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合葛根芩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307.30 KB
- 文档页数:2
《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其病因复杂,与脾胃湿热证密切相关。
目前,西医治疗多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
中医治疗则以辨证施治为原则,针对不同证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XX例,年龄在XX岁至XX岁之间,均经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方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调整药物剂量。
治疗周期为X周,期间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评分等。
三、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X周的治疗,本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腹痛改善率为XX%,腹胀改善率为XX%,腹泻改善率为XX%。
2. 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表明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方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具有显著效果。
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本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方安全性较高。
四、讨论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方是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常用方剂。
本研究结果表明,该方剂能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祛湿清热、调和脾胃等有关。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饮食调整、保持良好作息等,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五、结论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表现的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眼底病变和部分全身系统疾病进程中,由于发病原因与部位各不相同,其对患者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轻者视网膜上少量出血可完全吸收,重者血液会进入玻璃体、严重损害视力。
眼底出血的治疗目前仍以药物方法为主。
血塞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毛细血管出血,抑制病情发展[7]。
生蒲黄汤方中生蒲黄、墨旱莲止血解毒,郁金、丹参行气止痛,赤芍活血散瘀,生地黄滋阴凉血,牡丹皮镇静解痉。
诸药合用,共奏止血行气、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之效[8]。
生蒲黄汤联合血塞通治疗眼底出血可以有效改善视力,缓解出血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参考文献][1] 孙丽平,董玉,王鹏.眼底出血疾病的中医病名及临床证型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1):105-106.[2] 王树森.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8):126-126.[3] 李元朝,徐珊容.生蒲黄汤辨证治疗眼底出血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眼底出血吸收、纤溶状态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8,33(17):2514-2515,2616.[4] 张春英.生蒲黄汤联合西医治疗眼底出血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7,35(8):130-133.[5] 吴浩然,仝小林,田佳星.蒲黄、三七、仙鹤草治疗糖尿病瘀血阻络型眼底出血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J].吉林中医药,2020,40(8):1001-1003.[6] 刁婷婷.血塞通结合羟苯磺酸钙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6):94-95.[7] 郝美玲,路明,唐豪, 等.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9,29(5):351-355.[8] 李婧.生蒲黄汤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2):255-257.[收稿日期]2020-09-30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为典型症状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青少年为多发[1-2]。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20170540970)第一作者:盛天骄(1983-),女,山东莱州人,主治医师,硕士·论著·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盛天骄1,耿晓1,孙笑然2,巩阳11.北部战区总医院中医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消化病重点专科,辽宁沈阳110016;2.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消化内科,吉林长春130000[摘要]目的探讨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脾胃湿热型IBS-D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 29)和B组(n=28)。
A组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B组接受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第1周、第2周腹痛及腹泻缓解率,以及临床疗效。
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A组有效率为100.0%(29/29),与B组的100.0%(28/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第1周、第2周腹痛缓解率及腹泻缓解率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未见头痛、呕吐、便血等明显的药物排斥或过敏反应。
结论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IBS-D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泻中图分类号:R574.4doi:10.16680/j.1671-3826.2020.09.16文章编号:1671-3826(2020)09-1039-03Clinical effect of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on 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ampness-heat diarrhea of spleen and stomachSHENG Tian-jiao1,GENG Xiao1,SUN Xiao-ran2,GONG Yang1(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Specialty of Di-gestive diseases,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eneral Hospital of Northern Theater Command,Shenyang 110016,China;2.Department of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PLA964Hospital,Changchun13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with damp-heat diarrhea of spleen and stomach.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57cases of pa-tients with IBS-D with damp-heat diarrhea of spleen and stomach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2019.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Group A(n=29)and Group B(n=28).Group A of patients received bifidobacteria triple viable capsule treatment,Group B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Gegen Qinlian Decoction.The remission rat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Week1and Week2.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recorded.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100.0%(29/29),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Group B(100.0%,28/28),P>0.05.The remission rates of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in Week1and Week2in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No obvious drug rejection or anaphylaxis,such as headache,vomiting,hematochezia,was observed du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Conclusion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IBS-D with dampness-heat of spleen and stomach,with certain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Gegen Qinlian Decoction;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bdominal pain;Diarrhea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较为公认的分型有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1]。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肠道湿热证是肠道感染性腹泻的常见证候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口渴、恶心等症状。
加味葛根芩连汤是一种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肠道湿热证的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以加味葛根芩连汤的治疗效果为主线,观察其在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疗效。
加味葛根芩连汤的组成为葛根、黄芩、连翘、泽泻、车前子、茯苓和生姜。
其中葛根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和祛湿的功效;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能泻热散结、解毒消肿;泽泻可清热利湿、通便利水;车前子具有通利水湿、清热解毒的作用;茯苓能健脾利湿、益气安神;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暖中降逆的功效。
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能够清热化湿、排除病邪,调和脾胃,从而改善肠道湿热证的症状。
本研究选取符合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给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温、病程和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腹泻次数和腹痛程度在治疗后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同时,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患者的病程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加味葛根芩连汤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
综上所述,加味葛根芩连汤可以有效治疗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并且疗效显著。
其主要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的作用,促进湿热病邪的排出,改善肠道湿热证的临床症状。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限制也较多,因此需要在后续的大样本临床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加味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目的观察中药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适合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值得临床参考。
标签: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1],是一种慢性的,易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自2013年8~2015年2月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綜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门诊符合肠道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2~64岁,平均(37.8±2.7)岁,病程1~14年,平均(7.3±4.6)年。
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21~61岁,平均(36.8±2.9)岁,病程1~13年,平均(7.4±4.4)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2]:①腹痛经排便后减轻,或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病情持续6个月以上。
②腹胀、稀便或水样便,多带粘液,无脓血症状,每天排便>3次,可伴排便急迫感和失眠、心悸、焦虑等植物神经功能了紊乱症状,结肠区压痛(﹢);③血尿粪常规,大便细菌培养,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沉,甲状腺功能测定,结肠镜或钡剂灌肠、X线、腹部B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患;④随诊仍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
1.3方法治疗组:痛泻要方加减,组成:炒白术30 g、炒白芍20 g、防风12 g、陈皮15 g、茯苓15 g、甘草10 g。
随证加减,久泻不止者,加乌梅10 g、诃子10 g,挟食滞者加神曲15 g、山楂10 g、麦芽10 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10 g、枳壳15 g,香附10 g,脾虚明显,神疲食少者,加党参20 g、黄芪30 g、扁豆10 g,便秘者去茯苓、白术,加大黄6 g,枳实10 g,厚扑15 g。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0月上第20卷第28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作者简介:刘世忠(1972.11—),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胃肠道疾病诊疗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刘世忠(康乐县康丰乡卫生院中西医诊断室,甘肃 临夏 731500)【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时段内接收的86例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综合征患者展开研究,并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上,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腹泻、大便稀症状积分数据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腹痛、腹泻、大便稀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腹痛、腹泻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
炎症反应指标治疗上,用药前两组患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脑肠肽5-羟色胺(5-HT)间无显著差异,P >0.05;用药治疗后,研究组5-HT、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
药物疗效上,研究组43例患者治疗有效率95.3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4.65%,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2.32%;对照组43例患者治疗有效率76.7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8例,发生率18.6%,患者复发6例,复发率13.9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加减葛根芹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所取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药物安全性高。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脾胃湿热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6-5249(2022)28-0098-04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当前导致疾病发生具体原因临床还没有彻底明确,肠易激综合征一般可以分成腹泻型、便秘型与混合型等类别,其中以腹泻型比较多见,当患有疾病后,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与排便次数增加等症状,会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1]。
山 西 中 医 2021年6月第37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21 Vol .37 No .6·17·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刘瑞娟 时昭红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脾胃湿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
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
治疗两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症状积分、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0 (IL-10)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以及脑肠肽5-羟色胺 (5-HT) 水平,半年后评价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炎症指标、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 ;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IBS-D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肠道炎症反应,降低脑肠肽水平相关,并且可以缓解患者胃肠症状,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脾胃湿热型;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6-0017-03作者简介:刘瑞娟,女,在读硕士研究生,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 430065) ;时昭红,单位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时昭红,E-mail:****************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据统计世界范围内IBS的患病率达11.2%[1]。
根据罗马Ⅳ诊断标准可分为腹泻型 (IBS-D) 、便秘型 (IBS-C) 、混合型 (IBS-M) 、未定型 (IBS-U) ,我国广东省的一项研究表明IBS-D最为常见[2]。
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收入的D-IBS患者92例,随机分组,包括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
对照组采取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患者的腹痛、腹泻、腹胀、大便稀等症状积分,两组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腹痛、腹泻、腹胀、大便稀等症状积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D-IBS,不仅疗效显著,且症状改善效果明显。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灌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Observation on curative effect of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enema on 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Zou Lixin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field,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163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enema on 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D-IB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October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6) and control group (n=46).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fidobacterium and Lactobacillus triple viable tablets, whil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enema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CM symptom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6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8.26%) (P <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 symptomscores of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loosestool were the same i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 scores of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loose stoo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enema is not onl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IBS, but also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ymptoms.【key words】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Enema; Diarrhea type;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目前,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临床也没有特效疗法[1]。
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实验组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分别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87±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5±1.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反复腹痛,并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的功能性肠病[1],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持续存在。
本病常发生于中青年患者群体,在生化检查、实验室常规检查以及细菌学检查方面常无明显异常改变[2]。
目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认为本病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耐受、心理因素、肠道感染以及抗生素滥用等有密切关系[3],其病理学基础主要为神经异常、胃肠动力学异常等,因此临床上需要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笔者应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1例。
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40.32±3.12)岁;病程为5个月至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14±1.08)年,实验组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41.89±3.23);病程为5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为(5.54±1.18)年。
葛根苍术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偏方验方土方
葛根苍术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偏方验方土方,医者父母心,好了别忘来感谢,知道感恩就灵,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验方
1、葛根芩连汤: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炙甘草6克。
主治:大肠湿热型。
临床表现: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赤白粘冻,肛门灼热,小便黄短,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胃苓汤: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肉桂6克(冲服),白术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
主治:寒湿留滞型。
临床表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白多赤少或纯白粘冻,口淡,院闷,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仍以支持对症为主,目前以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为原则。
中药具有副作用小、多靶点、综合调节整体治疗的优势,对IBS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对IBS等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关注。
现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针灸推拿其他疗法三方面对近些年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一、辨证分型治疗从报道看,目前中医治疗以辨证分型治疗为主,疏肝健脾、理气温肾法最为常用。
其次为清热、化湿、祛瘀、活血、滋阴、润肠。
常用方剂有: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干草泻心汤、六磨汤、柴胡疏肝饮、藿朴夏苓汤、平胃散、枳术丸、三黄汤、连理汤、香连丸、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参苓白术散、升阳益胃汤、当归四逆散、少腹逐瘀汤、乌梅丸、真武汤、理中丸、附子温胆汤、一贯煎、增液汤、润肠丸、麻子仁丸等。
治疗中应抓住主证,注重兼夹,灵活辨证治疗。
目前临床辨证一般分3-4型较多。
我所宋德勇等对近40篇关于IBS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文章进行分析,所有收录文章的作者都来自县级以上的医院,结果这些文章主要的辨证分型有肝不乘脾、脾胃湿热、寒湿困脾、脾胃阴虚、脾肾阳虚6种,还有少量辨证为痰湿、气滞血瘀型的统归为其它类,共为7类。
蔡茜虹等将其分为肝郁脾虚型、寒热夹杂型、肠道津亏型四型,并配合吴茱萸加生粗盐炒热后外敷脐周腹部进行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病例口服得舒特,每次50mg,每天三次,疗程为六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刘永奇则将IBS分为脾胃虚弱、肝木乘脾、脾胃阴虚三型治疗,结果:84例病人痊愈68例,占81.0%;好转12例,占14.3%;无效4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
在80例有效病例中,疗程最短14d,最长58d,平均22d。
其中脾胃虚弱证平均疗程30d,肝木乘脾证平均疗程25d,脾胃阴虚证平均疗程为21d。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肠炎12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肠炎临床疗效。
方法:对120例患者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95%。
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急性肠炎;肠道湿热;葛根芩连汤加味急性肠炎是临床常见多发消化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尤以夏秋季高发多发。
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反复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因此笔者开展单独采用中医药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肠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观察病例西医诊断参照如下标准:①起病急。
②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或者水样便,有臭味。
③可伴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见脱水。
④大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
⑤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肠道湿热证标准:①泄泻每天3次以上,泻下急迫、泻而不爽;②舌质红或淡红、苔黄或黄腻;③脘腹疼痛,灼热满闷;④腹胀;⑤恶心,呕吐;⑥发热;⑦粪黄而臭,肛门灼热;⑧口干,口苦;⑨小便黄或短赤。
凡符合上述①、②条加上③~⑨条中任何2条者,即可诊断为肠道湿热证。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
②年满18岁且愿意配合进行临床观察者。
1.3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
②年未满18岁者。
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肿瘤和精神病者。
④有严重脱水、酸中毒、休克患者;菌痢、肠结核、霍乱、炎症性肠病者。
⑤妊娠期妇女⑥治疗不配合者。
1.4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10年~2015年门诊患者,共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半月。
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袁兵;刘红书;睢勇【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6(024)008【总页数】2页(P58-59)【作者】袁兵;刘红书;睢勇【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市中医医院,252000;山东聊城市中医医院,252000;山东聊城市中医医院,252000【正文语种】中文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形状异常,而又缺乏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其中,腹泻型IBS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占63%左右[1]。
笔者自2013年3月—2014年2月,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湿热腹泻型IBS,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2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100例中男47例,女53例;病程16.4个月~17年,平均5.7年;大便次数3~7次/d,平均6.3次,稀软便81例。
对照组100例中男45例,女55例;病程15.9个月~18年,平均5.6年;大便次数3~8次/d,平均6.2次/d,稀软便8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IBS诊断标准:按照2007年提出的IBS罗马Ⅲ诊断标准。
在最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3 d具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并有下列症状中的2个或以上:排便后症状缓解、发作时排便频率的改变、伴随粪便性(外观)状的改变。
②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符合大肠湿热型证候,症见腹痛腹泻,或腹胀,大便时溏时泻,便下黏液,里急后重,伴排便不尽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滑。
纳入标准:符合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标准;IBS发作期;年龄范围在20~60岁;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符合上述标准但有以下情况:合并心、肺、肝、肾疾病患者;有药物过敏史、过敏体质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剔除标准:不接受临床观察患者;未坚持服药,自行中断者。
治疗方法观察组:服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药物组成:葛根15 g,黄芩10 g,黄连10 g,甘草10 g,白芍15 g,合欢皮30 g,车前子15 g,防风10 g(北京康仁堂药业公司),每日2次,每次1袋,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