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整体复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导学案(2月12日)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必记课前准备: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一本在线学习作业本(开学后交)复习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本单元生字词,加强易错字词的练习,灵活运用字词。
利用晨读时间熟读课文,强化课后积累。
学习过程:1、熟读第三单元课文;2、观看相关网络视频;3、完成复习练习。
具体内容安排:一、易读错的字(学生熟读)曹(cáo)操柱(zhù)子大秤(chèng)为止(zhǐ)重量(liàng)一幅(fú) 削(xiāo)好冷(lěng)清一束(shù)哄(hǒng)我红润(rùn)窗(chuāng)外二、易写错的字站:第五笔是提。
候:不要丢掉第三笔竖。
今:最后一笔是横撇。
灯: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电:“日”字写扁。
三、会写的词语(听写生字)(称象)(柱子)(底下)(一杆)(大秤)(做事)(七岁)(站出来)(大船)(果然) (评奖) (时间) (时候) (一封信) (今天) (写信)(一支笔)(圆珠笔)(电灯)(哄我)(先后)(闭上)(脸上)(好事)(下沉)(头发)(窗户)四、多音字组词朝(cháo)()(zhāo)( )重(chóng)()(zhòng)( )结 (jiē)()(jié)( )得 (fā)()(fà) ( )五、形近字组词。
住()秤()幅()柱()评()福()侯()圆()闭()候()园()问()六、近义词(高兴——愉快)(一同——一块)(议论——讨论)(下沉——下降)(果然——果真)(仔细——细心)(端详——打量)(满意——合意)(收拾——整理)(冷清——清静)(美丽——漂亮)(明亮——透亮)(红润——润泽)(温柔——温和)(乌黑——漆黑)七、反义词(高兴——难过)(下沉——上浮)(得意——失意)(开心——难过)(冷清——热闹)(美丽——丑陋)(明亮——昏暗)(温柔——泼辣)八、词语搭配( )地看 ( )地说( )地哭 ( )地笑( )的爸爸 ( )的眼睛( )的眉毛 ( )的脸九、词语积累.1.【“又× 又×”式的词语】又()又()又( )又( )又 ( ) 又 ( ) 又( )又( )又 ( ) 又 ( ) 又( )又( )2.【量词搭配】四( )柱子一( )大秤一( )线一( )纸一( )信一( )笔十、佳句积累1. 补充诗句:蓬头稚子(),侧坐莓苔()。
整理和复习20=1570(cm3)1570cm3=1.57L>1.5L 答:这壶水够喝。
知识点2:等积变形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2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2,高是2.5m。
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分析:沙堆由圆锥形变为长方体,其体积不变。
求沙能铺的长度,也就是求长方体的长。
可以先求出沙堆的体积,再用它除以长方体的宽和高就得到长方体的长。
答案:28.26×2.5×1/3÷10÷0.02=117.75(m)答:能铺117.75m。
2.(2018·湖北英山县)把一块长12cm,横截半径是3cm的圆柱形钢坯铸成一块底面半径是6cm的圆锥形钢坯。
圆锥形钢坯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3.14×32×12=339.12(cm3)339.12×3÷(3.14×62)=9(cm)答:圆锥形钢坯的高是9cm。
知识点3:知识点3:组合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3题一块蜂窝煤如图所示(图见教材)。
做一块蜂窝煤大约需要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分析:根据题意求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就要用大圆柱的体积减去所有小圆柱的体积。
答案:3.14×(12÷2)2×9=1017.36(cm3)3.14×(2÷2)2×9×12=339.12(cm3)1017.36-339.12=678.24(cm3)=0.67824(dm3)3.如图,一个直角梯形绕轴旋转一周后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答案:3.14×42×5+3.14×42×(8-5)答案:3.14×(6÷2)2×8=226.08(cm 3)=226.08(mL )答:最多能装水226.08mL 。
廿里堡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数学导案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课题:整理与复习复习课(时段:课前)目标:1.进一步提高应用百分数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2.进一步提高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整理能力。
展示课(时段:正课)训练课( 时间: 8分钟)“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基础练习 一、填空1、“在空气中,氧气占15 。
”,表示( )是( )的15。
2、“一件商品打七折出售。
”,在这个条件中把( )看作单位“1”。
表示( )是 ( )的710,降低了( )。
3、一根电话线用去58 后,还剩6米,这根电话线原来有( )米。
4、圆的周长=( )×( ),字母表达式是C =( );圆的面积=( )×( ),字母表达式是S =( ); 二、用递等式计算。
(能简便的要简便算) 51724 ×34 +51724 ÷4 12×(34 -12 +56 ) 17×[38 +(54 -56 )] 4825 -715 ×35 ÷7452、求下列图形的面积解方程。
4x +7.5=13 x -0.6 x =5 56 ÷x =3.3 8×134 -715x =7学习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
4m 2mr=4cm。
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数学下导学案第三单元复习(第1课时)主备人:常张军复审人:使用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对长正方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
2、进一步掌握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计相互转换。
【重点难点】: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
【课前准备】:一、复习回顾:(我是小老师,学生互相提问并填空。
5分钟)1正方体是特殊的。
(集合图)2、表面积: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说出公式)3、体积和容积:(1)、体积单位:、、。
(2)、容积单位:一般用单位,计量液体时用:、。
(3)、体积和容积的计算:(说出公式)二、自主学习:(课前完成,课上检查补充):利用3至5分钟时间,认真检查课前完成的相关题目,找出并思考相关内容,不能理解的题目用红色笔标注。
1、填空:(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物体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的大小。
(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表面积用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计量物体体积用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
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或。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或。
(4)、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表面积是;体积。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6)、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
这根木材的长是,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2、判断:(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6)、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导学案文学常识《邓稼先》作者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
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
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音乐巨人贝多芬》作者何为,原名何敬业,写过诗歌、散文、小说,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福楼拜加的星期天》作者莫泊桑,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受教于福楼拜,1880年发表短篇小说《羊脂球》,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俊友》、《一生》等。
《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宋史学家、文学家。
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故又称:“涑水先生”。
编修《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省富阳县)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生字元勋xūn 选聘pìn 殷红yān 氢弹qīng 懈怠xiâ癌症ái 开拓tuî署名shǔ交瘁cuì奠基diàn 孕育yùn 无垠yín 难堪kān 夐xiîng 黯兮ànxī日曛xūn 挚友zhì衰微(shuāi)函寄(hán)赫然(hâ) 卓越(zhuï)磐石(pán)喧嚣(xiāo) 深邃(suì) 重荷(hâ) 门槛(kǎn) 心扉(fēi)徒劳(tú)女佣(yōng)下颏(kē)头颅(lú)简陋(lîu)白皙(xī)滑稽(jī)轮廓(kuî)头颅(lú)脚踝(huái)荒谬(miù)迸发(bâng)魅力(mâi)戏谑(xuâ)谓(wâi)卿(qīng)岂qǐ耶(yã)涉(shâ)猎孰(shú)若遂(suì)踌躇(chïu chú)捋胡子(lǚ)邓稼jià先鲜为人知xiǎn 妇孺皆知rú至死不懈xiâ鞠jū躬尽瘁cuì锲而不舍(qiâ)兀兀穷年(wù)群蚁排衙(yá)沥尽心血(lì)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ǒng)警报迭起(diě)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目不窥园kuī喃喃自语(nán nan)零乱不堪kān 义愤填膺yīng 氓(máng)流氓(mãng)村氓恶(wù)厌恶(â)凶恶荷(hã)荷花(hâ)荷枪实弹散(sǎn)散乱(sàn)散步铺(pū)铺床(pù)床铺没(mà)淹没(mãi)没有捋(lǚ)捋胡子(luō)捋起袖子生词锋芒毕露:毕,完全。
语文主题学习导学案
六年级第三单元课型整体预习课
单元主题人间真情
备课人
学习内容
《穷人》
《别饿坏了那匹马》
《唯一的听众》
《用心灵去倾听》
单元教学目标:
1、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人间真情,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我们心灵深处扎根。
2、让学生通过读,扫清文字障碍,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课文,完成下面学习卡
课文主要内容和表达情感
《穷人》
《别饿坏了那匹马》
《唯一的听众》
《用心灵去倾听》
四、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把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下面。
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导学案(9、10、11课)白喜娟第15课时内容标准: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重点难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焚书坑儒。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战争后期性质的变化。
汉武帝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自主复习1、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①废除王号,改称,自称。
②是最高统治者,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③在中央,实行。
④在地方,废除旧的,实行。
⑤为严格控制军权,规定以为发兵的凭证。
2、秦始皇巩固统一发展经济:①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铜钱。
②统一文字: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③统一度量衡④思想上:实行“”。
3、秦朝的疆域:⑴北筑长城:①目的:。
②起止点:。
③作用:。
⑵开凿灵渠:①目的:。
②作用:。
4、秦朝的暴政有:、、、、。
5、秦朝存在的时间:从年到年。
6、直接灭亡秦朝的是:。
7、西汉的建立:时间。
建立者(被称为)。
都城8、汉武帝的改革:(1)政治经济上:①削弱,加强皇权。
②削弱,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削弱诸侯王权)③设,加强中央监察权④铸,加强中央经济权(2)、思想上:“,”①提出者:②目的:。
③措施:。
④影响:。
9、汉武帝时的民族关系(经略边疆)(1)、北部:任用、北击匈奴。
(2)、西部:汉武帝派出使西域。
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请说一说有哪些?(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4)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两条。
第三单元整体复习导学案
9、巨人的花园
一、读拼音,写词语。
y?ng y? w?i qi?ng z…ng ti?n g?o sh? p?i ( ) ( ) ( ) ( ) x”n ch? f”g?i l?ng k”n?ng sh?
( ) ( ) ( ) ( )
二、照样子,把词语补充完整。
例:鲜花(盛开)
雪花( ) 鲜花( ) 绿树( ) 树叶( )瓜果( ) 狂风( ) 小鸟( ) 阳光( )
例:(漂亮)的花园
( )的心( )的笑声( )的寒风
( )的严冬( )的阳光( )的训斥
三、给带点的词语换上一个意思想同的词。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
( )
2、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的?( )
3、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
( )
4、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 )
5、孩子们听到训斥,纷纷逃窜。
( )
四、读句子,想象花园里的景象。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欢乐的笑声。
春天夏天
秋天冬天
五、理解课文后填空。
《巨人的花园》是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_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赶走孩子以后,便在花园里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拒之墙外。
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
后来,在_____________的启发下,_____________醒悟了,随那_____________花园里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生活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间,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k”)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谢谢你!”
1、按要求填空。
近义词:任性( ) 反义词:冷酷( )
2、“噢!是这么回事呀”句中的“这”指。
巨人终于明白了。
3、巨人最后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并且感谢他,而巨人刚开始则对孩子很生气并大声斥责,为什么巨人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10*、幸福是什么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 ) A开门见山 B以问题来命题
2、这篇童话是( )作家( )的作品,是按( )顺序记叙了( )引导( )通过十年的实践,终于弄明白了( )的故事。
读了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二、给下列词语加上拼音
彼此铁锹树杈耕地麦子家务
三、选字填空。
1、带代戴
( )路交( ) ( )替 ( )花 ( )表
2、做作
( )为 ( )好事 ( )业工( ) ( )人
四、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尽”在字典的解释有:①完毕;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竭力做到;⑤都,全。
1、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 )
2、在路的尽头,有一个小村庄。
( )
3、这里的美景说不尽,写不完。
( )
4、我们要尽力做到最好。
( )
五、照样子写词语,看谁写得多。
1、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善良
2、又快乐又兴奋
3、彼此(“彼”和“此”意思相反)
4、勤勤恳恳
六、扩写句子。
1、的泉水地流着。
2、的树苗地长成的大树。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十年前,三个牧羊的孩子把一口老喷泉的泉眼_____________了,又挖了一道_____________,还把堵在泉口的_____________都挖开了,清亮的泉水流了出来。
2、十年后,三位青年再见面时,第一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第二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第三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他们三个明白了幸福要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获得。
八、智慧的女儿是怎么回答三个牧童的话的?你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
九、课内语段阅读
这时候,有时突然之间,那位姑娘又出现了。
她没有变样,还是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是戴着那个白色的花环。
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
我很高兴你们都依照我的话又来和我见面了她说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1、给第二自然段加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突然——( ) 谦虚——( )
反义词:善良——( ) 幸福——( )
3、画“——”的句子在短文中是( )句。
我也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十、选字组词试试看。
带、戴、代: ( )表、 ( )花、 ( )领费、废:花( )、 ( )品、白( )填、添: ( )空、 ( )加、增( )肯、恳: ( )定、诚( )、勤( )
十一、三字俗语我会用
井底蛙替罪羊老黄牛铁公鸡变色龙千里马
1、比喻有才干的人。
( )
2、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 )
3、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 )
4、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 )
5、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 )
6、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