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45.92 KB
- 文档页数:5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案要的知识点,学生需要了解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区别及引发原因。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意注意的引发原因,比如新鲜事物、强烈刺激等。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人的状态、需要、情感和兴趣也会影响注意的集中程度。
2.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标,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①目的理解,比如研究、工作等目的性行为。
②合理安排,比如时间、空间、物品等的安排。
③培养兴趣,比如爱好、游戏等。
④个性因素,比如好奇心、求知欲等。
注意的种类:讲解法+举例法(8-10min)有意注意的引发原因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有意注意的引发原因,比如目的理解、合理安排、培养兴趣、个性因素等。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有意注意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特点,以及如何提高有意注意的能力。
三、注意的发展特点1.注意的广度——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注意到的事物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长时间内能够持续注意的能力。
3.注意的转移——指一个人能够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转移注意力的能力。
4.注意的分配——指一个人能够在多个任务之间分配注意力的能力。
注意的发展特点:讲解法+案例分析法(10-12min)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学生需要了解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且了解如何有效地防止学前儿童的注意分散。
四、注意的作用及防止注意分散的方法1.注意对研究、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2.防止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方法包括: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引导学前儿童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等。
注意的作用及防止注意分散的方法:讲解法+举例法(6-8min)注意对研究、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需要了解注意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如何有效地防止学前儿童的注意分散,比如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引导学前儿童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等。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基本概念。
理解注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掌握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发展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注意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员分享对儿童注意力的观察和经验。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案例,让学员分析和讨论儿童注意力的表现和评估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注意力的表现。
2.2 教学内容儿童注意力的阶段发展: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选择性注意。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讲授法:讲解儿童注意力的阶段发展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观察法:让学员观察儿童注意力的表现,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三章: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影响因素3.1 教学目标了解影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因素。
掌握如何创造有利于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环境。
3.2 教学内容遗传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交环境。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员分享如何创造有利于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环境的方法和经验。
第四章: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4.1 教学目标掌握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学会如何记录和分析儿童注意力的表现。
4.2 教学内容观察儿童注意力的方法: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评估儿童注意力的工具:注意力评估量表和观察记录表。
如何记录和分析儿童注意力的表现:观察记录的格式和分析方法。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实践操作法:让学员进行观察和记录儿童注意力的实践操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五章:促进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5.1 教学目标掌握促进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
学会如何设计和实施注意力训练活动。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案一、背景介绍:学前儿童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儿童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全面发展。
其中,注意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对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设计出适合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课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前儿童的集中注意力与分散注意力的能力;2. 培养学前儿童的持久注意力与切换注意力的能力;3. 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和调节能力;4. 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和注意细节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集中注意力的培养:a. 利用视觉刺激物进行练习,如观察图形、找出不同之处等;b. 利用听觉刺激物进行练习,如听音乐判断曲调的变化等;c. 利用触觉刺激物进行练习,如触摸并描述不同材质的物品。
2. 分散注意力的培养:a. 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注意力的切换,如猜物品、找规律等;b. 利用音乐和动作进行分散注意力的训练,如跳舞、模仿动物动作等;c. 利用触觉和视觉刺激物进行注意力的锻炼,如触摸材质并找出相同的颜色。
3. 持久注意力的培养:a. 利用益智游戏进行持久注意力的训练,如拼图、数独等;b. 利用故事阅读进行持久注意力的锻炼,鼓励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c. 制定时间表,帮助学前儿童练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逐渐延长。
4. 切换注意力的培养:a. 利用游戏进行切换注意力的训练,如追逐游戏、模仿动作等;b. 利用图形和颜色的变化进行切换注意力的训练,如观察规律并完成相应任务;c. 鼓励学前儿童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任务。
5. 注意力控制和调节的培养:a. 给予学前儿童自主选择学习任务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调节注意力的焦点;b. 利用穿插式教学法,将不同主题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前儿童处理多重注意任务;c.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行为和注意力习惯。
6. 观察和注意细节的能力的培养:a. 提供观察细节的任务,如观察一幅画并回答相应问题;b. 利用游戏和故事情景让学前儿童注意细节的变化,如观察故事图书中人物衣着的变化;c. 利用触觉刺激物进行观察细节的训练,如触摸不同表面的物品并描述其特点。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儿童发展》考点预测最新版(二)1、单选题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_____A : 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 : 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 :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 : 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性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逐渐缩小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C 选项正确;选择性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A 选项错误;幼儿期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因此是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发展,B 选项错误;随着年龄增长,不论选择性注意还是定向性注意,注意范围均扩大,D 选项错误。
2、单选题某托儿所训练刚人所的孩子早上来时向老师说“早上好” ,下午离所时说“再见” ,结果许多孩子先学会说“再见” ,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
这是_____A : 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B : 情绪的分化C : 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D : 情绪的社会化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因为幼儿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缺乏向老师问早的良好情绪和动机,下午则愿意立即随父母回家,所以赶快说“再见” 。
表明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
3、单选题同伴关系的交往,最早可以在( )的儿童身上看到。
_____A : 6 个月B : 8 个月C : 12 个月D : 15 个月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大约 2 个月时,婴儿能注视同伴;3~4 个月时,婴儿能够相互触摸和观望;6 个月时,他们能彼此微笑和发出“咿呀”的声音。
但是 6 个月前婴儿的这些反应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因为这时的婴儿可能把同伴当做物体或活的玩具 (如抓对方的头发、鼻子) ,不能主动追寻或期待从另一个婴儿那里得到相应的社会反应。
(五)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1)理解注意并不是一种心理过程(理解)
①心理学一般认为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②但注意是各种心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③总的来说是一种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
(2)注意的功能(理解)
1.选择功能:选择有用信息,排除无用干扰
2.监督和调节功能:利用有用信息,从而自觉调节心理活动和行为,保障活动的正常进行
(3)注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理解)
1.注意使儿童在周围环境中获得更加清晰,更丰富的信息
2.注意是儿童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活动前,注意可以激活儿童的意识,使之进入活动的准备状态。
活动中,保持警觉,使精力始终指向活动任务。
(一)原始的注意行为: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与早期发展:无意注意发生的表现
无意注意的发展趋势
儿童无意注意发生的表现包括?
无意注意的发展趋势?
(三)有意注意的萌芽客体永久性——婴儿注意的预期性
预期性的出现,无意注意有了目的性萌芽
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
儿童注意的形成阶段 1.由成人的言语指令引起和调节
2.通过自言自语的控制和调节行为
3.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控制,调节行为
注意的发展(理解分析)
无意注意的含义:也叫做不随意注意,它即无预定目的,也不需
要意志努力
无意注意引起的原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新异性
强度
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兴趣,经验)无意注意的发展:①小班:无意注意明显占优势,易受干扰而分散注意,也容易引导转移注意。
②中班:注意的范围更加扩大,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注意。
③大班: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注意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有意注意含义:也叫做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引起条件: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有意注意的发展婴儿末期或先学前初期--萌芽
先学前期--发展比较慢
儿童期幼小儿童--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
小班---集中注意力3-5分钟
大班---15分钟左右
注意品质的变化注意的稳定性:保持在对象上的时间长短来衡量
注意的转移含义:从一个对象转移
到另一个对象上
因素: 1.前后活动的性质
2.前后活动的联系
注意的广度:指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生理发展和知识经验的丰富,注意广度逐渐增大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
3、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1)引起儿童分心的主要原因(理解、识记)
1.无关刺激的干扰
2.疲劳
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4.教学不符合幼儿注意的特点
5.活动的要求不明确
6.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交互运用
(2)防止儿童注意分散(运用)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教师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4.制订并严格遵守合理的合理的作息制度
5.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家长
6.不要反复地向幼儿提要求
7.要求,鼓励幼儿做事到底,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