素有关。
二、波浪的分类1. 按照波形特征分类(1) 常规波:呈椭圆形,又称正规波。
(2) 摇摆波:酷似网球(3) 卷书波:严重时呈旋转形状,与岸边作接触时可形成旋转的水流绕至(4) 无规波:随机出现。
2. 按照产生的原因分类(1) 壳湾波:大陆斜坡潦峰致异步片。
(2) 捲浪:风和重力合成。
(3) 开浪:法国大浪,马牙湾波,惠浪琳顿波时浪。
3. 按照形成的地理位置分类(1) 海浪:波在海洋中产生的波浪(2) 湖波:波在湖泊中产生的波浪(3) 河波:波在江河中产生的波浪三、波浪的特征1. 波高:指波峰到波谷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2. 波长:指波峰到波峰或波谷到波谷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
3. 波速:指波峰的传播速度,单位为米/秒。
4. 波频:单位时间内波峰或波谷通过一点的次数。
5. 波形:指波在移动过程中的形状。
6. 波幅:指波峰的最大高度,单位为米。
7. 波能:波浪嵩度对于海岸线越有影响8. 波周期:单位波的周期四、海洋波浪的产生1. 风是产生海洋波浪的主要原因。
风吹过水面时,由于摩擦力使水分子发生微小波动,形成涟漪。
2. 风是产生海洋波浪的主要动力,强风、大风和飓风是产生大浪的主要原因。
3. 风速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波浪的高度就越大,波长也越长,波速也越快。
五、地理波浪的影响1. 对海岸线的影响:波浪是海岸侵蚀和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对船只的影响:强风大浪是船只行驶的最大障碍之一,也是出海渔船的大敌。
形容波浪的形状摘要:一、波浪的形状描述1.波浪的基本形态2.波峰与波谷的特征3.波浪的起伏变化二、不同类型波浪的形状特点1.海洋波浪2.海岸波浪3.浅水波浪三、波浪形状与气候、海洋环境的关系1.季节性波浪2.风暴波浪3.潮汐波浪四、波浪形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1.海洋工程设计2.海上交通与安全3.海洋能源开发正文:波浪是海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形状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科学研究价值。
本文将对波浪的形状进行详细描述,并探讨不同类型波浪的形状特点以及波浪形状与气候、海洋环境的关系。
一、波浪的形状描述波浪是由风、海底地形、潮汐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波浪的基本形态包括波峰、波谷、波腹和波肩。
波峰是波浪的最高点,波谷则是最低点,两者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波长。
波腹是波浪的平衡位置,波肩则是波峰和波谷两侧的曲线部分。
二、不同类型波浪的形状特点1.海洋波浪:海洋波浪主要受风的影响,其形状通常呈现出较长的波长和较缓的波幅。
在开阔海域,波浪可能呈现出整齐的排列,而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波浪则会因为地形的影响而变得破碎。
2.海岸波浪:受到海底地形的影响,海岸波浪的形状通常更加陡峭,波长较短,波幅较大。
在岩石海岸,波浪可能呈现出破碎的形态;在沙滩海岸,波浪则可能呈现出缓和的曲线。
3.浅水波浪:在浅水区,波浪受到水深的影响,波长缩短,波幅变大,形状变得更为陡峭。
浅水波浪通常呈现出“破浪”现象,即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变短,波浪变得更为尖锐。
三、波浪形状与气候、海洋环境的关系1.季节性波浪:在特定季节,如冬季,受到寒潮和东北季风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可能出现较大的波浪。
而在夏季,受到台风和南海热带气旋的影响,波浪可能呈现出剧烈的变化。
2.风暴波浪:在强风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波浪形状会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呈现出极高的波峰和波谷,给海上交通和工程带来严重威胁。
3.潮汐波浪:潮汐的涨落会影响波浪的形状,尤其是在河口和海湾地区,潮汐波浪可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海洋工程波浪力学,是研究波浪及波浪对海洋工程结构物的作用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开设,主要学习线性波浪理论、非线性波浪理论、随机波浪理论以及波浪的作用力计算等。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线性波浪理论及小尺度结构物波浪力的计算方法,能够利用这些理论及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和求解,进而提升对波浪力学的理解。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波浪理论和波浪力计算为主线,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多媒体授课,为海洋平台结构等课程设计提供基础训练。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模块:确定性波浪理论、随机波浪理论、波浪力计算,这三方面密切联系、前后呼应。
确定性波浪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线性波浪理论和非线性波浪理论,其中线性波浪理论是学习基础,要求全面重点掌握深水波、有限水深和浅水波浪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了解常见的非线性波浪理论的特性,进而掌握波浪理论的适用范围。
随机波浪理论主要从随机过程角度描述波浪的特性,重点掌握随机波的时域特性- 1 -和频域特性,从而为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提供基础。
波浪力的计算部分主要包括小尺度和大尺度结构波浪力计算。
要求全面掌握小尺度结构物波浪力计算方法(莫里森公式),在此基础上,理解大尺度波浪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流体力学。
本课程是工科力学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工程类专业流体类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流体力学、海洋工程环境等课程构成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工程环境课程群。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波浪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波浪对海洋工程结构物作用力的计算方法,最终使学生对海洋工程中的波浪力学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以助于从事海洋工程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研究工作。
(1)了解非线性波浪理论、波浪的传播与变形以及大尺度结构物波浪力的计算;(2)掌握线性波浪力学、小尺度结构波浪力的计算以及随机波浪理论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运用波浪理论和波浪力计算方法进行一些基本计算的能力,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波浪理论以及工程应用什么是波浪理论?在海洋、湖泊等自然水域中,经常会出现波浪的现象。
波浪是指水面的起伏,并在水面上向外传播的现象。
波浪理论就是研究这种波浪现象的学科。
波浪的形成与传播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当水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水面会出现起伏,从而形成波浪。
波浪的传播则与波长、波速等因素有关。
在波浪传播的过程中,波浪的形态会随着水深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波浪理论的应用波浪理论在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 港口工程港口工程中,波浪对于港口的安全性和船只的靠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港口工程中需要对波浪进行精确的预测与计算,以确保港口的结构和设备能够承受来自波浪的冲击。
2. 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中,波浪对于海上结构的稳定性和设备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些海洋工程需要直接面对风浪,如海上风力发电机和石油平台等。
因此,对波浪的预测和计算也是海洋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3.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中,波浪对于桥梁、堤坝等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波浪的计算和预测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波浪工程实例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波浪工程实例:海塘工程。
海塘是一个抵御海浪冲击和防护沿海环境的重要建筑物。
对于海塘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根据波浪的预测结果,确定海塘的高度、宽度等参数。
海塘的设计需要考虑海浪的影响,如波高、波长、波浪能量等,以及海塘的形状和地形等因素。
设计阶段需要对海岸线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海岸线的形状和波浪的传播方向等信息,同时还需要对波浪的数据进行振动谱分析和波浪频谱分析等。
在施工阶段,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检查海塘的高度、宽度等参数是否满足要求,以及海塘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
同时还需要对波浪进行监测和记录,以便后续维护和调整。
波浪理论是海洋、湖泊等自然水域中波浪现象的研究学科,其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港口工程、海洋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
波浪工程实例海塘工程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波浪的预测、计算和监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海洋工程中的波浪力学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引言海洋工程是指在海洋中进行各种工程活动的学科领域,其中波浪力学是海洋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波浪力学研究的是波浪的形成、传播和相互作用等现象,对于海洋工程结构的设计与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波浪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其在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波浪力学的基本原理波浪是由于海水受到风力或其他作用力的影响而引起的涌动现象。
波浪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描述波浪的传播和变形过程,其中包括波长、波速、波高、波浪的周期等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根据波浪传播的特性,我们可以将波浪分为线性波浪和非线性波浪。
在海洋工程中,波浪力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设计波浪。
设计波浪是指根据海洋工程的具体需求,确定适应该工程的波浪参数,如波高、波长和波速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波浪力学的研究可以通过采集波浪数据和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适当的设计波浪参数。
2. 分析波浪与结构相互作用。
在海洋工程中,结构与波浪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波浪的冲击力和结构的响应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波浪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力学过程,对于合理设计和优化海洋工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波浪抑制和适应性设计。
某些特殊的海洋工程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减小波浪对结构的影响,或者通过适应性设计来使结构能够适应波浪的作用。
这种适应性设计可能涉及到材料、结构形式以及波浪的传播路径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波浪力学,可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波浪抑制和适应性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案。
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波浪力学应用在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中,波浪力学的应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的防波设计。
一些海洋工程结构如港口防波堤、海洋平台等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波浪力学因素。
通过研究波浪的传播规律和结构的抗波能力,可以确定结构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以确保其在波浪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海洋波浪特性的观测与分析方法研究海洋波浪是指海面上形成的波浪现象,它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波动形式之一。
对于海洋波浪的观测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海洋的物理特性、研究气候变化以及进行海洋工程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海洋波浪观测与分析方法。
一、海洋波浪观测方法1. 浮标观测法浮标观测法是一种常见的海洋波浪观测方法。
观测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在海面上设置浮标,使用测量设备记录波浪的运动情况。
浮标通常通过浮子和锚链连接,以保持浮标在海面上的稳定位置。
观测设备会记录波浪的高度、周期、传播速度等参数。
2. 船舶观测法船舶观测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海洋波浪观测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在船舶上设置观测设备,通过测量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情况来了解波浪的特性。
观测设备可以记录波浪的频率、波长、振幅等参数。
3. 雷达观测法雷达观测法是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波浪观测方法。
雷达可以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获取波浪的信息。
通过分析雷达反射信号的特征,我们可以得到波浪的高度、方向、能量等参数。
二、海洋波浪分析方法1. 频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是通过将波浪信号在频域上进行分解和分析来了解波浪的特性。
在该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傅里叶变换等数学工具将波浪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从中获取波浪的频谱信息。
频域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波浪的频率分布、波谱的特征等。
2. 时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波浪信号在时间域上的变化来了解波浪的特性。
这种方法常用的分析手段包括自相关函数分析、滤波分析等。
通过时域分析法,我们可以了解波浪的传播速度、波形变化等信息。
3.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波浪特性的方法。
通过收集大量的波浪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波浪的平均值、方差、相关性等统计特征。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海洋波浪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波浪与其他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海洋波浪观测与分析的意义1. 研究气候变化通过对海洋波浪的观测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海洋波浪特性的影响。
海洋工程中的波浪力学分析海洋工程是指利用海洋资源的工程领域,其中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工程建设等方面。
在海洋工程中,波浪力学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了解并解决波浪对海洋结构物的影响问题。
波浪力学分析涉及到波浪的发生、传播、传递和相互作用等过程。
在海洋工程中,波浪力学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海浪的参数,如波高、波长、波速等,以及波浪对海洋结构物的作用力和动态响应。
这些参数的准确预测是设计安全可靠海洋结构物的基础。
为了进行波浪力学分析,工程师们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他们需要对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解,以及研究和掌握相关的数学和统计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计算工具,如数值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波浪力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海洋结构物的抗波性能评估。
在海洋工程中,结构物需要能够承受来自波浪的作用力,并保持稳定和安全。
因此,工程师们需要进行波浪加载的分析,以确定结构物在不同波浪条件下的受力情况。
通过这种分析,工程师们可以评估结构物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设计和改进。
除了抗波性能评估,波浪力学分析还可用于海洋结构物的动力响应预测。
在海洋环境中,结构物会受到来自波浪的激励,从而引起结构物的振动和变形。
通过波浪力学分析,工程师们可以预测结构物的动力响应,包括振动幅值、频率和模态形态等,从而确定结构物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在波浪力学分析中,工程师们需要考虑到波浪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海洋环境中的波浪是多变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风速、海流、地形等。
另外,波浪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等过程也非常复杂。
因此,工程师们需要使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来模拟和预测波浪的行为,并进行合理的不确定性分析。
总之,波浪力学分析在海洋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了解波浪对海洋结构物的影响,并预测结构物的抗波性能和动力响应。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工程环境学论文学生:宋子杰学号: 201241013班级:运船1201院(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2014 年 11 月 6日波浪摘要:波浪是海洋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是船舶和海洋工程最重要的环境动力因素。
本文旨在从波浪分类剖析波浪的性质。
关键词:波浪,分类,性质。
正文:波浪的分类大致有以下五种分类方式:一、按波浪所受干扰力和周期分类:a)毛细波:所受干扰力为风,周期为0~0.1s。
b)超短重力波:所受干扰力为风,周期为0.1~1s。
c)重力波:所受干扰力为风,周期为1~30s,一般海浪皆为重力波。
重力波又可划分为风浪,涌浪,近岸浪。
i.风浪:风浪是在风直接作用下生成的海水波动现象。
风越大,浪越高,波浪的高度差不多和风的速度成正比,但风浪瞬息万变,波面粗糙,周期比较短。
ii.涌浪:涌浪是在风停以后或风速风向突然变化,在原来的海区内剩余的波浪,还有从别的海区传来的海浪。
涌浪的外形圆滑规则,排列整齐,周期比较长。
iii.近岸浪:风浪和涌浪传到海岸边的浅水地区变成近岸浪。
在水深是波长的一半时,海浪发生触底,波谷展宽变平,波峰发生倒卷破碎。
d)亚重力波:所受干扰力为风及海浪,表现形式为涌浪,周期为30s~5min。
e)长周期波:所受干扰力为风暴及地震,周期为5min~24h。
f)一般潮波:所受干扰力为日和月的引潮力,周期为12~24h。
g)变形潮波:所受干扰力为风暴、日和月的引潮力,周期大于24h。
二、按波浪形态分类:规则波;不规则波三、按波浪传播海域水深分类:a)深水波:h/L≥0.5;b)有限水深波:0.5>h/L>0.05;c)浅水波:h/L≤0.05。
四、按波浪运动形态分类:震荡波;推移波五、按波浪破碎与否分类:a)破碎波:i.“崩波”型破碎波:波陡较大的波浪在海底平缓的地段形成的,消能缓慢。
ii. “卷波”型破碎波iii.“激散波”型破碎波:波陡较小的波浪在海底坡度较大的地段形成的,消能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