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消化道线虫病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7 MB
- 文档页数:45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胃肠线虫病引起牛/羊胃肠线虫病的线虫种类很多,主要有捻转胃虫、钩虫、结节虫、阔口圆虫和鞭虫,可单独感染,也可混合感染。
患病牛/羊表现有消瘦、贫血、水肿、下痢等症状。
【虫体特征及生活史】(1)捻转胃虫该虫寄生于皱胃,偶见于小肠。
新鲜虫体为浅红色,长15~30 毫米,毛发状。
雌虫在牛/羊的皱胃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7天左右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牛/羊吞入这样的幼虫即受感染,经20~30天发育为成虫。
(2)钩虫该虫寄生于小肠内。
虫体长10~30毫米,灰褐色,头部常向背面弯曲呈钩状。
雌虫在小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8天左右发育成感染性幼虫。
幼虫感染宿主有两个途径:一是经口感染后幼虫进入宿主肠道,以口固定于小肠壁上发育为成虫;二是经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到肺脏,再经支气管、气管进入消化道发育为成虫。
(3)结节虫该虫寄生于大肠。
幼虫寄生于肠黏膜形成结节,故名结节虫。
成虫为乳白色,头端弯曲,长 10~20 毫米。
虫卵在外界孵化为感染性幼虫后,经口进入宿主消化道,钻入大肠黏膜形成结节。
在大肠内8天左右发育为成虫。
(4)阔口圆虫该虫寄生于结肠及盲肠。
长15~30毫米,虫体前端略向腹面弯曲,呈浅黄色。
雌虫在宿主肠道产卵并随粪便排到外界。
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牛/羊吞食该幼虫而感染,经50天左右在肠道中发育为成虫。
(5)鞭虫该虫寄生于盲肠。
长 35~80 毫米,头端细如毛发,深深钻入肠黏膜中,尾端粗大,形似鞭子。
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条件下10~14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牛/羊吞入虫卵而感染。
【典型临床症状】牛/羊感染后,由于体质强弱和感染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症状。
在重度感染时,患病牛/羊可出现消瘦,食欲减退,贫血,黏膜苍白,肠炎,腹泻,身体下垂部水肿,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患病牛/羊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粪便化验发现大量虫卵可以确诊。
◼食道口线虫病⚫由盅口科食道口属(Oesophagostomum)的几种线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兽的大肠所引起的⚫由于食道口线虫的幼虫可在寄生部位的肠壁上形成结节,故该病又称为结节虫病◼食道口线虫病成虫◼食道口线虫病◼食道口线虫病⚫发育:感染性幼虫为披鞘3期幼虫⚫症状:患畜初期表现为持续性腹泻,粪便呈暗绿色,很多黏液,时带血⚫病变:肠壁典型结节病变⚫诊断:查粪中虫卵或剖检查虫体⚫防治:参考毛圆线虫病◼仰口线虫病⚫仰口线虫病又称钩虫病,是由钩口科仰口属的牛仰口线虫和羊仰口线虫引起的以贫血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前者寄生于牛的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后者寄生于羊的小肠◼仰口线虫病牛仰口线虫:虫体长10~28m m头端交合伞雄虫尾端◼仰口线虫病牛仰口线虫:虫体长10~28m m雌虫尾端阴门部分◼仰口线虫病雄虫尾部◼羊仰口线虫⚫同牛仰口线虫相似;雄虫长12~17mm,雌虫长15.5~21mm头端头端雄虫尾端◼羊仰口线虫雄虫尾端阴门部分雄虫尾端虫卵◼羊仰口线虫生活史主要是通过宿主的皮肤感染,幼虫随血流经复杂移行最后到小肠发育为成虫。
◼羊仰口线虫生活史主要是通过宿主的皮肤感染,幼虫随血流经复杂移行最后到小肠发育为成虫。
◼羊仰口线虫⚫症状患病牛羊进行性贫血,严重消瘦,下颌水肿,顽固性下痢,粪便带血◼羊仰口线虫⚫剖检可见尸体消瘦、贫血、水肿,皮下有浆液性浸润。
血凝不全。
肺脏有因幼虫移行引起的淤血性出血和小点出血。
心肌软化,肝脏呈淡灰色,质脆。
十二指肠和空肠有大量虫体,游离于肠腔内容物中或附着在粘膜上。
肠粘膜发炎,有出血点,肠壁组织有嗜酸性细胞浸润。
肠内容物呈褐色或血红色。
◼羊仰口线虫⚫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粪便检查:可以发现大量的仰口线虫卵,该虫卵形态特殊,容易辩认⚫剖检可以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找到多量虫体和相应的病理变化,即可确诊◼羊仰口线虫治疗◼参照毛圆线虫病预防◼参照毛圆线虫病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