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及髋关节X片的划线
- 格式:doc
- 大小:303.50 KB
- 文档页数:12
解读股髋撞击综合征X线片你都知道吗标准前后位X线片标准位的骨盆前后位X线片是观察髋关节各项测量指标是否正常的基准。
不标准的X线片则无法测量和判断髋关节是否存在异常。
常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尾骨尖是否正对耻骨联合;两侧泪滴、闭孔及髂骨翼是否对称;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尾关节中点的垂直距离或尾骨尖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其中,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与骶尾关节中点的垂直距离是判断骨盆倾斜的最可靠法。
因为在骨盆前后位片上,耻骨联合上缘与骶尾关节间的距离与骨盆倾斜度显著相关。
在放大率为115%的条件下,此距离在男性应在40~55mm,在女性应在25~40mm,或尾骨尖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为1~3cm。
髋臼深度用于评估前后位上髋臼低与股骨头的关系,其参考标志是髂坐线。
正常情况下,髋臼底与髂坐线不重叠且位于髂坐线外侧,可以被叫做髋臼不深(notdeep)。
如果髋臼底与髂坐线重叠或超过髂坐线内侧,被称为深髋臼(coxaprofunda);如果股骨头的内侧缘与髂坐线重叠或超过髂坐线内侧,被称为髋臼内凸(protrusioacetabuli),又有书上描述类似影像学表现为“髋臼陷入症”。
髋臼过深与FAI的钳型密切相关。
另一种方法描述髋臼深度:骨盆正位片,耻骨联合上缘与髋臼外上缘连线至髋臼底的最大距离即为髋臼深度。
正常成人:男13(7-18)mm,女12(9-18)mm,临床上常与CE角配合使用表示骨髋臼发育程度。
髋臼倾斜臼顶倾斜角:通过在骨盆前后位X线片上画3条线来测量。
线1:连接两侧泪滴底部的水平线;线2:平行于线1,且经过髋臼顶部硬化承重区的最低点I(Inferior So urcil);线3:经过髋臼顶部硬化硬化承重区的最高点L(Lateral Sourcil)及最低点I(Inferior Sourcil)。
线2与线3所形成的夹角即为To?nnis臼顶倾斜角(原文备注:测量该角的原始描述并不包括线1,但根据作者的经验表明,骨盆横轴的表示使用泪滴线比使用骶骨的垂直轴线更精确)。
shenton线的名词解释Shenton线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诊断指标,在骨盆和股骨上的特定区域进行观察时能够提供有关髋关节的重要信息。
通过了解Shenton线的定义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Shenton线的名字来自于英国放射学家Robert J. Shenton,他在20世纪上半叶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这条线被定义为与髂骨筋膜束平行且与骨盆骨骼结构相连的一条连续弧线。
Shenton线对于诊断髋关节疾病和损伤,尤其是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具有重要价值。
在进行Shenton线观察时,医生通常会使用X射线或骨盆髋关节CT扫描等成像技术。
首先,医生会观察髋臼和股骨头之间的连续性。
正常情况下,在Shenton 线的路径上应该没有中断或不连续的部分。
这意味着髋臼与股骨头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弧线。
Shenton线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其与髂骨筋膜束的平行性。
髂骨筋膜束是一组强韧的组织,连接了骨盆和股骨的头部。
正常情况下,Shenton线应与髂骨筋膜束平行,并且二者之间应当没有明显的角度差异。
如果Shenton线与髂骨筋膜束的平行性被破坏或角度差异较大,这可能暗示了髋关节的异常情况,如髋关节脱位等。
利用Shenton线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髋关节是否存在损伤或疾病。
例如,当观察到Shenton线中断或与髂骨筋膜束的平行性发生改变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髋臼骨折或髋关节脱位。
这对于及早诊断和治疗这些病症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急诊情况下。
除了骨折和脱位的诊断,Shenton线还在其他方面有着应用。
例如,通过观察Shenton线的形态和角度,医生可以评估骨盆和股骨之间的关节紧密程度。
这有助于评估髋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对于治疗髋关节退行性疾病如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等提供指导。
此外,通过在不同时间点观察Shenton线的变化,医生还可以评估髋关节手术的疗效。
手术后,Shenton线的恢复与稳定性可以提供有关术后髋关节功能和康复情况的信息。
图53-10 ffiS关节标准前后位X线检査的标志L髒助线;起干懦骨的坐骨丈阿谨,向下延忡至就骨结Ki 2,辖坐綫:由骼骨四边形焉面的后勺/5形故$ 3. X尚p外餡由曲臼量下部和削邰殂凰・内Ml由倍肯型边腊傅KT的前部殂施匸技履扫顶;5. H臼蔺脣的边绦、6f■白后膺的髂耻线:即髋臼前柱内缘线,起自坐骨大切迹上缘向下延伸至耻骨结节,该线中断提示有前柱或前壁骨折。
髂坐线:即后柱线,起自坐骨方形区的后弧线,该线中断提示有后柱骨折。
4/5与前1 /5的交界线向下延伸至闭孔后缘的u 形线:即泪滴线,髋臼前后位片,泪滴是髋臼四边体和髋臼窝在切线位的成像。
由髋臼最下和最前面部分的边缘和坐骨方形区前方平坦部分的边缘相连而成,可用来判断髂坐线是否 内移。
泪滴是区分髋臼前后柱的标志。
儿童泪滴影的内脚由髋臼窝盆腔侧中 1/3皮质线形成,外脚由髋臼底中1/3皮质线形成。
成人泪滴影的内脚由髋臼窝盆腔侧中1/3或后1/3 皮质线形成,外脚由髋臼底中 1/3或后1/3皮质线形成。
内侧支相当于闭膜管的起始部,外侧支相当于臼窝的前部。
髋臼阴影的上段粗而致密,中段较细,它向下绕过髋臼切迹前部 的下缘,与耻骨体的内面形成一条U ”形的致密线,称为泪滴线(Koekler [泪滴),泪滴线 二脚之间的距离,即髋臼窝的厚度。
髋臼顶线:代表髋臼的负重区,由髋臼外上角向内延长至u 形线外侧支之末的弧线,该线中断说明骨折累及负重区。
图 53^7A.懈耻隆起忖丁•魏臼穹隆上方主乳 四边形怦面与A6F1内 佩耶柚邻(重绘自 Reckling FW ; Reckling Mohn MP, ods ; rirthuptiedic tjn<u (}fnyappn>uchej; t Si Louis, 1990, Mosby t ) 方形区或四方体(quadrilateral area ):髋臼中间无软骨的髋臼窝, 四边形骨面是组成真骨盆外侧缘的骨性平面,紧邻髋臼内侧壁; 髂耻隆起:直接位于股骨头上方的前柱隆起;是圆韧带的附着部分, 將耻堆左阳边形骨面£ 53-9 需外和闭孔系统之间的动静脉吻合本宙的吻合支迥源于輙业下皿管幷待过耻骨上支(轉自rornetl^ P , Ho<? hwy Id N、R:「woiw inert s, Clin Jrthop Relar Kes 329:97 J996,} rt偶尔存在于髂外动脉或腹壁下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的粗大交通支,有mortis )"之称。
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nelaton线内拉通线3.操作方法:为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4.原理及代表意义:正常情况下,此线经过大转子尖端,当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尖端可向上移位超过此线。
该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髋关节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Kaplan点卡普兰点3.操作方法:仰卧位,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从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各做一条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二线在脐上相交,其交点称Kaplan点。
4.原理及代表意义:如一侧大转子因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而向上移位时,此交点则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髋关节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shenton线,兴登线,沈通线3.操作方法:是正常骨盆X线中耻骨下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弧形连成的弧度称做shenton线。
4.原理及代表意义:髋关节脱位,半脱位时,此线完整性消失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图中弧线为shenton线(图片来源于hotstone斑竹的帖子,致谢!)1检查部位:髋关节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perkin氏方格3.操作方法:是正常骨盆X线中自髋关节外上缘做两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的垂线,并和该线将髋关节区分为4个象限,股骨头骺中心位于内下象限。
4.原理及代表意义: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骺位置将不在内下象限。
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坐骨神经投影3.操作方法:髂后上棘,坐骨结节、大转子三点连成三角形,内侧界上中1/3交界点,到三角形底边中点之间的连线。
为其臀部投影,向下延伸至股骨内外髁中点。
4.原理及代表意义:坐骨神经体表走行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脊柱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A:Cobb测量法 B:Ferguson测量法3.操作方法:在x线正位确定主弯的上头椎和下尾椎,分别在其上下缘划一平线,对此两横线各作一垂线,此两线的交角即为Cobb 角4.原理及代表意义: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脊柱。
临床影像盆前后位、髋关节穿桌侧位、45°或90°裆位、蛙式位、髋关节假斜位等髋关节X线摄片要点全面评估髋部疼痛患者病情,X线片图像仍需要拍摄骨盆前后位、髋关节穿桌侧位、45°或90°裆位、蛙式位、髋关节假斜位等X片图像:骨盆前后位拍摄骨盆正位时,患者仰卧平躺于X线片检查台上,双下肢内旋15°,以使股骨颈前倾角改变,其投影长度最大化。
X线像管到感光胶片距离是120cm,并且保持垂直,对准光束的十字准心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
髋关节穿桌侧位患者仰卧平躺于X线片检查台上,对侧髋膝屈曲80°以上,患肢内旋15°,以便暴露股骨头颈部交界处的前外侧表面。
X线摄相束应平行于检查台,与被检查侧肢体呈45°夹角,十字准心对准于股骨头中心点。
根据患者体型,需要滤光片来消除多余软组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45°或90°裆位拍摄90°Dunn位片时,患者仰卧平躺于检查台上。
检查侧髋关节屈曲90°,外展20°,保持中立旋转姿势。
对准光束十字准心指向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之间中点。
X线像管到胶片距离是40英寸,X线束垂直于检查台。
45°Dunn 位拍摄体位与90°Dunn位类似,区别在于髋关节屈曲的角度是45°。
蛙式位患者仰卧平躺于检查台上,患侧膝关节屈曲约30°-40°,髋外展45°。
患侧的足跟应仅靠在对侧膝内侧,对侧下肢呈伸直休息位。
盒式胶片的顶部应位于髂前上棘处。
对准光束的十字准心指向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之间的中点。
X线像管到胶片的距离是40英寸,X线束垂直于检查台。
髋关节假斜位假斜位拍摄时患者是站立位。
患侧髋关节靠在盒式胶片上,骨盆相对于胶片平面向后旋转65°,患侧髋关节下肢脚的位置与胶片平面平行。
对准光束十字准心指向股骨头中点,X线像管到胶片距离是40英寸,X线束垂直于检查台。
一文掌握正常髋关节X线解剖示意图髋关节是人体较大且负荷最重的关节,不仅发病概率高,而且病种复杂多样。
熟练掌握影像诊断技术有助于提高诊断能力和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还能进一步加深对髋关节疾病的认知。
X线片由于检查方法简便快捷,费用低廉,因此是各种髋关节疾病首选和基本的检查方法,尤其对髋关节创伤、内分泌代谢骨病、先天发育畸形及部分骨肿瘤的定性等均有独特优势。
对髋关节疾病无论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发挥重要作用。
髋关节前后位图1 髋关节正位片(生长期,9岁)1.髂骨;2.髋关节间隙;3.Y形软骨;4.股骨头骨骺;5.骨骺板;6.临时钙化带;7.泪滴;8.大转子骨骺;9.股骨颈图2 髋关节正位片(成人期)1.髋臼线;2.髂坐线;3.髂耻线;4.前唇线;5.后唇线;6.泪滴髋关节和股骨颈侧位图3 髋关节和股骨颈侧位1.髋臼;2.股骨头;3.股骨颈;4.大转子;5.小转子髋关节蛙位片图4 髋关节蛙位片1.髂前上棘;2.骶髂关节;3.髂骨翼;4.髂前下棘;5.髂骨体;6.髋臼;7.关节间隙;8.股骨头;9.耻骨上支;10.坐骨支;11.耻骨联合;12.耻骨下支髋关节后前斜位图5 髋关节后前斜位(谢氏位)1.髂骨;2.关节间隙;3.股骨头;4.股骨颈;5.大转子骨盆前后位图6 骨盆正位1.髂骨翼;2.骶髂关节;3.髂前下棘;4.髂骨体;5.髋臼顶;6.股骨头凹;7.股骨头;8.股骨颈;9.耻骨上支;10.大转子;11.坐骨支;12.耻骨联合;13.耻骨下支;14.小转子骨盆入口位图7 骨盆入口位1.骶骨;2.骶髂关节;3.髂骨翼;4.尾骨;5.坐骨棘;6.股骨头;7.耻骨上支;8.坐骨支;9.耻骨联合骨盆出口位图8 骨盆出口位1.髂骨翼;2.骶髂关节;3.骶骨;4.耻骨上支;5.耻骨联合;6.股骨颈;7.坐骨支;8.尾骨;9.耻骨下支闭孔斜位图9 右侧闭孔斜位1.前柱;2.髋臼后唇髂骨斜位图10 右侧髂骨斜位1.后柱;2.髋臼前唇来源:《髋关节影像学诊断学》声明:此文内容及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线观点。
1、基本线标
⑴成人骨盆基本线标
a 、连接双侧髋臼顶端的连线,代表髋臼的上界及负重区。
b 、连接双侧大转子尖顶点的直线,正常通过双侧股骨头中心,一般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高度的评价。
c 、连接双侧泪滴尖端的直线,代表双侧髋臼的最下缘,一般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对髋臼假体位置的评价,正常时髋臼假体的内下缘紧贴此线的上缘。
d 、连接双侧坐骨结节下缘所成的直线,代表骨性骨盆的最下缘。
e 、连接双侧小转子下缘所成的直线,代表股骨近端最下缘。
f 、坐骨内缘与髂骨内缘的双切线,也称谓kohler线(科勒氏线),代表髋臼的内侧界,一般用于髋关节置换中假体深度的评价,髋臼陷入症或髋关节置换骨质磨锉过深时髋臼突至此线内侧。
g 、经过耻骨联合的直线,为骨盆的对称轴。
h、双侧髂骨最高点的连线,代表骨盆的最高点。
正常情况下,骨盆的六条水平线相互平行,且与经耻骨联合线垂直,当六条水平线出现不平行情况时,表示存在骨折错位或骨盆与髋臼的发育不良。
⑵儿童骨盆特殊线标
H线连接双侧髋臼中心的连线。
P线过髋臼的外缘做H线的垂线。
Perkin象限(皮肯象限)由H线及P线组成的向线,正常时股骨头位于内下向线,否则就是髋脱位。
Kline线(克莱恩线)沿股骨颈上缘划线并沿股骨头方向的延长线。
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骺部,若骨骺位于该线内方,提示股骨头骨骺向下滑脱。
2、骨盆基本划线
a、Calve线(卡尔维氏线):髂骨外缘与股骨颈外缘所连成的弧线,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及髋臼上缘的完整性。
b、臼顶线连接髋臼上缘的弧线,与泪滴外侧缘相续(黄线),代表髋臼的负重区。
c、shenton线(沈通氏线)耻骨下缘与股骨颈内侧缘所连成的弧线,正常时此线连续光滑,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
d、髂坐线连接髂骨内缘与坐骨内缘的曲线,正常时此线为连续光滑曲线,能反应四边体的完整性。
e、髂骶线连接髂骨弓状线与骶骨岬的弧线,代表骨盆后环完整性。
f、髂耻线连接双侧髂骨内缘与耻骨上缘的弧线,代表骨盆前环的完整性。
g、泪滴线(U形线)连接泪滴周围所形成的曲线,代表髋臼的内缘,一般用于髋臼假体深度的评价,髋臼内缘紧邻泪滴线的外缘。
h、前唇线髋臼前缘所连成的弧线,代表髋臼前壁的完整性。
j、后唇线髂骨外缘与髋臼后缘所连成的弧线,代表髋臼后壁的完整性。
K、闭孔内缘线沿闭孔内缘所连成的弧线,正常情况下双侧闭孔对称,当骨盆旋转时可发生改变。
三、骨盆及髋关节测量
1、正位片角度测量
a 、髂骨角髂前下棘和髋臼外上缘连线与Y形软骨水平线的夹角。
新生儿约55度,正常值范围43-67度,反应了臼顶的发育宽度。
b、髋臼角双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与髋臼面上下缘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正常时,新生儿30度,1岁以后不应超过25度,2岁20度,成人10度,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该角度增大。
该角反应了髋臼顶的倾斜程度。
c、骨骺角通过股骨径骨垢线的直线,与通过两侧Y形软骨的连线的夹角,正常时20-35度,髋内翻时角度增大。
d、Sharp角双侧泪滴线与经泪滴下端至髋臼外上缘的连线所成的角,正常约为30---40度,该角反应了髋臼的倾斜程度,大于40度时表示髋臼发育不良。
e、颈干角股骨干和股骨颈轴线的交角,正常值110-140度,
大于140,髋外翻,小于110,髋内翻。
f、CE角也称中心边缘角(如下图),指双侧股骨头中心点的连线的垂线与与自中心点引至髋臼外上缘的连线所成的角,正常时,2岁22度,4岁28度,6岁30度,15岁35度,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外移、股骨头形状改变时角度变小。
该角反应了髋臼与股骨头的吻合关系,判断是否存在髋脱位的重要参考标准。
2、正位片距离测量
⑴髋臼覆盖率股骨头受髋臼覆盖部分的横径除以股骨头的横径,正常时应大于0.75,反应了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
⑵骨骺指数与骨骺商测股骨头骨骺高度与宽度,用高度除以
宽度再乘以100即骨骺指数,正常值约为40-----50;骨垢商指患侧骨垢指数除以键侧骨垢指数,正常值为1,两个指标均表示股骨头骨垢变扁的程度,用于评价pathe病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
骨垢商主要用于与键侧对比判断病变程度及治疗效果。
一、骨盆与髋关节特殊病损X片
1、“交叉征”与髋关节撞击
在骨盆正位片上,髋臼前后缘线无交叉或在近端三分之一交叉,当髋臼后倾时,髋臼前后缘线出现交叉征象,即“交叉征”,此时容易发生髋臼与股骨头颈的撞击。
常见于存在髋关节盂唇增生、髋关节置换前倾角不足的患者,怀疑此征时还应积极行其他影像学检查。
2、Capener征与骨骺滑脱
在儿童髋关节正位片上,股骨颈内侧缘、股骨头骨骺线、髋臼后壁所围成的高密度三角形称之为“Capener征(凯帕诺征)”,当骨骺出现滑脱时,此三角形与健侧对比将变小。
3.、Malgaigne骨折(玛尔盖涅骨折)指存在垂直旋转不稳的纵向骨盆骨折,骨盆后环有骶髂关节脱位或髂骶骨的纵向骨折,骨盆前环可累计双侧耻坐骨支、耻骨联合等,常合并尿道损伤,需手术治疗。
该骨折首先由法国医生Malgaigne描述,故此得名。
4、Straddle骨折(骑跨损伤)指累积双侧耻骨上下支或双侧耻坐骨支的骨折,常合并尿道损伤,有时骨盆后环也受到波及,常规行CT检查。
5、Walther骨折(沃特骨折)同时波及耻骨支及骶髂关节的髋臼骨折,且存在髋臼的内侧面向内移位,是骨盆骨折较严重类型,骨盆前后环稳定性均受到破坏,常合并休克,手术时需前后联合入路。
6、Duverney 骨折(达威尔内骨折)单纯髂骨翼的骨折,骨盆环未受影响,手术指征存在争
议,部分骨折合并开放伤。
四、髋关节置换效果X评价指标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