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与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98.04 KB
- 文档页数:5
202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分类训练(附答案)一.生活中的平移现象1.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填写序号即可).①摆动的钟摆;②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③随风摆动的旗帜;④摇动的大绳;⑤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二.平移的性质2.如图,△ABC沿AC平移得到△A'B'C',A'B'交BC于点D,若AC=6,D是BC的中点,则C'C=.三.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3.如图,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上,OA=1,OB=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B',则a+b 的值为.四.作图-平移变换4.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3,1),C(﹣2,﹣2).(1)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作出△A′B′C′;(2)写出△A′B′C′的面积;(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PC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五.利用平移设计图案5.如图,下列图案中可以看成是由图案自身的一部分经平移后而得到的是()A.B.C.D.六.生活中的旋转现象6.分别以正方形的各边为直径向其内部作半圆得到的图形如图所示,将该图形绕其中心旋转一个合适的角度后会与原图形重合,则这个旋转角的最小度数是度.七.旋转的性质7.如图,Rt△ABC中,∠ACB=90°,∠B=30°,S△ABC=2,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A'B′与BC交于点D,则S△A′CD为()A.+1B.C.D.2﹣1八.旋转对称图形8.如图,三角形ABC中,∠BAC=150°,AB=6cm,三角形ABC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与三角形ADE重合,且点C恰好为AD中点.(1)指出旋转中心和图中所有相等的角;(2)求:AE的长度,请说明理由;(3)若是顺时针旋转,把三角形ABC旋转到与三角形ADE重合,则这个最小旋转角是多少.九.中心对称9.如图,点M为线段EF的中点,△AEC与△BFD成中心对称,试确定对称中心,并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十.中心对称图形10.不考虑颜色,对如图的对称性表述,正确的是()A.中心对称图形B.轴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十一.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与点Q(a,b)关于原点对称,则a+b=.十二.作图-旋转变换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3,﹣1),C(﹣3,3),已知△A1B1C1是由△ABC经过顺时针旋转变换得到的.(1)请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是,旋转角的大小是.(2)以(1)中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画出△A1B1C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2B2C2,并写出A2、B2、C2的坐标.十三.利用旋转设计图案13.如图是4×4的网格图.将图中标有①、②、③、④的一个小正方形涂灰,使所有的灰色图形构成中心对称图形,则涂灰的小正方形是()A.①B.②C.③D.④十四.几何变换的类型14.下列关于△ABC与△A'B'C'的几何变换中,配对正确的是()Ⅰ.轴对称;Ⅱ.中心对称;Ⅲ.旋转;Ⅳ.平移.A.①﹣Ⅰ,②﹣Ⅱ,③﹣Ⅲ,④﹣ⅣB.①﹣Ⅱ,②﹣Ⅰ,③﹣Ⅲ,④﹣ⅢC.①﹣Ⅱ,②﹣Ⅰ,③﹣Ⅲ,④﹣ⅣD.①﹣Ⅰ,②﹣Ⅱ,③﹣Ⅲ,④﹣Ⅲ参考答案一.生活中的平移现象1.解:①摆动的钟摆,属于旋转.②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属于平移.③随风摆动的旗帜,不属于平移.④摇动的大绳,不属于平移.⑤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属于旋转.故答案为:②二.平移的性质2.解: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D∥AB,∵BD=CD,∴AA′=A′C=3,∴CC′=AA′=3,故答案为:3.三.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3.解:由作图可知,线段A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A′B′,∵A(﹣1,0),B(0,2),∴A′(2,﹣1),B′(3,1),∴a=﹣1,b=3,∴a+b=2,故答案为:2.四.作图-平移变换4.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作.(2)△A′B′C′的面积=××=5.(3)存在.设P(0,m),由题意,×|2﹣m|×2=5,解得m=7或﹣3,∴P(0,7)或(0,﹣3).五.利用平移设计图案5.解:A、是一个对称图形,不能由平移得到;B、是应该轴对称图形,不是平移;C、是平移;D、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平移.故选:C.六.生活中的旋转现象6.解:图形可看作由一个基本图形每次旋转90°,旋转4次所组成,故最小旋转角为90°.故答案为:90.七.旋转的性质7.解:过C作CH⊥AB于H,∵∠ACB=90°,∠B=30°,∴∠A=60°,∴∠ACH=30°,∴AC=AB,∴CH=AC=AB,∵S△ABC=2,∴AB•CH=AB•AB=2,∴AB=4,∴AC=2,∵△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CA=CA′=2,∠CA′B′=∠A=60°,∴△CAA′为等边三角形,∴∠ACA′=60°,∴∠BCA′=30°,∴∠A′DC=90°,在Rt△A′DC中,∵∠A′CD=30°,∴A′D=CA′=1,CD=A′D=,∴△A′CD的面积=×1×=.故选:C.八.旋转对称图形8.解:(1)旋转中心是点A,∠ACB=∠E,∠BAC=∠DAE,∠B=∠D;(2)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B=AD=6cm,AC=AE,∵AC=CD,∴AE=CD=AD=3(cm).(3)顺时针的最小旋转角=360°﹣∠BAC=210°.九.中心对称9.解:观察图形可知,A、E、M、F、B共线,∴旋转中心为M点,旋转角的度数为180°;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相等线段为:AC=BD,CE=DF,AE=BF,EM=FM,AM=BM,AF=BE,相等的角为:∠A=∠B,∠C=∠D,∠CEA=∠DFB.十.中心对称图形10.解: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A选项正确.故选:A.十一.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11.解:由点P(﹣2,3)与点Q(a,b)关于原点对称,得a=2,b=﹣3,则a+b=2+(﹣3)=﹣1,故答案为:﹣1.十二.作图-旋转变换12.解:(1)观察图象可知,旋转中心的坐标是O(0,0),旋转角为90°.故答案为:O(0,0),90°.(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作.A2(1,﹣3),B2(3,1),C2(3,﹣3).十三.利用旋转设计图案13.解:如图,观察图象可知,把③涂灰,所有的灰色图形构成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十四.几何变换的类型14.解:观察图象可知:①是中心对称,②是轴对称,③是旋转变换,④是平移变换.故选:B.。
一、选择题1.世纪花园居民小区收取电费的标准是0.6元/千瓦时,当用电量为x(单位:千瓦时)时,收取电费为y(单位:元).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自变量,0.6元/千瓦时是因变量B.y是自变量,x是因变量C.0.6元/千瓦时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D.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2.一本笔记本4.5元,买x本共付y元,则4.5和y分别是( )A.常量,常量B.变量,变量C.变量,常量D.常量,变量3.一列火车从兰州出发,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火车到达酒泉车站减速停下,下列图形中,能刻画火车在这段时间内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A.B.C.D.4.小明在6月份的某一天倒了一杯开水,水太烫,他将这杯开水晾在桌上,则这杯水的水温(∘C)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象大致是( )A.B.C.D.5.一辆货车从A地开往B地,一辆小汽车从B地开往A地,同时出发,都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货车、小汽车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货车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 A,B两地相距60千米;②出发1小时,货车与小汽车相遇;③小汽车的速度是货车速度的2倍;④出发1.5小时,小汽车比货车多行驶60千米;⑤出发2小时,小货车离终点还有80千米.其中正确的有( )A.5个B.4个C.3个D.2个6.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P从点O出发,沿线段OA−弧AB−线段BO的路径运动一周.设OP为s,运动时间为t,则下列图形能大致地刻画s与t之间关系的是( )A.B.C.D.7.龟兔赛跑,它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不久兔子就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于是兔子得意洋洋地躺在一棵大树下睡起觉来,乌龟一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向终点跑着,兔子一觉醒来,看见乌龟快接近终点了,这才慌忙追赶上去,但最终输给了乌龟.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龟兔行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A.B.C.D.8.甲、乙两人约好步行沿同一路线同一方向在某景点集合,已知甲乙二人相距660米,二人同时出发,走了24分钟时,由于乙距离景点近,先到达等候甲,甲共走了30分钟也到达了景点与乙相遇.在整个行走过程中,甲、乙两人均保持各自的速度匀速行走,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 (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速度是70米/分B.乙的速度是60米/分C.甲距离景点2100米D.乙距离景点420米9.如图所示的图象(折线OEFPMN)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3min时汽车的速度是40km/hB.第12min时汽车的速度是0km/hC.从第3min到第6min,汽车行驶了120kmD.从第9min到第12min,汽车的速度从60km/h减少到0km/h10.如图1,⊙O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D,且与边BC相切于点E,分别交AB,DC于点M,N.动点P在⊙O或正方形ABCD的边上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做连续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圆心O与P点的距离为y,图2记录了一段时间里y与x的函数关系,在这段时间里P点的运动路径为( )A.从D点出发,沿弧DA→弧AM→线段MB→线段BCB.从B点出发,沿线段BC→线段CN→弧ND→弧DAC.从C点出发,沿线段CN→弧ND→弧DA→线段ABD.从A点出发,沿弧AM→线段MB→线段BC→线段CN二、填空题11.已知函数f(x)=x,那么f(−2)=.x+112.某品牌汽车每千米的耗油量是0.1L,用s(km)表示行驶的路程,p(L)表示耗油量.在此过程中,变量是,常量是;p关于s的函数表达式是,当s=200km时,函数p的值是L.13.自2020年1月1日延庆区开展创城以来,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帮助下,居民的投放正确率不断提升,分类习惯正在养成.尤其是在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延庆区城管委为全区从源头上规范垃圾投放,18个街乡镇新配备户用分类垃圾桶20万个,助力推进垃圾分类.下面两张图表是某小区每个月的厨余垃圾量和其他垃圾量.(1)3月份厨余垃圾量比其他垃圾量多吨;(2)月份两类垃圾量(单位:吨)的差距最大.14.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810米,小明和小天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已知小明先出发1分钟后,小天再出发,两人在甲乙之间的丙地相遇,此时,小明发现有小学同学也在丙地,于是聊了一会儿,随后以原来速度的4倍返回甲地,小天相遇后继续以原速向甲地前行,到3达甲地后立即原速返回,直至再次与小明相遇.已知在整个过程中,小明、小天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第二次相遇时两人距离乙地米.15.周末,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甲、乙两人相约沿同一路线从A地出发前往B地进行骑行训练,甲、乙继续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骑行,乙比甲早出发5分钟.乙骑行25分钟后,甲以原速的85行,经过一段时间,甲先到达B地,乙一直保持原速前往B地.在此过程中,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单位:米)与乙骑行的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比甲晚分钟到达B地.16.在20km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单位:km)随时间x(单位:h)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①两人相遇前,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②出发后1小时,两人行程均为10km;③出发后1.5小时,甲的行程比乙多3km;④甲比乙先到达终点.其中正确的有个.17.小刚家、公交车站、学校在一条笔直的公路旁(小刚家、学校到这条公路的距离忽略不计).一天,小刚从家出发去上学,沿这条公路步行到公交站恰好乘上一辆公交车,公交车沿这条公路匀速行驶,小刚下车时发现还有4分钟上课,于是他沿着这条公路跑步赶到学校(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小刚与学校的距离s(单位:米)与他所用的时间t(单位: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小刚从家出发7分钟时与家的距离是1200米,从上公交车到他到达学校共用10分钟.下列说法:①公交车的速度为400米/分钟;②小刚从家出发5分钟时乘上公交车;③小刚下公交车后跑向学校的速度是100米/分钟;④小刚上课迟到了1分钟.其中正确的序号是.三、解答题18.人的大脑所能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东西会逐渐遗忘,为提升记忆的效果,需要有计划的按时复习巩固,图中的实线部分是记忆保持量(%)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2) 如果不复习,3天后记忆保持量约为;(3) 图中点A表示的意义是;(4) 图中射线BC表示的意义是;(5) 经过第1次复习与不进行复习,3天后记忆保持量相差约为;(6) 10天后,经过第2次复习与从来都没有复习的记忆保持量相差约为.19.从甲城向乙城打长途电话,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收费2.4元,超过3分钟后每分钟加收1元,写出通话费用y(元)关于通话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式,如果通话10.5分钟,需要多少话费?(本题中x取整数,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20.回答下列问题:(1) 某礼堂共有25排座位,第一排有20个座位,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写出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n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本题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探究下列问题:(2) 当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时,则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n的函数关系式是,其中1≤n≤25,且n是正整数;(3) 当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4个座位时,则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n的函数关系式分别是,,其中1≤n≤25,且n是正整数;(4) 某礼堂共有p排座位,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b个座位,试写出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n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21.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班商定举行一次远足活动,A,B两地相距10千米,甲班从A地出发匀速步行到B地,乙班从B地出发匀速步行到A地.两班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设步行时间为x小时,甲、乙两班离A地的距离分别为y1,y2千米,y1,y2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 直接写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 求甲、乙两班学生出发后,几小时相遇?相遇时乙班离A地多少千米?(3) 甲、乙两班首次相距4千米时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22.在某次大型的活动中,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在操控无人机时根据现场状况调节高度,已知无人机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速度相同.设无人机的飞行高度ℎ(m)与操控无人机的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2) 无人机在75m高的上空停留的时间是min;(3) 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无人机的速度为m/min;(4) 图中a表示的数是;b表示的数是;(5) 求第14min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米?23.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二人分别骑自行车和摩托车沿相同路线匀速行驶,由A地到达B地,他们行进中的路程s(km)与甲出发后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 乙比甲晚出发几小时?比甲早到几小时?(2) 分别写出甲走的路程s1(km)、乙走的路程s2(km)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3) 乙在甲出发后几小时追上了甲,追上甲的地点离A地多远?24.如图1,四边形ABCD为矩形,曲线L经过点D.点Q是四边形ABCD内一定点,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作PM⊥AB交曲线L于点M,连接QM.小东同学发现:在点P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对于x1=AP的每一个确定的值,θ=∠QMP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x1与θ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x1=AP012345θ=∠QMPα85∘130∘180∘145∘130∘小芸同学在读书时,发现了另外一个函数:对于自变量x2在−2≤x2≤2范围内的每一个值,都有唯一确定的角度θ与之对应,x2与θ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 表格中α的值为.(2) 如果令表格中x1所对应的θ的值与图2中x2所对应的θ的值相等,可以在两个变量x1与x2之间建立函数关系.①在这个函数关系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分别填入x1和x2)②请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③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当AP=3.5时,x2的值约为.25.已知甲,乙两名自行车骑手均从P地出发,骑车前往距P地60千米的Q地,当乙骑手出发了 1.5小时,此时甲,乙两名骑手相距6千米,因甲骑手接到紧急任务,故甲到达Q地后立即又原路返回P地,甲,乙两名骑手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折线O−A−B−C−D(实线)表示甲,折线O−E−F−G(虚线)表示乙)(1) 甲骑手在路上停留小时,甲从Q地返回P地时的骑车速度为千米/时;(2) 求乙从P地到Q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 在乙骑手出发后,且在甲,乙两人相遇前,求时间x(时)的值为多少时,甲,乙两骑手相距8千米.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知识点】常量、变量2. 【答案】D【知识点】常量、变量3. 【答案】B【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4. 【答案】C【解析】∵水很烫,则其温度超过外界温度,∴水的温度会随时间而降低,直到水温与外界温度相同.【知识点】图像法5. 【答案】C【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6. 【答案】C【知识点】图像法7. 【答案】C【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8. 【答案】D【解析】开始甲,乙两人相距660米,由图可知,前24分钟甲,乙两人相相距的路程在逐渐缩小.24分钟时,乙到达景点,此时甲、乙两人相距420米之后甲又走了6分钟与乙相遇,−70(米/分)甲总共走了30分钟,∴甲的速度=4206∴甲距景点30×70=2100米,由前24分钟甲、乙两人相距660来缩小到420米,得(甲的速度−乙的速度)×24=660−420,得乙的速度=60米/分,乙总共走了24分钟,∴乙距景点60×24=1440米.【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9. 【答案】C【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0. 【答案】D【知识点】图像法二、填空题11. 【答案】2=2.【解析】当x=−2时,f(−2)=−2−2+1【知识点】函数的概念12. 【答案】s,p;0.1L/km;p=0.1s;20【知识点】解析式法13. 【答案】1;5【解析】(1)5−4=1(吨);(2)2月的差距约是:6.2−5.6=0.6(吨);3月分的差距是:5−4=1(吨);4月份的差距约是:4.3−2.3=2(吨);5月份的差距约是:3.8−1.3=2.5(吨);6月份的差距是:3−1=2(吨);7月份的差距约是:2.2−1.2=1(吨).【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4. 【答案】738【解析】设小明、小天速度分别为V1,V2米/分钟.A到B阶段:V1×1=810−750,∴V1=60米/分钟.B到C阶段:(V1+V2)(3.7−1)=750−345,∴V2=90米/分钟.第一次相遇在丙地,即B到D阶段,(V1+V2)(t D−1)=750,∴t D=6,∴甲地到丙地距离为V1t D=60×6=360米,=4分钟,小天从丙地到甲地用时:360V2D到E阶段小明停留在丙地,F点状态是小天到达甲地,小明速度为43V1=80米/分钟,43V1[4−(7.2−6)]=80×2.8=224米,小天到达甲地,小明、小天相距360−224=136米,F到G阶段,小天从甲地返回与小明相遇,136V2+43V1=13690+80=0.8分钟,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离甲地:0.8V2=72米,810−72=738米,故第二次相遇地两人距离乙地738米.【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5. 【答案】12【解析】由图及题意易乙的速度为300米/分,甲原速度为250米/分.当x=25后,甲提速为400米/分;当x=86时,甲到达B地,此时乙距B地为250(25−5)+400(86−25)−300×86=3600.【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6. 【答案】1【解析】在两人出发后0.5小时之前,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0.5小时到1小时之间,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①错误;由图可得,两人在1小时时相遇,行程均为10km,故②正确;甲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10x,乙AB段图象的解析式为y=4x+6,因此出发1.5小时后,乙的路程为15千米,甲的路程为12千米,甲的行程比乙少3千米,故③错误;乙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较少,因此乙比甲先到达终点,故④错误.【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7. 【答案】①②③【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三、解答题18. 【答案】(1) 时间;记忆的保持量(2) 40%(3) 经过第1次复习,第10天时的记忆保持量约为55%(4) 经过第5次复习,记忆保持量为100%(或经过第5次复习,能保持长久记忆;或经过第5次复习,不会再遗忘;⋯⋯)(5) 28%(所有百分数均为近似数,只要相差不大,均可视为正确)(6) 46%(所有百分数均为近似数,只要相差不大,均可视为正确)【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函数的概念19. 【答案】当0<x≤3时,y=2.4;当x>3时,y=2.4+(x−3)=x−0.6,把x=11代入y=x−0.6得:y=11−0.6=10.4.答:如果通话10.5分钟,需要10.4元话费.【知识点】解析式法、分段函数20. 【答案】(1) m=19+n,1≤n≤25,且n是正整数.(2) m=2n+18(3) m=3n+17;m=4n+16(4) m=bn+a−b(1≤n≤p,且n是正整数).【知识点】解析式法21. 【答案】(1) y1=4x,y2=−5x+10.(2) 由图象可知甲班速度为4 km/h,乙班速度为5 km/h,设甲、乙两班学生出发后,x小时相遇,则4x+5x=10,解得x=109.当x=109时,y2=−5×109+10=409,∴相遇时乙班离A地为409千米.(3) 甲、乙两班首次相距4千米,即两班走的路程之和为6 km,故4x+5x=6,解得x=23.∴甲、乙两班首次相距4千米时所用时间是23小时.【解析】(1) 根据图象可以得到甲班 2.5小时走了10千米,则每小时走4千米,则函数关系式是:y1=4x;乙班从B地出发匀速步行到A地,2小时走了10千米,则每小时走5千米,则函数关系式是:y2=−5x+10.【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2. 【答案】(1) 时间(或t);飞行高度(或ℎ)(2) 5(3) 25(4) 2;15(5) 75−2×25=25(m).答:第14min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是25m.【解析】(2) 无人机在75m高的上空停留的时间是12−7=5(min).(3) 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无人机的速度75−507−6=25(m/min).(4) 图中a表示的数是5025=2min;b表示的数是12+7525=15(min).【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3. 【答案】(1) 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比甲早到2小时.(2) s1=15t(0≤t≤4);s2=60t−60(1≤t≤2).(3) 当s1=s2,乙追上了甲,即15t=60t−60,解得t=43,当t=43时,s1=15×43=20,所以乙在甲出发后43小时追上了甲,追上甲的地点离A地20千米.【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行程问题24. 【答案】(1) 50∘(2) ①x1;x2;②③−1.87.【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图像法、列表法25. 【答案】(1) 1;30(2) 乙出发 1.5 小时,甲走了 20×(2.5−1)=30(千米),甲乙相距 6 千米, ∴ 乙走了:30−6=24(千米), 设 EF 的解析式为 y =k 1+b 1,把 (1,0),(2.5,24) 代入得:{k 1+b 1=0,2.5k 1+b 1=24,解得 {k 1=16,b 1=−16,∴y =16x −16,令 y =60,则 16x −16=60,解得 x =4.75, ∴x 的取值范围为:1≤x ≤4.75.(3) 设 B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 由 B (2,20),C (4,60) 得 {2k +b =20,4k +b =60,解得 {k =20,b =−20,∴BC 的解析式为 y =20x −20,当 0≤x ≤2 时,20−(16x −16)=8,解得 x =74; 当 2<x ≤4 时,(20x −20)+(16x −16)=8,解得 x =3;当4≤x≤630时,(x−4)+(16x−16)=60−8,解得x=9423.综上所述,当x=74或3或9423时,甲、乙两骑手相距8千米.【解析】(1) 由图象可知,甲骑手在路上停留1小时,甲从Q地返回P地时的骑车速度为:60÷(6−4)=30(千米/时).【知识点】行程问题、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1生活中的平移一、学习重难点重点:平移的性质和应用难点:探究平移的条件二、知识点梳理1.平移的概念:2平移的性质三、典型例题典型题一平移的识别【例1】下列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是()A.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为大气泡B.随手抛掷彩球的运动C.风筝在空中飘动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滑行【例2】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 )【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平移得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长度不一定相等B 我们可以把“火车在一段笔直的铁轨上行驶了一段距离”看作“火车沿着铁轨方向的平移”C 小明第一次乘观光电梯,随着电梯向上升,他高兴地对同伴说:“太棒了,我现在比大楼还高呢,我长高了!”D 在图形平移过程中,图形上可能会有不动点典型题二定义及性质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A.∠F, ACB.∠BOD,BA;C.∠F, BAD.∠BOD,AC【例4】.关于平移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B 经过平移对应角可能会改变C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不相等;D 经过平移图形会改变、【练习】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 )A.互相平行且相等;B.互相垂直且相等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D.既不平行,也不相等四、小试牛刀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 cm。
2.如图,△DEF是△ABC向右经过平移得到的,则△DEF △ABC,若∠A=70°,则∠D=,又∠B=40°则∠E=,∠F=。
3.如下图,视力表的一行,②③④⑤中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图形①得到。
①②③④⑤4.图形中那个三角形可以由三角形AOB平移得到?5.如图:是一块长方形A BC DDFF ECBOA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在草地上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平移定义和规律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关键: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但改变图形的位置)。
b. 图形平移三要素: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平移的规律(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
整个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
二、旋转的定义和规律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关键:a。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也改变图形的位置)。
b。
图形旋转四要素: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规律(性质):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旋转后,原图形与旋转后的图形全等.3简单的旋转作图: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
整个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
三、中心对称1.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1).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图形旋转的一切性质。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把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一:平移及平移作图1、平移的概念及性质:(1) 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平移的特点:①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②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 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对应线段,对应角。
2、平移作图:方法一:根据性质:对应点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做出平行线段,找到对应点,再将各点连接;方法二:根据性质: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直接做出平移后的图形。
平移三要素:(1)(2)(3)。
例1:下图中的图形A向右平移了格得到图形A′。
A A′二、巩固练习1.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D 无法确定2.如图,若线段是由线段平移而得到的,则线段、关系是.4.分别画出将□向下平移4格,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
4.如图,经过平移,△的顶点A移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作法:1.分别过点B、C沿方向作线段、,使它们与平行且相等2.顺次连结D、E、F则△即为所求。
5.如图,已知△,画出△沿方向平移4后的△A′B′C′.知识点二:旋转及旋转作图1.旋转的概念及性质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转动的角称为。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4)图形的旋转由和决定。
3.旋转作图两种情况:①给出绕着旋转的定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的大小;②给出定点和图形的一个特殊点旋转后的对应点。
作图步骤:①作出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旋转后的对应点;②顺次连接各点得到旋转后的图形。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目标:1.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 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3. 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教学重点:1. 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2.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 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区别。
2. 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复杂图形。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图形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章:平移的概念和性质1.1 引入平移的概念教师展示一些平移的实例,如滑滑梯、电梯等,引导学生感受平移的特点。
1.2 学习平移的性质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3 练习平移学生分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平移操作,体会平移的方法。
第二章:旋转的概念和性质2.1 引入旋转的概念教师展示一些旋转的实例,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特点。
2.2 学习旋转的性质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2.3 练习旋转学生分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旋转操作,体会旋转的方法。
第三章:平移和旋转的判定3.1 学习平移的判定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
3.2 学习旋转的判定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旋转。
3.3 练习判断学生独立完成判断题目,巩固平移和旋转的判定方法。
第四章:平移和旋转的应用4.1 学习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4.2 练习变换学生独立完成变换题目,巩固平移和旋转的变换方法。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5.2 拓展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学生分组合作,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创作有趣的图形图案。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性质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一:图形的平移知识点一:平移的概念例1:下面2,3,4,5幅图中那幅图是由1平移得到的?例2: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①在挡秋千的小朋友;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例3: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A a户最长B b户最长C c户最长D三户一样长挑战自我,勇攀高分1.下列那幅图可以通过(1)平移而得?2.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A.在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为大气泡B.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C.随手抛出的彩球的运动D.随风飘动的风筝在空中的运动3.用力掷出的铅球运动是平移嘛?知识点二:平移的特点例1:如果三角形ABC沿着北偏东300的方向移动了2cm,那么三角形ABC的一条边AB边上的一点P向__________移动了__________cm。
例2: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那么在运动的过程中这些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因素中,哪些没有发生改变?哪些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挑战自我,勇攀高分1.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则平移后A 点的坐标是()A、(-2,1)B、(2,1)C、(2,-1)D、(-2,-1)知识点三:平移的性质例1:如图,四边形ABCD平移后得到四边形EFGH,填空(1)CD=______,(2)∠F=______(3)HE=,(4)∠D=_____,(5)DH=_________。
例2:如图,已知等腰Rt△ABC中,∠C=90°,BC=△A C=4,现将ABC沿CB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若平移距离为3,求△ABC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A A'C C'B B'例3:如图,在△DEC中,DE=DC,DC+CE=7CM.沿着射线CE的方向把DE边平移CE/2长,得到线段AB.连接AD和BE.那么ABCD是什么图形?能不能求出它的周长?例4:如图,在△ABC中,D、E是BC边上两点,BD=CE,试说明AB+AC>AD+AE。
第三章图像的平移与旋转第一节图形的平移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
2.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个图形能与原图形相互重合,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我们把能够相互重合的点称为对应点,能够相互重合的角称为对应角,能够相互重合的线段称为对应线段。
3.平移的条件: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一一对应的点的位置或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的方向为原图上的点指向它的对应点的方向,这一对对应点连接的线段的长是平移的距离。
注:(1)图形的平移有两个基本的条件:方向(任意方向);距离(2)平移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4.平移的性质:(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3)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角相等。
5.平移作图常见形式及作法:第二节图形的旋转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被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注:旋转是在平面内,而不是在空间内;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都相同,但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不一定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旋转的角度一般小于360度。
2.旋转的三要素:图形的旋转由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方向所决定。
3.旋转的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任意一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4.简单的旋转作图:旋转、平移、轴对称的异同:(1)三者的相同点:都是在平面内的图形变换不涉及立体图形的变换;三中变换都是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其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不同点:旋转、平移及轴对称的运动方式不同,旋转的运动方式是将一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而平移的运动方式则是将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旋转、平移及轴对称的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的关系不同。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重点专点一:图形的平移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挪动必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是由挪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2.平移的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平移前后的线段相等,平移前后的三角形或多边形全等。
(2)平移后的图形与本来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平移后两图形的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专点二:图形的旋转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必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成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2.旋转的性质:(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旋转前后的图形是一组全等形。
(2)旋转后的图形与本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沿同样的方向转动了同样的角度。
(4)随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考点三、中心对称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 180°,假如旋转后的图形可以和本来的图形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1)对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对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均分。
(3)对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向来线上)且相等。
3、判断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而且被这一点均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对于这一点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 180°,假如旋转后的图形可以和本来的图形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店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考点四、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1、对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点:两个点对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 P(x,y)对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P’( -x ,-y )2、对于 x 轴对称的点的特点:两个点对于 x 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 x 相等,y 的符号相反,即点 P( x, y)对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P’( x,-y )3、对于 y 轴对称的点的特点:两个点对于 y 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 y 相等,x 的符号相反,即点 P( x, y)对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P’( -x , y)专点五:利用轴对称、旋转和平移作图1.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1)确立平移的方向和距离;(2)确立组成图形的重点点(线段两个端点,三角形三个极点,n 边形 n 个极点);(3)依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各个重点点;(4)按序连结各个重点点的对应点,所得的图形就是平移后的图形。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专练专题一 图形的平移概念 重点知识回顾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变换称为平移.注意:(1)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2)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2.平移的两个基本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图形的平移是由它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决定的.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没有指明时,就需要认真观察图形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特征,根据平移的性质先确定平移的方向,再确定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3.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整体的平移,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改变了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大小,这个特征是得出平移性质的依据.典型例题剖析例1 生活中有很多平移的例子,下列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是( ) A.水中小鱼的游动 B.天空中划过的流星的运动 C.出膛的子弹沿水平直线的运动 D.小华在跳高时的运动分析:正确判断物体是否为平移运动关键是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和特征.看物体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运动,是否沿某个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而“水中小鱼的游动”、“天空中划过的流星的运动”、“小华在跳高时的运动”显然不符合平移的概念,只有“出膛的子弹沿水平直线的运动”才是平移运动.点悟:识别平移现象的关键是抓住平移的特征:物体必须在平面内运动,在曲面上运动物体一定不是平移,平移是直线的运动,平移只与物体的位置有关,与速度无关,平移只关注物体的位置变化.例2 (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在图1的方格纸中,ABC △向右平移 格后得到111A B C △.分析:因为△A 1B 1C 1是△ABC 平移后得到的图形,所以点A 1与点A 、B 1与B 、C 1与C 分别是对应点,故只需随便数一数一对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即为平移图1的距离.正确答案为4.点悟:知道平移前后的图形,找出平移的距离(一般都在网格中),只要找出一对对应点后,数一数它们之间的格数即可.专项练习一: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A.大楼电梯在上下运动B.彩票大盘的转动C.滑雪运动员在平坦的雪地上滑行D.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专题二图形的旋转概念知识要点回顾1.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注意:(1)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都相同,但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不一定能通过旋转得到.(2)旋转的角度一般小于360°.2.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典型例题剖析例1下列几种运动,只属于旋转运动的有()①发电的风车的转动;②在笔直的铁轨上运行的列车;③传送带上的灌装啤酒;④随风飘散的雪花.A.1种B.2种C.3种D.4种分析:根据旋转的概念和特征,可以看出只有“发电的风车的转动”是旋转运动,“在笔直的铁轨上运行的列车”和“传送带上的灌装啤酒”是平移运动,“随风飘散的雪花”的运动比较复杂,不只是旋转运动.故选A.点悟:旋转是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运动.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按相同的方式转动相同的角度,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例2(2008年江苏省盐城市)已知如图1所示的四张牌,若将其中一张牌旋转180°后得到图2.则旋转的牌是()分析:旋转180°后得到图2与图1是一样的,而图1中只有方块5经旋转180°后与原来是一样的,而其它牌经旋转180°后与原来是不同的.故选 A.点悟:这是一道简单的图案旋转问题,求解时只要能准确地运用旋转的有关概念即可求解.旋转应注意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专项练习二:1.将图3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2. 3张扑克牌如图4(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º后得到如图4(2)所示,则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A .第一张B .第二张C .第三张D .第四张 专题三 图形平移、旋转性质的应用 知识要点回顾 1.平移的基本性质有平移的基本概念知,结果平移,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平移具有下列性质:(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于角相等. (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旋转的基本性质(1)图形旋转后,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 (2)一个图形沿某一点旋转一个角度后,图形中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大小与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典型例题剖析A B C D图3 图1图2A B C D图4例1 (2008年广州市数学中考试题)将线段AB 平移1cm ,得到线段A /B /,则点A 到点A /的距离是 .分析:由于点A /是由线段AB 平移1cm 后点A 的对应点,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点A 到点A /的距离为1cm.点悟:本题考查平移的知识,在平移时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及平移的距离,还应注意平移的特征.即对应点的距离等于线段平移的距离.例2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如图1中的△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是斜边,P 为△ABC 内一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与△ABP /重合,如果AP=3,那么线段PP /的长等于________.分析:△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与△ABP /重合,即△ABP ≌△ABP /,所以AP /=AP=3,又因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AP /=900,利用勾股定理可得PP /=32.故应填32.点悟: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例3 (2008湖北省荆门市)将两块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2(1)摆放在一起,它们的较短直角边长为3.(1)将△ECD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2(2)的位置,使E 点落在AB 上,则CC ′=______; (2)将△E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到图2(3)的位置,使点E 落在AB 上,则△ECD 绕点C 旋转的度数=______;(3)将△ECD 沿直线AC 翻折到图2(4)的位置,ED ′与AB 相交于点F ,求证AF =FD ′.解析:.(1) 3-3; (2)30°;(3)证明:在△AEF 和△D /BF 中,∵AE=AC-EC, D /B=D /C-BC , 又AC=D /C ,EC=BC ,∴AE=D /B .(2)图2A CBE4 D EA CB EDl(3) l D ’F A C BED(4)A CB EDl E ’ C ’ 图1D(1)又 ∠AEF=∠D’ BF=180°-60°=120°,∠A=∠CD /E=30°, ∴△AEF ≌△D /BF .∴AF=FD /.点评:本题以同学们熟悉的三角尺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平移、旋转、轴对称三种图形变换,解题时,要注意它们各自的区别.专项练习三:1.(2008年大连市)如图3,P 是正△ABC 内的一点,若将△P 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 △P ′AC ,则∠P AP ′的度数为________.2.(2008年河南省)如图4,将三角尺ABC (其中∠ABC=60°,∠C=90°)绕点B 按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到A 1BC 1的位置,使得点A 、B 、C 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个角度等于( )A.120°B.90°C. 60°D. 30° 3.如图5所示,有一块花园为ABCD 中,有甬道(阴影部分),则其余部分的面积为( )m 2A.24B.26C.28D.304.如图6,已知△ABC 的面积为36,将△ABC 沿BC 平移到△A /B /C /,使B /和C 重合,连接AC /交A /C 于D ,则△C /DC 的面积为( )A.6B.9C.12D.18专题四 网格中进行轴对称、平移、旋转作图 知识要点回顾 1.平移作图的基本方法(1)找出已知图形上的关键点.如线段的端点、三角形的顶点等.(2)过关键点作与已知平移方向的线段,使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等于平移的距离. (3)按原图的连接方式连接各对应点,得到新的图形,这个图形就是原图形平移后的图形.P′P CBA图 7图3图4ABCD图56m 8mAA 'C )(B 'C BD图6注意:①在进行平移作图时,首先要知道平移的距离和方向,其次要找出图形的关键点;②确定一个图形的平移前后的位置所需要的条件:图形原来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2.旋转作图的基本方法(1)确定旋转中心,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2)作出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关键点的对应点的方法是:将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连接;以旋转中心为顶点,以上述连线为一边,向旋转方向作角,使所作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在所作角的另一边截取长度分别等于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长度.即得到各关键点的对应点;按原图的连接方连接各对应点即得到旋转后的图形.由于网格具有其特殊的属性,因而利用网格进行变换作图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专家的青睐.典型例题剖析例1 (2008年重庆市)作图题:(不要求写作法)如图1,在10×10的方格纸中,有一个格点四边形ABCD (即四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 向下平移5格后的四边形A 1B 1C 1D 1; (2)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l 对称的四边形A 2B 2C 2D 2.分析:抓住四边形的四个关键点(顶点),分别作出它们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如图6所示.点悟:平移时要搞清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轴对称首先要找到对称轴,然后分别作已知点的对称点,连线即可得到所求图形.例2 (2008年甘肃省庆阳市)在如图3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 画出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o后的111A B C △;D 2D 1C 2C 1B 2B 1A 2A 1图4图3AB C D llDCBA图1 图2(2)求点A 旋转到1A 所经过的路线长.分析:要画出画出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o后的111A B C △,根据旋转的性质,连接OA ,过O 作OA /⊥OA ,且使OA /=OA ,则得A 点的对应点A 1点.同理可作出点B 、C 的对应点B 1、C 1,顺次连接A 1B 1、B 1C 1、C 1A 1即得.(1)如图4所示.(2) ∵ 点A 旋转到1A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以OA 为半径圆的周长的14, ∴ 点A 旋转到1A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14×2r π=12π×2223+=132π. 点悟:确定一个图形旋转后的位置需要的条件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当这些条件都具备后,图形变换后的位置才可唯一确定.专项练习四1.(2008年吉林省长春市)如上图5,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1)作ABC △关于点P 的对称图形A B C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同步课时练习题3.1图形的平移第1课时平移的认识01基础题知识点1平移的认识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A)A.升降电梯从一楼升到五楼B.闹钟的钟摆运动C.树叶从树上随风飘落D.汽车方向盘的转动2.下列选项中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C)3.如图,由△ABC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有(B)A.15个B.5个C.10个D.8个知识点2平移的性质4.如图,将直线l1沿着AB的方向平移得到直线l2,若∠1=50°,则∠2的度数是(B)A.40°B.50°C.90°D.130°5.下列说法:①图形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互相平分;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需要知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④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其中正确的有(C)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ABC沿着点B到点E的方向,平移到△DEF,已知BC=5,EC=3,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 A.2 B.3 C.5 D.77.如图,已知线段DE是由线段AB平移而得,AB=DC=4 cm,EC=5 cm,则△DCE的周长是13cm.8.如图,△ABC经过一次平移到△DFE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C的对应点是点E,∠D=∠A,BC=FE;(2)连接CE,那么平移的方向就是点C到点E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CE的长度;(3)连接AD,BF,BE,与线段CE相等的线段有AD,BF.知识点3 平移作图9.下列平移作图错误的是(C)10.如图,经过平移,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移到了点A′. (1)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画出平移后的四边形A′B′C′D′.解:(1)如图,连接AA′,平移的方向是点A 到点A′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A′的长度. (2)如图,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02 中档题11.如图,已知△ABC 平移后得到△DEF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 .AB =DE B .BC ∥EFC .平移的距离是线段BD 的长 D .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D 的长 12.(2017·西安期中)如图,在两个重叠的直角三角形中,将其中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沿着BC 方向平移BE 距离得到此图形,其中AB =6,BE =5,DH =3,则四边形DHCF 的面积为(C)A .35 B.652 C.452D .3113.如图,在△ABC 中,AB =4,BC =6,∠B =60°,将△ABC 沿着射线BC 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A′B′C′,连接A′C ,则△A′B′C 的周长为12.14.(2016·安徽)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网格中,给出了四边形ABCD 的两条边AB 与BC ,且四边形ABCD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AC. (1)试在图中标出点D ,并画出该四边形的另两条边;(2)将四边形ABCD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A′B′C′D′.解:(1)点D 以及四边形ABCD 另两条边如图所示. (2)得到的四边形A′B′C′D′如图所示.15.如图,一块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土地,在上面修了三条道路,宽都是1米,空白的部分种上各种花草. (1)请利用平移的知识求出种花草的面积;(2)若空白的部分种植花草共花费了4 620元,则每平方米种植花草的费用是多少元?解:(1)(8-2)×(8-1)=6×7=42(平方米). 答:种花草的面积为42平方米. (2)4 620÷42=110(元).答:每平方米种植花草的费用是110元.03 综合题16.如图,在Rt △ABC 中,∠C =90°,BC =4,AC =4,现将△ABC 沿CB 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 (1)若平移距离为3,求△ABC 与△A ′B ′C ′重叠部分的面积;(2)若平移距离为x(0≤x ≤4),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BC 与△A ′B ′C ′重叠部分的面积.解:(1)由题意,得CC′=3,BB ′=3,∴BC ′=1.又由题意易得,重叠部分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12×1×1=12.(2)当平移的距离是x 时,CC ′=BB′=x , 则BC′=4-x.∴重叠部分面积为12(4-x)2.第2课时 沿x 轴或y 轴方向平移的坐标变化01 基础题知识点 沿x 轴或y 轴方向平移的坐标变化 1.(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对应的点A′的坐标是(C)A.(-2,-3) B.(-2,6) C.(1,3) D.(-2,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点的坐标是(C)A.(1,3) B.(2,2)C.(2,4) D.(3,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OA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点O,A的对应点分别为点O1,A1.若点O(0,0),A(1,4),则点O1,A1的坐标分别是(B)A.(0,-2),(-1,4) B.(0,-2),(1,2)C.(-2,0),(1,4) D.(-2,0),(-1,4)4.(2017·郴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A(2,3)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为(1,3).5.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2),B(3,-2),C(5,1),D(4,4),画出将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四边形A1B1C1D1,并写出平移后四边形各个顶点的坐标.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1(-2,2),B1(0,-2),C1(2,1),D1(1,4).02中档题6.将△ABC各顶点的纵坐标加“-3”,连接这三点所成的三角形是由△ABC(B)A.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D.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7.若将点P(m+2,2m+1)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点P的对应点正好落在y轴上,则m=-3.8.如图,把“QQ”笑脸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左眼A的坐标是(-2,3),嘴唇C的坐标为(-1,1),则将此“QQ”笑脸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右眼B的坐标是(3,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1),点B(-2,1),平移线段AB,使点A落在A1(0,-1),点B落在点B1,则点B1的坐标为(1,1).10.观察下图,与图1中的鱼相比,图2中的鱼发生了一些变化,若图1中鱼上点P的坐标为(4,3.2),则这个点在图2中的对应点P1的坐标应为(4,2.2).11.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点A的坐标为(2,7),点C的坐标为(6,5);(2)将△ABC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请画出平移后的△A1B1C1;(3)如果M为△ABC内的一点,其坐标为(a,b),那么平移后点M的对应点M1的坐标为(a,b-7).解:平移后的△A1B1C1如图所示.第3课时沿x轴,y轴方向两次平移的坐标变化01基础题知识点沿x轴,y轴方向两次平移的坐标变化1.将点(1,2)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的点的坐标是(A) A.(-2,3) B.(4,3)C.(-2,1) D.(4,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如果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那么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D)A.(4,3) B.(2,4)C.(3,1) D.(2,5)3.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在透明胶片上的四边形ABCD,点A的坐标是(0,2).现将这张胶片平移,使点A落在点A′(5,-1)处,则此平移可以是(B)A.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D.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4.将点P(-4,y)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x,-1),则x=-6,y=2.5.(2017·西安高新区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3,1),(-1,-2),将线段AB沿某一方向平移后,得到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0),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1,-3).6.如图,下列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图中鱼的各个顶点A,B,C,D都在格点上.(1)把鱼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请你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图形;(2)写出A,B,C,D四点平移后的对应点A′,B′,C′,D′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2)A′(4,2),B′(0,6),C′(2,2),D′(1,1).02中档题7.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1B1,其中A,B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个点P(a,b),则点P在A1B1上的对应点P1的坐标为(A)A.(a-4,b+2) B.(a-4,b-2)C.(a+4,b+2) D.(a+4,b-2)8.如图,△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6),B(-3,2),C(0,3),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DEF.(1)画出△DEF,并分别写出△DEF各顶点的坐标;(2)如果将△DEF看成是由△ABC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请指出这一平移的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解:(1)△DEF如图所示,其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D(2,9),E(1,5),F(4,6).(2)连接AD.由图可知,AD=32+42=5.∴如果将△DEF看成是由△ABC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那么这一平移的平移方向是由A到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03综合题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记为一次“跳跃”.点A(-6,-2)经过第一次“跳跃”后的位置记为A1,点A1再经过一次“跳跃”后的位置记为A2,…,以此类推.(1)写出点A3的坐标:A3(0,1);(2)写出点A n的坐标:A n(-6+2n,-2+n)(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2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旋转的认识01基础题知识点1旋转的有关概念1.下面生活中的实例,不是旋转的是(A)A.传送带传送货物B.螺旋桨的运动C.风车风轮的运动D.自行车车轮的运动2.(2017·西安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A=40°,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A′BC′,若点C的对应点C′落在AB边上,则旋转角为(B)A.40°B.70°C.80°D.140°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的中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那么:(1)旋转中心是点A;(2)点B,D的对应点分别是点C,E;(3)线段AB,BD,DA的对应线段分别是线段AC,CE,EA;(4)∠B的对应角是∠ACE;(5)旋转角度为60°.知识点2旋转的性质4.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COD,若∠AOB=15°,则∠AOD的度数是(C) A.15 °B.60°C.45°D.75°5.(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末)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和(2,0).月牙①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月牙②,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B)A.(2,2) B.(2,4)C.(4,2) D.(1,2)6.如图,△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30°至△ADE,AB=5 cm,BC=8 cm,∠BAC=130°,则AD=AB=5cm,DE=BC=8cm,∠EAC=∠BAD=30°,∠DAC=100°.02 中档题 7.(2016·大连)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点C 和点E 是对应点,若∠CAE =90°,AB =1,则BD =2.8.(2017·西安期中)如图,在△ABC 中,∠C =90°,AC =8,BC =6,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使点C 落在线段AB 上的点E 处,点B 落在点D 处,则B ,D 两点间的距离为210.9.(2017·朝阳市建平县期末)如图,△ABC 中,AB =AC ,∠BAC =40°,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得到△ADE ,连接BD ,CE 交于点F. (1)求证:△ABD ≌△ACE ; (2)求∠ACE 的度数.解:(1)证明:∵△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得到△ADE , ∴∠BAD =∠CAE ,AB =AD ,AC =AE. 又∵AB =AC ,∴AB =AC =AD =AE. ∴△ABD ≌△ACE(SAS).(2)∵∠CAE =100°,AC =AE , ∴∠ACE =∠AEC.∴∠ACE =12×(180°-∠CAE)=12×(180°-100°)=40°.03 综合题 10.(2017·陕西蓝田县期末)如图,在Rt △ABC 中,∠B =90°,AB =BC =2,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DEC ,连接AE ,则AE 的长为2+6.第2课时 旋转作图01 基础题 知识点 旋转作图1.将△AOB 绕点O 旋转180°得到△DOE ,则下列作图正确的是(C)2.(2017·广州)如图,将正方形ABCD中的阴影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为(A)3.(2017·枣庄)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得到数字“6”,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B)A.96 B.69 C.66 D.99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B1C1.解:如图.5.如图,△ABC绕点O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A′,试确定旋转后的三角形.解:如图所示.02中档题6.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如图看到的是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平行四边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平行四边形ABCD以A为中心(D)A.顺时针旋转60°得到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C.逆时针旋转60°得到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7.如图,已知Rt△ABC和三角形外一点P,按要求完成图形.(1)将△ABC绕顶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B′C′;(2)将△ABC绕点P沿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A″B″C″.解:(1)△A′B′C′如图所示. (2)△A″B″C″如图所示.8.(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末)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4,2),点D(0,5).(1)画出△ABC 绕点D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EFG ; (2)写出点E ,F ,G 的坐标.解:(1)如图所示,△EFG 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E(3,1),F(1,2),G(3,4).小专题(五) 教材P89T12的变式与应用教材母题:(教材P89T12)如图,△ABC ,△ADE 均是顶角为42°的等腰三角形,BC ,DE 分别是底边,图中的哪两个三角形可以通过怎样的旋转而相互得到?解:∵△ABC ,△ADE 均是顶角为42°的等腰三角形, ∴∠BAC =∠DAE =42°,AB =AC ,AD =AE.∵∠BAD =∠BAC -∠DAC ,∠CAE =∠DAE -∠DAC , ∴∠BAD =∠CAE.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SAS).∴△ABD 与△ACE 可通过旋转相互得到,△ABD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42°,使△ABD 与△ACE 重合.1.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求证:BD =CE ;(2)△ABD 可以看作是由△ACE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证明:△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AC ,AD =AE ,∠BAC =∠DAE =90°. ∴∠BAD =∠CAE.在△BAD 和△CA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BAD ≌△CAE(SAS). ∴BD =CE.2.如图,点P 是等边△ABC 内一点,PA =4,PB =3,PC =5.线段A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到AQ ,连接PQ. (1)求PQ 的长.(2)求∠APB 的度数.解:(1)∵AP =AQ ,∠PAQ =60° ∴△APQ 是等边三角形. ∴PQ =AP =4. (2)连接QC.∵△ABC ,△APQ 都是等边三角形, ∴∠BAC =∠PAQ =60°.∴∠BAP =∠CAQ =60°-∠PAC.在△ABP 和△ACQ 中,⎩⎨⎧AB =AC ,∠BAP =∠CAQ ,AP =AQ ,∴△ABP ≌△ACQ(SAS).∴BP =CQ =3,∠APB =∠AQC. ∵在△PQC 中,PQ 2+CQ 2=PC 2,∴△PQC 是直角三角形,且∠PQC =90°. ∵△APQ 是等边三角形,∴∠AQP =60°.∴∠APB =∠AQC =60°+90°=150°.3.如图1,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B =AC ,AD =AE ,然后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连接BD ,CE ,得到图2,将BD ,CE 分别延长至M ,N ,使DM =12BD ,EN =12CE ,得到图3,请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2中,BD 与CE 的数量关系是BD =CE ;(2)在图3中,判断△AMN 的形状,及∠MAN 与∠BA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解:△AMN 为等腰三角形,∠MAN =∠BAC. 证明:易证△BAD ≌△CAE , ∴∠ABD =∠ACE ,BD =CE. 又∵DM =12BD ,EN =12CE ,∴BM =CN.在△ABM 和△ACN 中,⎩⎨⎧BM =CN ,∠ABM =∠ACN ,BA =CA ,∴△ABM ≌△ACN(SAS).∴AM =AN ,∠BAM =∠CAN ,即∠BAC +∠CAM =∠CAM +∠MAN. ∴△AMN 为等腰三角形,∠MAN =∠BAC.3.3 中心对称01 基础题知识点1 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中心对称B .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C .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不一定全等D .不全等的两个图形有可能关于某点中心对称2.如图,已知△ABC 与△A′B′C′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 .∠ABC =∠A′B′C′B .∠BOC =∠B′A′C′ C .AB =A′B′D .OA =OA′3.如图所示的4组图形中,左边图形与右边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有(C)A .1组B .2组C.3组D.4组4.如图,线段AB和CD关于点O中心对称,若∠B=40°,则∠D的度数为40°.5.如图,△ADE是由△ABC绕A点旋转180°后得到的,那么△ABC与△ADE关于A点中心对称,A点叫做对称中心.6.小明、小辉两家所在位置关于学校中心对称.如果小明家距学校2公里,那么他们两家相距4公里.知识点2画中心对称的图形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四边形A′B′C′D′.解:四边形A′B′C′D′如图所示.知识点3中心对称图形8.(2017·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下列四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D)9.(2017·成都)下列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D)10.(2017·玉林)五星红旗上的每一个五角星(A)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11.请写出一个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几何图形的名称:正方形(答案不唯一).02中档题12.(2017·河北)图1和图2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使它与原来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位置是(C)A .①B .②C .③D .④13.如图是一个以点O 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若∠A =30°,∠C =90°,OC =1,则AB 的长为(A)A .4 B.33C.233D.43314.如图,△ABC 与△DEF 关于O 点中心对称,则线段BC 与EF 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15.(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中)如图,△ABO 与△CDO 关于O 点中心对称,点E ,F 在线段AC 上,且AF =CE.求证:DF =BE.证明:∵△ABO 与△CDO 关于O 点中心对称, ∴OB =OD ,OA =OC. ∵AF =CE ,∴OF =OE.在△DOF 和△BOE 中,⎩⎨⎧OD =OB ,∠DOF =∠BOE ,OF =OE ,∴△DOF ≌△BOE(SAS). ∴DF =BE.16.如图,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 1B 1C 1D 1关于某点中心对称,已知A ,D 1,D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4),(0,3),(0,2).(1)求对称中心的坐标;(2)写出顶点B ,C ,B 1,C 1的坐标.解:(1)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可得:对称中心是D1D的中点.∵点D1,D的坐标分别是(0,3),(0,2),∴对称中心的坐标是(0,2.5).(2)∵点A,D的坐标分别是(0,4),(0,2),∴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1B1C1D1的边长都是4-2=2.∴点B,C的坐标分别是(-2,4),(-2,2).∵A1D1=2,点D1的坐标是(0,3),∴点A1的坐标是(0,1).∴点B1,C1的坐标分别是(2,1),(2,3).综上可得:顶点B,C,B1,C1的坐标分别是(-2,4),(-2,2),(2,1),(2,3).03综合题1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1)画出四边形A1B1C1D1,使四边形A1B1C1D1与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MN对称;(2)画出四边形A2B2C2D2,使四边形A2B2C2D2与四边形ABCD关于点O中心对称;(3)四边形A1B1C1D1与四边形A2B2C2D2成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吗?若是,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或对称中心.解:(1)(2)如图所示.(3)四边形A1B1C1D1与四边形A2B2C2D2成轴对称,对称轴是直线EF,如图.周周练(3.1~3.3)(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现象是数学中的平移的是(D)A.骑自行车时的轮胎滚动B.碟片在光驱中运行C.“神舟”十号宇宙飞船绕地球运动D.生产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移动过程2.(2017·西安期中)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C)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正方形各顶点与原正方形各顶点坐标相比(A) A.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3B.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3C.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3D.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34.将如图所示的图案以圆心为中心,旋转180°后得到的图案是(D)5.(2016·长春)如图,在Rt△ABC中,∠BAC=90°,将Rt△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8°得到Rt△A′B′C,点A在边B′C上,则∠B′的大小为(A)A.42°B.48°C.52°D.58°6.△ABO与△A1B1O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其中点A(4,2),则点A1的坐标是(A)A.(-4,-2) B.(4,-2)C.(-2,-3) D.(-2,-4)7.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D)A.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B.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C.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D.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8.(2017·西安高新区期中)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的度数分别为(B)A.4,30°B.2,60°C.1,30°D.3,3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2017·黔东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2,1),将点A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点A的坐标为(1,-1).10.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网格中,图①经过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②;图③是由图②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其旋转中心是点A(填“A”“B”或“C”).11.(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中)正三角形绕其中心至少旋转120度能与原三角形重合.12.(2017·宜宾)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若∠AOB=15°,则∠AOD的度数是60°.13.(2017·太原)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4),B(-1,1),C(-2,2),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再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则点A″的坐标为(6,0).14.如图是两张全等的图案,它们完全重合地叠放在一起,按住下面的图案不动,将上面图案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少旋转60度角后,两张图案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三、解答题(共38分)15.(12分)如图,△ABC沿直线l向右平移3 cm得到△FDE,且BC=6 cm,∠B=40°.(1)求BE;(2)求∠FDB的度数;(3)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不另外添加线段); (4)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不另外添加线段).解:(1)∵△ABC 沿直线l 向右平移了3 cm , ∴CE =BD =3 cm.∴BE =BC +CE =6+3=9(cm). (2)∵∠FDE =∠B =40°,∴∠FDB =140°.(3)相等的线段有AB =FD ,AC =FE ,BC =DE ,BD =CE =CD. (4)平行的线段有AB ∥FD ,AC ∥FE.16.(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1)将△ABC 以点C 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 1B 1C 1,平移△ABC ,使点A 的对应点A 2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A 2B 2C 2;(2)若将△A 1B 1C 1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A 2B 2C 2,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 解:(1)如图所示.(2)旋转中心的坐标为(32,-1).17.(14分)如图,固定一块三角板,另一块三角板按图示开始平移至两条较大直角边重合时停止.(两个同学为一组,利用30°角的三角板作图形的平移运动)(1)观察平移过程中的重叠部分是什么图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2)分别求出平移距离为4 cm 或10 cm 时,重叠部分的面积. 解:(1)平移过程中的重叠部分是三角形或五边形,如图:(2)当平移距离为4 cm 时,重叠部分是三角形OAA′,如图1,此时AA′=4 cm. ∵∠OAA ′=∠OA′A =60°, ∴△OAA ′是等边三角形. ∴S △OAA ′=4 3 cm 2.当平移距离为10 cm时,重叠部分是五边形ODC′CE,如图2,此时AA′=10 cm. ∵AC=A′C′=7 cm,∴A′C=AC′=3 cm.∵∠A=∠A′=60°,∠AC′D=∠A′CE=90°,∴C′D=CE=3 3 cm.∴S五边形ODC′CE=S△OAA′-S△AC′D-S△A′CE=12×10×53-12×3×33×2=163(cm2).3.4简单的图案设计01基础题知识点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1.在图示的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交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C)2.如图,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怎样的变化可以相互得到(D)A.轴对称B.平移C.旋转D.平移或旋转3.在下列某品牌T恤的四个洗涤说明图案的设计中,没有运用旋转或轴对称知识的是(C)4.如图所示的图案中,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连续旋转45°得到的是(B)A. B. C. D.5.右边的图案是由下面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这两种基本图形是(D)A.①⑤B.②④C.③⑤D.②⑤知识点2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式设计图案6.下列基本图形中,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后,不能得到如图所示图案的是(C)A. B.C. D.7.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中心对称图形,涂黑的小正方形的序号是②.8.(2017·西安期中)如图,在4×3的网格上,由个数相同的白色方块与黑色方块组成一幅图案,请仿照此图案,在下列网格中分别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图案(注:①不得与原图案相同;②黑、白方块的个数要相同).(1)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3)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解:如图所示.(1)(2)(3)02中档题9.下列能通过基本图形旋转得到的有(D)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下列这些复杂的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中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它们旋转的角度均是60°.11.如图是某设计师设计的方桌布图案的一部分,请你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将该图形绕O点顺时针依次旋转90°,180°,270°,你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解:得到的是一个星星图案,如图.12.定义: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称之为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筝形,其中AB=AD,CB=CD,请仿照图2的画法,在图3所示的8×8网格中重新设计一个由四个全等的筝形组成的新图案,具体要求如下:①顶点都在格点上;②所设计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③将新图案中的四个筝形都涂上阴影.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13.请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分析下面图案的设计过程.解:若从原图中提取的基本图案如图所示,则可按下面的两种几何变换(不唯一)得到整个图案:形成方式一:形成方式二:03综合题14.已知每个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图1中的阴影图案是由三段以格点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和2的圆弧围成.请你在图2中以图1为基本图案,借助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一个完整的花边图案(要求至少含有两种图形变换).图1图2解:答案不唯一,以下提供三种图案.章末复习(三)图形的平移与旋转01基础题知识点1平移1.下列图形中,可由左图经过平移得到的是(C)A B C D2.(2016·安顺)如图,将△PQR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顶点P平移后的坐标是(A)A.(-2,-4) B.(-2,4)C.(2,-3) D.(-1,-3)3.如图,把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10”,则顶点C平移的距离CC′=5.4.如图,△A1B1C1是△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且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1),B1(4,2),C1(3,4).(1)请画出△ABC ,并写出点A ,B ,C 的坐标; (2)求出△AOA 1的面积.解:(1)如图所示,A(-3,1),B(0,2),C(-1,4). (2)S △AOA 1=12×4×1=2.知识点2 旋转 5.(2016·新疆)如图所示,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点A 旋转,使得点B ,A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三角板ABC 旋转的角度是(D)A .60°B .90°C .120°D .150°6.如图,在△ABC 中,∠ACB =90°,AB =5,BC =4,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若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 ,E ,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求点A 与点D 之间的距离.(不要求尺规作图)解:如图.连接AD.在Rt △ABC 中,AB =5,BC =4,∴AC =AB 2-BC 2=3.由旋转的性质,得CD =AC =3,∠ACD =90°. ∴AD =AC 2+CD 2=3 2. 知识点3 中心对称 7.(2017·郑州月考)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BC 与△A 1B 1C 1关于E 点成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E 点的坐标是(A)A .(3,-1)B .(0,0)C .(2,-1)D .(-1,3)知识点4图案设计9.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这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4种.02中档题10.如图,紫荆花图案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C)A.30°B.60°C.72°D.90°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C,E在y轴上,Rt△ABC经过变换得到Rt△ODE.若点C的坐标为(0,1),AC=2,则这种变换可以是(A)A.△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 个单位长度B.△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 个单位长度C.△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 个单位长度D.△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 个单位长度12.(2017·西安高新区期中)某景点拟在如图的长方形荷塘上架设小桥,若荷塘中小桥的总长为100米,则荷塘周长为200米.13.如图是一个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你在网格中以左上角的三角形为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对称或旋转变换,设计一个精美图案,使其满足:①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以点O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②所作图案用阴影标识,且阴影部分面积为4.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14.(2017·郑州月考)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Rt△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6,1),点B的坐标为(-3,1),点C的坐标为(-3,3).(1)将Rt△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Rt△A1B1C1,试在图上画出Rt△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A1。
1 八下第三章《平移与旋转》3.1知识要点:知识要点: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整体的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位置。
指图形整体的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位置。
2.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 3.决定平移的要素:①图形定平移的要素:①图形 ②移动的方向②移动的方向 ③移动的距离。
③移动的距离。
平移的方向:图形上某一点到它对应点的方向,即平移前后对应点的射线方向。
平移的方向:图形上某一点到它对应点的方向,即平移前后对应点的射线方向。
平移的距离:连接一对对应点的线段的长度,即对应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平移的距离:连接一对对应点的线段的长度,即对应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4.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且相等, 对应角相等。
对应角相等。
5.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①确定______和______,②找出原图形的______③沿一定方向,按一定距离(或根据平移的性质)通过截取线段的方法找到各个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的方法依次连结对应点⑤写出结论。
)通过截取线段的方法找到各个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的方法依次连结对应点⑤写出结论。
3.2知识要点:知识要点:1.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旋转角: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
.旋转角: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
注意:(1)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中心、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角、旋转角、旋转方向。
3题图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知识点知识点 一、平移的概念:1.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______移动一定的距离,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____.注意:1、前提在同一平面内,物体在曲面上运动不称之为平移2、必须是沿同一个不变的方向移动3、图形平移是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平移的两要素〕 知识点二、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 _________, __________分别相等,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_________.【根底训练】1.以下现象:①电梯的升降运动;②飞机在地面沿直线滑行;③风车的转动,④汽车轮胎的转动.其中属于平移的是〔 〕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2.如下左图,△ABC 经过平移到△DEF 的位置,那么以下说法:①AB ∥DE ,AD =CF =BE ; ②∠ACB =∠DEF ;③平移的方向是点C 到点E 的方向;④平移距离为线段BE 的长.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个 个 个 个3.如下右图,在等边△ABC 中,D 、E 、F 分别是边BC 、AC 、AB 的中点,那么△AFE 经过平移可以得到〔 〕A .△DEFB .△FBDC .△EDCD . △FBD 和△EDC4.以下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5.以下现象不属于平移的是 ( ) 〔2题图〕A.乘电梯从2楼到3楼;B.铅球沿直线滚动;C.铁球从高处自由下落;D. 坐滑梯下滑6.如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以下图形中可由△OBC 平移得到的是〔• 〕〔6题图〕A .△CODB .△OABC .△OAFD .△OEF 7.将面积为12cm 2的等腰直角△ABC 向右上方平移20cm ,得到△MNP ,那么△MNP 是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_cm 2.8.如图7,四边形EFGH 是由四边形ABCD 平移得到的,AD =5,∠B =70°,那么〔 〕A .FG =5,∠G =70°B .EH =5,∠F =70°C .EF =5,∠F =70°D .EF =5,∠E =70°9.在图示的方格纸中〔1〕作出△ABC 关于MN 对称的图形△A 1B 1C 1;〔2〕说明△A 2B 2C 2是由△A 1B 1C 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二、图形的旋转:知识点一、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____.知识点二、旋转的性质1.经过旋转后的图形及原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对应角_______,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旋转角.3.经过旋转,图形上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一样方向转动了一样角度理解旋转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两点:〔1〕旋转和平移一样是图形的一种根本变换〔2〕图形旋转的决定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及旋转的方向【根底训练】1.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A、滾动过程。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
知识点一、平移的概念: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注意:1、前提在同一平面内,物体在曲面上运动不称之为平移
2、必须是沿同一个不变的方向移动
3、图形平移是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平移的两要素)
知识点二、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基础训练】
1.以下现象:①电梯的升降运动;②飞机在地面沿直线滑行;③风车的转动,④汽车轮胎的转动.其中属于平移的是()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2.如下左图,△经过平移到△的位置,则下列说法:
①∥,;②∠∠;③平移的方向是点C到点E的方向;④平移距离为线段的长.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下右图,在等边△中,D、E、F分别是边、、的中点,则△经过平移可以得到()
A.△
B.△
C.△
D. △和△
4.下列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3题图
5.下列现象不属于平移的是( ) (2题图)
A.乘电梯从2楼到3楼;
B.铅球沿直线滚动;
C.铁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D. 坐
滑梯下滑
6.如图,O是正六边形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平移得到的是(• )(6题图)A.△B.△C.△D.△
7.将面积为122的等腰直角△向右上方平移20,得到△,则△是三角形,它的面积是2.
8.如图7,四边形是由四边形平移得到的,已知5,∠70°,则()
A.5,∠70°B.5,∠70°C.5,∠70°D.5,∠70°
9.在图示的方格纸中
(1)作出△关于对称的图形△A1B1C1;
(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二、图形的旋转:
知识点一、旋转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
知识点二、旋转的性质
1.经过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
2都是旋转角.
3.经过旋转,图形上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角度
理解旋转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两点:(1)旋转和平移一样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2)图形旋转的决定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及旋转的方向
【基础训练】1.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
A、滾动过程。
中篮球的滚动
B、钟表的钟摆的摆动
C、气球升空的运动
D、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
2.如图,将△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若∠40°.∠B′=110°,
则∠′的度数是( ) A.110°B.80°C.40°D.30°
(2题图) 3.若△绕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是旋转角 D.∠是
旋转角
4.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中,⊥于点E,以点B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
∠,
把△顺时针旋转,得到△′E′,连接′.若∠60°,∠′=50°,则∠′E′的大小为( ) A.130°
B.150°
C.160°
D.170°(3题图)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5题图)
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
D.在平移和旋转图形的过程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2,4),请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画出△A1B1C1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3)将△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得到△A3B3C3;
7. 如图(1),已知在△和△中,,∠∠E,
(1)说明△≌△的理由;
(2)若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得到图(2),且有∠25°,∠66°,
试求∠的度数;
(3)将图形继续旋转后得到图(3),此时D、B、F三点在同一
条直线上,若2,连接,已知△的面积为42,那么四边形的面积=2.
中心对称知识点一、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知识点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
称中心平分。
【基础训练】
1.晋商大院的许多窗格图案蕴含着对称之美,现从中选取以下四种窗格图案,其中是中心
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4.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
5.下列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7.下列图案由正多边形拼成,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8.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