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6.1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近老师》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老师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职责和工作,以及如何尊重和理解老师。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如何与老师沟通和交流,以及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时,对于老师的认识和理解可能还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他们可能认为老师的职责只是传授知识,而忽视了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和辅导作用。
同时,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与老师沟通和交流的障碍,导致与老师的关系紧张或不和谐。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老师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到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引导者和辅导者。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老师的态度,以及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提高与老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学生如何理解老师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2.重点: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的技巧,以及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2.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老师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和沟通方式,以及如何改进和提升与老师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案例分析、讨论和反思等内容。
3.教学案例: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对老师的认识和理解。
提问:你们认为老师的职责是什么?你们与老师的关系如何?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老师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案例中的学生是如何看待老师的?他们与老师的关系如何?这个案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老师的认识和理解。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感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主动与老师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意识,以及理性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面对复杂问题和多样的价值观念,进行理性探究,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与老师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能力。
3.知识目标懂得教师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职业。
知道我们应该尊重老师。
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教师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职业。
难点:了解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利用网络、书本等途径查找资料,具体包括教师称呼、比喻、歌颂老师的诗句和歌曲等等。
一、聆听歌曲导新课《老师》林妙可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老师啊老师你像我兄长老师啊老师像老朋友一样老师啊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翱游知识的海洋老师啊老师你像我兄长老师啊老师像老朋友一样老师啊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老师啊老师你像我兄长老师啊老师像老朋友一样老师啊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提问:1.聆听了歌曲,回忆自己所有的老师,你最敬佩的是哪位老师?为什么?2.哪些同学有理想成为一位老师?你想成为怎样的好老师?你该怎样努力呢?二、我亲我师我敬我师活动一:知识抢答争当能手1.写出社会为表达对老师的尊敬所使用的一些称2.书写出社会表达对老师尊敬,把老师比喻成什么?。
例: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春蚕——最纯挚的称谓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3.书写歌颂老师的歌曲若干首:例:《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老师你好吗》、《老师》、《歌声与微笑》、《教师礼赞》、《老师的话》、《校园春秋》、《教师圆舞曲》、《春田花花幼稚园》4.书写歌颂老师的诗句若干句: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初一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教案第一篇:初一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教案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框走近老师费发显教学目标1、教师的作用2、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3、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4、面对风格不同老师的正确态度重难点突破重、难点: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1.以问题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老师的称谓,如慈母、先生、园丁等等,你们知道这些称谓对应的是谁吗?2.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一)了解教师职业1.我国政府规定哪一天为“教师节”?1985年,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2017年是第_______个教师节2.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想一想,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小结教师职业的作用。
4.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老师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小结教师职业的作用。
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消化吸收。
4.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老师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让学生根据刚才预习的知识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概括。
5.小组谈论:合作探究区的第一个问题,要求:小组内分工明确,选出专门的记录员、汇报员。
老师出示合作探究试题。
(1)由漫画可知,老师身上具有一种什么精神?奉献精神(2)结合漫画你谈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此处小结一下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由两部分组成:作用+要求。
(二)风格不同的老师探究点二风格不同的老师进入初中后,李明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下降了。
妈妈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课很有意思,所以很喜欢;而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他不太喜欢,上语文课的时候就不想听,慢慢地对语文也没什么兴趣了。
第一框《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五、课堂小结(一)了解教师职业❶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❷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❸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风格不同的老师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❷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❸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走近老师》一课教学反思儋州思源实验学校王玲玲《走近老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题内容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等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因此,本框在教学上运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基本知识点,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相应任务并进行展示,以三个微视频向学生展示了教师职业产生的过程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承认并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现将本课的亮点与不足反思如下:(一)本框教学有三大亮点1.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较好,教师课堂知识点各环节过渡衔接自然流畅,问题设置层层递进。
2.播放的两个微视频“班主任的一天”和“思源老师的工作”从学生身边的老师出发,非常有针对性,对学生有感染力,做到了以情感人。
3.最后的拓展活动“爱的建议”——老师我想对您说,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到位,把课堂推向高潮。
(二)存在的不足1.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足,忽略了个别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要有教学机智面对可能突发的课堂情况。
2.“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你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在学生展示回答时,教师引导的还不够深入,对难点的突破不够。
3.课堂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在“了解教师职业”这一目中耗费时间太多,导致在“风格不同的老师”这一目的教学上时间不足,并且还犯了一个低级失误:把“走近老师”写成了“走进老师”。
(三)今后教学改进的措施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避免“头重脚轻”,对重难点的讲授应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2.课堂上,要关注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锻炼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
6.1 走近老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让学生懂得教师的风格不尽相同,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能力目标(1)以实际行动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说出班主任或老师的爱好、优缺点。
(2)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学会通过有效方式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3)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
难点: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材分析】《走近老师》所依据的2011版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本课由“了解教师职业”和“风格不同的老师”两部分组成,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等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理解老师的不易,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为学习下一框的内容奠定情感基础。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问题式教学法。
【学习方式】汇报交流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歌曲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这首歌中颂扬的是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颂扬的这个人物吧!课堂探究活动一:如何描述你遇到的老师【活动设计】学生自主阅读 (教材P60) 材料,同桌互助合作,互问互答再现材料中的三组问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参与学习小组的经验分享。
【活动问题】(1)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2)在以上三个不同时期,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有变化吗?(3)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进老师》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走进老师”,主要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尊重和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关系还不太适应。
他们对老师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与老师的互动和沟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2.培养学生与老师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使学生能够更加尊重和理解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从而更加尊重和理解老师。
2.培养学生与老师的良好沟通和交流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老师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老师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老师的工作和付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准备教室的布置和教学设备的调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者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进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老师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实物展示等方式进行呈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与老师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场景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4.巩固(5分钟)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老师的工作和付出。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回答相关的问题。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与老师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及如何倾听和理解老师的建议和指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第一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 走近老师教案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详细教案知识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
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
重点:教师的作用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难点: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面对风格不同老师的正确态度导入:同学们猜一猜: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吗?老师。
大家对老师并不陌生,你了解老师的职业吗?你喜欢什么样的的老师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
正课讲授:环节一:1、教师的作用出示学习目标:1、教师的作用2、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3、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4、面对风格不同老师的正确态度从小到大,我们已经遇到过不少老师,请问: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比如幼儿园老师有什么特点?小学时的老师怎样?现在的老师又如何呢?生答:略幼儿园的老师:多才多艺。
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亲切和蔼,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小学时的老师:和蔼中不乏严厉,亲切中存在威严,既教我们知识,又教我们做人。
现在的老师:知识渊博,在教我们学知识的同时,还教我们怎样探究问题…… 想一想:请列举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的著名老师大家分成古代组、近现代组、当代组。
比一比哪组想出的数量最多?中国古代指1840年以前;中国近现代是指1840年至1949年;当代是指1949年以来。
行动起来吧!中国古代: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论语》记录其语录。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走近老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能够说出班主任或老师的爱好、优缺点。
2.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学会通过有效方式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3.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1.以实际行动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让学生懂得教师的风格不尽相同,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重点】突破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老师身上的优点。
【教学难点】了解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导入说一说:(1)歌曲中的“你”是谁?(2)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表达二、讲授新课(一)、了解教师职业1、探究思考问题: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幼儿园时的老师:像妈妈、像慈母、像姐姐……小学时的老师:像严父、像亲人……现在的老师:像朋友、像伙伴……问题:在不同年龄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为什么?学生甲:有。
由于年龄不同,我们对老师了解的程度不同。
学生乙:有。
小时候觉得老师无所不能;现在长大了,知道老师也有很多难处。
学生丙:以前觉得老师更像我们的爸爸妈妈,现在觉得老师更像我们的朋友。
与同学交流:大家眼中的老师形象一样吗?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不一样。
有人认为老师比较亲切,有人认为老师比较幽默,也有人认为老师比较严格。
问题: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想一想,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教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们的心中撒下希望的种子……2.出示材料、图片讨论:教师是个怎样的职业?老师归纳:在古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社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第1课时走近老师【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德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与老师友好相处。
3.知识目标:了解老师职业特点,尊重老师的“不同”。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教师职业特点。
难点: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问:这首歌歌词优美、旋律动听而被人们传唱,你知道歌曲歌颂的是谁?学生:老师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老师教给我们文化知识,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怎样对待老师?怎样与老师沟通、相处呢?此外,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能只接触一种风格的老师,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你是如何看待的?有的同学喜欢真实坦率,从不掩饰自己所犯错误的老师;有的同学喜欢见解独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老师;有的同学喜欢幽默开朗,风趣激情的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老师”。
【新知传授】一、走近老师(板书)1、阅读教材P58页《不老先生》,找出作者对“先生”的相貌、性格描写。
2、说一说我们班的课任老师的特别之处。
学生回答。
知识点归纳: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
但也有他们的共性:清贫、不辞辛劳、无私奉献、诲人不倦、忠于职守等。
在我们眼里,老师很特别。
老师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老师们的心里话吧。
老师发言。
3、阅读教材P60页《幸福,是一种感觉》,说说云梦老师的辛苦和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
【归纳】我们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指导,对老师礼貌、热情、关心、体贴。
二、学会感激老师(板书)【归纳】是老师,把我们从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老师,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除了我们,整个社会都非常尊敬老师,社会对老师高度的高度赞美和尊敬。
(多媒体展示)A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B老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成长的引路人,是心灵的保健医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和榜样,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C老师甘为人梯,为人师表,诲人不倦;D老师像燃烧的蜡烛……在生活中,很多同学认为我们与老师有代沟,有距离。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主题是“走近老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主动与老师沟通,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在实际操作中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苦心,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态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老师沟通,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典型的师生关系案例,用于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3.准备时间:预计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些与师生关系相关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走近老师》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老师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老师的辛勤付出,体会老师的关爱,从而理解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于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都处于适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和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建立起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学会与老师沟通,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师的作用,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理解、热爱老师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作用,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与老师互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3.准备好教学PPT,清晰展示教学内容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老师的印象。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敬老师?老师在我们的学习中起到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老师辛勤付出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1课时走近老师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理解老师教学难点:如何接纳和欣赏不同风格的教师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国王的勋章该给谁?从前,有一个国王要把一枚特级勋章奖给最有功劳的人。
消息一传开,作家、演员、科学家、将军、博士和教师纷至沓来,都希望能得到这枚特级勋章。
那么,如果你是国王,你会把奖章授予给谁?理由是什么?国王觉得这些邀功请赏的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不论是作家、演员、科学家,还是将军,就连国王自己在内,当年都是由教师教导出来的。
所以,教师的功劳最显著,得到这枚勋章是实至名归。
于是,国王宣布,将勋章授予教师。
可以说,老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那么你了解自己的老师吗?他们有何不同?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是:走近老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解教师职业1.我眼中的老师(教材P60)(1)回顾梳理:引导学生回忆各个阶段的教师,可以在脑海中找出具体的人,思考他们留给自己的印象给予自己的帮助。
(2)交流分享:同学之间分享交流。
(3)问题思考:在不同年龄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大家眼中的老师形象一样吗?教师总结:不同的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不同,但都在帮助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老师、尊重老师。
2.活动:采访我的老师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本年级熟悉老师的采访结果,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特点、职业要求,知道教师个人的努力、情趣和追求,从而建立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1)课前调查:采访提纲的设计、采访过程的实施和采访后的感悟与整理,是在上一课时或课前完成,需要任课教师给予指导。
(2)布置学生的采访任务,选择恰当的人数组成一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任课教师进行采访,采访前商议采访提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师工作内容、教师入职准备、教学困扰、兴趣爱好等方面设计提纲,选择老师有空并且不打扰老师工作和休息的时候做采访,采访后应做总结或者感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6.1 走近老师一、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了解教师的工作。
2.活动建议:采访老师,内容包括该老师对其所教学科的认识、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生活中的烦恼和欢乐等,根据采访写出报告。
二、课标解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
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行为示范,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第二,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第三,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管理者角色。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第五,朋友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第六,研究者角色。
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作用,现代教师承担的使命、应具有的职业道德。
2.懂得教师的风格不尽相同,要学会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职业。
2.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师、爱师的情感。
2.正确认识并主动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由衷地激发学生的爱师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教师职业的作用,现代教师的使命及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
【教学流程】【幻灯片1】大家好导入新课:【幻灯片2】活动:现场调查:1.你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生:……2.如果在所有职业中奖一个特级勋章给功劳最显著的职业,你认为该奖给那种职业?为什么?生:……【幻灯片3】特级勋章奖:国王的做法师:曾经有个国王把勋章授予了老师,理由是他认为所有职业都是有巨大贡献,但是,当年都是老师教出来的。
我认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老师陪伴了我,而你们可能还有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将近十年时间要与老师相处,那么我们了解老师吗?我们能愉快地与老师相处吗?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老师》。
【幻灯片4】课题《走近老师》新课讲授:师:我们来看这几位,大家认识他们吗?【幻灯片5】出示各种老师称谓的人物图片:如何炅老师,那英老师,郭德纲老师等。
问:他们为什么被称为“老师”?生:……师:唐代作家韩愈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叫《师说》,其中说到【幻灯片6】韩愈《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用)师:这就是教师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
过渡:这些人都被称为老师,是因为他们像千千万万的老师一样,能够传道授业解惑。
大家知道我国历史最伟大的老师是谁吗?生:孔子。
【幻灯片7】孔子的图片师:作为伟大的教育家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念,例如:【幻灯片7】孔子的名言:“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谁能简单解释他的观念?生:……归纳:孔子有弟子三千,他在教弟子的过程中传播了他的知识和理念,弟子们周游列国,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得以不断地传播,他的思想广为流传,因此孔子被赞为“万世师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讲述童话故事《史上最有功劳的人》,国王在那些对社会、国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6.1走近老师《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采访和日常观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和时代要求,懂得面对不同风格老师的一些相处技巧。
2.通过对老师职业的分析,能够正确地评价教师在文化传承上的作用;在理解教师风格的差异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与不同老师相处的技巧。
3.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承认不同教师之间的风格差异,接纳和尊重老师。
二、学习目标目标1:通过采访和日常观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和时代要求,能够正确地评价教师在文化传承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1、2)目标2:通过对老师职业的分析,理解教师风格的差异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与不同老师相处的技巧(教学目标2、3)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接纳和欣赏不同风格的教师。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导入】国王的勋章该给谁?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导入新课,同时突出教师对于社会的贡献。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要把一枚特级勋章奖给最有功劳的人。
消息一传开,作家、演员、科学家、将军、博士和教师纷至沓来,都希望能得到这枚特级勋章。
那么,如果你是国王,你会把奖章授予给谁?理由是什么?小结:国王觉得这些邀功请赏的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不论是作家、演员、科学家,还是将军,就连国王自己在内,当年都是由教师教导出来的。
所以,教师的功劳最显著,得到这枚勋章是实至名归。
于是,国王宣布,将勋章授予教师。
可以说,老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那么你了解自己的老师吗?他们有何不同?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是:走近老师。
【讲授新课】活动:猜猜Ta是谁?设计意图:通过猜猜学生熟悉的教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课堂的气氛。
2019-2020年(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6.1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道
德与法治)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德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与老师友好相处。
知识目标:了解老师职业特点,尊重老师的“不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教师职业特点。
难点: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2016年6月23日,龙卷风突袭盐城市阜宁县新沟镇,计桥幼儿园3层教学楼被掀掉房顶,围墙被刮倒,二三十厘米粗的杨树被折断,多间教室的门窗被吹掉。
在此次龙卷风中,6名教师用身体死死堵住支离破碎的教室门,护住了班上的孩子。
120名儿童中仅有7人受伤,这6名老师均不同程度受伤。
看了这段新闻,你有何感想?
学生谈感悟。
师:在危急关头,这6名老师用血肉之躯护住学生,任凭冰雹、砖石、玻璃砸在自己身上,多么值得尊敬的老师呀!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老师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自己的老师——走近老师。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2.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5.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6.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7.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了解教师职业
探究一:教材P60运用你的经验
(1)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
(2)在不同年龄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为什么?
(3)与同学交流:大家眼中的老师形象一样吗?为什么?
(4)老师在我们的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提示:(1)略。
(2)有变化,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不同年龄段老师的形象也会有变化。
(3)不一样,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
(4)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老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究二:教材P61相关链接
从孔子、陶行知的言论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认识到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探究三:教材P62探究与分享
(1)上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教师职业。
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
(2)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
(3)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你心目中的好老师?
答案提示:(1)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时间、教师的工作方式;等等。
(2)如:在我身边的老师,他们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有丰富的学识;等等。
(3)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等等。
知识模块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探究四:教材P63探究与分享
(1)比较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2)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答案提示:(1)有的老师幽默风趣、富有激情;有的严肃认真,不苟言笑;有的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有的侧重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注重书本知识、理论教学;有的注重社会实践教学;等等。
(2)这是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对于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都应予以尊重。
探究五:教材P64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
(1)有的同学认可过去的老师而不接受现在的老师,有的只认可某一位老师而排斥其他老师。
产
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试给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2)在完成第(1)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分享教材“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
答案提示:(1)因为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
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加之,我们与某一老师相处时间较长,有较深的情感;等等。
解决办法:①主动和老师交往,拉近师生距离;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③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等等。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每年的教师节,晓君同学都要给教过自己的老师发送祝福短信。
她这样做是因为,老师:①传授我们文化知识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④是最完美无缺的人(C)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
”这句诗的寓意是(B)
A.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爱戴
B.对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
C.对园林工人的表扬和歌颂
D.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肯定
3.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的法律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在学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风格不同的老师。
这些老师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主要是由于(D)
①年龄、学识、阅历的不同②性格、情感的差异③思维方式的差异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有的同学喜欢真实坦率,从不掩饰自己所犯错误的老师;有的同学喜欢见解独到,理论联系
实际的老师;有的同学喜欢幽默开朗,风趣激情的老师……
(1)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你是如何看待的?
(2)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能只接触一种风格的老师,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3)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答案提示:(1)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