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 乙 己
鲁 迅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小说的时代背景。 2、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研讨课文第一部分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
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
年》,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就
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
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
3、社会因素——民众的麻 木、冷漠、缺乏同情
4、自身因素——热衷科举、 自命不凡、好吃懒做、鄙 视体力劳动……
孔乙己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人物形象:一个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 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可笑、可怜、 可悲) 思想意义: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 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 本质的具体表现。 《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 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 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
4、分茴香给孩子们吃(8) 多乎哉?不多也。
点评: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了孔乙己的善良而又迂腐可 笑的形象。
他只有在年幼无知的儿童面前,才能得意忘形地乐一 乐,这更足以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独。
点评:这是情节 的高潮部分。
第三层(12-13节)写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结局)
二:课文分析
思考一:课文开头三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1.酒店的格局 ——人物活动特定的空间
分析研讨课文第一部分(前三段)
1、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 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短 穿着 长 站 喝酒方式 坐 外 喝酒地点 里
短衣帮 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 长衫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