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
- 格式:xls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试验一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与称量200g。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②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1000g③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④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2000g——4000g⑤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土取4000g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时,准确至1g。
(2)将试样过2mm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4)各细筛上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筛前所取2mm筛下土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各粗筛上及2mm 筛下的土质量总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试验一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与称量200g。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②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1000g③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④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2000g——4000g⑤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土取4000g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时,准确至1g。
(2)将试样过2mm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4)各细筛上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筛前所取2mm筛下土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各粗筛上及2mm 筛下的土质量总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土的颗粒分析(筛分法)试验试验方法第一节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最大粒径小于2mm者,取100~300g;最大粒径为2~10mm之间的,取300~1000g;最大粒径为10~20mm之间的,取1000~2000g;最大粒径为20~40mm之间的,取2000~4000g;最大粒径大于40mm者,取4000g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一、试验目的:
1.确定土壤中不同粒径组成和含量,从而了解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力学
性质。
2.了解土壤颗粒组成对土壤的水力性质、保水能力和透水性等方面的
影响。
二、试验原理:
三、试验步骤:
1.取得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并将其空气干燥或用低温烘干去除水分。
2. 将土壤样品通过筛网进行分级筛分,通常使用7个不同粒径的筛网,如2mm、1mm、0.5mm、0.25mm、0.125mm、0.063mm和0.05mm等。
3.对每一个筛孔内的颗粒进行称重,并计算出通过每个筛孔的颗粒的
质量。
4.计算颗粒的百分比通过量和累计通过量,并绘制颗粒质量百分比和
粒径的曲线图。
5.计算土壤的粒径分散系数以及相关的颗粒粒径参数。
四、结果分析:
通过颗粒分析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反映土壤样品中不同粒径组分
的含量和质量分布。
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面的信息:
1.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可以反映土壤的粒径分布特点,比如有无明显的富集粒径,颗粒尺寸的分散情况等。
2.根据颗粒质量百分比曲线,可以计算土壤的粒径分散系数,从而了解土壤的颗粒组成均匀性。
3.通过颗粒分析试验所得到的结果,结合其他试验数据,可以分析土壤的力学性质、孔隙结构特征以及水力性质等。
总之,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是土壤力学和土壤工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试验之一、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可以获得土壤颗粒组成和颗粒大小分布等重要信息,对于研究土壤性质和工程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一)实验目的测定干土各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粒的组成情况。
供砂类土的分类、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二)实验原理土的颗粒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性质,工程上常依据颗粒组成对土进行分类,粗粒土主要是依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的,细粒土由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及胶体含量等因素,则不能单以颗粒组成进行分类,而要借助于塑性图或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颗粒分析实验可分为筛分法和密度计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分法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则用密度计法来测定。
筛析法是将土样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并按筛子孔径的大小将颗粒加以分组,然后再称量并计算出各个粒组占总量的百分数。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孔径10、5、2、1.0、0.5、0.25、0.075mm;(见附图1)2.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0.1g;3.振筛机;4.其它:毛刷等。
(四)操作步骤1.备土:从大于粒径0.075mm的风干松散的无粘性土中取出代表性的试样。
2.取土:取干砂500g称量准确至0.1g。
3.摇筛:将称好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放置到振筛机上进行筛分。
筛分时间为10分钟左右。
4.称量:逐级称取留在各筛上的质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将土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子中进行筛分。
2.筛分法采用振筛机,在筛析过程中应能上下振动,水平转动。
3.称重后干砂总重精确至1 g 。
(六)计算及制图1. 按下列计算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百分数:100ABm X m =⨯ 式中:X —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百分数,%;m A —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g ; m B —所取试样的总质量(500g )。
2.用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直径(mm )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级配曲线。
3.在级配曲线图上标明d 10, d 30, d 50和d 60 ,并计算不均匀系数及曲率系数。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是土力学和岩土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通过分析土壤颗粒的大小分布,可以获得土壤颗粒的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的信息,对工程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筛分法。
筛分法是通过自然筛分或者人工筛分的方式,将土壤颗粒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类和测定。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粒径大于75μm的颗粒分析,可以较准确地获得颗粒的分布情况。
下面将介绍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进行筛分试验之前,需要准备好试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待测土壤样品、一组标准筛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
需要准备的设备有电动筛分器和天平等。
在选择标准筛时,应根据试验要求和待测土壤的颗粒范围选择不同筛孔大小的筛网。
接下来,将待测土壤样品取出一定质量的土样,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去除大块杂质和将土样打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如果土样中有较大的杂质或者团聚块体,应先进行粗筛,将这些杂质和团聚物去除。
然后,将土样放入试验容器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土样达到饱和状态。
进行筛分试验时,首先将试验容器放入电动筛分器中,并打开电源。
电动筛分器会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进行筛分,使土样通过筛孔。
筛分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土壤样品的特性和试验要求进行,通常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多次筛分,直到不再有颗粒通过筛网为止。
筛分结束后,需要对筛网上的颗粒进行收集和称重。
可以使用喷水以及软刷等方法将筛网上残留的颗粒冲洗到试验容器中。
然后,将含有颗粒的试验容器放入水槽中,以浸泡方式取出装有颗粒的试验容器,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然后,将试验容器取出,除去水分,使用天平对含有颗粒的试验容器进行质量测定。
最后,根据颗粒的质量和筛孔的大小,计算土壤颗粒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百分含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有效筛孔(>75μm)内的有效含量(%)=100×\(G_1/(G1_+G2_+G3_+G4_+G5_)\),其中\(G_1\)为有效筛孔内的颗粒质量,\(G2\)、\(G3\)、\(G4\)、\(G5\)分别为其余筛网内的颗粒质量。
细粒物颗粒度组成筛分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细粒物是指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包括PM2.5、PM1、PM0.1等。
它是现代环境质量中一个重要的指标之一。
细粒物的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车辆排放、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等。
其对健康的影响很大,如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对细粒物的监测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颗粒度组成是细粒物颗粒之间的组成情况,包括颗粒物的形状、大小、密度等。
它可以用筛分分析法来测试。
筛分分析法是指利用一定大小的筛子将颗粒物按大小分滤的方法。
根据筛孔的大小把颗粒分为不同的级别,然后统计筛后各级别颗粒的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从而得到颗粒的组成情况。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细粒物颗粒形态和大小的测试方法;2. 了解有关颗粒的物理含义;3. 通过对不同颗粒的筛分实验,了解颗粒的组成情况。
三、实验器材1. 高精度筛分机2. 标准筛网组四、实验步骤2. 将筛网组置于筛分机上,并振动一段时间,使筛网组摆动均匀,并抖落筛孔中的颗粒,使其尽量散开。
3. 将筛分物料样品取出一小份,并放在筛网组上部。
开启筛分机,设定筛分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4. 待筛分结束后,将筛网组表面的颗粒取出,称量并记录重量和粒度组分。
5.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筛完全部物料样品。
6. 把每一份取出的颗粒分别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和粒度大小观察,并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将筛分结果汇总如下:粒径范围(μm)筛网号分数38.0 - 25.0 48 1.2%25.0 - 19.0 60 9.5%19.0 - 12.5 80 27.3%12.5 - 9.5 120 35.0%9.5 - 6.7 140 14.5%6.7 - 5.6 200 6.5%5.6 - 3.7 325 4.5%总计 100%六、实验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粒径分布的峰值在12.5-9.5μm,占总颗粒数的35.0%。
此外,还有27.3%的颗粒分布在19.0-12.5μm的范围内。
文件名称:SOP-QC-8016-01颗粒度的检测(筛分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16-01编制、审核、批准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行政管理部财 务 部QA 室QC 室营养粉车间仓 储 中 心文件名称:SOP-QC-8016-01颗粒度的检测(筛分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16-011目的建立颗粒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该项目检查操作。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中颗粒度检测的定量试验。
3职责6.1QC检验员:负责对颗粒度检测的管理。
6.2QC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参考文件GBT 21524-2008 无机化工产品中粒度的测定筛分法.5培训范围6内容:6.1手筛法:用手往复振摇实验筛,一手在振幅距离处轻轻碰撞实验筛,由此产生的震动使小于孔径的颗粒通过筛孔的筛分方法。
6.2方法原理:把预先于(105±2)℃下干燥并冷却至温室的无机化工产品样品,在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下,使用毛筛法进行筛分到达筛分终点后,称量不同筛子剩余样品的质量,计算出以筛网孔径为的粒度分布。
6.3仪器:实验筛、天平、羊毛筛子、电烘箱、超声波清洗器。
6.4分析步骤:文件名称:SOP-QC-8016-01颗粒度的检测(筛分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16-016.4.1将指定尺寸的实验筛从底盘到顶部按筛孔增大的顺序组装好。
6.4.2用天平称取20g~50g试样,精确至0.02g,放置在最顶部的实验筛上,盖上顶盖。
6.4.3测定(手筛法)用手振动试验,振幅约为0.1m,频率约为120/min,筛分时间为3min~5min,静至3min后,称量各筛的剩余物或筛下物,判定方案如(6.4.4)6.4.4筛分过程应连续进行,直至1min内通过剩余粒度级最多的试验筛的试样的质量分数小于0.1。
把留在筛上或底盘上的试料用毛刷仔细刷净,分别称量每个粒度级别的试验筛的筛余物质量(M1),所有筛余物的量的总和与称样量之差应不大于1.5%,否则,重新取样测定。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重量的百分数的方法。
(1)试验目的了解土的粒径组成情况,供土的分类及概略判断土的性质之用。
(2)试验方法及应用条件根据土粒径大小及级配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筛析法(又称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小于、等于60mm,大于0.075mn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试样。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试样。
本试验为筛析法。
(3) 仪器设备1)标准筛两套:粗筛:孔径为60,40,20,10,5,2mm;细筛,孔径为2,1,0.5,0.25,0.075mm。
2)摇筛机;3)分析天平::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称量l000g,最小分度值0.l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 01g.;4)研体、碾杆、烘箱、毛刷等。
(4) 试验步骤1)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取样数量按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5种情况,见表5-1。
2)将试样过2mm筛,称筛上和筛下的试样质量。
当筛下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 时,不作细筛分析;筛上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粗筛分析。
3)把标准筛依孔径大小顺序排好,最下面为底盘。
取筛上的试样倒入依次排好的粗筛中.筛下的试样置于细筛最上面的筛内加好盖放在摇筛机上摇震。
(在摇筛机上开动机器t0—15分钟)。
4)由最大孔径筛开始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手轻叩摇晃,如有砂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砂粒漏下为止,漏下的砂粒全部放入下一级筛内。
5)将留在各筛上的土粒分别倒在纸上,并用毛刷将筛网中的土粒轻轻刷下,然后再分别倒入铝盒中称量。
(底盘中之细粒土应保存好以备比重计法之用)。
6)各筛底盘内的土重之总和与总试样之重量不得相差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和界限含水率试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与称量200g。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② 最大粒径小于10mm 的土取300g ——1000g ③ 最大粒径小于20mm 的土取1000g ——2000g ④ 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土取2000g ——4000g ⑤ 最大粒径小于60mm 的土取4000g 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 ;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 时,准确至1g 。
(2)将试样过2mm 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 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 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
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T 0115-1993)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的土颗粒组成。
对于粒径大于60mm的土样,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二)仪器设备1、标准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mm、1.0mm、0.5mm、0.25mm、0.074mm2、天平;称量5 0009,感量5g;称量1000g,感量1g;称量200g,感量0.2g。
3、摇筛机。
4、其它:烘箱、筛刷、烧杯、木碾、研钵及杵等。
三)土的试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
2、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900g。
3、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1000~2 000g。
4、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2 000~4 000g。
5、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 000g以上。
四)试验步骤1、对于无凝聚性的土1)按规定称取试样,将试样分批过2mm筛。
2)将大于2mm的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大于2mm的各级粗筛。
将留在筛上的土分别称量。
3)2mm筛下的土如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缩分至100~800g。
将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小于2mm的各级细筛。
可用摇筛机进行震摇。
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m。
4)由最大孔径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至每分钟筛下数量不大于该级筛余质量的1%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一级筛内,并将留在各筛上的土样用软毛刷刷净,分别称量。
5)筛后各级筛上和筛底土总质量与筛前试样质量之差,不应大于1%。
6)如 2mm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 10%,可省略细筛分析;如2mm筛上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粗筛分析。
2、对于含有粘土粒的砂砾土1)将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将粘结的土团充分碾散,拌匀、烘干、称量。
如土样过多时,用四分法称取代表性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