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9.62 KB
- 文档页数:1
团体辅导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帮助学生了解和发展自己的心理健康的一种
教育方法。
其中,团体辅导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面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辅导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个体心理咨询、家庭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和管理等多种技术的一种辅导技术。
它旨在帮助学生在群体氛围中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学习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团体辅导技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并学会健康的处理方法。
首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查,深入了解自己,包括自身情绪、价值观等方面。
其次,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采用专业的技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以及行为问题。
此外,团体辅导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认识和学习的平台。
学生可以在团体辅导课堂上和他人交流、分享心得、相互学习,探讨自己的心理问题,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游戏、体验活动和讨论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社群的温暖,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讨论、更好地理解概念并掌握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掘自我。
总之,团体辅导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全面、有效的心
理健康教育平台,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的提升。
138348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心理健康课团体辅导技术应用效果实证研究1 研究背景心理健康课是高职院校对高职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
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学生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尤为重要。
而传统的讲授式理论教学,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足,实践性教学欠缺,课程实效性令人质疑。
20xx年第一学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将团体辅导技术运用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所谓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1]。
本研究试图将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提取出来设计成一套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研究其教学效果。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黄丽等人尝试引入结构式的团体辅导形式于本科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评估显示有较好的实效性[2]。
王丽萍将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应用于本科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并将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发现在学生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两方面帮助效果显著。
[3]张嘉虹用实证研究证明在技校生中开设以团体辅导为主要方式的心理健康课效果明显[4]。
美国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参加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小组的大学生干预前后对比,职业生涯决策能力显著提高[5]。
韩国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九型人格团体辅导能有效帮助护士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6]。
土耳其学者评估了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干预前后护士生人际敏感性、应对方式和自动思维的变化,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护士生这三方面帮助效果显著。
[7]2.2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思辨性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
大多数文献属于思辨研究,或者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总结、论述,或者从教学经验的角度来概括,或者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介绍,或者从教学感悟的角度来谈体会。
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健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推进,大众越加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培养。
团体辅导,在重视个体参与程度、促进个体自身心理的完善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作与发展。
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阐释了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中有效应用团体辅导这一高效教学模式,以供相关人士的阅读与参考。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研究一、团体辅导概述作为心理辅导的一种方式、方法,团体辅导主要是以团体作为辅助的主要对象,有效的利用相关的心理辅导方法与策略,利用团体内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行自我的认知、探索,并进行自我的接纳;同时,对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相应的改善,并对自身对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变与调整,使自身的潜力与适应的能力,得到激发与调动。
这是一种由专业的辅导教师引导,利用有关知识与技能,使团体内的成员可以达成一定共识,并形成一定认知与行为方式的过程,是一个团体内部人员进行相互间的了解、认识、学习与影响的过程。
团体辅导,主要分为成长辅导与治疗性辅导两种;成长辅导是一种发展类的咨询,主要是对成长期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引导与辅助;治疗性的辅导主要是对心理的症状进行辅导与治疗,其具有一定的治疗与康复的目的[1]。
二、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进行团体辅导的必要性随着学生心理健康逐步被大众所重视,具有针对性的咨询工作已无法有效的对学生的相关心理需求进行满足,同时对学生的部分问题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团体辅导,利用其高效、省力的特点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学生进行整体或是大范围的辅导,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有效的增强,使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2]。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探索(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摘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探索将团体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新途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字: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44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但是,综观现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对课程设置、内容体系探讨较多,而真正探讨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创新的研究较少;思辨和描述性的研究居多,进行实证和干预性研究的少。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它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调整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行为的过程。
本文尝试将团体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新途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特征和功能(一)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特征1.团体心理辅导富有专业性团体心理辅导综合了团体动力学、团体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理论和方法。
因此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指导者必须要有与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的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并且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培训。
2.团体心理辅导富有开放性团体心理辅导在其形式、方法上都具有开放性。
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方面:团体心理辅导不是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而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例如:角色扮演、讨论等)相结合的形式,其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
3.团体心理辅导富有互动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动力学为基础的,团体内的成员在此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的。
4.团体心理辅导富有目标性团体心理辅导以其教育性与发展性为总体目标,每次团体心理辅导也都有其针对特定团体问题的分目标,通过团体辅导来帮助其成员解决各种相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