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第4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6
第四章现代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一、代表人物和代表作俄林(Bertil G.Ohlin,1899~1979),瑞典籍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主要著作为《域际和国际贸易》(1933)。
因其理论采用了其师赫克歇尔(E.F.Hecksher,1879~1952)的主要论点,因此,该理论又称H-O理论。
二、有关名词或术语㈡要素丰裕度一国某种要素相对于另一国的拥有状况。
它通过该国与另一国在同样两种要素的比较上反映出来。
要素丰裕度有两种表示方法:⒈实物定义一国内两种要素的相对可利用量与另一国内同样两种要素的相对可利用量的比较程度。
设K和L分别表示资本量和劳动量,若K A/L A>K B/L B,则称A国为资本丰裕国家,而称B国为劳动丰裕国家。
⒉价格定义一国内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与另一国内同样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的比较程度。
设r和w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价格,若r A/w A<r B/w B,则称A国为资本丰裕国家,称B国为劳动丰裕国家。
一般而言,实物定义与价格定义是不同的。
两种方法出现不一致情况的原因是,实物定义取决于要素的可利用量,即供给量,属于供给范畴。
价格定义则取决于要素价格,而要素价格不仅由供给决定,还由需求决定,即要素价格是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反映。
㈢要素密集度一国内生产某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要素投入状况。
它通过两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同样两种要素的相对利用量的比较反映出来。
若K X/L X>K Y/L Y,则称X商品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而称Y商品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三、H-O基本理论㈠H-O模型(2-2-2)⒈两个国家:A和B⒉两种商品:X和Y⒊两种投入:K和L(资本和劳动)㈡前提条件:⒈两个国家,两种同质商品,两种同质投入,其中两个国家的初始水平相对有差异,且固定不变。
⒉各国各种商品的规模收益不变。
⒊两国的技术相同,即同一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⒋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并且无论要素价格比如何变化,各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