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译林牛津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3.32 MB
- 文档页数:132
牛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牛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的第五章《Changes around us》。
具体内容包括:1. 环境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 描述环境变化的相关词汇和句型;3. 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描述环境变化的词汇和句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对话。
2.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情景对话。
教学重点:描述环境变化的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和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第五章的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对话。
3. 例题讲解:针对本章的重点知识,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第五章、重点词汇、句型、例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章所学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英文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情景引入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针对环境变化这一主题,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如附近河流的污染、空气质量问题等,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Unit 8 Our dreams一单元教学内容简析:本册最后一个单元话题是“我的梦想",旨在通过此话题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怀梦想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本单元的目标词汇都和职业相关,教师可以利用五年级上册Unit 5(What do they do?)复习相关词汇,设计教学活动,导入目标词汇。
教师也可以拓展一些常见的职业词汇,以丰富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要求:1.能正确理解、朗读Story time 和Cartoon time。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dream, future, tooth, scientist, artist, take care of。
3.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询问梦想的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及其回答I want to be…4.能听得懂、会说、会读care about,astronaut, spaceship, football player, World Cup, come true, dancer, pianist, brave, paint。
5.了解语音的连读。
6.会唱歌曲I’m a little teacher.三单元教学重点: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dream, future, scientist, artist, take care of,。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询问梦想的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及其回答I want to be…3.了解语音的连读。
四单元教学难点: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dream, future, scientist, artist, take care of,。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询问梦想的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及其回答I want to be…3.了解语音的连读。
2024年牛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如:subway, smartphone, recycling, etc.2. 能够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过去发生并对现在有影响的动作或变化。
3. 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与运用。
教学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以及现在完成时态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播放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b. 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变化的图片,让学生预测本节课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a. 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b. 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图片中的变化,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法点。
3. 实践(10分钟)a. 分组活动,让学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b. 给学生提供一些情境,让他们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变化。
4. 互动(15分钟)a.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b. 学生上台展示,展示自己的对话成果。
5. 巩固(5分钟)a. 通过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b.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b. 鼓励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Changes in our life2. 主要词汇:subway, smartphone, recycling, etc.3. 主要句型:What has changed in our life? How has it changed?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所给情境,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变化。
b. 编写一段对话,讨论生活中的变化。
2. 答案:a. 例如:The transportation has changed a lot. We now have subways and highspeed trains.b. 例如:A: Have you noticed any changes in our daily life?B: Yes, we now have smartphones, which make ourlife more convenient.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现在完成时态的掌握程度,以及词汇和句型的运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