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一)试验目的一般用于测定饱和软粘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灵敏度。
(二)试验原理无侧限抗压试验是三轴压缩试验的一个特例,将试样置于不受侧向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强度试验,此时试样小主应力为零,而大主应力的极限值为无侧限抗压强度。
即周围压力σ3=0的三轴试验。
由于试样侧面不受限制,这样求得的抗剪强度值比常规三轴不排水抗剪强度值略小。
(三)试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2.其它:量表、切土盘、重塑筒等(四)试验步骤1.试样制备:按三轴试验中原状试样制备进行。
试样直径可采用3.5~4.0cm,试样高度与直径之比按土样的软硬情况采用2.0~2.5。
2.安装试样:将试样两端抹一层凡士林,在气候干燥时,试样周围亦需抹一层薄凡士林,防止水分蒸发。
将试样放在底座上,转动手轮,使底座缓慢上升,试样与传压板刚好接触,将测力计调零。
3.测记读数:每分钟轴向应变为1%~3%的速度转动手轮,使升降设备上升而进行试验。
每隔一定应变,测记测力计读数,试验宜在8~10min内完成。
当测力计读数出现峰值时,停止试验,当读数无峰值时,试验进行到应变达20%为止。
4.重塑试验:当需要测定灵敏度时,应立即将破坏后的试样除去涂有凡士林的表面,加少许余土,包于塑料薄膜内用手搓捏,破坏其结构,放入重塑筒内,用金属垫板,将试样塑成与原状土样相同,然后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
(五)试验注意事项1.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时,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含水率保持不变。
2.在试验中如果不具有峰值及稳定值,选取破坏值时按应变15%所对应的轴向应力为抗压强度。
3.需要测定灵敏度,重塑试样的试验应立即进行。
1.按下式计算轴向应变:(六)计算及制图e1-轴向应变,%;ho—试样起始高度,cm;△h—轴向变形,cm。
式中:2.按下式计算试样平均数面积:式中:Aa-校正后试样面积, cm3;Ao—试样初始面积,cm3。
3.按下式计算试样所受的轴向应力:式中:σ—轴向应力,kPa;C-测力计率定系数,N/0.01mm;R-测力计读数,0.01mm;10—单位换算系数。
654374213 天平:称量500 g ,分度值0.1 g 。
4 其他:切土盘、重塑筒、秒表、0.1 mm 精度卡尺、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19.0.4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按本规程第18.3节制备试样。
试样直径宜为35~50 mm ,高径比宜为2.0~2.5。
2 将已制备的试样置于下传压板上,开始转动转轮,使试样与上传压板刚好接触,并将轴向测力计和轴向位移计的读数均调整到零。
3 以每分钟1%~3%的应变速度(每分钟约5~15转)转动转轮,使整个试验在8~10 min 内完成。
4 轴向应变小于3%时,每增加0.5%记录测力计和位移计读数一次;轴向应变到达3%以后,每增加1%记录测力计和位移计读数一次。
5 测力计读数达到峰值或稳定值以后,应继续转动转轮,再继续进行3%~5%的应变值,即可停止试验。
当读数无稳定值时,则试验应进行到轴向应变达20%为止。
6 试验结束后,迅速反转转轮,取出试样,并描述破坏后试样的形状。
7 当需测定灵敏度时,应将已破坏后的试样刮掉表面上的凡士林,再加入少量切削下来的余土,包以塑料布,用手搓捏,以破坏其原来结构。
按本规程第3.2节制成与原状试样密度相等的重塑试样。
然后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
19.0.5 试验结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及制图: 1 轴向应变:10001⨯∆=h hε (19.0.5-1) 式中1ε——轴向应变(%);h ∆——轴向变形(mm); h 0——试样的初始高度(mm)。
2 校正后的试样面积:101.01ε-a A A =(19.0.5-2)式中 A a ——校正后试样面积(cm 2);A 0——试样初始面积(cm 2)。
3 试样所受的轴向应力:10a⨯⋅=A RC σ (19.0.5-3) 式中 σ——轴向应力(kPa);C ——测力计率定系数(N/0.01mm);5 灵敏度:uut q q S '=(19.0.5-4)式中S t——灵敏度;q u——原状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q'——重塑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1. 什么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有点“土”的话题——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听起来有点学术,对吧?别担心,我保证这不会让你打瞌睡。
简单来说,这个试验就是在测试土壤的强度,尤其是在没有侧向压力的情况下。
想象一下,就像你在海滩上踩沙子,不施加什么压力,沙子就会崩塌。
这就是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
1.1 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试验?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这个试验呢?很简单,因为了解土壤的承载能力对建筑和工程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沙滩上盖了个城堡,但底下的沙子不稳,那可真是“自取灭亡”啊!所以,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承载力,为后续的建设打好基础。
1.2 试验的基本步骤说到试验,当然少不了步骤。
这个试验听起来复杂,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首先,我们需要取一份土样,接着将它放入一个特殊的试验机里,准备好,开始施加压力。
就像是在给土壤“加压”,看看它能承受多少。
然后,记录下它崩溃的那一刻的压力值,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 试验的细节与注意事项2.1 设备和工具要进行这个试验,我们需要一些专用的设备和工具。
比如,试验机、取样器,还有一些基本的测量仪器。
可以说,这些就像是科学家的“武器”,帮助我们打赢这场“土壤战争”。
另外,记得在试验前检查设备,确保它们都能正常工作,否则可就要“麻烦大了”。
2.2 取样的方法取样的时候也有一些技巧哦。
我们得确保取到的土样是代表性的,不然测试结果可能就不太靠谱了。
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在干燥的天气里进行取样,因为湿土很难保持原状,搞不好就成了“泥浆”。
取样完后,最好把土样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持它的原始状态。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试验结果“真实可信”。
3. 试验结果的解读与应用3.1 结果分析试验结束后,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数值,这个数值代表了土壤的强度。
这个强度越高,说明土壤的承载能力越好,适合做建筑;反之,则要小心翼翼,最好考虑加固或者换地基了。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是指试样在无侧向压力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应力。
无侧限抗压试验的强度值常作为土体(特别是软粘土)的天然强度值,也是确定土体灵敏度指标(土的灵敏度是指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值)的主要方法。
一、试验目的用来确定地基土的天然强度及其参数和灵敏度。
二、仪器设备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力仪,也称应变控制式允许膨胀压缩仪。
量力环,百分表(位移10~30mm,分度值0.01mm),上加压板,下加压板,螺杆,加压框架,手柄。
此外,还需要切土器,重塑简,托盘天平,停表等设备。
三、操作步骤1.将原状土样按天然土层的方向置于切土器中,用切主刀或钢丝锯细心切削,边转边削,直至切成所需的直径为止。
2.从切土器中取出试件在承模筒中削去两端多余的土样,原则上按直径为3.91cm、高为8cm的试样尺寸标准控制制作。
3.将切好的试样立即称重,并测定试件的上、中、下段的直径和高度,另取切割下的余主测定含水量。
4.将试样小心地置于无例限压力仪的加压板上,转动手轮使土样上下两端加压板恰好与土样接触为止,调整量力环和位移量表的起姣零点。
5.以每分钟轴向应变为1%~3%的速度转动手轮,使试验在8~20分钟内完成。
6.试验技0.5%的应变测读和记录轴向压力即量力环的变形量,直至应变值达20%,后停止试验。
7.试验结束后反转手轮,取下试样,描述破坏后试样形状及滑动面的夹角。
8.若需测定灵敏度,可将破坏后的试样放在塑料袋或薄膜塑料布上充分辗磋扰动,然后放在重塑筒中定型,制成与原状试件相同尺寸的重塑土样,按上述第4至第7步骤进行试验。
四、数据整理与分析1.按下式计算试件的平均直径:式中:D0 、D1、D2、D3为试样的平均直径及试样上、中、下各部位的直径(cm)。
2.按下式计算试样轴向应变:式中:h0为试验前试样高度(mm),∆h为轴向变形(mm)。
3.试验过程中试样平均断面积为:4.按下式计算轴向应力:式中:σ为轴向应力(kPa),C为量力环系数(N/0.01mm)。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整理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上去有点儿严肃的话题——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这可是个特别重要的实验,尤其是在土木工程和建筑领域。
简单来说,这个试验就是测试土壤或岩石在不受侧向压力影响下,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大家都知道,盖房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有个坚实的基础才行嘛!今天,我就带大家轻松走一遭,看看这个试验到底是个啥,也顺便给一些结果做个整理,保证让你听完这篇文章能明白个七七八八。
2. 什么是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2.1 基本概念首先,什么叫无侧限抗压强度?说白了,就是在实验中,咱们只给一个方向的压力,不考虑其他方向的“干扰”。
想象一下,你在一块面团上施加压力,面团就会朝四周扩散,但如果只压住它的一边,另一边就会乖乖待着,知道吧?所以,试验的目的是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到底能承受多少力量。
2.2 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唉,想想吧,咱们走在大街上,看到的高楼大厦、桥梁,背后可是有一堆堆的数据和试验在支撑着。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能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承载能力,避免将来发生一些“倒霉事”。
就像吃东西,要是没看清楚过期日期,结果可就得自食恶果。
反正,安全第一嘛。
3.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3.1 实验步骤接下来,咱们来聊聊这个试验是怎么做的。
首先,咱们需要准备一些样品,通常是土壤或岩石。
然后,把样品放进一个专门的试验设备里,开始施加压力。
就像把面团放进烤箱,等待它膨胀的那一刻。
随着压力逐渐增大,咱们会记录下样品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最后,通过一系列计算,就能得出这个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值。
3.2 结果分析得出的结果有时候让人眼前一亮,有时候又让人捏把汗。
比如,有些土壤的强度可高得离谱,简直是“如铁如钢”,可以支撑起高楼大厦;而有些土壤,真是“纸糊的”,一施加压力就开裂,简直不堪一击。
通过这些结果,工程师们可以判断哪些地方适合建房子,哪些地方得绕道走。
就像“打蛇打七寸”,一针见血,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计算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在建筑和材料科学领域超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听起来好像高大上,其实它就是在说我们如何测试一个材料抵抗压力的能力。
想象一下,就像你在健身房里举重,看看自己能不能举起那个大铁块。
这试验就像是给材料“举重”,看看它能撑住多大的压力,不被压扁。
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无侧限抗压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简单来说,就是在不施加任何横向压力的情况下,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压缩力。
它就像是一个无畏的勇士,迎接来自上方的挑战,而四周则是空旷的。
试想一下,像是一个人在高空走钢丝,上面没有任何东西来干扰他,这时候他得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才能不掉下来。
2.2 为啥要进行这个试验?你可能会问,这个试验究竟有什么用?好吧,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做这个试验,就像是买了一双看起来很酷的鞋子,但根本不知道它的舒适度。
你穿上去走几步,结果脚趾头都被挤得喘不过气来。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就能告诉我们,某种材料在被压的时候会不会“崩溃”,是否能承担住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比如说,建筑材料得有足够的强度,才能让高楼大厦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当然我们也希望它们不会像纸糊的房子一样轻易倒下。
3. 试验流程和计算3.1 试验步骤试验的步骤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我们得准备好样本材料,确保它的尺寸和形状都是标准的。
就像做蛋糕,得先把材料准备齐全,再动手烤。
然后,我们把样本放到试验机上,慢慢施加压力,就像轻轻往蛋糕上撒糖霜。
随着压力的增加,样本会慢慢变形,直到它的“忍耐”达到极限,咔嚓一声,崩溃了。
这时候,试验机会记录下这个最大压力值,我们就可以得到无侧限抗压强度。
3.2 数据计算好啦,得到数据后,我们就得开始计算了。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可以通过公式得出:UCS = P/A,其中P是样本承受的最大压力,A是样本的横截面积。
这就像是在计算每块蛋糕上有多少糖霜,越多越好,当然前提是不能太腻。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步骤(1)调试成型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检查是否运行正常;将成型用的模具擦拭干净,并涂抹机油。
成型中、粗粒土时,试模筒的数量应与每组试件的个数相配套。
上下垫块应与试模筒相配套,上下垫块能够刚好放入试筒内上下自由移动(一般来说,上下垫块直径比试筒内径小约0.2mm)且上下垫块完全放入试筒后,试筒内未被上下垫块占用的空间体积能满足径高比为1:1的设计要求。
(2)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至少应该制备六个试件;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至少应该分别制备九个和十三个试件。
(3)根据击实结果和无机结合料的配合比计算每份料的加水量、无机结合料的质量。
(4)将称好的土放在长方盘(约400mm×600mm×70mm)内。
向土中加水拌料、闷料。
石灰稳定材料、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材料、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材料、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材料。
可将石灰或粉煤灰和土一起拌和,将拌和均匀后的试料放在密封容器或塑料袋(封口)内浸润备用。
对于细粒土(特别是黏性土),浸润时的含水率应比最佳含水率小3%;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可按最佳含水率加水;对于水泥稳定类材料,加水量应比最佳含水率小1%~2%。
浸润时间要求:黏质土12~24h,粉质土6~8h,砂类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可以缩短到4h左右;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及砂石可以缩短到2h。
浸润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5)在试件成型前Ih内,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并拌和均匀。
在拌和过程中应将预留的水(对于细粒土为3%对于水泥稳定类为1%~2%)加入土中,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率。
拌和均匀的加有水泥的混合料应在Ih内按下述方法制成试件,超过Ih的混合料应该作废。
其他结合料稳定材料,混合料虽不受此限,但也应尽快制成试件。
(6)用反力架和液压千斤顶,或采用压力试验机之间。
将试模配套的下压块放入试模的下部,但外露2cm左右。
将称量的规定数量的稳定材料混合料分2~3次灌入试模中,每次灌入后用夯棒轻轻均匀插实。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元机结合料稳定土(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元侧限抗压强度,有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及现场检测,本试验方法包括:按照预定干密度用静力压实法制备试件以及用锤击法制备试件,试件都是高:直径=1:1的圆柱体.应该尽可能用静力压实法制备等干密度的试件。
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和现场检测两者在试料准备上是不同的,前者根据设计配合比称取试料并拌和,按要求制备试件;后者则在工地现场取拌和的混合料作试料,并按要求制备试件.2.取样频率在现场按规定频率取样,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制备试件。
试件数量每2000m2或每工作班:无论稳定细粒土、中粒土或粗粒土,当多次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Cv≤10%时,可为6个试件;Cv=10%—15%时,可为9个试件;Cv>15%时,则需13个试件。
3.仪器设备(1)圆孔筛:孔径40mm、25mm(或20mm)及5mm的筛各一个。
(2)试模:适用于下列不同土的试模尺寸为:细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试模的直径x高=50mmX50mm;中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试模的直径x高=100mmx100mm;粗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试模的直径x高=150mmxl50mm。
(3)脱模器。
(4)反力框架:规格为400kN以上.(5)液压千斤顶(200-000kN)。
(6)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
5kg,击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450mm.(7)密封湿气箱或湿气池:放在保持恒温的小房间内。
(8)水槽:深度应大于试件高度50mm。
(9)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或其他合适的压力机,但后者的规格应不大于200kN.(10)天平:感量0.01g(11)台秤:称量10kg,感量5g(12)量筒、拌和工具、漏斗、大小铝盒、烘箱等。
4,试件制备1)试料准备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和木碾捣碎,但应避免破碎粒料的原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