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2
急救药品和器械的检查与验收标准要求急救药品和器械是在应急救援和医疗护理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救治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急救药品和器械的质量安全,检查与验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救药品和器械的检查与验收标准要求,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及有效应对急救情况。
一、药品和器械包装检查1.外包装: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无泄漏、破损等情况。
2.标签:查看标签是否清晰、准确、未损坏,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说明书:确认是否附带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项。
二、药品和器械质量及性能检查1.药品外观:检查药品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是否正常。
2.药品包装:查看是否密封良好,无异物、受潮等现象。
3.器械质量:检查器械是否完整,无缺损、锈蚀等情况。
4.器械性能:测试器械的功能是否正常,如血压计的压力表是否准确、止血带的弹性是否良好等。
三、药品和器械有效期检查1.查看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不能使用过期药品。
2.器械使用次数限制:一次性使用的器械不得反复使用。
四、药品和器械存储条件检查1.存储环境:确保存放药品和器械的环境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2.温度要求:根据药品和器械的要求,保持适宜的温度。
五、急救药品和器械重新灭菌检查1.一次性器械的使用后需进行重新灭菌处理,并查看灭菌标识是否完整。
2.灭菌有效期:使用符合有效灭菌期限的器械。
通过严格的检查与验收,可以确保急救药品和器械的质量及性能达到标准要求,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相关工作人员对急救药品和器械的检查与验收要求有所了解,并切实遵守执行,提高急救效率和成功率。
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清洁质量检查标
准
1. 背景和目的
本文档为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清洁质量检查标准。
其目
的在于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的清洁程度符合卫生要求,以
提供安全有效的急救措施。
2. 检查标准
2.1. 清洁程度
- 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应当保持整洁,不得有明显的灰尘、污渍或污垢。
- 清洁程度应当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确保物品表面没有
可见的污染物。
2.2. 消毒处理
- 抢救器械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消毒处理,确保其无菌
状态。
- 消毒处理应当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
进行操作。
2.3. 环境要求
- 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的存放环境应当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良好。
- 存放环境中不得有任何污染源,如臭气、可燃物等。
2.4. 检查方法
- 检查应当由负责清洁工作的人员进行,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 检查方法可以包括目视检查、触摸检查和使用相应的检测工具。
2.5. 检查频率
- 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的清洁质量检查应当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以确保其持续符合卫生要求。
- 检查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每月一次。
3. 结论
本文档为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清洁质量检查标准,旨在保证急救措施的安全有效性。
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相应的
检查和清洁工作,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的清洁程度符合卫生要求。
检查和清洁频率应当合理,以保持清洁质量的稳定性。
急救物品质量管理控制标准
(一)急救药品
1.标签醒目,无过期药品。
2.药品数量与固定基数相符。
3.药品原包装,药不离盒,分类放置。
4.每日有专人负责并清点、签名。
5.护士长每周五检查并签字。
6.护士掌握急救药品的主要作用,常用剂量和禁忌证。
7.护士掌握各种急救药物的放置位置。
(二)急救物品及抢救设施
1.各种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过期。
2.固定卡与物相符,无多余物品,放置合理,使用方便。
3.各种急救物品清洁,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4.各种急救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有固定位置。
5.护士掌握各种抢救用物的用途,并会操作。
6.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抢救配合。
7.每日有专人负责清点及签名。
8.护士长每周五检查并签字。
(三)抢救仪器及抢救设施
1.各种抢救仪器及抢救设施清洁,性能良好,备用状态。
2.各种抢救仪器有使用登记及维修记录。
3.各种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出现问题及时维修。
4.各种抢救仪器及抢救设施有固定位置摆置。
5.一机一卡,注明操作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6.护士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并会操作。
7.护士能及时辨别并排除报警原因。
8.护士长每周五检查并签字。
护理质控——急救设备设施药品管理质量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急救设备、设施和药品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需要对急救设备、设施和药品进行管理和质量检查。
以下是急救设备、设施和药品管理的评分标准:急救设备管理(30分)1.急救设备需要定点放置,放置整齐,专人负责,每班交接,账物相符,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2.急救设备需要标识规范、清晰、明显、固定。
同一类救急设备数量≧2件,需在设备上编号管理。
3.急救设备需要每周检查、保养、性能良好,定期检测,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使用后及时、正确清洁、消毒。
4.各设备需要有规范、清晰的操作流程。
需要检查2件以上急救设备。
5.需要定期培训护士使用急救设备,护士能熟练使用。
需要考核2名护士操作。
6.护士长需要每周检查一次并签名记录。
急救车管理(30分)1.急救车需要定点放置在明显的位置,墙上张贴标识,标识规范清晰,地面划红色线条标识区域。
车上严禁放置除抢救用的任何物品。
2.急救车需要加带编号的软锁管理(旧版急救车实行封条管理),按规范定期检查与登记。
3.急救车内急救物品、药品需要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
4.急救车需要保持整齐、清洁,车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
5.需要定期清点车内物品的数量,检查药品的质量,高危药品按规范标识清楚。
6.需要建立急救物品、药品效期档案,专管人每周进行效期检查并签名。
按规范进行标识预警。
无过期药品与物品(发现1件物品/1支药品过期,此项为分)。
急救设施管理(10分)1.急救设施需要定点放置,标识清晰,专人负责。
需要每月检查、保养并记录。
2.护士需要熟练使用急救设施。
需要考核2名护士操作。
急救药品管理(30分)1.急救药品需要根据药品的数量和性质,定位存放,标识规范、清晰。
2.急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需要确保临床急救需要。
3.急救药品需要专人管理,定期检差并记录,无过期药品(发现有过期药品,此项为分)。
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存储质量检查标准1. 检查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存储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存储条件、包装、标签等方面的检查,提高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质量管理水平。
2. 检查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急救站等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存储场所。
3. 检查要求3.1 存储条件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阳光直射、化学品等有害物质。
3.2 包装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包装应完整无损,密封良好,无破损、变形、霉变等现象。
包装标志清晰可辨,无模糊、剥落等情况。
3.3 标签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标签应包含以下信息:-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日期- 有效期至- 批号- 生产厂商-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3.4 安全性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应保证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相关安全性标准和要求。
4. 检查方法通过实地检查、查阅相关记录、抽样检验等方式进行检查,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存储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检查记录对每次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以备查验。
6. 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情况,将检查结果划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7. 相关要求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存储质量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培训相关人员,并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工作,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的存储质量达标。
注意:本文档为示例文档,具体标准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抢救药品器材管理质量标准重点:
1.抢救车内“二本”:交接记录本、抢救记录本。
2.抢救车“二图”:药品、物品放置示意图。
3.五定:定数量、定品种、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更换。
4.二及时:及时补充、及时检查。
5.护士班班清点并在抢救药品物品交接班签名,责任人每周二检查质量并签字(蓝笔),护士长每周五检查一次并在抢救药品物品交接本签字(红笔)。
6.责任人和护士长每月检查药品、物品数量、性能、有效期并进行核查,封条管理定期拆封检查并记录。
7.药理作用卡(高危):黄底黑字。
8.药理作用卡(普通):蓝底黑字。
9.急救药品按有效期从近到远的顺序从右至左摆放,按序取用,有按序取用的标识。
10.药品批号≤2个。
11.高危药品标识:黄底红字,贴在药品盒正面右上角或侧面右侧。
12.近失效期的用红铅笔做标识先用。
13.应急灯每天检查光源的有效性。
14.掌握药品原理、作用、使用剂量、用药途径、不良反应。
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使用质量检查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使用质量检查标准,以确保急救工作的安全与有效性。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急救中心以及其他提供急救服务的单位。
2. 检查内容和要求为了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的质量,以下检查内容和要求应遵循:2.1 急救药品物品- 检查急救药品物品的标签是否清晰可读,包括药名、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 检查急救药品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坏、污染等情况。
- 检查急救药品物品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 检查急救药品物品的库存量是否充足,确保及时补充。
2.2 抢救器械- 检查抢救器械的外观是否完好,无裂痕、变形等问题。
- 检查抢救器械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电源、开关、显示器等。
- 检查抢救器械的消毒情况,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 检查抢救器械的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清晰易懂。
3. 检查程序为了进行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的质量检查,建议以下程序执行:3.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确保其始终符合质量要求。
建议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库存量、标签信息、包装状况等。
3.2 不定期抽查不定期抽查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以确保其质量。
建议每月随机选择一定比例的物品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外观、工作状态和消毒情况。
3.3 持续监测建立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的持续监测机制,定期收集使用过程的问题反馈和异常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不合格的物品。
4. 总结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械使用质量检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急救工作的安全性和效果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和其他提供急救服务的单位应根据本标准进行检查,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和抢救器械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