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3)班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记录表 何永兰
- 格式:docx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3
“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会计1902班一、活动目的: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放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二、活动准备:1.ppt制作。
2.收集一氧化碳中毒相关自救措施。
3.收集预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4.收集一氧化碳中毒相关案例。
三、活动时间:2019年11月12日四、活动形式:讲述、讨论,案例分享等。
五、活动组织:班主任主持,全体同学参加活动。
六、活动过程:1.一氧化碳中毒案例。
(1)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阅读材料: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
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
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
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
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桌上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
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
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
“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
”小李说。
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
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
1)小组讨论,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现象?2)假如这种现象发生在你身上,你怎么处理?(2)结合我县近两年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导入新课。
2.什么叫煤气中毒?煤气中毒也称作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
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
目标
本次主题班会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内容
1. 一氧化碳中毒的定义和原因
- 简要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定义和常见原因,如煤气泄漏、不完全燃烧等。
提醒学生注意家庭和校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一氧化碳泄漏风险。
2.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和危害
- 阐述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
强调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长时间暴露或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死亡。
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 提供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实用建议,如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定期检查燃气设备、保持通风良好等。
鼓励学生家庭和校园共同关
注一氧化碳泄漏的预防措施。
4. 应对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情况
- 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如迅速撤离、
呼叫急救、保持通风等。
提醒学生不要贸然进入有可能存在一氧化
碳泄漏的区域。
5. 案例分享和互动讨论
- 邀请专业人士或学生家长分享一氧化碳中毒相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类似情况。
开展互动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
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结束语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希望提高学生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借助实际案例和互动
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让我
们一起共同努力,为校园和家庭的安全保驾护航。
以上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的文档内容,共计800字。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案3篇1.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并提醒家人和周围人注意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
难点: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吗?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训?二、新知讲授(15分钟)1.一氧化碳的定义及来源定义: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来源:汽车尾气、煤炉取暖、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等。
2.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身体缺氧。
3.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轻度中毒: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
中度中毒: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出汗多、心率快、躁动不安等。
重度中毒: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三、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1.家里有哪些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或情况?2.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3.如果遇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补充。
四、实践操作(10分钟)模拟演练:1.情景模拟:假设某学生在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感到头晕,如何自救?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自救和互救过程。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总结提升(5分钟)知识回顾: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
情感升华: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作业布置:1.撰写一篇关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小论文或心得体会。
防治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日期: [填写日期]日期: [填写日期]主持人: [填写主持人姓名]主持人: [填写主持人姓名]简介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经常发生在封闭的室内空间中,例如家庭、学校和办公场所。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我们组织了此次主题班会。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向同学们传授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危害和预防措施,以帮助大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日程安排1.开场致辞 - 主持人 [5分钟]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引发同学们对主题的兴趣和关注2.一氧化碳中毒的定义与危害 [15分钟]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概念说明一氧化碳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提供真实案例和数据以增加同学们的认识和意识3.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来源 [15分钟]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来源,如煤气燃烧、烟草等讲解在室内空间中常见的潜在风险4.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20分钟]提供有效的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煤气设施、提供良好通风等强调使用一氧化碳探测器的重要性分享一氧化碳中毒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5.问答环节 [15分钟]鼓励同学们提问,并解答疑惑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和深入探讨6.总结与致辞 [5分钟]概述本次主题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注意事项活动期间,请同学们保持安静,尊重主持人和他人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酝酿合适的班会氛围,以保证内容的有效传达希望本次主题班会能为同学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加强他们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并提醒大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谢谢大家的参与!。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讲人:校安全办李老师记录人:班级班长一、班会课背景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家庭和学校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我校特此召开一氧化碳预防班会课。
二、班会课流程1. 开场致辞班会课开始,班主任首先进行了简短的致辞,强调了本次班会课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李老师讲解一氧化碳的危害李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关于一氧化碳的危害:(1)一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易察觉,被称为“隐形杀手”。
(2)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昏迷等。
(3)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轻者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重者可导致死亡。
3.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李老师针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使用合格的燃气设备,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等设备,确保无泄漏。
(2)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在浴室、厨房等封闭空间使用。
(3)使用煤炭、木材等固体燃料取暖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一氧化碳积聚。
(4)使用电器设备时,注意不要长时间关闭门窗,以免一氧化碳积聚。
(5)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泄漏。
4. 学生互动环节在李老师讲解完毕后,进入学生互动环节。
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了以下问题:(1)如果家中出现一氧化碳泄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如何判断一氧化碳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3)在户外活动时,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针对这些问题,李老师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5. 总结发言最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课进行了总结,强调了一氧化碳预防的重要性,并要求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班会课效果通过本次一氧化碳预防班会课,同学们对一氧化碳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将更加注重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氧化碳中毒防范的主题班会1. 班会目标本次主题班会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防范策略,以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2. 班会内容2.1 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 介绍一氧化碳的特点、产生源和常见的中毒原因。
- 强调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对人体极其危险,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和危害- 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 强调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2.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烟囱、烟道和空调等通风设施。
- 不使用燃气热水器或燃气灶具等未经专业安装的设备。
- 注意燃烧设备的使用安全,如不使用明火,不在室内使用炭火、烧烤炉等。
- 定期检查家中的燃气设备和烟雾报警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2.4 应急处理措施- 学习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如及时打开窗户通风、迅速离开污染环境等。
- 强调在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如国内的120急救电话。
3. 班会活动3.1 视频播放- 播放一段相关的宣传视频,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展示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策略,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3 知识问答- 设计一些与一氧化碳中毒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3.4 演讲比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演讲比赛,分享一氧化碳中毒的相关知识和个人防范经验。
4. 班会总结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将更加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希望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一、班会背景与目标近年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本次班会以“防一氧化碳中毒”为主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措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班会内容与流程1. 引入话题班主任首先通过讲述近期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案例,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为班会奠定氛围。
2. 知识普及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一氧化碳的性质、中毒的机理、症状及危害。
让同学们了解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特点,以及中毒后可能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
3. 原因分析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原因,如燃气热水器安装不当、煤炭燃烧不充分、车辆尾气排放等。
让同学们认识到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无处不在,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4. 预防措施介绍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措施,如定期检查燃气设备、保持室内通风、不在密闭空间燃烧煤炭等。
同时,强调遇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如开窗通风、拨打急救电话等。
5.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遇到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通过分享,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6. 总结与倡议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性,并发出倡议: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班会效果与后续工作通过本次“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同学们对一氧化碳中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
为了进一步巩固班会效果,班主任将在班级群内发布相关知识和提醒,确保同学们能够时刻关注并落实预防措施。
同时,学校也将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一氧化碳中毒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四、班会意义与启示本次“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处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氧化碳中毒防护主题班会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是一氧化碳中毒防护。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但它对人体非常危险,甚至可能致命。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非常重要。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氧气的正常输送,导致身体组织缺氧的情况。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乏力等。
一氧化碳中毒的来源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包括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汽车尾气、烟草烟雾等。
因此,在这些环境中要格外注意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护。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以下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一些简单措施:1.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家中、学校或办公室等室内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够监测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并在超过安全标准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行动。
2.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要保持设备的通风良好,避免一氧化碳积聚。
3. 注意通风:在使用燃气设备时,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
如果使用的是燃气炉具,要及时打开窗户通风,避免一氧化碳在室内积聚。
4. 慎用烟草:烟草烟雾中也含有一氧化碳,所以要慎用烟草产品,并尽量避免在封闭的环境中吸烟。
5. 定期清理烟囱和通风管道:如果有烟囱或通风管道,要定期清理,确保畅通无阻,避免一氧化碳积聚。
总结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但我们可以采取简单的措施来预防它。
安装报警器、定期检查设备、注意通风、慎用烟草以及清理烟囱和通风管道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让我们共同关注一氧化碳中毒防护,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介绍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增加学生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提供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相关知识和措施,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活动内容1. 一氧化碳中毒的定义和危害:介绍一氧化碳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来源,如煤气热水器、暖气炉、车辆尾气等。
2.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列举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症状,如头痛、呕吐、乏力等,提醒学生需警惕这些症状的出现。
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室内通风:强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封闭环境;- 注意用火用气安全: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家用燃气设备和热水器,防止一氧化碳泄漏;- 安全用车:教育学生要定期检查车辆的排气系统,避免车辆尾气中毒;- 不烧炭取暖:告知学生燃烧炭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容易引发中毒事故,应避免使用炭火取暖。
4. 应急处理步骤:教导学生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5. 使用防毒面具的演示: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防毒面具的使用演示,让学生了解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毒面具的方法。
6. 问题讨论和总结:组织学生参与问题讨论,让学生回答相关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并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
预期效果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预计能够增强学生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意识,掌握必要的应对措施,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资源需求- 演讲者:请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老师进行讲解和演示。
- 影音设备:准备投影仪或者电视等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 防毒面具:准备足够数量的防毒面具,以便让学生亲自体验佩戴和使用。
注意:本文档仅为提供参考,具体组织活动时,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资源调配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一氧化碳中毒预防主题班会
简介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提高同学们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并介绍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内容
1.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 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定义和原因。
- 强调一氧化碳的无色、无味,但极具毒性。
2. 一氧化碳的危害
- 分析一氧化碳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影响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
3. 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来源
- 列举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来源,如燃气热水器、煤炉、汽车
尾气等。
- 强调在封闭环境中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格外警惕。
4.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 引导同学们认识到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性。
- 介绍正确使用燃气设备的方法,如通风要求、定期检查等。
- 提醒同学们避免长时间在封闭空间中燃烧煤炭。
- 鼓励同学们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
5. 遇到一氧化碳中毒应急措施
- 教育同学们如何识别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如头晕、呕吐等。
- 强调遇到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情况时,要立即打开窗户通风,
并拨打急救电话。
- 提醒同学们务必不要气喘吁吁返回有毒环境救人。
6. 其他安全措施
- 提醒同学们在使用燃气设备时,避免同时点燃多个燃烧物。
- 鼓励同学们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及时更换老化零件。
结语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性,并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方法,以确保自身安全和健康。
同学们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预防一氧化碳(煤气)中毒主题班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煤气中毒事件,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2、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如何自救;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研究。
教学过程】: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同学们,即将迎来冬季,这是煤气中毒高发期。
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为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我们准备了《防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讲述新课: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夏天也会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发生,尤其是使用空调时。
三、煤气中毒的原理?1、分组讨论,各小组根据从新闻、报纸等渠道了解的煤气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1.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3.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
吸入一氧化碳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使呼吸困难。
4.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
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四、煤气中毒的原因?1、分组讨论,各小组就煤气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2、老师提问各小组。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一、设计意图: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小学生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认识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并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互动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和预防措施。
2.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使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学会正确应对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情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应对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情况。
四、学情分析:本次班会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
学生对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和预防措施通常缺乏了解,对于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也较为陌生。
因此,教学内容需要简明易懂,重点突出,注重示范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情况,并学会正确应对。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氧化碳中毒呢?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呢?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很好,那么请你们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吧。
2. 一氧化碳中毒知识讲解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氧化碳的来源和危害。
假设你们的家里使用燃气设备,比如煤气灶和煤气热水器,这些设备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如果我们长时间暴露在含有一氧化碳的环境中,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危及健康甚至生命。
老师: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使用燃气设备,没有及时开窗通风,一氧化碳就会积聚在房间里,你会感到头晕、乏力,甚至失去意识。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主题班会执教者:班别: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知识。
2.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3.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
四、课前准备:教学PPT、视频短片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发生的事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预防?(二)了解一氧化碳中毒是什么1.定义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体吸入后会导致缺氧,严重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2.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
3.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长期吸入低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损伤,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
(三)如何应对一氧化碳中毒1.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将中毒者移至安全区域。
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中毒者急救:给予中毒者高浓度氧气吸入,促进一氧化碳排出。
如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四)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1.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确保燃气设备完好无损,防止燃气泄漏。
2.使用燃气设备时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密闭门窗。
3.不要在室内烧炭火:如需取暖,应使用其他安全设备。
4.学习安全知识: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小组讨论,观看动画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2.分享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3.播放动画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向学生展示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4.提问解答: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是否有任何疑问,并进行解答。
(六)总结回顾1.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一氧化碳中毒的定义、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XXX幼儿园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活动记录为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煤气及烤碳火中毒事故的发生,我园开展了“防一氧化碳中毒”专题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生活中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提高家长安全意识,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了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增强了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也让幼儿掌握了一氧化碳中毒的注意事项,为幼儿筑造起一面安全防护墙。
活动时间:2020年1月7日参与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讲解。
图文并茂。
当天将相关安全资料册子请孩子们带给家长。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
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
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有哪些?1. 燃气燃烧时,如果氧气(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并随烟气一起排出。
2. 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间太长,门窗禁闭通风不良,空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3.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或未安装烟道,热水器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在浴室或房间室内。
4. 在密闭空间使用木炭取暖,吃炭火锅、点炭火盆。
5.在车窗密闭、开关空调的车内睡觉等。
如果一氧化碳中毒时间短,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一般神志尚清醒。
需要马上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一般不留后遗症。
如果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樱桃红色。
主题班会活动记录表
记录表
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日期:2017年9月27日
主持人:某某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2.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每位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都
能为禁毒、防毒做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过程:
一、出示题目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答案:6月26日)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四、学生讨论怎样养成良好惯
五、如何预防毒品
主持人: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六、总结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
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
一定要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