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旋与反气旋的原理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1.36 KB
- 文档页数:2
气旋反气旋气旋与反气旋历来是公共基础知识的地理常识中较难的版块,首先应是对气旋反气旋作概念性了解,之后才是细节掌握中心是低压高压,以及由于中心的低压高压而产生的一系列气流变动和天气状况。
气旋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因为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因此又称低压。
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就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
一、低压与高压由于存在气压差,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地区,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如图蓝色线所示)。
同时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空气绕中心作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空气绕中心作顺时针旋转,即形成气旋。
气旋的形状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
强度通常用中心气压值和最大风速来表示,中心气压值越低,最大风速越大,则气旋越强。
气旋按地理位置,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
反气旋则是中心是低压,向外气压逐渐升高,加之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反气旋区气流自中心向外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反气旋的强度用中心气压值来表示。
中心气压值愈高,则反气旋的势力愈强。
反气旋按其地理位置分为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
因此在记忆气旋反气旋中心为低压还是高压时,可用人名“梵高”来记,即反气旋中心是高压,反之,气旋中心就是低压。
二、控制地区的天气由于气旋区近地面气流逐渐向中心集中,后成为上升气流。
上升气流为暖湿气流,因为暖湿气流(热空气)密度较小,重量比较轻,容易上升,而上升过程中遇到高空的冷空气就会将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之后就形成降雨。
因此气旋控制地区多阴雨天气。
我国夏秋季节沿海多发台风则为气旋。
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垂直方向的空气向下补充,逐渐下沉,空气在下沉过程中越靠近近地面温度越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我国秋季北方常出现“秋高气爽”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冬季的寒潮,都是在反气旋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气旋和反气旋年高考在即,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形成机制、各自特点、区别联系、以及形成阶段供大家学习参考。
气旋是同一高度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
在北半球。
气旋范围内的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
从气压场的角度看,气旋又是低气压,因而又称为“低压”。
反之,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叫反气旋。
气旋、反气旋的强度一般用其中心气压值来表示。
气旋中心气压越低,气旋越强,反之越弱;反气旋中心气压越高,反气旋越强。
地面气旋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70~1010hPa之间。
地面反气旋气压一般在1020~1030hPa 之间。
就平均情况而言,温带气旋与反气旋的强度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冬季比夏季强。
海上温带气旋比陆地强,反气旋则陆地比海上强,这与海陆的热力作用不同有关。
1.气旋、反气旋的分类(1)气旋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大类;按其热力结构可分为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气旋中有锋面的气旋叫锋面气旋,锋面气旋的温压场是不对称的,移动性大,而且是带来云和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所在。
无锋面气旋又可分为两类①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当其中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称为台风或飓风;②局地性气旋:由于地形作用或下垫面加热作用而产生的地形低压或热低压,这类气旋基本上不移动,一般不会带来云雨天气。
(2)反气旋根据其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分为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按其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
活动于中高纬度大陆近地面层的反气旋多属冷性反气旋,习惯上又称冷高压。
冬半年强大的冷高压南下,可造成24小时内降温超过10℃的寒潮天气。
出现在副热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多属暖性反气旋。
副热带高压较少移动,但有季节性的南北位移和中、短期的东西进退。
2.温带气旋的源地气旋源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温带地区。
2024年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20: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知识梳理】一、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天气系统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我国典型实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天气,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1.判断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移动。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暖锋N锋前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课堂例题】(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 ①③④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②④⑤2. 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A. 寒流的范围更广B. 离岸流规模更大C. 暖流的势力更强D. 沿岸上升流更盛【答案】1. A 2. C【解析】第1题,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
高中地理:气旋与反气旋知识点总结
一、低压气旋
气旋(cyclone)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
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
气旋:北逆南顺
气旋的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空气上升,易遇冷凝结致雨,多阴雨天气。
每年夏秋季节盛行的台风
是气旋的杰出代表
二、高压反气旋
反气旋:北顺南逆
反气旋的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空气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多晴朗天气。
01
冷性反气旋:寒潮
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
秋末到第二年初春
从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影响中国
02
暖性反气旋:伏旱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每年夏天7、8月份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经历了长期高温天气
称之为伏旱
做一下课堂总结。
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点气旋(cyclone)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
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一、气旋与反气旋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2.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二、气旋反气旋与高压低压的区别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气旋和反气旋是针对气流状况而言高压和低压是针对气压分布状况而言三、气旋与反气旋判定方法左右手定则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西风,西部吃偏北风。
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吃偏南风。
例如:下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某处的气压状况。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分析此时ABCD处的风向。
四、反气旋与天气典型实例:夏季: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反气旋与天气—寒潮寒潮:当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称为寒潮。
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寒潮的危害:降温:农作物遭受冻害,秋春季危害最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通信、输电线中断,交通运输受阻五、气旋与天气典型实例: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气旋与天气—台风台风(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
气旋与反气旋的原理及应用
1. 气旋的原理
气旋是指在地球大气中形成的类似于旋涡的大型气旋系统。
它是一种低气压系统,空气以一定的旋转速度向中心运动。
气旋主要由强烈的对流活动和地球的自转所导致。
1.1 气旋的形成
气旋的形成需要以下条件:
•温度梯度:在大气中形成温度梯度是气旋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冷空气和暖空气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温度差异能够引发对流活动。
•水平风切变:水平风切变是指风速和风向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
较大的水平风切变能够导致水平气流的旋转。
•潮湿空气:湿度较高的空气有利于云的形成,从而产生气旋。
1.2 气旋的运动
气旋的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气旋的演变:气旋在形成后会随着大气环流的影响而演变,通常沿着西风带向东移动。
•暖气团与冷气团的交互作用:当暖气团和冷气团相互接触时,气旋会加强并形成更为强劲的气旋系统。
•外旋与内旋:气旋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外旋和内旋的情况,外旋指气旋系统整体向外运动,内旋指气旋系统内部的空气以旋转的形式向内运动。
2. 反气旋的原理
反气旋是指在大气中形成的具有高气压的旋转系统。
与气旋相比,反气旋的旋
转方向相反,空气由中心向外运动。
2.1 反气旋的形成
反气旋的形成也需要类似的条件,但与气旋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温度梯度:反气旋的形成同样需要温度梯度,但温度梯度相对较小。
•上升运动:相对于气旋,反气旋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空气的上升运动,暖空气的上升能够导致空气压强的增加。
2.2 反气旋的特点
反气旋具有以下特点:
•高气压区:反气旋是一种高气压系统,与气旋相反。
•稳定的天气:反气旋通常代表着晴朗和稳定的天气,其周围空气下沉,降雨概率较低。
3. 气旋和反气旋的应用
气旋和反气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3.1 气象预测
气旋和反气旋是天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象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运动和特点,可以有效预测天气变化,提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2 能源开发
利用气旋和反气旋的风能和地热能开发清洁能源是一种常见的应用。
气旋和反
气旋的存在能够形成气流和平衡的气压分布,为风力发电和地热能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 航空和航海导航
气旋和反气旋对航空和航海导航非常重要。
航空器和船只需要通过气旋和反气
旋的位置和特点,在飞行和航行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航线规划和风险评估,确保自身的安全。
3.4 氣候變化研究
气旋和反气旋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气旋
和反气旋的分布、运动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气候变化的机理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支持。
结论
气旋和反气旋作为大气环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气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
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原理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为气象预测、清洁能源开发、航空航海导航以及气候变化的应对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