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386.50 KB
- 文档页数:27
大棚发酵床养猪创业计划书1.目录2.摘要(2-3页以内)3.企业介绍4.市场分析5.竞争性分析6.产品和服务7.市场和销售8.财务计划9.风险分析10 .管理能力11.财务分析一、摘要对于传统养殖粪尿污染很严重,对地面、空气、水源产生了严重影响,直至影响着人类健康问题。
现在又因为瘦肉精使用更是让大家谈“猪”色变,另外疾病,食品问题,养殖效益问题均是现在面临问题。
现在针对这种情况,生态养殖是符合社会所需要养殖技术。
经过采取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味,无需冲洗猪圈,造成呼吸道疾病也大大降低,节省大量设备成本,粪尿处理成本。
转变养猪方法,猪粪便变废为宝,不仅处理了养猪场污染物无处排放难题,更是一举多得,达成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三赢。
二、企业介绍生态养猪关键利用微生物发酵对猪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使猪达成无病目标,成为健康猪,在自然条件下提升猪瘦肉率,满足市场对无害化瘦肉需要,大家对放心猪肉,安全猪肉食用。
三、大棚发酵床养猪市场前景伴随养猪业发展和猪群规格不停扩大,猪粪、尿排放量也在急骤增加,原先设计一套污水排放净化处理系统将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怎样处理养猪业中一直难以处理猪粪尿,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内排泄大量粪尿对环境生态造成污染问题,便成了迫切需要处理问题。
大棚发酵床养猪利用全新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一个环境保护、安全、有效生态养猪法。
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根本处理规模养猪场环境污染问题,它是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照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标准建立起一套良性循环生态养猪体系。
它是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又一亮点,是养猪业可连续发展新模式。
四、竞争性分析有些人只是利用发酵床来养殖猪,来自.五.养殖场选址及环境经过综合考虑和对实际情况评定,我们决定利用温室大棚作为养猪环境。
因为发酵床需要一定温度,为了发明一定环境温度,必需采取日光温室,冬季夜间加盖草帘子保温用。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养猪大国。
养猪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为人类提供肉食品、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食品提出了“安全、优质”的消费要求;全球性农作物价格提高增加了养猪业生产成本;疾病对猪群健康和养猪经济效益威胁越来越大;生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其污染已经成为农业环境三大主要污染中占据首位。
因此,养猪生产必须寻求能达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猪肉食品安全等要求的全新生猪养殖生产方式。
发酵床式生态养猪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些要求。
1发酵床式养猪场的硬件环境建设1.1养猪场区环境要求发酵床式生态养猪的核心技术是发酵床的建设和维护。
在进行场址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水文资源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1.1.1土壤发酵床式生态养猪模式主要考虑的因素是:1.1.1.1透气性好。
沙质土壤透气性好,能形成良好的微生物发酵微环境,并富含矿物质和透气、透水的特性,能成功地进行发酵床中微生物发酵,即养猪农户常说的“猪场有地气,有利于细菌生长”。
粘土阴冷,传导散热多,往往使发酵床与之接触的地方温度低,微生物发酵程度下降,进而形成湿润化垫料,影响使用效果。
因此,沙壤土质最好。
1.1.1.2土层厚。
在选择场址时,要观察土壤的覆盖厚度,一般土层厚度需在1m以上。
如土壤的覆盖厚度不足1m,在铺设发酵床时往往需要在地面上进行搭建围墙,形成地上床,增加了造价。
同时,也对发酵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1.1.2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高低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如将猪场场址选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或者在山地的沟中,都会因为地下水位高而影响发酵效果。
在发酵床式的生态养猪模式中,发酵床的湿润化是一个主要的技术问题。
如果发酵床湿润化,则导致细菌生长受阻,进而发酵停止,形成泥泞的猪床,将制约着发酵床优势的发挥。
最佳的地下水位为3m。
在考虑生产用水时,对水的pH值要求较高。
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购买EM菌种的拍拍网页/EE8ED21300000000006E37CB0413D732一、猪舍的建造原则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1、每栏面积以40m2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养护;2、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3、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4、育成猪养殖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5、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槽中清出)时操作便利;6、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7、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
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二、发酵床猪舍的建造模式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100cm (见图2-2),保育猪50cm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见图2-3)。
图2-3 地上通槽示意图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
缺点:造价稍高。
适应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漏粪设施的猪场改造。
地下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40-80cm,保育猪40cm左右、育成猪80cm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见图2-4)。
AB图2-4 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优点: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槽低。
缺点:透气性稍差,无法留通气孔,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工多。
生态养猪新法---发酵床养猪法一、工作原理发酵床养猪法又叫干式无臭养猪法,是利用有机垫料建成一个发酵床,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水分被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蒸发,粪便被微生物分解,所以无臭味,一般只需3天的时间,粪便就被微生物分解完毕;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无须用水冲洗粪便,所需的水只要满足猪只饮用就行了,所以又叫干式无臭养猪法。
二、工作方法1、圈舍要求。
一般要求猪舍坐南朝北,这样的圈舍采光好,利于发酵;而且通风良好,不臭也没蚊蝇。
也可用塑料大棚,冬天采光好、保暖,猪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2、建垫料床。
用水泥砌深度在1m左右的水泥池,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一般采用地上式;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方,可以采用地下式。
3、垫料准备。
垫料里主要是木屑,占到90%,其他10%是土和少量的盐。
土要求是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干净泥土,因为这里面微生物比较多;盐,要用粗盐,有利于木屑的分解。
4、上床发酵。
把菌种和垫料拌匀后上床,垫料厚度在80-90cm,发酵4到5天,就可以进猪了。
三、注意事项1、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2、一个月喷一次营养液进行菌床维护。
营养液是专门培养的活性剂,按1比300的比例掺水,喷洒在床面上,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加快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
3、菌床表面不能太干燥,既要保持很松散,又不让灰尘扬起来,否则,猪容易得呼吸道病。
4、平时发现猪粪便堆积较多时,应将它摊撒均匀,便于分解。
5、注意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便,一般每头猪占地1.2~1.5平方米。
使用此法养猪,整个发酵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小生物圈,可以说是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农业,并且满足了猪拱土觅食的行为特性,使之又回到了土生土长的环境。
发酵床养猪法目录第一部分发酵床养猪的“点”法 (1)1.1 发酵床养猪法的基点 (1)1.2 发酵床养猪法的特点 (1)1.3 发酵床养猪法的缺点 (2)1.4 发酵床养猪法的优点 (4)第二部分发酵床养猪的“线”法 (5)2.1 春季发酵床养猪管理维护方法 (6)2.2 夏季发酵床养猪法的生产实践经验 (7)2.3 秋季发酵床养猪的实践管理原则 (9)2.4 冬季发酵床养猪法的技术管理 (10)第三部分发酵床养猪的“面”法 (13)5.1 EM原露发酵床的配料 (13)5.2 EM原露发酵床养猪栏舍的建造与管理 (14)5.3 发酵床养猪猪舍建造方案 (16)5.4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学习指导及应用 (25)5.5 发酵床养猪法的生态养殖 (28)第一部分发酵床养猪的“点”法1.1 发酵床养猪法的基点众所周知,发酵床养猪法,又称自然养猪法、垫料养猪法、懒汉养猪法、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等,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
它依据EM技术,采用EM原露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特性,结合多年来运用于养猪上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养殖技术。
基本原理是利用EM原露微生物制剂进行物质能量循环、发挥能量转换的“中枢”作用,通过用特定有益微生物菌群按照一定配比与锯末、稻壳、秸秆等辅助材料等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垫料中的微生物以猪粪为食饵繁殖,对粪尿快速处理,解决臭味,同时繁殖生长大量微生物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
从而相辅相成将垫料发酵床变成微生态饲料加工厂,源源不断地为生猪提供优质养料。
1.2 发酵床养猪法的特点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2、相对节省人动力。
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3、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还有一定程度下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传统猪场改建成发酵床生态环保养猪场的可行性报告发布时间:2009-9-3 10:49:17 被阅览数:665 次来源:神农生物科技旧规模猪场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二、发酵床发展的历史.三、发酵床养猪的技术原理.四、发酵床养猪的优点.五、新旧猪舍养殖的效益分析.六、垫料组成.七、发酵床饲养对比数据.八、发酵床养猪与传统养猪的效益对比分析:九、生态养殖整体理念,如何降低饲养成本.十、发酵饲料在未来养殖业中的作用.十一、发酵饲料的原料、饲料的配方、发酵饲料的对比数据十二、微生物发酵秸秆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十三、微生物发酵粗糠在养猪中的运用.十四、微生物发酵豆粕在养猪中的应用.十五、使用EM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经济效益...十六、发酵床后期维护.十七、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产品、技术培训的保证.十八、老猪舍的改造成本预算.十九发酵床生态养猪产业设想.一.前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猪业面临的环境污染、疫病防控及肉品安全、效益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当前限制养猪业发展三大瓶颈因素。
针对养猪产业面临的“三大难题”,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可解决生猪生产发展难题,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酵床生态养猪是一个新兴事物,是一项新技术,我场(乐山市川业种猪场)在对市场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期在神农生物科技公司的技术指导下在我场所做的大约200平方米的发酵床养猪的实验中总结和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认为“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技术人员可对发酵床制作、垫料选择、菌种的使用、发酵床的管理等方面,对猪场进行全方位指导。
可实现猪场无蚊蝇、猪舍无异味,粪污实现了“零排放”,猪群无疫病,效益也大为提高发酵床利用有机物做垫料,其中的有益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活性和分解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将猪的粪便迅速分解转化,吸收为微生物自身的营养物质,消除了粪便产生的氨臭味。
发酵床生态养猪,将粪污问题前移到养殖环节进行处理,猪粪直接消解在发酵床内,没有大量的冲刷污水和粪便排放,对周围河流、地下水、土壤等环境不再产生污染,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养殖污染物的零排放,从根本上解决了养猪的环境污染问题。
发酵(fā jiào)床养猪猪舍的建造和设计图发酵床养猪猪舍的建造和设计图发酵床养猪技术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猪舍的地上部分,包括猪舍的类型、屋顶、墙的设计与建造,以及猪舍内部结构及设施的设计与建造、改造;二是发酵床的设计与建造;三是发酵床、猪舍各部设施以及猪的饲养管理。
相关养殖设备和用具一、垫料管理设备根据发酵床垫料的情况和养猪生产要求,需要对垫料进行管理,管理需要一些相应的设备。
1、翻动设备用与垫料制作、垫料日常翻动搅匀。
规模猪场每次大规模翻动垫料可选择使用小型挖掘机或犁耕机等。
小型养殖者可使用叉、耙、铲、锹等。
2、垫料挡板用于拦截地上式或半地式猪栏垫料以及方便垫料进出、机械搅拌垫料进出使用。
二、饲喂设备在养猪生产中,无论采用机械化送饲料喂还是人工饲喂,都要选好自动落料饲槽。
自动落料饲槽多采用钢板自动落料饲槽或水泥复合型落料饲槽,这二种饲槽不仅能保证饲料清洁卫生,而且还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满足猪的自由采食。
自动落料饲槽就是在饲槽顶部安放一个饲料贮存箱,贮存一定量的饲料,在猪采食时贮存箱内的饲料靠重力不断地流入饲槽内,每隔一段时间加一次料。
它的下口是可以调节的,用钢筋隔开的采食口根据猪的大小有所变化。
对于发酵床养猪法饲养的猪只,采取适当限料的饲喂方法。
因为适当的限料可以迫使猪只通过拱食发酵床中的大量的微生物菌团,获取大量微生物菌体蛋白,从而弥补摄取饲料不能获得的营养成份,尤其是菌体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B族的补充,使饲料的利用转化率得到显著提高。
所以发酵床养猪法猪舍中最好安装限喂饲槽,限喂的量不能低于其正常的食量的80%。
育肥后期,也为了限制过多采食而使背腰厚度太厚。
当然也可以根据猪场的具体境况采用自动落料饲槽,根据栏中的猪只的头数和日龄,计算它们的日采食量,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每天的饲料饲喂量,这样即可以在人工加料饲喂时降低劳动强度,有可以采用机械化饲喂工艺流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
发酵床养猪可行性报告生态养猪的背景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养猪业当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质量安全”;二是“效益提高”;三是“环境治理”。
由这三大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药物残留、能源缺乏、饲料短缺、疫病频繁、环境污染等已成为限制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畜牧业建设成为环境良好、以人为本、自然社会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新型畜牧产业。
所以,我们必须从产业与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适度规模养猪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法。
为探求解决当前养猪业主要面临的“三大难题”,国内外的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此项技术的深入研究。
而结合国内外多年养猪经验,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完善和改进猪舍建造和饲养管理模式,形成系统的生态养猪技术。
它是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以养猪业为主体进行开发、利用发酵微生物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良性循环的养猪系统工程。
生态养猪技术经过近十几年的使用推广,在取得了零污染零排放的显著成果之上,不仅增加了养猪户的效益收入,而且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国家副总理回良玉,委员宋平,农业部畜牧司副司长谢根生分别做出了大力推广生态自然养猪技术的指示。
第一节生态养猪的概念与模式一、生态养猪的概念生态养猪就是尊重猪只生存的基本权利,恢复猪只的自然拱食习性,以生产健康食品为己任,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顺应自然规律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从事高效的养猪生产。
二、生态养猪的基本模式当前生态养猪的现有基本饲养模式是在猪舍内设置 80~100厘米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填充锯末、稻壳等农产品垫料,利用微生物发酵菌对垫料进行发酵,形成有益菌繁殖的小环境,抑制有害菌;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实现粪尿零排放;通过发酵粪尿来产生热量,提高了猪舍内部环境温度,保证猪只的正常越冬;恢复了猪只的拱食习性,提高了猪只免疫能力。
发酵床养猪规划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要1、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单位分析(略)2、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名称:XX发酵床养猪园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略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达产后,年出栏一万头生猪的发酵床生态养殖场,包括配套使用的饲料加工厂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辅助设施。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养猪产业向来是我国的一项大产业,关乎国计民生。
生猪养殖是肉类产业发展的源头,同时也是肉类食品加工的安全源头。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有食即可的温饱追求。
对于绿色、健康、无公害的肉类需求量不断攀升。
而以前农户庭院经济的养猪模式已完全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打破。
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被其他产业吸引。
人均收入的增加与肉类食品的需求成正比,而农村生猪的存栏量锐减,加速了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发展。
国家对生猪产业的监管常抓不懈,防疫管理、定点屠宰、养殖补贴等一系列的政策相继出台以及对农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大政方针的确立都奠定了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坚实基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00年以来,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仍以散户和小规模养殖为主。
猪业整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没有根本转变,标准华生产、产品质量、安全性难以管理和控制,生产水平难以提高。
充斥了社会负面影响的“泔水猪”“健美猪”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消费者对肉食品安全的隐忧不断。
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昭示着政府对食品安全源头产业的监管力度的加大。
只有高效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养殖模式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散、乱、差的模式一直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盲区,势必将被淘汰。
本项目进行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完全顺应猪的天然生长环境,无公害配料添加,无污染排放,产业优势十分明显。
2003年9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生猪产能与生猪出栏增势明显,养猪效益加大。
但随后爆发的几次重大疫情对种猪的存栏造成极大冲击,养猪业一再受挫。
中国是消费大国,市场消耗空间大。
2010至今的生猪价格增幅充分说明我国猪肉消费力有增无减。
并且,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产品这一基础资源的价格将不断攀升,饲料价格决定了生猪价格在这几年一直稳中有升。
综上分析,充分显示此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发酵床养猪的优势特点1、解决了粪便处理难题,实现了“零排放”;猪舍里不会臭气冲天和苍蝇滋生。
不仅改善了猪场本身的环境,也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2、改善猪的生长环境和猪的健康状况。
发酵床结合特殊猪舍,使猪舍通风透气、光照、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
添加的有益微生物改善了生猪消化道微生态条件,增强了机体抗病、抗逆及抗应激能力。
3、提高了肉的品质。
少用或不再使用抗生素、抗菌性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
4、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不需要用水冲猪舍、不需要每天清除猪粪,仅此一项就可以节约劳动力50%以上。
一个人可饲养500~1000头肥猪或100~200头母猪。
5、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可节水75~90%,仅兽药、水电、饲料的节约,每头猪可以增效50-80元。
第三章建设条件二、项目建设条件分析1.政策保障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完善了对存栏种猪的养殖保险及规模化养猪的补贴。
建立健全了重大疫病情的预警和防御体系。
把养殖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了最低,是促进规模化生猪养殖发展的有力保障。
第四章技术方案一、建设任务与规模1.项目建设目标目标是年出栏生猪万头,是以向社会提供优质肉源为目的的同时,带动当地养猪业得发展,推广新型发酵床养殖模式,提高当地养猪生产水平和养猪利益,增强生产竞争力为目标的一项富民工程。
2.项目总体规模本项目达成后,要真正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基地的效应。
配套设施和延伸产业做到科学合理,循环高效。
建设一个年出栏优质生猪一万头的发酵床养猪基地,养存栏公猪20头,后备公猪30头,存栏母猪400头,后备母猪400头。
哺育仔猪3000头,育肥猪存栏4000头.并同时向周边推广此养殖模式,以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方式增加5000——10000头的生猪产能。
3、建设规划和布局拟租用土地:66700平米根据生产预测和总体设计,项目区将建设:8栋面积为12000平米的育肥猪发酵床猪舍。
2栋面积为600平米的保温育雏舍。
2栋面积为800平米的种猪舍。
2栋面积为300平米的妊娠舍。
2栋面积为200平米的隔离舍。
1栋面积为800平米的饲料加工厂。
1栋面积为600平米的原料储存间。
及其他辅助设施、办公场地。
根据生产工艺,防疫及使用功能要求。
确定各个车间均采用简单矩形平面,由北向南布置。
各车间采用砖混结构,背阴面屋顶用夹心彩钢板,阳面采用塑料大棚。
墙体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围栏采用轻钢金属围栏。
三、生产技术方案及技术来源1、技术水平该项目是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创建高效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核心技能。
并能将养殖工艺方式提高,彻底改变传统养猪中出现的高能耗,高污染,高药物残留的现象,是新型养猪的产业革命。
2、疫病防治养殖业的疫病防控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
严格遵守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适时进行免疫程序,搞好消毒工作,进行预防和保健是控制疫病情爆发的重要措施。
实施药完全按照国家防疫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并结合发酵床养猪的特点,做好防疫工作。
3、工艺流程设计本项目在基础设施完工后,将引进100头长白母猪和五头夏洛克公猪(繁殖公母搭配比例为1比20)入栏,为自繁自养而培育优质仔猪做好准备,同时引进1000头仔猪进行育肥和对发酵床的培育。
在繁殖仔猪中挑选备用种猪的存选育,为扩大养猪规模储备资源。
空怀猪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空怀母猪进行小栏饲养,每栏4——6头,平均占用发酵床面积2平米。
基本做到同进同出,配准后母猪妊娠舍饲养13周,在妊娠期最后一周,把同一周配准母猪转出妊娠舍进入育雏栏待产。
哺乳母猪的饲养:哺乳母猪进行单栏饲养,在此完成分娩和哺乳。
哺乳期为4——5周,母猪在这一时期饲养5——6周。
断奶后,母猪回到空怀妊娠母猪舍参加下一周期的发情配种。
断奶仔猪送入仔猪育成舍饲养。
断奶仔猪培育饲养: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饲养,这一阶段尤其注意发酵床的温度保持。
平均三窝仔猪混于同一仔猪培育舍。
仔猪在此培育5周,体重达到20公斤时转入育肥栏。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从保育栏转入育肥栏的仔猪,按育肥猪的饲养要求,在饲养15——16周后。
体重达到90——110公斤。
即可同批出栏。
本项目进行的发酵床养猪模式,因为根据发酵床的培育特点。
基本在每个阶段都要做到:同进同出。
工艺流程示意图:附母猪杜洛克公猪配种繁育仔猪选育后备种猪商品仔猪育成种猪商品猪出售食品加工企业四、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自批复后开始项目实施。
包括一下几个阶段:五、发酵床单位建设成本预算表(一)、发酵床基本构成及作用发酵床养猪的圈舍与普通养猪圈舍差异不大,猪栏可以是单列式,也可以是双列式。
除了通常必备的围栏、食槽、饮水装置、加湿装置、操作通道等外,还新增了垫料槽、垫料、垫料进出口、垫料渗液及通气口等(见图1)。
1.垫料槽是将圈栏中超过2/3的面积建设(或改造)成低于硬地平台50-80cm的潜槽,即垫料槽,用于存放养猪垫料。
2.垫料是将稻壳、木屑、秸秆粉、米糠、猪粪等有机物进行发酵处理,达到无害化指标后填满垫料槽,作为养猪垫圈材料,一方面为生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还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吸收、消化分解粪尿等排泄物,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发酵床”。
3.垫料进出口一般位于猪舍的外侧,便于垫料的进出和清理。
图1 发酵床圈舍基本构成4.垫料渗液及通气口位于垫料槽外侧底部,平时作为通气孔,当垫料水分调节不当导致水分过大,或圈舍发生跑冒滴漏等事故时,作为渗水通道。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饮水设置一般要置于圈舍外侧或设置水槽,并将滴漏的水引入排水沟,以避免生猪嬉水或者设施损坏时,造成垫料水分过大。
发酵床圈舍立面图见图2。
AB图2 发酵床圈舍立面图A 单列式B 双列式(二)、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1.每栏面积以40m2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养护;2.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3.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4.育成猪养殖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5.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槽中清出)时操作便利;6.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7.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升温时要考虑加湿帘。
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如果是北方,那要注意防冻保暖。
下表是以生长育肥猪栏为例所编列的预算表,以一栋生长育肥栏舍350平方米为例,其中每栏15平方米,养10头育肥大猪出栏,以木屑为主的垫料,垫料厚度为70公分(南方及中原地带),猪栏的隔栏以镀锌管焊接而成的栅栏组成。
每栏预留一米水泥地面,见下图,为全地下式发酵床。
屋顶采用穹形塑钢瓦形式(跨度为9米,猪栏每栏规格为3.3×4.5米一栏)。
造价低,简单实用。
下图为共22个育肥栏,整个大棚总长38米,宽9米,占地面积350平方米。
此表费用为大概,各地不一样。
请注意。
材料单价数量金额塑钢瓦顶棚35元/平方米400平方米14000元立柱300元/个20个6000元横梁及梁柱5000元风扇100元/个22个2200元镀锌隔栏300元/隔合算成90隔27000元6000元推土,平地,挖土方,工时等。
30元/平方米114平方米3420预留的水泥地面(10厘米厚水泥沙浆地面)猪食槽120元/个22个2640垫料木屑100元/吨35吨3500元菌种及制作成本4元/平方米330平方米1320元合计:71080元可见每栋育肥猪栏舍的建设成本为71080元,前面的投资概算中,是育肥栏框架12.5万元/3栋,每栋为4.125万元,加上后面的猪舍内设备投资,则应该为71080元/栋。
北方可以不预留上表中的114平方米水泥地面,则造价可以减少3420元/栋。
第五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一、投资概算依据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编制办法》。
2、建筑材料。
设备单价按照市场询价和厂家询价。
3、工程数量依据,工程方案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确定。
二、投资概算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额为900万元。
附表表1 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2、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估算如下:饲料:600万人民币;防疫、治疗、保健费:10万元人民币;工资及福利:每公斤增重工资及福利以0.5元/公斤计为:30万元人民币;水电费:20万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折旧:40万元人民币(以20年期限计算);银行利息:50万元人民币;销售费用:20万元人民币;其他费用:1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