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轧辊使用说明书

轧辊使用说明书

轧辊使用说明书
轧辊使用说明书

轧辊使用说明书

1. 轧辊在搬运过程防止受到任何损伤。

2. 轧辊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防止受潮,表面应涂防锈油。

3. 轧辊使用前,应擦去表面油污、灰尘和锈迹,然后进行常规检测,特别应仔细检查辊身和辊颈表面是否有划痕、压痕、锈斑、裂纹等缺陷,不允许把有表面缺陷的轧辊上机使用。

4. 轧辊投入使用前应建立轧辊质量卡,记录轧辊辊号、规格尺寸及相关检测结果,并将原始记录归档。

5. 安装轧辊应十分小心,防止擦伤或碰伤辊面。

6. 轧制前应仔细检查轧制坯料的质量,在轧制中严格按轧制工艺进行操作,防止超负荷轧制。

7. 下机热辊不可堆放在湿冷的地面上,并应避免轧辊之间相互碰撞。

8. 建立换辊磨削制度,配置合理的换辊周期,配以相应的无损检测手段(涡流、磁粉、超声波等),辅以硬度检测确定合理的修磨量和磨削工艺。

9. 在工作辊修磨时,每次最小的修磨量应能保证把疲劳层清除,此层深度一般为0.15-0.30 mm。

支承辊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彻底清除毛面层和疲劳层(此层深度一般为2-5mm),以防剥落。

轧辊修磨中,还应注意配对辊辊径差要满足设计要求。

10.装机使用新辊(包括新磨削辊,停用一段时间的辊)、轧制速度大、轧带宽、压下量大时,轧辊应进行预热。

11. 修磨后的待上机轧辊应注意防锈,严禁着地搁置。

12. 轧辊每次修磨后均应记录修磨量,本次轧制钢号、规格、轧制量、修磨原因(如正常换辊、变规格换辊、划伤、剥落、粘钢、裂纹等)。

其它:

应根据轧制材料、使用道次、压下量、轧制速度等,合理选用辊身硬度、凸度及粗糙度相当的轧辊装机使用。使用轧辊的原则是:新(高硬度)辊适用于宽带、薄带的精轧;旧(低硬度)辊适用于窄带、厚带的初轧。轧辊必须实行分机使用的原则,避兔误用混用,不得精作粗用。

辊颈应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防止过热损坏表面。检查机械部件,防止因设备事故而导致轧辊非正常早期失效。

轧制时轧辊应有充分的冷却与润滑,防止因轧辊局部过热,导致硬度下降,产生裂纹。

轧制要洁净,防止跑偏、叠轧或带入异物,防止腐蚀产物嵌入金属。

定期维修、检查和监控,避免带“病”设备运行、长期超期服役。注意防震,确保轧辊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

关于轧辊的使用和管理

定制轧辊的管理办法。

明确轧辊验收使用及报废标准。

对轧辊的采购验收、装配、使用与更换、车削与修复及轧辊的报废实行全过程管理,对轧辊建立档案,详细记载探伤车削修复情况及每次上机轧制量等情况。

改善轧辊的冷却效果。

影响工作棍磨损的因素

1轧件方面。轧件的温度、材质、宽度、厚度、及表面状况

2轧辊方面。轧辊的材质原、始棍型、硬度、表面粗糙度及直径等

3轧制工艺。轧制压力、轧制速度、轧制长度、润滑情况、冷却条件及轧制计划安排等

工作棍磨损形式

磨粒磨损,工作棍与轧件和工作棍与中间棍之间的研磨。

疲劳磨损,工作棍受周期性载荷的作用表层出现机械疲劳,同时周期性受轧件加热和乳化液冷却导致表层热力学疲劳。

粘着磨损,当轧制较硬的材料时高温轧件与棍面在压力下紧密接触会产生粘着磨损。

剥落是一种疲劳破坏,能破坏轧辊的坚硬层导致轧辊报废。局部磨粒磨损,疲劳裂纹,残余应力等导致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可以加速轧辊的剥落。

可行措施

做好轧辊预热,缩短换棍周期,提前购棍。

机械创新说明书精选文档

机械创新说明书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Hefei University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学制:四年 组长:耿晨光(46) 组员:王凯(01)何曙(03) 洪广孝(05)倪奇(44) 指导老师:徐厚昌

2015年 11月 9日 包装机商品载运推送 机械装置的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文在高速发展的物流业背景下介绍了商品包装机载运推送装置的必要性,根据实际要求,将载运推送机械装置的运动功能进行了分解,然后为各运动设计了相应的机构部件,最后对各部件进行组合整体设计,提出了一种各构件的参数选择分配方案。 关键字:包装机载运推送机械装置设计 引言:现在物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厂家商品载运输送多靠人工完成,不够快捷,而且不能保证投递员和商品的安全,不利于实现文明装卸、文明分发、投递各类快件,实现商品的快速运送与包装成为必要。商品载运推送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助力装置可以在商品生产流水线上减轻工人疲劳强度,且能保障商品运送安全性可靠性。基于此我们为包装机设计了一个包装机载运推送装置,它推送物品到达指定包装工作台,该装置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移动物品,能全自动化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主要设计思路来自于对传统工艺分解,然后按照相应功能的机构部件进行设计,对比,选定,以及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凸轮的往复运动,齿轮的传动运动,以及减

速器的定值调速比设定,设计这一装置旨在为个商品生产包装厂家提供一种载运传送商品辅助装置,减轻人工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一、设计要求 商品载运推送机构能够实现商品载运推送(进给过程),推到指定位置后能准确返回到初始位置(回程复位过程),再将下一件商品载运推送周而复始不间断自动推送。它由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辅助控制部分组成。 具体要求如图1所示,将待包装的工件1先由输送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将工件由a处推至b处(包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推头2快速返回初始位置(推头2结束返回即b到a前,下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且能立即开始推送工作。假设每5-6s包装一个工件,且给定:L=100mm,S=25mm,H=30mm.行程速比系数K(反应急回运动的急回程度)在范围内选取。 。 图1

汽轮机课程设计-闫煜.

银川能源学院电力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300MW亚临界机组轴向推力的计算_ 年级专业:热动(本)1202 班 学生姓名:闫煜 学号: 1210240198 指导教师:于淼

电力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汽轮机原理 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院、学生各一份,报送实践部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目录 一、引言 (1) 1、汽轮机课程设计目的 (1) 2、汽轮机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 3、汽轮机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1) 二、轴向推力的计算 (1) 1、轴向推力 (2) 1.1、冲动式汽轮机的轴向推力 (2) 三、推力轴承的安全系数 (4) 四、计算 (5) 1、求解第一级平均直径 (6) 2、轴向推力的计算 (6) 3、叶根反动度的计算 (7) 4、叶轮反动度 (7) 5、当量隔板漏气面积 (7) 6、叶根齿隙面积A5 (7) 7、平衡孔面积A4 (8) 8、α的计算 (8) 9、β的计算 (8) 10、轮盘面积的计算 (8) 五、汇总 (9) 六、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汽轮机是以蒸汽为的旋转式热能动力机械,与其他原动机相比,它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运行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汽轮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电用的原动机。在使用化石燃料的现代常规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及地热发电站中,都采用汽轮机为动力的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还可用来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有余能、余热的工厂企业中,还可以应用各种类不同品位的热能得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由于汽轮机能设计为变速运行,所以还可用它直接驱动各种从动机械,如泵、风机、高炉风机、压气机和船舶的螺旋桨等。因此,汽轮机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蒸汽在汽轮机级内流动时,由于各段压力分布的不同,从而产生于轴线平行的轴向推力,气方向与气流在汽轮机内的流动方向相同,使转子产生由高压向移动的趋势。因此,为了保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轴向推力的计算。 1、汽轮机课程设计目的 汽轮机课程设计是对在汽轮机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系统总结、巩固和加深;要求掌握汽轮机热力计算及变工况下热力核算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还要综合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结构强度、调节运行、辅助设备等有关基本知识来分析问题,才能较合理的选定汽轮机设计的基本方案。 2、汽轮机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确定轴向推力的组成 (2)以高压缸冲动级为计算依据,确定级数并分别计算各个级的轴向推力 (3)必须给出各个级的轴向推力的详细计算过程 (4)将数据以表格形式列出 (5) 数据来源:通过给定的机组类型,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所需基本数据及公式3、汽轮机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1)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数据选择正确,计算正确,绘图清晰美观。 (2)设计成品要求效率高,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二、轴向推力的计算

CA8480轧辊车床主轴和淬火量块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课程设计 精品

《热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CA8480轧辊车床主轴 和淬火量块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CA8480轧辊车床主轴和淬火量块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完成时间 6.21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学生姓名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零件的选材; 2.要求学生弄清零件的工作环境。 3.要求学生通过对比、讨论选择出最合理的预先热处理工艺和最终热处理工艺方法; 4.要求学生分别制定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的正确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方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 5.要求学生写出热处理目的、热处理后组织以及性能。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内容要求时间备注 讲解并自学《金属热处理工艺》课本第六章;收集资料, 分析所给零件的工作环境、性能要求, 了解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内 容和步骤;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 以及技术要求 0.5天 热处理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 的制定确定出几种(两种以上)工艺 线及热处理方案, 然后进行讨论对比优 缺点, 确定最佳工艺 路线及热处理工艺方 案 1.5天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及热处理后组织、性能 查阅资料,确定出每种热处理工 艺的参数,包括加热方式、温度和时 间,冷却方式等,并绘出相应的热处 理工艺曲线 1.5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按所提供的模板 0.5天 答辩1天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

一. 分析零件的工作环境,确定出该零件的性能要求,结合技术要求,选出合适的材料,并阐述原因。 二. 工艺路线和热处理方案的讨论。要求两种以上方案进行讨论,条理清晰,优缺点明确。 三. 每种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工序中涉及到的所有热处理工艺)。写出确定参数的理由和根据,(尽可能写出所使用的设备)要求每一种热处理工艺都要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 四. 写出每个工序的目的以及该零件热处理后常见缺陷。 一、CA8480轧辊车床主轴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1. 工作环境 1)与滑动轴承配合 2)中轻载荷 3)精度不高 4)低冲击、低疲劳 2. 性能要求 主轴是机床的重要零件之一,切削加工时,高速旋转的主轴承受弯曲、扭转和冲击等多种载荷,要求它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耐疲劳、耐磨损以及精度稳定等性能。 3. 选材 主轴依用材和热处理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局部淬火主轴,渗碳主轴,渗氮主轴和调质(正火)主轴。根据主轴的工作条件,选择材料为45钢。 4. 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方案一:毛胚—锻造—正火—粗加工—中频感应加热淬火—中温回火—精加工 方案二:毛胚—锻造—粗加工—调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精加工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12M 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2014年6月28 日

一、题目 12M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二、目的与意义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汽轮机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应该能够全面掌握汽轮机的热力设计方法、汽轮机基本结构和零部件组成,系统地总结、巩固并应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重点掌握汽轮机热力设计的方法、步骤。 三、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12MW ;设计功率:10.5MW ; ;新汽温度:435℃; 新汽压力:3.43MP a ;冷却水温:20℃; 排汽压力:0.0060MP a 给水温度:160℃;机组转速:3000r/min ; 主要内容: 1、确定汽轮机型式及配汽方式 2、拟定热力过程及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与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3、确定调节级形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 4、确定压力级级数,进行比焓降分配 5、各级详细热力计算,确定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内功率与整机实 际热力过程曲线 6、整机校核,汇总计算表格 要求: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地点认真完成设计;设计共计二周。 2、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过程完整,数据准确。 3、完成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一号图) 4、计算结果以表格汇总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 1、通流部分热力设计计算(9天) (1)熟悉主要参数及设计内容、过程等 (2)熟悉机组型式,选择配汽方式 (3)蒸汽流量的估算 (4)原则性热力系统、整机热力过程拟定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5)调节级选型及详细热力计算 (6)压力级级数的确定及焓降分配 (7)压力级的详细热力计算 (8)整机的效率、功率校核 2、结构设计(1天) 进行通流部分和进出口结构的设计 3、绘制汽轮机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一号图)(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 《汽轮机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冯慧雯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汽轮机原理》(第一版).康松、杨建明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9 《汽轮机原理》(第一版).康松、申士一、庞立云、庄贺庆合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6 《300MW火力发电机组丛书——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第一版).吴季兰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8 指导教师下达时间 2014 年6月 15 日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审核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轧辊使用说明1

轧辊使用说明书 1. 轧辊在搬运过程防止受到任何损伤。 2. 轧辊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防止受潮,表面应涂防锈油。 3. 轧辊使用前,应擦去表面油污、灰尘和锈迹,然后进行常规检测,特别应仔细检查辊身和辊颈表面是否有划痕、压痕、锈斑、裂纹等缺陷,不允许把有表面缺陷的轧辊上机使用。 4. 轧辊投入使用前应建立轧辊质量卡,记录轧辊辊号、规格尺寸及相关检测结果,并将原始记录归档。 5. 安装轧辊应十分小心,防止擦伤或碰伤辊面。 6. 轧制前应仔细检查轧制坯料的质量,在轧制中严格按轧制工艺进行操作,防止超负荷轧制。 7. 下机热辊不可堆放在湿冷的地面上,并应避免轧辊之间相互碰撞。 8. 建立换辊磨削制度,配置合理的换辊周期,配以相应的无损检测手段(涡流、磁粉、超声波等),辅以硬度检测确定合理的修磨量和磨削工艺。 9. 在工作辊修磨时,每次最小的修磨量应能保证把疲劳层清除,此层深度一般为0.15-0.30mm。 支承辊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彻底清除毛面层和疲劳层(此层深度一般为2-5mm),以防剥落。 轧辊修磨中,还应注意配对辊辊径差要满足设计要求。 10.装机使用新辊(包括新磨削辊,停用一段时间的辊)、轧制速度大、轧带宽、压下量大时,轧辊应进行预热。 11. 修磨后的待上机轧辊应注意防锈,严禁着地搁置。 12. 轧辊每次修磨后均应记录修磨量,本次轧制钢号、规格、轧制量、修磨原因(如正常换辊、变规格换辊、划伤、剥落、粘钢、裂纹等)。 其它: 应根据轧制材料、使用道次、压下量、轧制速度等,合理选用辊身硬度、凸度及粗糙度相当的轧辊装机使用。使用轧辊的原则是:新(高硬度)辊适用于宽带、薄带的精轧;旧(低硬度)辊适用于窄带、厚带的初轧。轧辊必须实行分机使用的原则,避兔误用混用,不得精作粗用。 辊颈应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防止过热损坏表面。检查机械部件,防止因设备事故而导致轧辊非正常早期失效。 轧制时轧辊应有充分的冷却与润滑,防止因轧辊局部过热,导致硬度下降,产生裂纹。 轧制要洁净,防止跑偏、叠轧或带入异物,防止腐蚀产物嵌入金属。 定期维修、检查和监控,避免带“病”设备运行、长期超期服役。注意防震,确保轧辊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 冶金轧辊术语 terms of mill rolls 选自GB/T 15546-1995 一. 基础术语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本指导书旨在根据高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即工艺动作过程较简单)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设计过程指从明确设计任务到编制技术文件为止的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该过程一般来讲包括四个阶段: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完成的步骤如下;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结果体现创新精神。 2.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 作原理,给出至少两种运动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方案确定以后,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和机构运动分析时,每个学生的参数不同,独自 设计。若发现尚未达到工作要求,应审查方案,调整机构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4.每个学生绘制一张图纸,应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一两个 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程序。 5.写一份设计说明书,最后进行答辩。 6.成绩的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应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 题的情况为依据,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内容 1.功能分解 机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机器都要完成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将机械所需完成的工艺动作过程进行分解,即将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功能元,在机械产品中就是将工艺动作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执行动作。设计者必须把动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运动的分功能,然后用树状功能图来描述,使机器的总的功用及各分功能一日了然。 例如,设计一部四工位专用机床,它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工艺动作:

汽轮机课程设计书

汽轮机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院系: 专业: 班级: 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任务:N10-4.9/435 冷凝式汽轮机组热力设计 目的:①系统总结巩固已有知识 ②对汽轮机结构、通流部分、叶片等联系 ③对于设计资料的合理利用 要求:①掌握汽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 ②了解装置间的相互联系 2. 设计题目 设计原则:⑴安全性:采用合理结构、安全材料、危险工况校核 ⑵经济性:设计工况效率高 ⑶可加工性:工艺、形状、材料有一定要求 ⑷新材料、新结构选用需进行全面试验 ⑸节省贵重材料的用量与消耗 3. 热力设计内容 ⑴调节级计算速比选用0.35-0.44 d m=1100 mm 双列级承担的比焓降 160-500 kj/kg 单列级承担的比焓降 70-125 kj/kg ⑵非调节级热降分配 ⑶压力级的热力计算 ⑷作h-s 热力过程线,速度三角形 ⑸整理说明书,计算结果以表格呈现 4. 主要参数 ⑴P0=4.9Mpa t0=435℃ ⑵额定功率P e=10000 kw ⑶转速 n=3000 rad/min ⑷背压P C=8kPa ⑸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范围为:82%~88%) 选取某一ηri值,待各级详细计算后与所得ηri进行比较,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机械效率:这里取ηm= 94%~99% 发电效率:这里取ηg=92%~97%

设计参数的选择 1.基本数据:额定功率Pr=10000kW,设计功率P e=10000kW,新汽压力P0=4.9MPa,新汽温度t0=435℃,排汽压力P c=0.008MPa。 2.速比选用0.40 3.d m=1100 mm 4.转速 n=3000 rad/min 5.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86% 6.机械效率ηm= 98% 7.发电效率ηg= 95% 详细设计内容 图1—多级汽轮机流程图 1.锅炉 2.高压回热加热器 3.给水泵 4.混合式除氧器 5.低压回热加热器 6.给水泵 7.凝汽器 8.汽轮机

轧钢机轧辊辊缝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轧钢机轧辊辊缝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052 设计者:秦海山(2005441453) 指导老师:陈祥伟 2008-6-25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轧钢机轧辊辊缝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一、设计目的 此次课程设计目的主要是让同学们对轧辊机械的压下装置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让我们对整个压下机构的工作原理和一些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制定三种方案,选择其一 2、计算压下机构驱动功率; 3、对压下机构的工作系统或零件进行机构设计及关键零件力能参数的验算 4、画出压下机构装配图或工作系统简图 5、画出关键零件的零件图(选择一个) 6、完成4000—50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参数 热轧带钢生产成精轧机组的轧制力设计能力为20MNM,上轧辊向调整升降速变为1mm/s,最大工作行程为20mm。电动压下是最常使用的上辊调整装置,通常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压下螺丝、压下螺母、压下位置指示器、球面垫块和测压仪等部件。 四、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在设计中选择压下装置的电动机和减速器配置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设计压下机构时,不仅应满足压下的工艺要求(压下速度、加速度、压下能力及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等),而且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电动机、减速机能否布置得开;换辊、检修导卫和处理事故时,吊车吊钩能进入;检修是否方便等。 四辊板带轧机的电动压下大多采用圆柱齿轮-蜗轮副传动或两级蜗轮副传动的形式。这两种传动形式可以有多种配置方案。图1示出了三种配置方案。其中配置方案3是电动机直接传动的(只用在小型板带轧机上);配置方案1和配置方案2是圆柱齿轮-蜗轮副传动。 四、对压下装置的要求是:1、采用惯性较小的传动系统,以便频繁地启动,制动;2、 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工作可靠性;3、必须有克服压下螺丝阻塞事故(“坐辊”或“卡钢”)的措施。 电动压下装置配置方案简图如下: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 学生姓名:xxx 学号:012004006xxx 专业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xxx班 完成日期:2007年12月2日 指导教师(签字):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07年12月

已知参数: 额定功率:p r =25MW , 设计功率:p e =20MW , 新蒸汽参数:p 0=3.5MP ,t 0=435℃, 排汽压力:p c =0.005MPa , 给水温度:t fw =160~170℃, 冷却水温度:t w1=20℃, 给水泵压头:p fp =6.3MPa , 凝结水泵压头:p cp =1.2MPa, 额定转速: n e =3000r/min , 射汽抽汽器用汽量: △D ej =500kg/h , 射汽抽汽器中凝结水温升: △t ej =3℃, 轴封漏汽量: △D 1=1000kg/h , 第二高压加热器中回收的轴封漏汽量: △D 1′=700kg/h 。 详细设计过程: 一、气轮机进气量D 0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计算 1.由p 0=3.5MP ,t 0=435℃确定初始状态点“0”,0h =3304kJ/kg ,0v =0.090 m 3/kg 估计进汽机构压力损失⊿p 0=4%p 0=4%×3.5MPa =0.14MPa , 排汽管中压力损失c p ?=0.04c p =0.0002M P a ' 0.0052z c c c p p p p M Pa ==+?= p 0′=p 0-⊿p 0=3.5MPa -0.14MPa =3.36MPa ,从而确定“1”点。过“0”点做定熵线与Pc=0.0050MPa 的定压线交于“3’”点,在h-s 图上查得, 3'h =2122kJ/kg,整机理想焓降为:m ac t h ?=0h -3'h =1182kJ/kg 2.估计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 =0.830 , 发电机效率ηg =0.970 (全负荷), 机械效率ηax =0.99 得m ac i h ?=ηri m ac t h ?=981.06kJ/kg , 从而确定“3”点。排汽比焓为,3h =0h -m ac i h ?=2331.2kJ/kg 3.用直线连接“1”、“3”两点,求出中点“2′”,并在“2′”点沿等压线向下移25kJ/kg 得“2”点,过“1”、“2”、“3”点作光滑曲线即为汽轮机的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二、整机进汽量估计 0D ri g ax D ηηη+??e mac t 3600p m = h (kg/h ) 取m =1.20,⊿D =4%D 0,ηm =0.99,ηg =0.97, ηri =0.83 003600 1.15 D D t ?20?1006.335?0.97?0.987?0.97 ?= =88.599/h 三、调节级详细计算 1.调节级型式:复速级 理想焓降:⊿h t =250kJ/kg

四辊冷轧机设计之轧辊系统设计说明书(1)剖析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小型四辊冷轧机,其特点是工作稳定、操作简单、轧制本轧机为190/500450 板形好。本设计主要是针对此轧机的轧辊系统,考虑到产品的稳定性、结构布局、使用寿命,进行轧辊的尺寸计算、刚强度校核、弯曲变形校核、轧辊轴承的选择和使用寿命校核。同时采用了工作辊传动,这种形式对轧制过程比较有利。 设计中运用斯通公式计算轧制力,由于轴承座的固定性,轴承座要承受偏负荷,轴承磨损严重不但减小使用寿命而且影响轧辊的外形进而对轧制板形产生极大的影响,轧制力大时影响更明显。因此轧辊的尺寸设计、材料选择很重要而且必须对轧辊和轴承进行必要的校核。 关键词:四辊冷轧机、轧辊、轧辊轴承、轧制力

Abstract ???small four-high cold rolling mill, characterized by The mill is 190/500450 stability、simple in operation and good shape by rolling. This design main for the mill’s roller system, take the mill’s stability、configuration and the service life, it’s necessary to checkout the intensity、barely and distortion by bending of the rollers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earing besides calculate the sizes of the rollers and choosing the bearings. At the same time, drive work roll is the main drive mode for this mill, which form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rolling process. It’s well-off during the design. In the design I have found that due to the fixity of the bearing chock, the biased load will appear in the bearing chock, and the bearings will fray badly, which leads to the short service life of the bearings and influences the rollers’ shape , and then influence of the sizes of the rolling steels, the infection will be strictness under the heavy roll force. Therefore, it’s important to design the rollers’ size and choose of the material, it is must to checkout the rollers and the bearings. Keywords:4-high cold rolling mill、roller、roller bearing、roll force

机械创新说明书

Hefei University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学制:四年 组长:耿晨光(1306032046) 组员:王凯(1306032001)何曙(1306032003) 洪广孝(1306032005)倪奇(1306032044)指导老师:徐厚昌 2015年11月9日

包装机商品载运推送 机械装置的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文在高速发展的物流业背景下介绍了商品包装机载运推送装置的必要性,根据实际要求,将载运推送机械装置的运动功能进行了分解,然后为各运动设计了相应的机构部件,最后对各部件进行组合整体设计,提出了一种各构件的参数选择分配方案。 关键字:包装机载运推送机械装置设计 引言:现在物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厂家商品载运输送多靠人工完成,不够快捷,而且不能保证投递员和商品的安全,不利于实现文明装卸、文明分发、投递各类快件,实现商品的快速运送与包装成为必要。商品载运推送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助力装置可以在商品生产流水线上减轻工人疲劳强度,且能保障商品运送安全性可靠性。基于此我们为包装机设计了一个包装机载运推送装置,它推送物品到达指定包装工作台,该装置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移动物品,能全自动化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主要设计思路来自于对传统工艺分解,然后按照相应功能的机构部件进行设计,对比,选定,以及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凸轮的往复运动,齿轮的传动运动,以及减速器的定值调速比设定,设计这一装置旨在为个商品生产包装厂家提供一种载运传送商品辅助装置,减轻人工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一、设计要求 商品载运推送机构能够实现商品载运推送(进给过程),推到指定位置后能准确返回到初始位置(回程复位过程),再将下一件商品载运推送周而复始不间断自动推送。它由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辅助控制部分组成。 具体要求如图1所示,将待包装的工件1先由输送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将工件由a处推至b处(包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推头2快速返回初始位置(推头2结束返回即b到a前,下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且能立即开始推送工作。假设每5-6s包装一个工件,且给定:L=100mm,S=25mm,H=30mm.行程速比系数K(反应急回运动的急回程度)在1.2-1.5范围内选取。 。 图1 二、功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2.1运动功能分析与执行部分设计 1.为了让推头2快速准确返回载运推送初始位置,可以让推头2按图示的abcde线路运动,实现“平推—水平退回—降位退回—上升复位”的运动。在推头回程时间应尽可能与包装间隔时间吻合缩短空回程的时间以提高工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整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是火电和核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在大型火电机组中还用于拖动锅炉给水泵。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

机械创新说明书

机械创新说明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Hefei University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学制:四年 组长: 组员:王凯 ) 指导老师:徐厚昌 2015年 11月 9日 包装机商品载运推送 机械装置的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文在高速发展的物流业背景下介绍了商品包装机载运推送装置的必要性,根据实际要求,将载运推送机械装置的运动功能进行了分解,然后为各运动设计了相应的机构部件,最后对各部件进行组合整体设计,提出了一种各构件的参数选择分配方案。 关键字:包装机载运推送机械装置设计 引言:现在物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厂家商品载运输送多靠人工完成,不够快捷,而且不能保证投递员和商品的安全,不利于实现文明装卸、文明分发、投递各类快件,实现商品的快速运送与包装成为必要。商品载运推送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助力装置可以在商品生产流水线上减轻工人

疲劳强度,且能保障商品运送安全性可靠性。基于此我们为包装机设计了一个包装机载运推送装置,它推送物品到达指定包装工作台,该装置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移动物品,能全自动化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主要设计思路来自于对传统工艺分解,然后按照相应功能的机构部件进行设计,对比,选定,以及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凸轮的往复运动,齿轮的传动运动,以及减速器的定值调速比设定,设计这一装置旨在为个商品生产包装厂家提供一种载运传送商品辅助装置,减轻人工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一、设计要求 商品载运推送机构能够实现商品载运推送(进给过程),推到指定位置后能准确返回到初始位置(回程复位过程),再将下一件商品载运推送周而复始不间断自动推送。它由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辅助控制部分组成。 具体要求如图1所示,将待包装的工件1先由输送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将工件由a处推至b处(包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推头2快速返回初始位置(推头2结束返回即b到a前,下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且能立即开始推送工作。假设每5-6s包装一个工件,且给定:L=100mm,S=25mm,H=30mm.行程速比系数K(反应急回运动的急回程度)在范围内选取。 。 图1 二、功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运动功能分析与执行部分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校:华北电力大学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 通过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件的作用与位置。具体要求就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选取有关参数,确定汽轮机通流部分尺寸,力求获得较高的汽轮机效率。 二、设计题目 机组型号:B25-8.83/0.981 机组型式:多级冲动式背压汽轮机 新汽压力:8.8300Mpa 新汽温度:535.0℃ 排汽压力:0.9810Mpa 额定功率:25000.00kW 转速:3000.00rpm 三、课程设计: (一)、设计工况下的热力计算 1.配汽方式:喷嘴配汽 2.调节级选型:单列级 3.选取参数: (1)设计功率=额定功率=经济功率 (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80.5% (3)机械效率ηm=99.0% (4)发电机效率ηg=97.0% 4.近似热力过程线拟定 (1)进汽节流损失ΔPo=0.05*Po 调节级喷嘴前Po'=0.95*Po=8.3885Mpa (2)排汽管中的压力损失ΔP≈0 5.调节级总进汽量Do的初步估算 由Po、to查焓熵图得到Ho、So,再由So、Pc查Hc。 查得Ho=3474.9375kJ/kg,Hc=2864.9900kJ/kg 通流部分理想比焓降(ΔHt(mac))'=Ho-Hc=609.9475 kJ/kg Do=3.6*Pel/((ΔHt(mac))'*ηri*ηg*ηm)*m+ΔD Do=3.6*25000.00/(609.9475*0.805*0.970*0.990)*1.05+5.00=205.4179(kJ/kg) 6.调节级详细热力计算 (1)调节级进汽量Dg Dg=Do-Dv=204.2179t/h (2)确定速比Xa和理想比焓降Δht 取Xa=0.3535,dm=1100.0mm,并取dn=db=dm 由u=π*dm*n/60,Xa=u/Ca,Δht=Ca^2/2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军工路男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透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院(系、部、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班级:2013级 姓名:JackT 学号:131141xxxx 起止日期:2016.12.19---2017.1.6 指导教师:万福哥

我校研究的透平机械主要是是以水蒸汽为工质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即汽轮机,常用于火力发电。汽轮机通常与锅炉、凝汽器、水泵等一些列的设备、装置配合使用,将燃煤热能通过转化为高品质电能。与其它原动机相比,汽轮机机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电站汽轮机在体积方面较为庞大。 汽轮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动机的原动机。与常规活塞式内燃机相比,其具有输出功率稳定、功率大等特点。在使用化石燃料的现代常规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及地热发电站中,都采用以汽轮机为原动机的汽轮发电机组,这种汽轮机具有转速一定的特点。汽轮机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变转速运行,例如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就是以汽轮为原动机。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气还可以用来满足工业生产(卷烟厂、纺织厂)和生活(北方冬季供暖、宾馆供应热水)上的供热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有余能、余热的工厂企业中,还可以用各种类型的工业汽轮机(包括发电、热电联供、驱动动力用),使用不同品位的热能,使热能得以合理且有效地利用。 汽轮机与锅炉(或其他蒸汽发生装置,比如核岛)、发电机(或其他被驱动机械,比如泵、螺旋桨等)、凝汽器、加热器、泵等机械设备组成成套装置,协同工作。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可来自锅炉或其他汽源,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或静叶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功,通过联轴器驱动其他机械,如发电机。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的排汽部分排出。在火电厂中,其排气通常被引入凝汽器,向冷却水或空气放热而凝结,凝结水再经泵输送至加热器中加热后作为锅炉给水,循环工作。

轧辊机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轧辊机设计 学生姓名:谢自力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09913 学号:10909010329 指导老师:黄霞

目录 1.设计题目…………………………………………………………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 3.执行机构选型…………………………………………………… 4.机构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 5.机构运动简图…………………………………………………… 6.机械运动原理…………………………………………………… 7.轧辊机机构的尺度设计………………………………………… 8.原动机的选择与装配要求……………………………………… 9.参考文献与资料…………………………………………………

一·设计题目:轧辊机设计 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图1 所示轧辊机是由送料辊送进铸坯,由工作辊将铸坯轧制成一定尺寸的方形、矩形或圆形截面坯料的初轧轧机。它在水平面内和铅垂面内各布置一对轧辊(图中只画了铅垂面内的一对轧辊)。两对轧辊交替轧制。轧机中工作辊中心M应沿轨迹mm运动,以适应轧制工作的需要。坯料的截面形状由轧辊的形状来保证。 因此,轧辊机主要由工作辊和送料辊机构组成。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根据轧制工艺,并考虑减轻设备的载荷对轧辊中心点M的轨迹可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a)在金属变形区末段,应是与轧制中心线平行的直线段,在此直线段内轧辊对轧件进行平整,以消除轧件表面因周期间歇轧制引起的波纹。因此,希望该平整段L尽可能长些。 (b)轧制是在铅垂面和水平面内交替进行的,当一个面内的一对轧辊在轧制时,另一面内的轧辊正处于空回行程中。从实际结构上考虑,轧辊的轴向尺寸总大于轧制品截面的宽度,所以,要防止两对轧辊在交错而过时发生碰撞。为此,轧辊中心轨迹曲线mm除要有适当的形状外,还应有足够的开口度h,使轧辊在空行程中能让出足够的空间,保证与轧制行程中的轧辊不发生“拦路”相撞的情况。 (c)在轧制过程中,轧件要受到向后的推力,为使推力尽量小些,以减轻送料辊的载荷,故要求轧辊与轧件开始接触时的啮入角γ尽量小些。γ约取25o左右,坯料的单边最大压下量约50mm,从咬入到平整段结束的长度约270mm。 (d)为调整制造误差引起的轨迹变化或更换轧辊后要求开口度有稍许变化,所选机构应能便于调节轧辊中心的轨迹。 (e)要求在一个轧制周期中,轧辊的轧制时间尽可能长些。 3)设计方案提示 (a)能实现给定平面轨迹要求的机构可以有铰链连杆机构、双凸轮 机构、凸轮—连杆机构、齿轮—连杆机构等。 (b)采用两自由度的五杆机构,可精确实现要求的任意轨迹,且构 件尺寸可在很大范围内任选,但需要给两个主动件,联系两主动件间运动关系的机构常用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

汽轮机课程设计(调节级强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轮机课程设计 题目: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时间:2006年11月13日-2006年12月4日 学生姓名:杨雪莲杨晓明吴建中单威李响梅闫指导老师:谭欣星 热能与动力工程036503班

2006-12-4 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的校核, 并主要对第一调节阀全开,第二调节阀未开时的调节级最危险工况对叶片强度的校核。 首先确定了最危险工况下的蒸汽流量。部分进汽度选择叶型为HQ-1型,喷嘴叶型HQ-2型。根据主蒸汽温度确定叶片的材料为Cr12WmoV马氏体-铁素体钢。 其次,计算了由于汽轮机高速旋转时叶片自身质量和围带质量引起的离心力和蒸汽对叶片的作用力。 选取了安全系数,计算屈服强度极限、蠕变强度极限和持久强度极限,三者中的最小值为叶片的许用用力,叶片拉弯应力的合成并校核,确定叶片是否达到强度要求。 最后,论述了调节级的变化规律即压力-流量之间的关系。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汽轮机原理 题目: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 指导老师:谭欣星 课题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1、部分进汽度的确定,选择叶型 2、流经叶片的蒸汽流量计算蒸汽对叶片的作用力计算 3、叶片离心力计算 4、安全系数的确定 5、叶片拉弯合成应力计算与校核 6、调节级后的变化规律 设计要求: 1、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2、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均有高的可靠性 已知技术条件与参数: 1、600MW 2、转速:3000r/min 3、主汽压力:24.2Mpa; 主汽温度:566C 4、单列调节级,喷嘴调节 5、其他参数由高压缸通流设计组提供 参考文献资料: 1、汽轮机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冯慧雯,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2、汽轮机原理翦天聪,水利电力出版社 3、叶轮机械原理舒士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轧辊机课程设计方案书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 机械设计基础A1课程设计任务书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姓名:李纪如 班级:11010114 学号:1101011418 设计题目:设计轧辊机工作辊和送料辊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 目录 一、设计课题—————————————————————————-3- 二、原始数据和课题要求————————————————————-4- 三、功能分析和工作原理————————————————————-4- 四、工作辊机构、送料辊机构的选型———————————————-4- 五、运动循环图及说明—————————————————————-4- 六、设计方案及其评价—————————————————————-5- 七、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7- 八、尺寸确定—————————————————————————-7- 九、基于UG的运动仿真及分析图表———————————————-8- 十、参考资料————————————————————————-12- 十一、课程设计体会——————————————————————-13-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 一、设计课题 设计一初轧机的轧辊机构。 设计一个初轧机的轧辊机构,下图给出轧辊机有关部件的工作情况。图示轧机是由送料辊送进铸坯,由工作辊将铸坯轧制成一定尺寸的方形、矩形或圆形截面坯料的初轧轧机。它在水平面内和铅垂面内各布置一对轧辊(图中只画了铅垂面内的一对轧辊)。两对轧辊交替轧制。轧机中工作辊中心M应沿轨迹mm运动,以适应轧制工作的需要。坯料的截面形状由轧辊的形状来保证。 二、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根据轧制工艺,并考虑减轻设备的载荷对轧辊中心点M的轨迹可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