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586.00 KB
- 文档页数:25
一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护理查房导管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和死亡。
因此,在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时,护士需要及时识别感染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护理查房记录,供参考:查房日期:2024年xx月xx日查房护士:XXX患者基本信息:姓名:XX性别:男年龄:60岁入院日期:2024年xx月xx日诊断:CKD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一、一般情况观察患者清醒,面色稍显苍白但无明显黄染。
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无疼痛表现。
躯体活动轻度受限,但协作能力良好。
二、体征观察1.体温:37.2℃,体温正常。
2.心率:80次/分,心率稳定。
3.呼吸:18次/分,呼吸正常。
4. 血压:120/80mmHg,血压在正常范围。
5.皮肤:导管插入点周围皮肤无红肿、渗液等异常。
6.静脉通路:导管穿刺点周围无明显瘀斑或渗液,导管通畅。
三、导管相关护理1.导管位置:X射线检查显示导管位置稳定,未发生脱位。
2.导管皮肤护理:导管插入点皮肤无红肿、渗液,周围皮肤干燥,未见明显脱屑。
把握好皮肤护理频次,每日清洁一次,注意防止皮肤过分潮湿。
四、导管感染护理干预1.导管使用时机:遵守导管使用指征,严格按照导管使用与维护的卫生操作规范,避免导管使用时间过长,减少感染风险。
2.导管固定:导管外露长度适当,固定牢固,避免导管频繁移位和护理操作时大范围的摩擦和拉扯。
3.导管血流维护:定期查房、抽血、冲洗和输液等操作时,严格保持无菌操作,降低感染率。
4.导管使用时的手卫生:每次护理操作前后洗手、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在拔出针头或导管后,及时清洁并贴上干净敷料。
5.导管周围皮肤清洁:清洁插入点周围皮肤时,使用无菌消毒棉球,避免使用碘酒和酒精等刺激性消毒液,以免影响皮肤的完整性。
6.导管维护液和敷料:定期更换导管维护液和敷料,避免导管周围滋生细菌,维持导管通畅和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