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临床经验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46
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抗病毒药是一种针对病毒感染的药物,用于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症状和加快康复过程。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我们需要了解其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以下几类病毒感染:1. 流感病毒: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常见的抗流感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2. 乙型肝炎病毒:乙肝是一种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损伤和病情发展。
常见的抗乙肝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感染导致艾滋病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常见的抗HIV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洛匹那韦等。
4.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缓解疱疹的症状和减少复发。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依那西韦等。
二、抗病毒药的注意事项1. 用药指导: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按照医嘱准确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可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
2.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与抗病毒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期间,应告知医生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 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4. 药物耐药性: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病毒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去疗效。
因此,应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方案,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抗病毒药物。
5. 特殊人群使用: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并告知相关情况。
结语:抗病毒药物在防治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我们应当了解其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使用药物,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抗病毒治疗(一)治疗时机与方案1.治疗时机:合并结核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ART):对CD4计数<2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内开始ART;CD4计数在200~–5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最长8周时开始ART;CD4计数>500 cells/ mm3也应在8周内开始ART。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进行药物浓度检测。
2.治疗方案(表5-1):表5-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推荐抗病毒治疗方案(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说明:1.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①抗HIV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存在着相互作用,如利福平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后者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
②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可能会减低治疗的依从性,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③两种疾病同时治疗使患者的药物负担增加。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TDF/AZT+3TC+EFV)”。
在两种疾病同时治疗时,若使用了含有利福平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使用含有EFV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ABC(300mg,每日2次)或者TDF(300mg,每日1次)也可作为EFV的替代,推荐方案为AZT+3TC+ABC/TDF[WHO 2010],但是ABC并不包括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品目录中,并且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使用3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疗效目前支持的数据非常有限。
NVP仅仅在其他药物不能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因为NVP具有导致严重甚至致死性肝损害的危险,同时在与利福平合用时该药的血药浓度会明显下降,使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机会加大。
如果使用NVP,建议应用常规剂量。
2.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中结核病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1)我国属于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所有的HIV阳性患者至少每年应通过胸片以及痰涂片筛查发现结核。
直接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丙型肝炎特殊人群的治疗进展
李元元;史继静;黄磊;王福生
【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
【年(卷),期】2017(030)002
【摘要】目前最新的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不再依赖于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该类药对HCV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0%以上,这使得丙型肝炎(丙肝)成为可治愈的疾病.然而,
在真实世界中,HCV感染的特殊人群(包括合并HIV、HBV共感染,肝移植、肝硬化、肾功能不全以及孕妇、儿童、老人等)的治疗有效率是偏低的,这对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提出挑战,解决这些挑战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并掌握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从
而使更多丙肝特殊人群受益.
【总页数】5页(P70-74)
【作者】李元元;史继静;黄磊;王福生
【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
心;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3
【相关文献】
1.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进展 [J], 邱新野;秦立;尹月;王瑞君;朱晓虹;王咏梅
2.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进展 [J], 倪佑佳
3.直接抗病毒药物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J], 陈琦琪;王艳斌;闫杰
4.直接抗病毒药物对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J], 王福川;董漪;张敏
5.不同直接抗病毒药物方案对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及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结局的影响 [J], 侯艺辉; 刘腾飞; 赵晓青; 张缭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病毒-艾滋病感染
病例概述
这是一位患有艾滋病感染的患者的病例分析。
该患者是一名30岁的男性,最近出现了免疫系统衰弱的症状,如频繁感染和长期发热。
患者状况
患者过去曾因使用共用注射器而被感染艾滋病病毒。
他的CD4细胞计数已经降低至200个/mm³以下,达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衰竭的标准。
治疗方案
鉴于患者的病情,我们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艾滋病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如下:
1. 西替利嗪(Zidovudine):作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以降低病毒负荷,抑制病毒复制,并增加CD4细胞计数。
每日剂量为300mg,口服。
2. 拉米夫定(Lamivudine):与西替利嗪可联合使用,可增强抗病毒效果。
每日剂量为150mg,口服。
3. 三鸟西定(Efavirenz):作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病毒复制。
每日剂量为600mg,口服。
预期效果
通过抗病毒治疗,我们期望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控制。
抗病毒药物可以减少病毒负荷,提高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
总结
艾滋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对于免疫系统衰竭的患者,抗病毒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鉴于患者的病情,我们建议采用西替利嗪、拉米夫定和三鸟西定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预期通过治疗能够控制疾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XX,李XX,张XX. 肿瘤治疗药物手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