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石蜡成型工艺及其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生产新型石蜡产品初探摘要:本文介绍了中石油大庆炼化公司润滑油厂石蜡加氢装置通过FV-10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首次生产出64#高熔点半精炼石蜡。
生产实践表明,加氢催化剂FV-10具有良好的加氢活性、稳定性、较强的脱色性能力,尤其对劣质蜡料和在较低温度下得加氢性能较好,使产品的比色、光安、嗅味达到产品标准要求,生产效益良好。
关键词:64#石蜡FV-10催化剂加氢精制一、概述大庆炼化公司蜡加氢装置通过优化生产工艺、精细调整操作参数,首次生产出64#高熔点半精炼石蜡,不仅填补了公司该标号石蜡产品的空白,同时也实现了为公司多创效益的目标。
石蜡加氢装置的主要物料为酮苯装置生产的中间原料减二、减三线的蜡膏,从1999年开工至今一直生产58#-60#半精炼蜡和58#-60#全精炼蜡,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上游酮苯脱蜡装置控制着石蜡产品的熔点及蜡含油等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一直以来,装置主要以减二精制油和减二反序蜡油为原料,生产58#全精炼和半精炼蜡。
减三蜡油原料生产出的蜡主要用于调合在58#蜡中,以提高蜡的熔点,因为这种原料生产的蜡虽然熔点高,但含油不稳定,无法满足质量要求。
二、生产现状大庆炼化分公司润滑油厂的10万吨/年石蜡加氢装置2002年装填的481-2B 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已平稳运行4年,接近催化剂使用末期,2006年8月停工检修后于2006年8月31日卸掉废催化剂481-2B,于9月11日改为装填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新开发的FV-10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
9月25日开工,10月13日产品合格外送。
2010年9月5日至6日停工检修期间,更换装填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V-10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2010年9月16日按计划开工,2010年9月23日产品合格。
现对FV-10催化剂在石蜡加氢装置工业化应用情况做简要介绍1.生产流程加工正序蜡流程:350万吨/年的二套常减压→55万吨/年的糠醛精制装置→38万吨/年的酮苯脱蜡装置→10万吨/年的石蜡加氢装置→10万吨/年的石蜡成型车间→销售加工反序蜡流程:350万吨/年的二套常减压→38万吨/年的酮苯脱蜡装置→10万吨/年的石蜡加氢装置→10万吨/年的石蜡成型车间→销售64#蜡膏的生产由减三线经过反序流程产出,生产出1#、2#、3#罐64#蜡原料。
公开课一文读懂石油炼化各工艺的原料、产品、工艺特点和设备,值得收藏!常减压1、原料:原油等;2、产出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3、生产工艺:第一阶段:原油预处理原油预处理: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4、常减压设备:常压塔、减压塔为常减压工序的核心设备尤其是常压塔,其也合称蒸馏塔,两塔相连而矗,高瘦者为常压塔,矮胖的为减压塔。
120吨万常减压设备评估价值4600万元。
高瘦者为常压塔,矮胖的为减压塔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最常用的生产汽油、柴油生产工序,汽油柴油主要是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
这也是一般石油炼化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的环节。
1、原料:渣油和蜡油70%左右-------,催化裂化一般是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日益加重以及对轻质油越来越高的需求,大部分石炼化企业开始在原料中搀加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作为原料进行炼制。
2、产品:汽油、柴油、油浆(重质馏分油)、液体丙烯、液化气;各自占比汽油占42%,柴油占21.5%,丙烯占5.8%,液化气占8%,油浆占12%。
F-T合成石蜡的研制F-T合成石蜡的研制摘要:简要介绍以F-T合成产品为原料制备石蜡产品的工艺过程及产品的性能特点。
关键词:F-T合成石蜡工艺性能前言将合成气经催化反应转化为液态烃的方法是1923年由德国科学家Frans Fischer和Hans Tropsch 发明的,简称费-托合成(F-T合成)。
F-T合成于1936年首先在德国实现工业化,其后的发展起起伏伏。
从技术成熟度及可靠性而言,目前国外F-T合成技术以Sasol、Shell、Exxon、BP 的工艺较佳,其中南非Sasol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处于领先地位。
全世界在建及进行可行性研究的GTL项目总产能超过9750×104 t/a,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F-T合成产品将成为石油产品的重要补充。
目前全球石油蜡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国际原油市场上石蜡基原油产量不断减少,同时北美及欧洲I类润滑油基础油装置的关停将使石油蜡的生产失去原料,世界石油蜡产量将因受资源限制而有所减少;与此相对应的是,根据过去25 a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全球石蜡市场需求是稳定增长的,预计在今后15 a这种势头还将持续下去。
按此推测全球石蜡市场石油蜡缺口将逐渐增大。
F-T合成产品不含硫、氮、芳烃等杂质,经精制容易达到很高的纯度;低温F-T合成过程的主要产品以正构烃为主且分布很宽,是生产石蜡产品的优质原料。
可以预计F-T合成石蜡将成为石蜡供应中逐渐增长的重要部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F-T合成石蜡主要是Shell公司和Sasol公司生产的,其质量和颜色稳定、碳分布窄,原则上与石油蜡具有相同的应用领域。
这些蜡产品的独特的白色对需要添加色彩的应用领域,如蜡烛等,是非常理想的,使用少量的染料就能达到鲜明的色彩。
目前国内采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兖州煤矿等技术建设的CTL工业试验装置已投入生产运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GTL工业试验装置已经历长期平稳运转。
这些装置为F-T合成石蜡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原料。
炼油行业生产工艺及用能特点(一)生产工艺流程炼油工艺通常指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燃料(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石油产品或石油化工原料(如正构烷烃、苯、甲苯、二甲苯等)的工艺过程。
石油炼制一般的过程是先将原油切割成各种不同沸程的馏分,然后将这些馏分或者按照产品规格要求,除去其中的非理想组分和有害杂质,或者经过化学转化形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加工成产品。
附图5-1 一般炼厂工艺流程图石油炼制的主要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分离过程,包括:电脱盐、常减压蒸馏;二是转化过程,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渣油加氢处理、延迟焦化、减粘裂化等;三是精制和改质过程,包括:加氢精制、催化重整、中压加氢改质、S-Zorb等;四是炼厂气加工过程,包括:烷基化、醚化、苯与乙烯烃化等;五是润滑油生产过程,包括:沥青及各类润滑油等。
(1)常减压蒸馏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习惯上合称常减压蒸馏,常减压蒸馏基本属物理过程。
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特性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因此,常减压蒸馏又被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原油蒸馏一般采用三级蒸馏(初馏塔或蒸发塔、常压塔、减压塔),轻馏分少的原油也可只用二级蒸馏(常压塔、减压塔)。
附图5-2 三段汽化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蒸馏装置是炼厂中能耗最大的装置,提高热回收率,降低能耗对蒸馏装置十分重要。
目前应用多种高效换热器,如折流杆换热器、螺纹管换热器、内波纹外螺纹换热器、双壳层换热器等。
(2)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产优质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艺操作。
原料范围主要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炼油装置的350~540 ℃馏分的重质油。
催化裂化工艺由三部分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产物分离。
催化裂化所得的产物经分馏后可得到气体、汽油、柴油和重质馏分油。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第23卷 第2期 1999年6月J 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Vol .23 No .2 Jun . 1999大庆东部高含蜡、含胶质石油在低渗介质内的流动特征①②贾振岐1) 范士娟1) 范学军2) 龙黔胜3)1)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安达,1514002) 大庆石油管理局试采公司,大庆,1634123) 大庆石油管理局第四采油厂,大庆,163511 摘 要 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流度随压力梯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低渗透油藏内的胶凝结构,高分子石蜡、胶质和沥青质的特点及其对石油结构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水开发非均质低渗透油藏时,油藏系统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油藏内胶凝结构的形成、破坏和移动等均使得介质的稳固性和流体的均衡性起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油藏内流度随时空在变化,因而渗流场产生突变.主题词 大庆油田;高含蜡;高胶质;胶凝结构;渗流场分类号 TE 31第一作者简介 贾振岐,男,194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学院采油专业.现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的研究.0 引言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岩石的渗透率对石油呈现结构力学性质的特征影响很大.因此,在异常石油渗流的条件下,在多孔介质中发生的所有变化,不能始终仅仅用粘度的变化来解释[1,2].研究石油流度随压力梯度的变化,并在解决渗流问题时利用这些规律则是更加正确的方法.1 流度随压力梯度的变化采用朝阳沟油田原油样品进行了流度与压力梯度关系试验,并绘制了关系曲线,见图1,2.由图中可以看出:图1 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关系曲线图2 流度与压力梯度关系曲线 (1)在小压力梯度下,流体就发生渗流,为非线性流动,但其渗流速度要比在达西定律条件下的渗流速度小得多,其渗流速度约为1.4×10-8cm s .·91·①②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低渗透2-2-1)收稿日期:1999-03-01 审稿人:宋考平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23卷 1999年(2)压力梯度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石油的渗流是在流度非常缓慢增加条件下进行,见图1.流度变化是决定石油结构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计算中,该流度值可认为是常数.显然,由于石油具有胶凝结构,在很小的压力梯度下,可以蠕动是依靠最高粘度,相当于实际结构未破坏的石油粘度作用下完成.(3)过渡到达西线性流定律的压力梯度被定义为结构极限破坏的压力梯度,见图1中的H m.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加,石油结构极限被破坏,流度增大,使得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呈现线性关系.因此,在渗流速度曲线上总能够找到一个相对应于结构完全破坏的压力梯度点.(4)当压力梯度大于H m时,渗流服从达西定律,并在石油流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在超过结构极限破坏压力梯度时,渗流速度的绝对值可根据达西定律确定.2 低渗透油藏原油的胶凝结构分析高含蜡、含胶质地层原油具有非牛顿性,粘度主要随压力、温度而变化.石油属于胶体体系,固体组分构成这个体系的分散相,而分散介质是液态烃和溶于其中的天然气.当石油中固体分散相的浓度很大时,石油具有明显的胶体溶液性质,这种石油呈现异常粘度,随着流动速度的改变,粘度的变化范围很大. 2.1 高分子石蜡石蜡能溶解在液态氢化物中,当温度降低时,石蜡在轻质烷烃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石蜡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高分子量石蜡聚合的不稳定性取决于其分子具有链式锯齿形式的特殊结构,若碳氢化合物分子中相邻碳原子间的距离和键角保持不变,这种状态下的势能最小.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分子处于热运动中.由于分子链节的热运动形成了所谓转动的同分异构物.由于大分子中链节多和它们相对于其它键的旋转运动,转动的同分异构物可能类似于一团乱线.分子的热运动取决于转动同分异构物的生成.当温度降低时,形成蜡的结晶要先于它的分子伸长.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剧,分子的排列变得更加整齐,其体系的能量相应也最小,并出现由若干个分子组成的很长的大分子,它们之间依靠“范德华”力联系.在液态系统中出现相互作用的长分子,同时又形成空间结构.热运动能破坏空间结构,但它又可立即恢复,降低温度其结构将变得更加稳定.在热运动下,分散相质点遭到破坏或触变性恢复的结构称为凝聚结构或触变可逆结构.由于转动同分异构物的“拆开”,蜡分子长度的增加,它的排列更加整齐,当其尚为液态时,液态体系的体积应随之缩小.这个过程的继续发展,导致形成固相-蜡结晶.2.2 石油的胶质和沥青质石油中分离出来的胶质具有软膏状的稠度,暗棕色,密度约为1g c m3.研究表明:胶质分子是由凝聚的环状体系组成,该体系是由芳香族、环烷族的有机物的环构成的.凝聚的环状体系被脂肪族烃桥联系起来.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200,胶质能很好溶解于石蜡烃液体──戊烷以上及环烷族、芳香族的烃中.随着石蜡分子量的降低,其溶解胶质的能力也降低.石油中胶质质量分数可达30%.大庆东部朝阳沟油田和榆树林油田的原油胶质质量分数为13.7%~20.66%.沥青质的化学组分接近于胶质,其区别是相对分子质量更高.许多研究者认为,沥青质是胶质浓集的产物.石油的胶质和沥青质的X射线结构分析认为,其分子内拥有一个覆盖另一个之上凝聚的芳香环,环与环之间被饱和烃或环烷烃结构的小链联系起来.芳香环依靠极性力结合,在强极性分子溶液中,譬如在胶质中、在芳香族烃中,它们可使沥青质的芳香凝聚环与胶质之间的吸引力增加,最后将其胶溶.反之,在弱极性的溶液中,譬如在石蜡族烃中,沥青质将缔合.缔合使极性芳香环的吸引力增加.因此,固体微粒的分散程度与周围介质的性质关系极大.胶质和芳香族烃比石蜡族烃的极性强,易被组成沥青质微粒的分子团所吸附,围绕沥青质微粒形成一个溶剂化层.固体沥青质微粒组成一个胶粒核,吸附在表面中的中性的胶质使胶粒变得稳定.核是由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和结构上最接近芳香族的物质构成的,周围分布着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芳构化较差物质,逐··92步向石油脂肪族成分过渡.胶粒和周围介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胶粒周围的溶剂化膜是稳定的基本因素,这点已被沥青质在芳香族烃中自发的分散能力所证明.胶粒的电荷不大,对稳定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石油中的沥青质构成了所谓亲液胶体体系.在石蜡族烃中,在过剩条件下发生芳香烃组分表面鲜吸作用,使其稳定作用降低,并发生胶质沥青质的胶凝和沉淀.实际油田的资料证实,在石油中形成结构组分(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沿地层走向是变化的.因此,在油藏的不同地区,石油的异常性质是非均质的.3 油藏渗流场描述在多孔介质中石油渗流异常问题的研究表明,在压力梯度较小时,石油渗流偏离达西定律,这是由于不仅在边界层内,而且在体积内部呈现结构力学性质引起的.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过程中,石蜡的结晶,胶团的凝聚沉淀,石油的流度与地层中的压力梯度的大小有关.因此,在地层内的压力梯度相当于动剪切压力梯度或者结构极限破坏的压力梯度的区域内,高含蜡含胶质石油的渗流是在粘度增大条件下发生.开发异常石油油藏的矿场资料证明,并非在所有情况下,当压力梯度很小时石油就不流动,只不过这种流动状态需要用特殊的模式来描述:即注采井两端储层为人工裂缝导流,中间为一致密的孔隙介质贯通.据测算,油水井周围大部分压降、压升的半径约为10m ,而小部分压降(Δp ′)消耗在中间地带,驱使非图3 朝108-54井压力分布曲线牛顿地层油的流动,见图3.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粘土矿物颗粒的移动,促进油层内胶凝结构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岩样中的孔隙和孔隙通道的波动范围是很大的.孔隙通道的尺寸越小,液体与孔隙介质的相互作用就越大.具有结构-机械性能的流体通过低渗透含泥质砂岩时,流体与介质的作用使得内附壁层流减小,增加其流动的难度.流动系数与压力的关系表示为K μ=(K 0 μ0)e -α(p i -p )(1) 油藏内胶凝结构的形成、稳定、破坏及运移,促成介质和流体的部分转换,其结果造成动力学定律和初始条件的独立性被破坏,介质的稳固性和流体的均衡性起变化.异常石油的平面渗流,在地层内可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区域的大小与石油的组分、形成结构的组份含量和地层渗透率的大小有关.石油呈现结构力学性质的压力梯度与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有关,在渗透率最大的岩石内,动剪切压力梯度最小.当地层中有不同渗透率的夹层时,甚至在距油井相同距离的地方,在低渗透率地层内的压力梯度可小于动剪切压力梯度,而在高渗透地带,压力梯度可大于动剪切压力梯度.在这些夹层内石油的粘度相差数十倍或上百倍,这种现象引起水沿高渗透夹层迅速突破,而在低渗透岩石内形成滞流区,压力场存在着突变.4 结论(1)注水开发非均质低渗透油藏时,油藏系统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可吸收水,积聚能量.(2)低渗透油藏内胶凝结构的形成、破坏、移动等造成介质的稳固性和流体的均衡性受到破坏,使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所以渗流场存在着突变.参考文献1 戈尔布诺夫A T .异常油田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27~312 杰夫里卡莫夫B B .异常石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8·93·第2期 贾振岐等:大庆东部高含蜡、含胶质石油在低渗介质内的流动特征Abstracts 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Vol.23 No.2 Jun.1999 el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of Crude Oil with High Paraffin and Colloidal-matter Content in Low-permeability Porous Media In Eastern DaqingJia Zhenqi(De pt of Petroleum Engine ering,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A nda,Heilongjiang,China,151400)A 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ity and pressure gradient in the c ourse of water flooding of a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jelling structure in a low-per meability reservoir,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gel and petroleum paraffi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troleum are analyzed.The result shows that when a low-per meability reservoir is developed through water flooding,there is an exchange of material,energy and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reservoir system and the outside;the for mation,damage and transfer of the jelling struc-ture in a reser voir cause the stability of por ous media and the equilibrium of fluids to change.Under certain condi-tions,mobility varies temporarily and spatially,and so the flow field changes suddenly.Subject terms Daqing oilfield,high paraffin content,high colloidal-matter c ontent,jelling structure,flow fieldCrucial Techniques to Develop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Eastern DaqingSu Yongxin(Oil Rec overy Plant No.10,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Daqing,Heilongjiang,China, 163315)A 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sur e transfer in low-per meability reservoirs and the flow of crude oil of high paraffin and c olloidal-matter c ontent,4types of cr ucial techniques available to develop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more efficiently are studied:Water inje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in order to maintain reser voir pressure and pr event porosity and per meability from reducing;reducing the intervals between wells to get better development result; controlling the shut-in time of producers and injectors to lower the effect of the thixotropy of jelling structure system; micr obial flooding which can change the jelling 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oil output of producing well.Subject terms lo w-permeability reser voir,water injection in the early stage,development effect,jelling structur e system,oil output of producing well·104·。
炼油厂的不同工艺
炼油厂的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不同的步骤:
1. 原油提炼:这是炼油厂的主要步骤,通过加热和蒸馏原油来分离其不同组分。
这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 简单蒸馏:通过加热原油来蒸发和分离不同组分,根据其沸点的不同,例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 分馏蒸馏:通过将原油送入蒸馏塔,并在不同高度对其进行加热,以分离更多的组分。
2. 裂化:这是一种将重油分解成较轻组分的工艺。
常见的裂化方法包括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3. 加氢处理:通过在高温和高压下将氢气与原油中的硫、氮和其他杂质反应,以降低其对环境和设备的污染。
4. 深度脱硫:这是一种将原油中的硫化物去除的工艺,以减少硫在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
5. 收敛和处理:炼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和废气,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附加工艺:根据需要,炼油厂还可以采用其他工艺,如催化重整、加氢裂化、脱氮、脱磷等,以生产不同种类的燃料和化工产品。
不同的炼油厂可能会选择使用不同的工艺组合,以满足其产品需求、原油种类和环境法规等要求。
因此,炼油厂的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
解决石蜡成型装置蜡板质量的问题作者:刘春楠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35期[摘要]炼油厂石蜡成型精制装置加工能力为5万吨/年。
它为石蜡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以石蜡加氢精制后的液体石蜡为原料,经过三通阀流入浇注器,经浇注后进入冷室冷却,制成每块重5kg的石蜡板成品,石蜡板再经自动包装机包装后出厂。
其中浇注给料温度是石蜡成型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指标之一,浇注质量问题即是给料温度问题,进而影响石蜡成型装置的产品质量,对石蜡生产外观造成不利影响。
制冷效果的好坏程度,对蜡板的质量也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深入分析原因,并阐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E62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5-0022-011、石蜡成型的工艺原理石蜡成型装置于1993年4月建成投产。
其生产原理是将液体石蜡定量浇注到蜡盘中,蜡盘随链条的移动进入冷室,经一定时间后,液体石蜡在冷室内逐渐放热在冷室中蜡盘从下向上平行移动14层冷冻成蜡盘形状的固体石蜡,在翻转机构上扣出,经传送带送到机头然后包装出厂。
其装置的主要操作条件和装置动力工艺指标见表1,表2。
其成型的工艺流程为经过加氢后的成品蜡液用P-301AB由成品罐C-7~C-10、C-15送入高位罐C-1~C-6,蜡液保持比熔点高10~25℃的温度,在高位罐底部脱水口脱净水后,靠自压流入液蜡预冷器E-601,被冷却到70℃(158℉)左右,经三通阀流入浇注器,由定量给料控制注入每个蜡盘中,蜡盘随成型机链条的移动进入冷室中在-8~10℃的冷室中平行移动14层后,蜡液被冷却成固体,在脱模翻转机构上扣出,由间歇链板输送皮带送到包装台,包装出厂,即为合格产品。
2、造成蜡板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措施2.1 给料温度给料温度是成型生产中关键指标之一,影响浇注后的蜡板质量。
给料温度低,浇注到拉盘后易产生泡沫,影响冷却速度,冷却成型后的蜡有白点,透明度不好。
蜡脱油装置生产高熔点石蜡探讨摘要:为配合炼油厂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重质润滑油产量,蜡脱油装置组织加工减三线酮苯蜡料。
装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石蜡达到质量要求,石蜡熔点提高7.7℃,达到66℃以上,蜡脱油装置具备了生产高熔点石蜡能力。
关键词:蜡脱油石蜡高熔点1 前言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蜡脱油装置设计加工能力150kt/a,是采用重结晶工艺的溶剂脱油装置。
其原理就是利用丁酮和甲苯二元混合溶剂溶解油而不溶解蜡的性质,在蜡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在冷却降温过程中使其中的油和低熔点的蜡充分溶解,再采用两段过滤,使油蜡分离,从而得到含油合格石蜡,达到石蜡脱油的目的。
加工原料为酮苯脱蜡后的蜡料,大多数情况生产减二线(占80%)和减三线(占20%)混合蜡料,加工出的石蜡含油在1.5%以下,熔点达到58℃,石蜡收率65%。
由于炼油厂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附加值较高的重质润滑油产量,上游酮苯脱蜡装置加工减三线润滑油量增加,生产出的减三线蜡料相应增加,如果蜡脱油装置还加工原来比例的混合蜡料,会导致多余的减三线蜡料无法加工,影响石蜡产量。
为保证石蜡产量,装置组织了直接对减三线蜡料的加工,经过对工艺参数调整优化,石蜡产品质量达到要求,装置加工减三线酮苯蜡料获得成功。
2 原料对比酮苯脱蜡加工后减三线蜡料和混合蜡料,性质差异较大。
减三线蜡料密度大,含油偏高,熔点高,黏度大,馏程温度高。
但2~97%的馏程范围较混合料窄,原因是混合原料属于减二线和减三线混合料,两种侧线料混合在一起馏程重叠较少,馏程范围变宽。
对加工数据进行分析,表-1是两种不同原料分析数据,由表中可以看出减三线料比混合料平均密度高12.1Kg/m3,含油高3%,凝点高4.7℃,黏度大1.7mm2/s,各点馏程温度提高20℃左右。
2~97%的馏程范围比混合原料窄14℃,原料馏程窄,分子结构以及性质比较相似,易于找到适宜的操作条件,有利于原料结晶,降低石蜡含油。
3 生产工艺参数调整装置采用的是重结晶工艺脱油,即将酮苯脱蜡后的蜡料重新结晶过滤进行脱油,为降低溶剂比,结晶过程中加入的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稀释溶剂和一段冷洗溶剂使用一段洗液、二段滤液和二段洗液,一次浆花、二次浆化和二段冷洗使用新鲜溶剂。
半精炼石蜡[1]以天然原油馏分油的含油蜡为原料,经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加氢精制,成型为板块状和颗粒状的固体石蜡
特点
本产品为板块状白色固体.其相对密度随熔点的上升而增加.产品化学稳定性好,含油量适中,具有良好的防潮和绝缘性能,可塑性好.半精炼石蜡生产的蜡烛火焰集中,无烟,不流泪
用途
应用于蜡烛,蜡笔, 蜡纸,一般电讯器材以及短路及轻工, 化工原料.
注意事项
1.熔蜡数量要适宜,熔蜡温度不宜过高,熔蜡前应先将蜡块打碎以加快融化速度.
2.应将半精炼石蜡储存在阴凉处,不要在日光下暴晒,储存地方温度不要太高,以免蜡块变软,相互粘结.
3.储运石蜡应远离火源,以免失火
品质保证值得依赖。
第1篇一、引言石蜡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化妆品、医药、食品等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蜡需求量逐年增加,石蜡生产工艺的研究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我国石蜡生产工艺进行总结,分析其特点、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石蜡生产工艺概述石蜡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石油蜡、天然蜡和合成蜡三大类。
以下分别对这三类石蜡的生产工艺进行简要介绍。
1. 石油蜡生产工艺石油蜡主要由石油馏分经脱油、脱沥青、脱蜡等过程制得。
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1)原油预处理:将原油进行脱硫、脱酸、脱盐等处理,提高石蜡的纯度和质量。
(2)蜡油分离:将预处理后的原油进行分馏,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蜡油。
(3)脱油:将蜡油进行溶剂萃取、吸附等方法,去除其中的非蜡组分。
(4)脱沥青:将脱油后的蜡油进行高温热处理,使沥青质分解,得到较纯净的蜡油。
(5)脱蜡:将脱沥青后的蜡油进行冷却结晶,得到石蜡。
2. 天然蜡生产工艺天然蜡主要来源于地沥青、松香等天然矿物。
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1)原料预处理:将地沥青、松香等原料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提取: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高温熔融,加入溶剂进行提取,得到天然蜡。
(3)精炼:将提取得到的天然蜡进行过滤、离心等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天然蜡。
3. 合成蜡生产工艺合成蜡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石蜡。
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1)原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料,如正丁烷、异丁烷等。
(2)聚合反应:将原料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石蜡。
(3)分离提纯:将聚合得到的石蜡进行分离提纯,得到所需的石蜡产品。
三、石蜡生产工艺特点1. 石油蜡生产工艺(1)原料来源丰富: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蜡的生产成本低。
(2)生产工艺简单:流程较短,设备投资较少。
(3)产品品种多样: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石蜡产品。
2. 天然蜡生产工艺(1)原料来源有限:天然蜡资源有限,价格较高。
(2)生产工艺复杂:流程较长,设备投资较大。
石蜡一般是经过蒸馏、脱蜡、精制得到的。
含油量在10-40%之间的一般称为蜡膏。
根据工艺的不同,有可能在脱蜡前还经过了溶剂精制的过程。
微晶蜡与石蜡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只是来自渣油,并比石蜡多了一个丙烷脱沥青的过程。
液蜡的组成相对于石蜡来讲比较小。
馏程比较低。
常温下是液态。
一般由柴油或更轻的组分经尿素脱蜡得到。
凡士林一般是用微晶蜡加精制的润滑油基础油调合得到。
具有拉丝状的性能。
白油是类似与液蜡的性质,但倾点要低得多,大致是异构烷烃组成,芳烃含量极低。
石蜡加工流程图石油产品精制前述各装置生产的油品一般还不能直接作为商品,为满足商品要求,除需进行调合、添加添加剂外,往往还需要进一步精制,除去杂质,改善性能以满足实际要求。
常见的杂质有含硫、氮、氧的化合物,以及混在油中的蜡和胶质等不理想成分。
它们可使油品有臭味,色泽深,腐蚀机械设备,不易保存。
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有酸碱精制、脱臭、加氢、溶剂精制、白土精制、脱蜡等。
酸精制是用硫酸处理油品,可除去某些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胶质。
碱精制是用烧碱水溶液处理油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可除去含氧化合物和硫化物,并可除去酸精制时残留的硫酸。
酸精制与碱精制常联合应用,故称酸碱精制。
脱臭是针对含硫高的原油制成的汽、煤、柴油,因含硫醇而产生恶臭。
硫醇含量高时会引起油品生胶质,不易保存。
可采用催化剂存在下,先用碱液处理,再用空气氧化。
加氢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300~425℃, 1.5兆帕压力下加氢,可除去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和金属杂质,改进油品的储存性能和腐蚀性、燃烧性,可用于各种油品。
脱蜡主要用于精制航空煤油、柴油等。
油中含蜡,在低温下形成蜡的结晶,影响流动性能,并易于堵塞管道。
脱蜡对航空用油十分重要。
脱蜡可用分子筛吸附。
润滑油的精制常采用溶剂精制脱除不理想成分,以改善组成和颜色。
有时需要脱蜡。
白土精制一般放在精制工序的最后,用白土(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组成)吸附有害的物质。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石蜡成型工艺及其特性
文章通过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制蜡一车间一套石蜡成型装置采用的技术、工艺参数与工艺流程及其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了石蜡成型的独特性及生产效果。
标签:石蜡;氨;成型;压缩机;制冷
本装置由成型(1#成型机、2#成型机、3#成型机)、冷冻(1#冷冻、2#冷冻、3#冷冻)两大系统组成,装置共有设备77台,其中主要设备包括,2台美国进口间歇式链板连续成型机,一台大连金重国产间歇式链板连续成型机,2台美国进口螺杆冷冻机,2台武汉国产螺杆冷冻机,3台大连产往复式冷冻机,可生产半精炼蜡、全精炼蜡、食品蜡、食品包装蜡、粗石蜡、皂蜡6个品种、30个牌号的商品级石蜡。
1 工艺原理
利用氨的低沸点(-33.4摄氏度)较高的汽化潜热(1379KJ/kg),汽化时大量吸热而使环境温度下降,将液体蜡冷却成块状的固态蜡。
冷冻系统氨泵将液氨打入冷室蒸发器,吸收冷室内蜡的热量后变为气氨,由压缩机抽出,压缩增压后输送给氨冷器,冷却成液氨回到氨储罐,再由氨泵打入冷室,循环制冷,使冷室保持在-12-10℃温度范围,为石蜡成型创造低温环境。
石蜡的冷却成型过程是在冷室中进行,液蜡经定量浇注器按5kg的重量注入蜡盘,蜡盘随链条在冷室中平移14层,蜡液随蜡盘在冷室中运行时间一般为2小时30分,被冷却成块状固态石蜡,出冷室经翻转机构由皮带输出,最后包装出厂。
1.1 工艺流程图
1.2工艺特性
1.2.1 1#成型(包括1#冷冻)
精制后的成品蜡液由制蜡二车间产品泵送入高位罐,保持比蜡油熔点高10-20℃的温度,经沉降、脱水,靠自压流入成型机。
液蜡进入浇注器,经定量给料器按5Kg的重量注入每个蜡盘随链条在冷室中平移14层,最后出冷室并在翻转机构上使蜡板脱膜,由链板输出。
在冷室内设置10台蒸发器,保持冷风平均温度为-8℃,冷风被风机抽入蒸发器中,被液氨冷却到-12℃送出,在冷室内循环,将液蜡冷却成固态蜡。
1.2.2 2#成型(包括2#冷冻)
原料蜡自高位罐靠自压流入石蜡冷却换热器N403,加热到65~95℃(原料
蜡温度高于65℃不用加热),流入浇注器,经定量给料器按5Kg的重量注入蜡盘,进冷室,液蜡冷却成固态蜡,最后出冷室并在翻转机构上使蜡板脱膜,由链板输出。
冷却水由上水箱用B405抽出打入温水换热器H404壳程,然后进入N403管程,回到上水箱循环使用,H404管程水由新鲜水干线供给,流入地漏;下水箱的恒温水由B406抽出打入浇注器夹层,再回到下水箱,也循环使用。
自冷室蒸发器来的气氨进入低压罐R402然后由螺杆压缩机J402抽出压缩增压,进入冷凝器N401、湿空冷,冷却成液氨后,进入储罐R403再向R402供氨,R402液氨自底部由B401或B402抽出送入冷室4台蒸发器N402/1~4,氨循环使用。
1.2.3 3#成型(包括3#冷冻)
原料蜡自高位罐靠自压流入石蜡冷却器N303,加热到65~95℃(原料蜡温度高于65℃不用加热),流入浇注器,经定量给料器按5Kg的重量注入蜡盘,进冷室,液蜡冷却成固态蜡,最后出冷室并在翻转机构上使蜡板脱膜,由链板输出。
冷却水由上水箱用B305抽出打入温水换热器H304壳程,然后进入N303管程,回到上水箱循环使用,H304管程水由新鲜水干线供给,流入地漏;下水箱的恒温水由B306抽出打入浇注器夹层,再回到下水箱,也循环使用。
自冷室6台蒸发器来的气氨进入R302,然后由螺杆压缩机J301抽出,压缩增压,进入冷凝器N301、N305/2冷却成液氨进入R304,由R304向R302供氨,自底部由B301或B302抽出送入冷室蒸发器N302/1~6,氨循环使用。
2 系统操作特点
2.1 成型系统操作特点
成型岗位负责成型机的开、停,换热部分水泵的开、停,蜡槽送油泵的开、停,N503/1~5、N402/1~4、N302/1~6冷室风机的开、停,做好日常成型机、机泵、风机的运行操作和维护、喷码机的操作和维护、电子称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包装袋与石蜡牌号是否相符,生产批次号的监护和管理。
确保成型机、机泵的平稳运行,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根据原料性质及分析调整成型机机速,确保各类原料蜡液凝固成型,注意蜡液冷却后成型质量,能够根据蜡板质量、脱膜的实际情况,判断成型机机速是否合理,防止出现蜡板冷炸或出软蜡等质量事故。
熟悉紧急状况下成型系统事故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成型系统的安全运行。
2.2 冷冻系统操作原则
冷冻岗位负责压缩机的开、停,氨泵的开、停,N301、N401、湿空冷水泵的开、停,N301、N401、湿空冷风机的开、停,做好压缩机、机泵、风机的运
行操作和维护,确保压缩机、机泵、风机的平稳运行,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根据外界气温、操作参数的变化调整压缩机负荷,调整风机投用台数,确保压缩机不超温、超压,保证冷冻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注意压缩机运行状况,能够根据实际声音的变化和运行参数的变化及现场实际情况,判断压缩机及冷冻系统,其它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防止出现泄氨、损毁设备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熟悉紧急状况下冷冻系统处理的方法,以确保冷冻系统的安全。
2.3 油槽系统操作特点
负责原料的准备,贮罐加热先打开加热盘管的出口阀,然后再缓慢打开入口阀,先放净加热管内存水,再开大入口阀,以免造成水击;送制蜡二车间石蜡白土精制、加氢精制原料罐时,必须加热沉降4小时,然后脱水,交含水分析,分析合格方可联系送油。
脱水过程中不得离人,水太多时,应报告班长或车间并做好记录。
捡油池及捡油泵的操作:接班后,检查捡油泵是否备用,油池液面情况,捡油时扫好出、入口线,启动捡油泵捡油,捡油完毕后停泵,扫净油线。
正常操作情况下,每天白班捡油一次,抽到油面最低为止。
3 结束语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制蜡一车间石蜡成型工艺技术流程合理、先进、可靠,在防止和解决装置故障上有独到之处,具有抗风险性。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周润才等编.国外油田工程.
[2]刘玉珠,编著.黑龙江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