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44.94 KB
- 文档页数:32
压疮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压疮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问题之一,严重的压疮可以导致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医疗费用。
为了预防和管理压疮,医院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下面将针对压疮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压疮管理制度1.建立专门的压疮管理小组:该小组由医院管理人员、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压疮管理制度。
小组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2.明确责任和权限:医院应设立压疮管理相关的岗位,明确个人的责任和权限。
例如,护士应负责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操作和记录等工作;医生应负责诊断和治疗;营养师应负责饮食指导等。
3.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医院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明确预防和管理压疮的措施和流程。
政策和流程应包括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操作、营养支持、床垫选择等内容。
4.配备专业设备和材料:医院应配备专业的设备和材料,用于预防和治疗压疮。
例如,可以使用压力分布测量仪器、抗压床垫、辅助性翻身设备等来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5.持续教育和培训:医院应定期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压疮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压疮的分类、风险评估、护理操作、床垫选择等。
6.监测和评估:医院应建立压疮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压疮问题。
同时,定期对压疮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压疮管理工作流程1.压疮风险评估:对每位住院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运动能力、感觉知觉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压疮护理操作:根据病人的风险评估结果,实施相应的护理操作。
例如,对于高危病人,应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使用合适的床垫等;对于中危病人,应适当增加翻身次数、加强皮肤保养等。
3.饮食指导:饮食师对于患有压疮的病人进行饮食指导。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营养需求,推荐合理的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4.压疮治疗:对于患有压疮的病人,医生应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压疮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沿河县人民医院)
1、凡新入院病人要作全身皮肤检查,对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早期预防,避免发生院内压疮。
2、如发现压疮要及时做好详细记录向护士长汇报,并交班。
记录的内容包括:压疮的部位、范围、程度及处理措施等,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3、病区护士长每天要带领护士检查危重病人及瘫痪病人皮肤情况及各种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根据病情制定严格的护理措施;如:确定翻身时间,皮肤清洁、营养及预防、治疗方案等,必要时设置翻身卡,并保证措施落实。
4、加强质控检查:
(1)护士长随时抽查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2)对上报的压疮由护理部、病区护士长及皮肤压力伤管理小组护士及时进行检查及指导。
(3)护理部每季度检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5、奖惩方法
(1)新入院病人带来压疮,如接诊护士无检查、无发现、无及时记录,按一般不良事件处理。
(2)由于交接班不清楚而未发现压疮,由接班者负责,按差错事故处理。
(3)因护理不当导致发生院内压疮,护士长应负责,如隐
瞒不报,护士长负全责。
(4)凡院外带来三期以上压疮,按面积大小,若在本病区治愈者,经皮肤压力伤护理小组检查核实后由护理部酌情给予奖励。
压疮管理制度范文一、病人皮肤评估1、入院病人根据braden评分标准对皮肤进行评估并记录在首次护理记录单皮肤情况栏内。
2、新入院病人如发现压疮或皮肤损伤要详细记录,____小时内填写皮肤损伤/压疮报告表,三天内递交护理部。
二、压疮风险的筛查评估、再评估、记录与报告1、评估工具:一般病人根据braden评分标准评估,肿瘤或其它特殊情况可采用诺顿(norton)或其它量表评估,以更加适合本专业人群;2、筛查评估:入院病人、转入病人、手术时间超过____小时、病人大手术后第一天、住院期间病情恶化时;3、再次评估。
braden评分分值≤____分应填写压疮评估/上报表,护理单元内压疮小组成员进行审核提出指导意见。
分值在____分之间,需每____天评估记录一次;分值在____分之间,需每周评估一次;分值≤____分,每天评估记录一次,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发生压疮的可能,依据病情制定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同时向护理部递交压疮呈报表和压疮评估/上报表。
每月____日之前将上月出院病人的压疮呈报表和压疮评估/上报表及跟踪表交护理部。
三、压疮干预。
发现或发生压疮后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皮肤伤害的加深或扩大,各护理单元伤口小组成员需对每例压疮干预进行指导,在干预上有困难者请各区负责人会诊指导,Ⅲ期及以上压疮应由伤口小组组长会诊指导并将会诊时间与处理意见记录在会诊单上。
四、压疮报告。
发现或发生压疮后(无论是院内或院外带入),或braden评分分值≤____分者,当班护士要及时、准确填写在《压疮管理记录本》上,口头上报单元内伤口小组成员,____天内将压疮呈报表和压疮评估/上报表上报护理部,重大压疮或特殊情况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五、压疮记录。
所有对压疮的预防、观察与处理措施,均须在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跟踪评估表上记录。
六、护理单元每月对压疮的预防、干预的经验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进一步的预防或处理措施,讨论结果与其它安全事件讨论结果一并记录在护理安全事件记录本上。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汇总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压迫和摩擦导致的皮肤和其下组织的损伤。
在医疗机构和养老院等机构中,对压疮的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建立和执行非常重要,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个针对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汇总。
一、压疮管理制度1.压疮预防和管理的指导原则:-预防是关键: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和发展。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多学科合作:通过多学科的合作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管理。
-持续教育: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压疮预防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2.压疮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压疮管理团队,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权限。
-护理人员应具备压疮预防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医疗机构和护士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
3.压疮风险评估:-所有入院患者都应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等级。
-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机构的需要进行选择。
4.压疮预防措施:-转换体位: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定期转换体位以减轻压力。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定期使用保湿霜。
-气垫床垫: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考虑使用气垫床垫以减轻压力。
二、压疮管理流程1.压疮风险评估-入院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确定患者的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压疮预防措施。
2.压疮预防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按照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包括定期转换体位、皮肤护理等。
3.压疮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包括色泽、温度、湿度等。
-如发现有压疮的迹象或疼痛不适,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
4.压疮治疗-如发现有压疮的迹象或已经形成压疮,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器材和药物,对压疮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5.压疮后护理和康复-压疮愈合后,护理人员应继续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以预防压疮的再次发生。
-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压疮风险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一、成立压疮防治管理小组(~)护理部•组织结构:组长:XX成员:XX•职责1、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负责对全院护士提供压疮及伤口护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护理知识及护理质量。
2、与各科室紧密联系,与主管医去、护士密切配合,负货全院疑难压疮、伤口病人的评估、健康教育、临床护理,为临床护士解决压疮、伤口护理方面的疑难问题。
3、定期组织压疮管理小组成员的会议,对压疮、伤口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整改意见。
4、参与全院压抢的管理,负责全院各科压疮质控m的培训,负贡收集分析全院高危皮肤和压疮发生的资料,及时向护理部主任汇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改进压疮管理中存在的问即。
5、积极学习压疮/伤口护理的知识,了解该领域的护理进展,开展相关的护理研究。
协助护理部制订、修改有关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
6、压疮管理小组成员实行分片负贡•,指导片内工作,负货分管病区压疮病人与高危病人的会诊,给予压疮预防与护理的具体指导,并不定时地进行随访效果评价,起到指导、监督及促进作用。
内科片(包括急重症、儿科):XX外科片(包括妇产科、中医科、手术室):XX组长:组长负责主持全面工作,拟定本小组工作计划及总结,负责做好小组的会议、学习的记录,通讯报道工作。
7、组织对难免压疮、压疮的确认:科室填写难免压疮报告表、压疮报告表报送组长,组长通知小组成员会诊的科室及时间,组织小组成员会诊,通过翻阅病例资料,查看病人,例定能否申请难免乐疮,并提出进•步的防治措施。
必要时招取图片,积极主动的进行压疮相关的教学和科研.8、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探索新方法、新理念,积极撰写护理论文。
(二)科室•组织结构:护士长为组长,成员为科室全体护士,并设立专责护士1名。
・职责:1、开展科内压疮防治知识培训。
2、细化压疮管理流程。
3、护士长不定期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重点查房及提出指导意见,根据标准确定报告琲免压疮的对象和提出压疮护理会诊。
一、目的为了加强压疮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降低压疮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昏迷、老年、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等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三、组织架构1.护理部成立压疮管理小组,负责全院压疮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
2.各科室设立压疮质控联络员,负责本科室压疮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
3.压疮管理小组下设压疮会诊小组,负责对疑难压疮患者进行会诊和指导。
四、压疮预防措施1.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根据Braden评分法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评分低于18分者,确定为高危患者。
2.定时翻身:对于高危患者,根据病情变化和Braden评分,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
3.改善营养状况: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抵抗力。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
5.使用防压疮床垫和床单:选用合适的防压疮床垫和床单,减轻局部压力。
6.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预防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
五、压疮治疗措施1.清洁创面: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等消毒液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
2.换药: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换药,保持创面干燥。
3.药物治疗:根据创面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感染、抗炎、促进肉芽生长等。
4.物理治疗:根据创面情况,给予相应的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负压治疗等。
六、压疮报告及会诊1.新入院、转入患者责任护士发现压疮或压疮高危病人,立即报告护士长或科室质控人员。
2.责任护士用Braden评分表准确评估压疮高危患者皮肤情况,并填写压疮报告单。
3.护士长或科室质控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会诊,确定治疗方案。
4.压疮会诊小组对疑难压疮患者进行会诊,指导治疗和护理。
七、压疮管理考核1.护理部定期对压疮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压疮发生率、治疗成功率等。
2.各科室压疮质控联络员负责本科室压疮管理工作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一、压疮及高危压疮管理制度1、发现病人存在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或入院带来压疮者,当班护士或护士长必须按要求填写“压疮及高危压疮报表”,一式两份,一份于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一份科室留存备案。
2、科室负责人应按规定认真填写“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每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压疮的防护,每周评估一次,记录皮肤变化情况。
3、夜查房护士长每晚查房时详细查看各科室“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的记录情况,并记录于夜查房登记表上;护理部每周检查一次,通过监控高危压疮患者及院外带来压疮患者转归情况,了解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切实有效,根据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按要求签名。
4、对于高危压疮的临终患者,其家属拒绝翻身或危重患者以及病情不允许翻身时,由护士长确认后,在记录表上写明情况,并请家属在翻身卡上面签字,护理人员按要求继续做好其他护理工作,给予临终关怀。
5、上报高危压疮的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应立即报告护理部,凡属院外带来压疮的患者,要求每三天做一次压疮转归记录。
6、中午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下午上班后报护理部,夜班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填表后于次晨____时前上报,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填表,做好相应的记录,报告夜查房护士长。
7、院外带来压疮的患者出院、死亡、压疮治愈或高危压疮评分大于____分停止监控时,将“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和“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于当月底交回护理部。
8、当患者转科时,应将患者的“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移交所转科室继续评估,接受患者科室按本规定要求上报护理部。
9、护士长当月工作报表要有压疮情况统计,数目与护理部相符。
10、如发现患者有皮肤压疮或高危压疮不及时上报护理部者,一经发现,与科室负责人考核挂钩。
二、难免压疮管理制度申报难免压疮。
当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向护理部提交难免压疮申请单,护理部到实地查看,确定是否符合难免压疮的条件,并指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压疮管理制度流程护理规范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连续的压迫或摩擦等原因造成皮肤缺血、缺氧、缺乏营养而发生的损伤,是医院中常见的一种床旁并发症。
对于对压疮管理制度流程和护理规范的建立不仅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还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压疮,护理患者减轻疼痛,缩短恢复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压疮管理制度流程和护理规范。
一、压疮管理制度流程1.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患者在医院中患上压疮,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医护人员首先要重视宣传护理知识,引导患者操作正确,避免长时间在同一位置。
同时,在医院设置压疮防治制度,对患者进行定期观察,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患者需要长时间固定在床上,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评估,及时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2. 压疮的分度和评估目前最流行的压疮分级法是梅洛斯压疮分级法。
按照梅洛斯分级法,压疮包括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评估压疮的分度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预防和治疗,使患者最小程度受到疼痛和创伤。
3.护理计划的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包括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方法、压疮愈合的进程和必须执行的步骤等。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4. 护理记录和评估医护人员需要记录患者艾滋病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采取的护理方法以及治愈情况等。
同时记录患者的实时指标,如疼痛程度、创面大小、红肿程度等。
及时进行评估,为每个阶段的治疗制定适合的护理计划。
二、压疮护理规范1. 压疮的预防①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翻身以减少皮肤长时间受压红肿。
应在2小时左右进行翻身,确保血流循环。
②注意患者营养和饮水,保持水分平衡,并保持俯卧位。
③增加患者运动次数,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
④在床垫和床单上铺上一张压力放散垫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压迫,避免皮肤缺氧,预防压疮的发生。
2. 压疮治疗过程中护理规范①治疗压疮时,要保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去除创面面积内的坏死组织,清洗时要注意不要过分摩擦,特别是疮面较脆弱,以免疼痛加重,创面出现更大的裂口。
医院压疮患者管理制度(篇一)一、压疮风险评估1.新入院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及手术患者在 2 小时内由责任护士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采用 Braden 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的感觉、潮湿、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进行评估。
2.对于 Braden 评分≤18 分的患者,每周至少评估一次;评分≤12 分的患者,每三天评估一次;评分≤9 分的患者,每天评估一次,并做好记录。
二、预防措施1.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根据患者病情及皮肤情况确定翻身频率,一般每 2 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
2.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减压敷料等,减轻局部压力。
3.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4.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正确搬运患者,使用便盆时避免拖拉。
5.对高危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预防知识宣教,提高其预防意识。
三、压疮上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压疮,责任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在 24 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压疮报告表应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压疮部位、大小、分期、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
四、压疮治疗与护理1.根据压疮分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期压疮: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局部继续受压,加强皮肤护理,可使用赛肤润等保护皮肤。
二期压疮:清洁创面,防止感染,可使用水胶体敷料等促进愈合。
三期压疮: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可采用湿性敷料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等。
四期压疮:必要时请外科会诊,进行手术治疗。
2.做好压疮创面的观察与记录,包括创面大小、深度、渗液情况、周围皮肤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情绪。
五、质量控制1.护士长定期检查压疮预防和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护理部不定期对全院压疮管理进行检查,将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护理质量纳入护理质量考核指标。
xxxx医院2024年月日医院褥疮患者管理制度(二)一、入院评估1.患者入院时,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褥疮病史,对患者全身皮肤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骨隆突处、受压部位等,评估患者发生褥疮的风险。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压疮是指由于皮肤和软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而造成的皮肤组织损伤。
为了预防和治疗压疮,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一个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的示例,供参考。
一、制度建立1.明确责任: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包括病房护士长、医院感染控制科、皮肤科等。
2.指导方针:根据最新的压疮防治指南,制定本机构的压疮管理指导方针。
3.继续教育:定期开展关于压疮的教育培训,包括诊断、评估、护理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二、流程建立1.筛查评估:所有入院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包括使用标准工具(如Braden评分系统)。
2.压疮记录:对于高危患者,建立压疮风险记录表格,定期记录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结果和采取的预防措施。
3.预防措施:针对高危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包括翻身、按摩、使用特殊床垫或护理垫等。
4.压疮评估:对于怀疑或已发生压疮的患者,进行全面的皮肤评估,包括压疮的分级、测量和记录大小、深度、渗出量等。
5.治疗方案: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伤口清洁、使用敷料、压力减轻和营养补充等。
6.团队合作:建立压疮管理团队,包括护士、医生、物理治疗师、营养师等,定期讨论和更新患者的压疮管理计划。
三、培训和评估1.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和现有员工的定期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压疮管理知识和技能。
3.外部评估:定期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评估,评估压疮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提供改进建议。
四、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1.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包括压疮的发生率、发生部位、治疗效果等,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2.持续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压疮管理制度和流程,以提高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效果。
以上为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的一个示例,不同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建立良好的压疮管理制度和流程需要全员的参与和支持,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上蔡县人民医院护理部2018.10目录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1)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3)三、压疮预防制度 (6)四、压疮预防指引 (6)五、压疮创面护理操作流程 (7)六、预警风险/压疮患者追踪记录 (8)七、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9)八、Braden评分标准说明 (11)九、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指施单 (12)十、病人难免压疮知情通知书 (13)十一、病人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 (14)十二、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 (15)十三、病人难免压疮申报表 (17)十四、压疮登记表 (18)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1、压疮风险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
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
(三)、压疮诊庁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1、压疮监控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伤口小组,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完善的压疮上报、会诊、处理制度;定期开展压疮发生率、患病率调查:压疮预防与治疗效果的跟踪。
2024年压疮管理制度一、压疮及高危压疮管理规定1、当护士或护士长发现患者存在可能导致压疮的高风险因素,或患者入院时已带有压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压疮及高危压疮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应在____小时内送至护理部,另一份由科室保存以备查证。
2、科室主管需严格按照规定填写“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每日采取预防措施,并每周进行一次评估,详细记录皮肤状况的变化。
3、夜班护士长在每晚查房时需详细检查各科室的“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夜查房记录表上。
4、对于高危压疮的临终患者,若家属拒绝翻身,或患者病情不允许翻身,护士长需确认后在记录表上注明具体情况,并请家属在翻身卡上签字。
5、一旦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应立即报告护理部。
对于院外带入压疮的患者,要求每三天记录一次压疮状况。
6、中午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在下午上班后报告护理部;夜班入院的患者,需在次日____时前完成报告。
7、院外带入压疮的患者在出院、死亡、压疮治愈或高危压疮评分超过____分时,需在当月底将“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和“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交回护理部。
8、患者转科时,应将“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转交给接收科室,接收科室需按照本规定向护理部报告。
9、护士长的月度工作报告中应包含压疮情况的统计,确保与护理部数据一致。
10、如发现患者有皮肤压疮或高危压疮未及时上报护理部,一经发现,将与科室负责人考核挂钩。
二、不可避免压疮管理规定1、当预计压疮无法避免时,需向护理部提交不可避免压疮申请,护理部将进行实地考察,以确定是否符合不可避免压疮的条件,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不可避免压疮的因素包括:强迫体位高度水肿极度消瘦大小便失禁凡符合上述任一条件,均需提交不可避免压疮申请。
2024年压疮管理制度(二)一、处理已爆裂的满含血清的水疱:(1)应完整或小心地破开水疱,并妥善处理其内容物。
压疮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与流程一、压疮管理制度1、对新入院的患者要进行皮肤状况评估,有可能发生压疮的患者,护士要及时运用压疮评分量表,动态地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估。
2、难免压疮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中枢神系统损伤、心力衰竭 III°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高危因素中的 1 项或几项,Braden 评分≤12 分,BradenQ评分≤16分,可申报难免压疮。
3、凡院外带入压疮、难免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由值班护士及时在网上填写压疮及难免压疮报告表,护理部收到压疮报表后,及时审核,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4、无论院外带入压疮、难免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均应落实压疮的防治措施;对于护理难度较大的压疮及压疮高危患者由护理部组织会诊,并按会诊意见落实各项预防和护理措施。
5、追踪管理:对批准的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对科室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监控和指导。
病情继续恶化,即使落实了所有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发生难免压疮者,要及时向护理部反馈和报告,护理部到病区核实难免压疮的程度,并指导治疗和处理。
6、压疮转归或患者死亡,应在《压疮及难免压疮报告表》中填写转归情况。
二、压疮风险评估(一)对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必须进行评估,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包括:1、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心肺脑复苏后的患者2、强迫体位、活动不便、感觉减低的患者(如截肢、偏瘫等),或需严格限制翻身的患者3、昏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4、骨盆骨折或脊髓损伤的患者5、严重营养失调、中度以上贫血、极度瘦弱的患者6、严重脱水及严重水肿的患者7、大面积创伤、烧伤、烫伤等患者8、疼痛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固定: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上支架、石膏固定等9、严重的慢性或终末期疾病患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或其他重要脏器衰竭等10、大小便失禁患者11、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12、手术时间超过 4h 的患者13、使用特殊药物如镇静剂、类固醇等患者14、高龄或≥75 岁的患者15、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当天至术后第六天内默认为皮肤高危患者,常规给予预防护理措施16、其他特殊情况:如床旁血滤等(二)应用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进行评分。
压疮管理制度1.压疮评估、报告制度1.1接收入院、转入、手术后患者时以及日常护理危重、生活不能自理及需要重点护理的患者,护士应仔细交接和认真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1.2高危患者及时填写压疮护理记录单,____小时内由护士长评估签名后上报科护士长。
1.3科护士长收到压疮护理记录单后在一个工作日(节假日除外)内进行评估,亲临床旁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实施。
1.4详细记录患者目前皮肤或皮损状况,如部位、范围、程度、深度等(转入、大手术病人需陪送护士确认签字)及创面处理方法。
1.5压疮伤口评估内容:(长____宽)可用直尺测量伤口,头到脚方向为长,左到右为宽。
将无菌止血钳直接放到伤口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测量时将无菌止血钳沿边缘直接放入深至止血钳能到的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黑色结痂、黄色腐肉、红色肉芽____、表皮增生、伤口____周围硬度。
正常、泡白、粉红、深红、紫色、黑色。
1.6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记录。
1.7对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疮如严重低蛋白血症、强迫____、癌症终末期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压疮但有发生的危险,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压疮发生。
2.压疮防范监控制度2.1每位入科病人均按评估单中“压疮风险评估”进行筛选,并按书写标准予以记录。
2.2凡高危患者(危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各种原因导致长期卧床、带入压疮、评分≥7)科室必须及时预报压疮,并实施全程跟踪防范。
2.3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观察、防范,按书写规范做好相应记录。
2.4护理部每季度在护理质量讲评会上公布与讲评压疮的监控情况。
2.5对压疮随访中发现的疑难病例____护理会诊,以指导压疮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压疮护理管理质量。
①告知病人或家属,请家属在护理安全系列告知书上签名。
②全程观察:从评估到终止监控。
③全程防护。
填写压疮护理记录单,适宜的措施,作好护理记录。
④出院转归。
患者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压疮防范管理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监控,避免护理不当造成的压疮,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护理质量。
措施:1.压疮管理制度1)护理部成立压疮质控管理小组。
2)实施压疮会诊制度,压疮护理小组成员负责全院压疮的会诊。
定时进行访视,了解伤口进展、护理措施落实以及制定的护理措施是否合适等情况;配合科室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指导。
3)按压疮危险因素Braden评分法进行评分。
4)入院时立即进行评分,评分≤18分,做好标识。
5)15~18分,需每周或病情变化时评估并记录。
6)评分为13~14分,建立翻身卡,需每周或病情变化时评估并记录。
7)评分≤12分,应每天评估皮肤情况,评分并记录,建立翻身卡。
8)已发生压疮或带入压疮,24小时内电话汇报科护士长,并按要求填写压疮监控护理记录单,压疮护理小组相关人员对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工作进行评估记录,最后交护理部归档。
9)病区护士长根据情况,至少每周二次(周二、五)动态观察、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更改进行检查、记录。
10)对院内发生压疮,XXX做好讨论,并上交护理部。
2.压疮处理流程1)发现符合难免压疮的标准,24小时内填写难免压疮申请表及压疮监控记录单,由护士长签名后电话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护理部与压疮护理小组成员会诊后认定,符合下列条件方可同意申报。
①按“压疮护理指南”要求,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②有护理记录、翻身卡资料。
③符合难免压疮条件:基本条件+附加条件中的一项或几项。
④遇特殊情况,压疮小组讨论,汇报护理部而定。
基本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昏迷等)、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
附加条件:高龄(≥70岁),蛋白质<30g/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
2)压疮护理小组在24小时(除周六、周日48小时)内进行谈论审核,提出指导意见,并检查原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与相关部门联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完成记录。
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压疮成为了老年人和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旦患上压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皮肤缺损、感染、疼痛和功能丧失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因此,建立科学的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对于预防和治疗压疮至关重要。
一、压疮管理制度1、制定压疮防治方案医疗机构应该制定一份完善的压疮防治方案,包括:压疮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防治措施、评估方法、护理要点等内容。
并且要制定不同科室、不同级别的压疮管理方案,保障患者得到最科学、最全面的压疮防治服务。
2、建立压疮风险评估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评估工具,对于所有入院患者进行评估,测定其患压疮的危险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预防策略。
在护理过程中,要对风险等级高的患者进行重点防护,尽量避免皮肤处于长时间的压迫状态。
3、制定压疮护理标准医疗机构应该制定科学、规范的压疮护理标准,包括:入院护理、定期翻身、皮肤清洁护理、深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的疼痛管理等方面,保证护理过程科学规范,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皮肤损伤。
4、完善压疮记录管理建立完善的压疮记录系统,对患者的每一个压疮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压疮位置、程度、大小、愈合情况、护理措施等。
对于新发现的压疮,要及时在记录系统中登记,同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追踪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5、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医疗机构要开展团体和个体的压疮护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水平,确保不同科室、不同职业的医护人员都能够掌握预防和处理压疮的方法和技能。
二、压疮管理流程护理流程是压疮防治的重要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评估: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确定具体的预防措施。
2、入院护理:对于风险等级高的患者,在入院后的第一时间就要进行压疮预防护理,包括:定期翻身、皮肤清洁、枕垫平整等。
3、护理计划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科学的护理计划,包括: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营养和排泄管理等。
一、总则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压疮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压疮管理小组,由护理部牵头,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理人员组成。
2.各科室设立压疮质控联络员,负责本科室压疮的预防、监测、报告及处理工作。
三、压疮风险评估1.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采用BRADEN评分法进行评估。
2.入院时立即进行评分,评分为13-18分(有危险)需每周评估一次。
3.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
4.评分12分应每天评估,定时翻身,并记录。
四、压疮预防措施1.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卧位和体位,如定时翻身、抬高床头、使用气垫床等。
2.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剪切等刺激。
4.使用减压敷料、泡沫敷料等,减轻局部压力。
5.对高危患者,如老年人、肥胖者、昏迷患者等,应加强护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压疮。
五、压疮报告与处理1.压疮发生时,立即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2.护理部组织压疮会诊小组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3.对患者进行压疮创面护理,包括清创、消毒、敷料更换等。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
六、压疮监测与反馈1.各科室压疮质控联络员每月对本科室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上报护理部。
2.护理部对全院压疮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
3.对压疮发生原因进行追踪,找出问题根源,采取针对性措施。
七、培训与考核1.护理部定期组织压疮预防与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压疮预防与护理水平。
2.对护理人员压疮预防与护理知识进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掌握相关技能。
八、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3.各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通过以上制度及流程,旨在加强医院压疮管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压疮是指皮肤和下面的组织受到持续性压力或附加摩擦力导致的损伤。
压疮的发生,不仅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患者QoL(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压疮,建立良好的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压疮管理制度1.设立部门负责压疮管理-通常为护理部门,该部门将负责压疮预防、早期识别、处理和康复护理等全过程管理。
2. 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制定和使用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的评估工具,例如Braden评分。
护士负责每日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压疮预防措施。
3.压疮预防培训-医疗护理人员需接受相关压疮预防培训,包括压力减轻技术、床位翻身技巧、皮肤护理等,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
4.压疮评估和记录-建立完善的压疮评估和记录制度,护士需要每天对患者进行有关皮肤情况、发现的压疮信息等方面的记录,并根据压力溃疡的程度和进展做相应的记录和上报工作。
二、压疮管理流程1.压疮风险评估-对每位入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评估工具应考虑相关因素如疾病状况、残疾程度、活动能力、体重、营养状况、尿失禁和粪失禁等,并据此确定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
2.压疮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用软垫或减压床垫等减轻压力,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与湿润等。
3.压疮的早期识别和评估-护士每天进行皮肤检查,特别关注易受压力影响的部位,如坐骨、肘部、脊柱、足跟等。
应及时评估压疮的程度和进展,并在发现压疮后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压疮的处理和康复护理-根据压疮的程度和进展,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如清创、换药、注射抗生素等。
同时,还需采取适当的康复护理措施,如合理营养、康复训练等。
5.压疮记录和上报-每位患者的压疮记录应详尽和准确,包括压疮的位置、大小、深度、分期等信息。
护士需及时上报相关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计分析。
总结良好的压疮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预防和管理压疮的发生和进展,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2017.5----目录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 (1)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3)三、压疮预防制度 (5)四、压疮预防指引 (6)五、压疮创面护理操作流程 (7)六、预警风险/压疮患者追踪记录 (8)七、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9)八、BRADEN评分标准说明 (10)九、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单 (11)十、病人难免压疮知情通知书 (12)十一、病人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 (13)十二、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 (14)十三、病人难免压疮申报表 (15)十四、压疮登记表 (16)----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管理规范(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1、压疮风险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
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
(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1、压疮监控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伤口小组,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完善的压疮上报、会诊、处理制度;定期开展压疮发生率、患病率调查;压疮预防与治疗效果的跟踪。
2、压疮会诊制度的建立与落实:(1)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疑难病例会诊:对压疮上报患者必要时由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对疑难病例组织伤口小组成员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
(2)不可避免压疮(又称难免压疮)定性会诊: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伤口小组组织2人以上的会诊,对其压疮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确定为难免压疮或可避免压疮。
3、掌握压疮处理原则: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处理伤口;正确的伤口评估;根据伤口情况合理选用敷料;正确选择伤口清创方法,确保安全;伤口细菌培养取样方法正矾;掌握转介医疗处理的指征。
4、准确填写压疮评估与护理记录单:压疮记录内容必须与讦估相符:能突出专科特点,如压疮的分期、部位、大小、潜行、窦道、基底情况、渗出液情况、周围皮肤情况等。
5、正确分析影响压疮愈合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制定解决方法。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1、使用Braden评分力求客观、准确、及时。
2、评估人员:由管床责任护士或组长按要求评分,新入院的病人当班护士完成,有风险因素时及时报护士长;3、评估对象:(1)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感觉、活动力及运动力减弱或消失;(2)危急重症、严重的慢性或终末期疾病;(3)营养失调严重、中度以上贫血、极度瘦弱;(4)严重脱水、严重水肿;(5)疼痛及其他原因所致固定:如骨折、上支架、石膏等;(6)心血管疾病:心衰、糖尿病及其他疾病所致周围血管疾病;(7)腰以下手术、手术时间>2 h的;(8)组织创伤、烧伤、烫伤等;(9)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毒性药物;(0)入院时已有压疮或陈旧性压疮史,年龄≥65岁的非体检患者。
4、评估时间:(1)急性、危重等压疮高危患者:在入院时(含急诊科病人)进行评估。
(2)长期卧床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1个月内每周评估一次,住院1个月后每月评估。
(3)手术患者:腰以下手术、手术时间>2 h的则手术后及病人返回病房时评估。
----(4)如果评分显示无发生压疮的危险且病情稳定者,可终止评分,如有病情变化,及时评估。
5、当病人转科时资料跟随,需要填写交接记录:Braden评分结果及皮肤状态。
6、Braden评分结果(1)Braden评分15—18分,为低危人群,《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在科室保存。
1).每2—4小时翻身一次。
2).协助患者做最大限度的身体移动。
3).保护受压部位,使用减压装置。
4).处理危险因素的存在。
5).告知患者及家属。
6).告知护长并每周评分一次。
(2)Braden评分13—15分,为中危人群,《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在科室保存。
1).每2小时翻身一次。
2).30°侧卧时并使用软枕,保护受压部位,使用减压装置。
3).责任护士根据病情进行身体移动。
4).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名。
5).告知护长并每周评分两次,高责每天评估。
(3) Braden评分≤12分,为高危人群。
填写《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及《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单》,《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1).每1—2小时翻身一次。
2). 30°侧卧时并使用软枕,保护受压部位,使用减压装置。
3).护士根据病情进行身体移动。
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名4).填写压疮风险报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报告压疮小组组长。
5).责任护士每班评分,高责每天监督执行。
三、压疮预防制度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有压疮危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
(2)保护骨隆突出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2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输血、血浆或人体白蛋白。
同时应补给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不能进食的患者,就考虑由静脉补充。
6、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四、压疮预防指引使用《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对具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当评分≤12分时☆,按要求应实施压疮上报、登记、随访等工作。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2h一次;1.根据病人需要,鼓励和协助患者翻身,至少每 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避免局部长期保护皮肤, 3.避免患者翻身、搬运时拖、拉、推,防止皮肤损伤;受压○,以减少剪切力的发4.对长期卧床患者,床头抬高≤30 松软。
夹板、牵引的患者,衬垫应平整、生,对使用石膏、及时清除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等机体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使用肥皂和含酒精用品清洁皮肤,保持床单位整洁、局部刺激干燥、平整应避免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可采用温水浴促进皮肤血液循摩,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对病情允许的患者,鼓励其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含改善机体营养状饮食,必要时协助胃肠外营养健康教对家属和患者开展压疮预防宣教,提高患者从医行为。
五、压疮创面护理操作流程作流程操要点说明----患者姓名核对:告知:患者及家属操作的目的、意义、配合方法、血疱和水泡处理:安尔碘消毒1局部皮肤后,再用生理盐水棉球将多余的消毒液清洗干净,针刺后将液体排出,再贴透明敷料并在敷料评估:4意识、活动能及合作程度;评估患者3·外血疱边缘的不同位置针刺患者病情、营养及皮肤状况,有无大小便失禁针,外层用纱布,根据纱布的吸收次更换纱次或隔日1情况每日更换:或者使用优拓,美10实施贴敷料,外层使用纱布。
根据纱、协助患者舒适体位,暴露压疮部位,以治疗次的吸收情况每垫予压疮部位次或隔3更、移除旧敷料。
辨别压疮及分换纱布。
内层敷、焦痂处理;如不适宜锐性清、创面的局部评估:观察压疮的部位、大长或有难以清除的坏死组织时,用、创面组织形态、潜行、窦道、渗出液宽、、针对压疮的分期及创面情况给予洽当的处凝胶或水胶体进行自溶清、黄色腐肉、渗液多;生理盐)怀疑深层组织损伤:出现血疱时,针刺后清洗·剪除软化的坏死组织·方美皮贴敷料处理液体排出粘贴透明敷料优拓如无血疱,应做好预防的同时,注意观察评抹干·高吸收性的敷、感染创面;检查细菌培养结期:禁忌按摩:粘贴透明薄膜,如无脱用药:使用银离子敷料或使用含小时应用赛周左右更换;或者每通禁止使用密闭敷料如水胶润轻柔受压部位敷只要有可能不要将患者翻转到先前受压后仍发红的身体表敷、肉芽组织生长较多;渗液较多期I直径大粘贴透明敷料5m的水泡生理盐水清洗·方纱抹干·藻酸5m直径小大水疱按血疱处理的方II期I泡沫敷料期:进行彻底清创,去除坏死亲水纤、肉芽组织生长较少;渗液较少促进创减低感染机会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水生理盐水清洗·方纱抹干或为植皮或皮瓣移植皮手术做好创面床准愈合)无法分期:清除创面覆盖物后确定分期,油纱敷料泡体(厚装、上皮爬行的创面:生理盐酸按各分期的创面处洗·方纱抹干·水胶体(薄装油纱度敷泡沫(薄装记录记录处理方法,并做好交压疮患者追踪记录六、预警风险/ □Ⅰ级护理住院号科室床号□病危□病重报告时间:----年入院时间:姓名:性别:龄::疾病诊断期。
□填写《病人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若>Ⅲ□院外带入:期,会诊:□有,□无。
□预警风险:上报时Braden 评分:分。
压疮□难免压疮:预警:□有,□无□填写《病人皮肤压疮期察记录表□院内发生□有申报难免压疮□有□无预警□无。
会诊:□有,□无腕部压预警部位枕后耳廓肩胛肘部骶尾髋部臂部髌骨外踝足跟内踝其它Brade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单》并落实到位、使用、使用《压疮护理单》并落实到位以取得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压疮的重要性配合、其它护理部跟踪记录签评分或皮肤情Brade----七、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筛选出发生压疮的高危人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护理目标】:群。
【操作重点步骤】判断患者是否属于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指昏迷、极度烦躁、1.疼痛、营养不良、肥胖、恶性肿薯恶液质()、大小便失禁、水肿、2小时以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