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图谱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3
脓肿切开引流术操作步骤-回复脓肿切开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体内或体表脓肿。
脓肿是局部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后,产生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通常伴有脓液积聚。
脓肿切开引流术通过切开脓肿,将积聚的脓液排出,清除感染源,促进伤口愈合。
在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时,需遵循一系列操作步骤,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在确认手术必要性和排除禁忌症后,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药物,麻醉和消毒用品等。
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前禁食、洗浴和完善的术前护理。
2. 局麻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情况和脓肿部位的不同,可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主要适用于浅部脓肿,全身麻醉适用于深部脓肿或需要切开引流的较大脓肿。
3. 术中消毒:在进行手术切口消毒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常用的有碘伏、酒精、氯己定等。
应确保消毒剂覆盖局部,并保持足够的接触时间,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4. 切口位置确定:根据脓肿的部位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切开引流位置。
一般情况下,在脓肿最高点或最易穿破的部位进行切开。
应避免切开部位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和周围器官。
5. 切口制备:在确定好切口位置后,用手术刀在皮肤上作一切口。
常见的切口形式有线状切口、椭圆形切口等。
应注意切口大小适度,能够充分暴露脓肿,确保容易引流脓液。
6. 脓肿切开:在切口制备完毕后,使用手术刀或剪刀等器械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层一层一层地切开,直至达到脓肿。
同时,注意避免大动脉和神经的损伤,以免出现并发症。
7. 脓液排出:在切开到脓肿后,应用无菌的纱布或吸水棉球等吸取脓液,帮助引流脓液。
同时,可向脓肿内部放置引流管,促进脓液排出,避免脓液在切口处积聚。
8. 脓肿洗净:在脓液排出后,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对脓肿进行冲洗。
将洗净液注入脓肿内部,轻轻按揉,帮助清洗脓肿内的坏死组织和渗出物。
9. 渗出物采样:在脓肿洗净后,可采集渗出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后续的抗感染治疗。
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
⑴局麻
⑵切开小口
⑶挑开脓肿切口
⑷手指探查脓腔,分开间隔
⑸脓肿壁全长挑开
⑹对口引流
⑺脓腔内放油纱布条
⑻油纱布条填满脓腔图1 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表浅脓肿形成,查有波动者,应切开引流。
[术前准备]
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多发性脓肿,全身情况较差者,应注意改善全身状况。
[麻醉]
局麻。
小儿可用氯胺酮分离麻醉或辅加硫喷妥钠肌肉注射作为基础麻醉。
[手术步骤]
在表浅脓肿隆起外用1%普鲁卡因作皮肤浸润麻醉。
用尖刃刀先将脓肿切开一小口,再把刀翻转,使刀刃朝上,由里向外挑开脓肿壁,排出脓液。
随后用手指或止血钳伸入脓腔,探查脓腔大小,并分开脓腔间隔。
根据脓肿大小,在止血钳引导下,向两端延长切口,达到脓腔连边缘,把脓肿完全切开。
如脓肿较大,或因局部解剖关系,不宜作大切口者,可以作对口引流,使引流通畅。
最后,用止血钳把凡士林纱布条一直送到脓腔底部,另一端留在脓腔外,垫放干纱布包扎[图1 ⑴~⑻]。
[术中注意事项]
1.表浅脓肿切开后常有渗血,若无活动性出血,一般用凡士林纱布条填塞脓腔压迫即可止血,不要用止血钳钳夹,以免损伤组织。
2.放置引流时,应把凡士林纱布的一端一直放到脓腔底,不要放在脓腔口阻塞脓腔,影响通畅引流。
引流条的外段应予摊开,使切口两边缘全部隔开,不要只注意隔开切口的中央部分,以免切口两端过早愈合,使引流口缩小,影响引流。
[术后处理]
术后第2日起更换敷料,拔除引流条,检查引流情况,并重新放置引流条后包扎。
脓性指头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脓性指头炎(fe1on)是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又称"摞疽",俗称“蛇头疗”。
多由刺伤引起,特点是指腹张力大,疼痛剧烈,可引起指骨坏死及骨髓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提示】
(1)常有手指末节刺伤史。
(2)早期指尖有针刺样疼痛,轻度肿胀继之掌侧肿胀,出现剧烈跳痛,患肢下垂时加重。
局部皮肤稍红,有时呈黄白色、发硬,明显触痛。
(3)有发热、畏寒、周身不适、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5)感染加重时,神经末梢因受压和营养障碍而麻痹,指头疼痛反而减轻;皮色由红转白,反映局部组织趋于坏死,末节指骨常发生骨髓炎。
【治疗措施】
(1)应用青霉素或头匏类抗生素治疗。
(2)悬吊固定患肢。
(3)早期切开减压引流,不应等待出现波动。
切开后保持引流通畅。
有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必要时做对口引流。
选择末节指侧面纵切口,切口远侧不超过甲沟的1/2,
近侧不超过指节横纹,切口内放引流条,有死骨应去除。
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名称】
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脓性指头炎出现跳痛、触痛明显或脓肿形成者。
【禁忌证】
伴有全身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操作方法】
1.麻醉指总神经阻滞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2.体位根据手术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
3.手术操作
(1)指腹侧方切口:为最佳切口,即在指腹侧方做纵切口,切口距甲缘2~5mm,示指、中指、环指的切口宜在尺侧,拇指和小指宜在桡侧。
用尖刀或血管钳将炎症的纤维隔从指骨膜上分开,充分引流。
术后酌情更换引流或用温生理盐水浸泡。
(2)掌侧切口:适用于脓肿局限在指腹中部者,可做横切口或纵切口,切开后钝性分离组织,清除坏死组织,彻底引流。
术后酌情更换引流或用温生理盐水浸泡。
【注意事项】
1.掌侧横行切口有可能损伤指神经。
2.掌侧纵行切口易造成指腹疼痛性瘢痕,捏物时指腹疼痛。
3.指腹侧方切口不宜超过指尖,以免伤及腱鞘,使感染向腱鞘扩散。
4.不宜采用鱼口状切口或双侧对口性的引流切口。
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手指末节有许多以指骨为中心的放射状纤维索带,索带间构成许多小房。
发生脓性指头炎时,小房内炎性水肿,压力持续增大,不但压迫指神经末梢引起剧烈疼痛,更严重的是在未形成脓肿前,末节指骨就会缺血坏死,引起不易治愈的指骨骨髓炎。
故应与早切开引流。
[适应证]
指头炎出现跳痛,明显肿胀,应即切开减压、引流,不能等待波动出现。
[术前准备]
1.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
2.对严重手部感染,全身情况衰弱者,应注意改善全身情况,提高身体抵抗力。
3.手部较深脓肿切开时,宜用止血带控制止血,使手术野清晰,保证手术安全。
[麻醉]
1.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或甲下积脓拔甲状,一般采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剂内不可加用肾上腺素,以免小动脉痉挛,造成手指血运障碍。
2.掌间隙脓肿、化脓性腱鞘炎或手部滑囊炎切开引流时,采用臂丛神经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也可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手术步骤]
图1 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在手指末节的一侧作纵切口。
切开皮肤后,用止血钳分入脓腔,撑开纤维索带间小房,放出脓液,置凡士林纱布条或胶皮片引流。
若脓肿较大或成工形,可用止血钳插入腔内,在手指对侧作对口引流[图1]。
但局限在掌面指垫间隙的感染,无论在近、中远节、对向脂肪垫中央穿头的脓肿,应采用中央不跨越横屈纹的纵向切口,以免指端失去感觉或坏死。
未与时治疗的脓性指头炎,已并发手指末节指骨慢性骨髓炎者,可出现死骨,使脓性指头炎经久不愈。
对此可采用手指末节侧切口,显露指骨,摘除死骨;或用小咬骨钳咬除其末端的骨髓炎病骨。
伤口用凡士林纱布条或胶皮片引流[图2]。
[术中注意事项]
1.切口不应超过末节手指远段4/5(距末节横纹6mm),以免伤与屈肌腱鞘使感染扩散。
2.切开皮肤后,必须切断脓腔内纤维索带,打开小房,引流才能通畅。
[术后处理]
1.手部感染切开引流后,应注意仔细换药。
先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浸泡伤口,一面嘱患者轻轻活动患手或患指,一面用无菌棉花清洗伤口,以利脓腔中残留脓汁排出,然后用干纱布把患手皮肤擦干,并用酒精消毒,用胶皮片或凡士林纱布条引流后包扎。
2.一般术后3~5日即可拔除引流条。
待红肿消退,疼痛减轻后,即应开始作手指功能锻炼,以免肌腱粘连、瘢痕挛缩而造成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