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做个胸卡送老人岭南版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20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6. 做个胸卡送老人》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6. 做个胸卡送老人》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设计并制作一个胸卡,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关爱老人,培养他们的敬老爱老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胸卡设计方案和制作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各种创作方式。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老人缺乏关注,不知道如何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老人,激发他们的敬老爱老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胸卡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胸卡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表达敬老爱老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胸卡的制作过程。
2.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设计理念和制作心得。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胸卡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2.收集一些关于老人的图片和故事,用于激发学生的敬老爱老情感。
3.准备展示用的挂钩和桌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老人,询问学生平时如何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然后引入本课,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制作一个胸卡,送给身边的老人,表达我们的敬意和关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胸卡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作品的设计特点和制作方法。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胸卡设计中。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胸卡的制作步骤,并示范制作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胸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自己的敬老爱老情感。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6 做个胸卡送老人丨岭南版(2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胸卡的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胸卡的设计要素:图案、文字、色彩、形状等。
2. 胸卡的制作方法:剪贴、绘画、拼贴等。
3. 胸卡的用途:标识身份、传递信息、美化形象等。
4. 关爱老人的意义:尊敬长辈、传承美德、弘扬传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胸卡的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关爱老人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关爱老人的主题融入到胸卡设计中,创新胸卡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胸卡的实物,引导学生了解胸卡的用途和设计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胸卡设计要素讲解(10分钟)讲解胸卡的图案、文字、色彩、形状等设计要素,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要素进行创意设计。
3. 胸卡制作方法演示(10分钟)演示剪贴、绘画、拼贴等胸卡制作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4. 关爱老人主题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关爱老人的意义,讨论如何在胸卡设计中融入关爱老人的主题。
5. 创作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胸卡设计制作,要求每组设计一个具有关爱老人主题的胸卡。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组展示设计的胸卡,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7.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关爱老人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设计的胸卡在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做个胸卡送老人|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胸卡的概念和用途。
2.掌握胸卡的制作方法和工具。
3.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术实践能力。
4.通过制作胸卡,表达对老年人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胸卡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要求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注意构思和创新。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中,表达对老年人感激之情。
2.如何利用不同材料,创造出质感丰富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背景资料:了解老年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2.教具:各种零散材料(纸张、彩纸、棉花等);工具(剪刀、胶水、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首先,老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老年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老年人的重要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胸卡的概念和用途,并讲解制作胸卡的工具和材料。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材料和创意的组合。
3. 制作过程(25分钟)1.制作前准备工作:老师将几种不同的材料准备好,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使用和选择。
每个材料都应该质量好,颜色丰富,符合学生审美。
2.胸卡的构思:学生们可以设计自己的胸卡构思,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激情感,可以是色彩鲜艳,也可以是大气典雅的创作。
3.制作过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材料的搭配也需要适当。
4.完成作品:学生在完成作品后,可以对自己的胸卡进行审美品味,找到自己制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的加上合适的修饰。
4. 课堂展示(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胸卡放在桌上展示,让同桌观看和评论。
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得,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胸卡。
5. 全班交流(10分钟)最后,老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次全班交流的活动。
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放下心理的障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作业布置回到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一张自己给老人制作胸卡的场景,尽量表达自己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6. 做个胸卡送老人》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美术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
本册教材以我国南方特有的岭南文化为背景,选取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做个胸卡送老人》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材以胸卡设计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人,学会用心去关爱他们,并通过制作胸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人的敬意和祝福。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具体的制作方法指导,又有开放性的创作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们的想象力丰富,创新意识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同时,他们也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有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
然而,学生在制作胸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设计理念、色彩搭配、制作技巧等方面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胸卡的基本特点和设计原则,掌握胸卡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设计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胸卡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以及色彩搭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爱老人,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以及胸卡的个性化设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老人,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胸卡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作品。
4.激励评价法: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胸卡设计的相关资料、制作工具和材料(如卡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6. 做个胸卡送老人》教学设计10一. 教材分析《6. 做个胸卡送老人》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制作胸卡,并通过制作胸卡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老人的关爱之情。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胸卡的制作方法、设计元素的选择等,通过具体的步骤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对美术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制作课程,对制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细节处理不够精细,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指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胸卡的制作方法,学会如何设计胸卡的布局和图案。
2.通过制作胸卡,培养学生对老人的关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胸卡的技巧和方法。
2.设计胸卡的布局和图案,使胸卡更具个性和创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胸卡的制作过程。
2.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胸卡的设计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胸卡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胸卡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2.准备老人的照片或画像,作为胸卡制作的灵感来源。
3.准备一些胸卡设计的参考样例,以便学生在设计时进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胸卡样品,引导学生关注胸卡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老师呈现老人的照片或画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老人的特点融入到胸卡设计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开始制作胸卡。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胸卡制作后,老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5.拓展(5分钟)老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制作胸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将老人的特点融入到设计中。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6. 做个胸卡送老人》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是一本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美术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主题是《做个胸卡送老人》,通过制作胸卡这一活动,让学生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胸卡的制作方法、设计元素的选择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
在教材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胸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和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绘画等。
然而,部分学生对于老人的关爱意识较为淡薄,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胸卡的制作方法和设计要素,学会如何运用美术技巧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关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老人,培养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增强责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胸卡的制作方法和设计要领。
2.教学难点:如何将关爱老人的情感融入胸卡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分组合作、示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胸卡作品,实物演示制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胸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胸卡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讲解示范:讲解胸卡的制作方法和设计要素,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胸卡的制作技巧。
3.学生创作:分组合作,学生根据讨论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胸卡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作品展示:学生将制作完成的胸卡进行展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5.评价总结: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做个胸卡送老人|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胸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制作胸卡,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使学生掌握胸卡的基本构成要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胸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2. 胸卡的基本构成要素3. 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情感教育4. 团队协作与沟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胸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胸卡的基本构成要素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爱老人、尊重老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胸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胸卡的基本构成要素2. 演示法:示范胸卡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胸卡的制作方法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胸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 情感教育法:通过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为老人制作胸卡?胸卡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胸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胸卡的基本构成要素,让学生对胸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胸卡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动手制作胸卡。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胸卡的制作方法。
4.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关爱老人、尊重老人,让学生明白胸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胸卡,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关爱老人、尊重老人以及胸卡的制作方法。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胸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情感表现3. 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4.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意七、教学延伸:1. 邀请老人来校,让学生亲自为老人佩戴胸卡,增进学生与老人之间的感情。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六课做个胸卡送老人岭南版教学背景本次美术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中的第六课,《做个胸卡送老人》。
此课程旨在通过手工制作胸卡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胸卡的由来、分类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礼物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1.了解胸卡的种类、用途以及制作工具。
2.学会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进行剪裁、粘贴和装饰。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4.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胸卡表达对父母或长辈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1.胸卡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2.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形态进行胸卡的设计。
3.如何将制作好的胸卡送给长辈并表达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颜色、形态和布局的创意和运用能力,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培养和引导。
2.如何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糊口等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入胸卡的概念和历史:可以提供相关的图片、文献,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胸卡的由来、种类、用途等问题,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胸卡,并让学生感性认识胸卡的美感和使用价值。
3.给学生展示制作胸卡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对胸卡所需的制作流程做好准备。
2. 讲解1.教师讲述并展示如何进行剪裁和拼贴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纸张,让学生掌握制作胸卡的基本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并选择表达感恩之情的文案或图片,让学生通过文字、图像和装饰元素表达自己的情感。
3.督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整理工作区,并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制作步骤。
3. 实践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胸卡制作。
同时教师要积极辅导、指导和矫正学生的制作过程,提供必要的技巧和资源支持。
2.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并就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3.制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胸卡送到长辈并表达感恩之意的问题,并向学生提出建议和引导。
4. 结束1.教师对全班的胸卡制作情况进行汇报和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6. 做个胸卡送老人》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是我国岭南地区小学美术教材,本节课《6. 做个胸卡送老人》是其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制作胸卡,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和尊敬之情。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人,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让学生了解胸卡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对手工制作感兴趣,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也开始懂得关心他人,对身边的老人有一定的关注。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表达关爱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胸卡的制作过程,学会制作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胸卡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胸卡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和尊敬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讨论、动手制作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胸卡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关老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人,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胸卡的制作过程,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3.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制作一个胸卡。
4.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5.拓展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老人的关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老人。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做个胸卡送老人》2.制作步骤:剪裁、绘画、穿线、挂坠3.表达关爱:尊重、关心、陪伴、倾听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2.6 做个胸卡送老人丨岭南版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胸卡。
2.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爱心意识,增强同学间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色纸、铝箔纸、丝带、胶水、彩笔、剪刀等。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介绍任务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任务:制作一个胸卡,送给身边需要照顾的老人。
2. 材料准备教师让学生准备好色纸、铝箔纸、丝带、胶水、彩笔、剪刀等材料。
3. 制作胸卡1.教师演示如何制作胸卡。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制作胸卡,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不同的样式。
3.制作完成后,学生用彩笔在胸卡上写上祝福语。
4. 交流分享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胸卡展示给同学观看,并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5. 送给老人学生将制作完成的胸卡送给需要照顾的老人,并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制作胸卡来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和关心,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能够了解制作胸卡的具体步骤,同时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不同的样式。
在交流分享环节,学生也能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过程,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友情。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演示制作胸卡的具体步骤时需要特别细心,确保学生们能够听懂并跟随操作。
同时,更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导学生使用剪刀时要小心谨慎,避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学会制作胸卡,并表达自己的爱心和关怀,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对社会的关注和爱心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6. 做个胸卡送老人》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岭南地区的文化特色编写的一套美术教材。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美术技能和创造力为主旨,内容丰富,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本课《做个胸卡送老人》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制作胸卡的过程,培养对老人的关爱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制作胸卡的步骤和方法,便于学生学习和操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美术技能,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了基本的绘画和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对老人的关爱意识较为淡薄,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胸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对老人的关爱意识,增强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3.通过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
4.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胸卡的技巧和步骤。
2.如何将关爱老人融入作品中。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以示范作品为例,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示范作品和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美术用品,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教学场地布置,便于学生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人,谈论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示范作品,讲解胸卡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重点讲解如何将关爱老人融入作品中,如选择寓意吉祥的图案、写上祝福的话语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胸卡,教师个别指导。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6. 做个胸卡送老人》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做个胸卡送老人》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胸卡,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同时传承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胸卡的设计理念、制作方法和表达感情的方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胸卡的基本制作技巧,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胸卡,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老人的生活和需求了解不多,因此在设计胸卡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胸卡的设计理念、制作方法和表达感情的方式,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胸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胸卡的设计理念、制作方法和表达感情的方式。
2.难点:如何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胸卡,以及如何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胸卡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
2.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胸卡,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设计心得和制作经验。
4.启发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胸卡设计的相关资料、优秀作品、制作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携带自己喜欢的图片或照片,以及制作胸卡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尊老敬老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胸卡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胸卡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6 做个胸卡送老人丨岭南版(2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胸卡的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胸卡的设计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胸卡的设计要素:图案、文字、颜色、形状等。
2. 胸卡的制作方法:绘制草图、剪裁、粘贴、装饰等。
3. 胸卡的用途:送给老人,表达关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胸卡的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关爱老人的情感融入到胸卡设计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胸卡制作所需的材料(如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生准备:自备胸卡制作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胸卡,引导学生观察胸卡的图案、文字、颜色、形状等设计要素。
(2)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胸卡,讨论胸卡的用途和设计要点。
2. 探究胸卡的设计要素:(1)教师讲解胸卡的设计要素,如图案、文字、颜色、形状等。
(2)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胸卡设计作品,分析其设计要素和创意。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胸卡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简洁、美观、实用等。
3. 学习胸卡的制作方法:(1)教师演示胸卡的制作过程,包括绘制草图、剪裁、粘贴、装饰等步骤。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胸卡,掌握制作技巧。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作胸卡:(1)学生根据所学的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自主设计胸卡。
(2)学生互相交流设计思路,分享创作心得。
(3)教师评价学生的胸卡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5. 送给老人的胸卡:(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关爱老人的情感融入到胸卡设计中。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为老人设计具有关爱意义的胸卡。
(3)教师组织学生将胸卡送给老人,表达关爱之情。
六、课后拓展:1. 学生回家后,为家里的老人制作一张胸卡,表达对老人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