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报告(筛分法)
- 格式:xls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
筛析法颗粒分析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通过筛析法对颗粒物料的大小分布进行分析;2. 掌握筛分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实验原理:筛析法,是一种用筛网对颗粒物料进行分类和筛选的方法。
通过筛网的不同孔径,将颗粒物料分为不同的粒径等级,并计算出每个粒径等级的分布比例(即分筛分析图)。
常用的筛分机构有振动筛、摆动筛、旋流筛等。
三、实验仪器:1. 筛分机:振动筛;2. 取样筛:3组,每组筛网孔径依次减小,分别为12.5mm、6.3mm、3.15mm;四、实验步骤:1. 将样料进行粗筛,将大颗粒物料筛去,得到1kg左右的试验样料;2. 取出约300g试验样料,称重;3. 相应取出3组筛网,按大小顺序摆放好,最底层为孔径最大的筛网,最上层为孔径最小的筛网;4. 将试验样料倒入最上层筛网内,盖上盖子;5. 打开筛分机,开始振动筛分;6. 结束筛分后,取出每个筛网内的物料,进行称重,记录每个筛网内物料的重量(单位为g),并计算出累计分布率和累积通过率;7. 绘制分筛分析图。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筛网孔径/mm | 全部物料/g | 筛余物料/g | 筛过物料/g | 累积筛过物料/g | 累积筛过率(%) | 累积筛余物料/g | 累积筛余率(%) || ------------ | ----------- | ----------- | ----------- | ---------------- | -------------- | ---------------- | -------------- || 12.5 | 256.75 | 124.65 | 132.10 | 132.10 | 51.45 | 124.65 | 48.55 || 6.3 | 89.40 | 38.65 | 50.75 | 182.85 | 71.23 | 163.30 | 28.77 || 3.15 | 37.70 | 9.65 | 28.05 | 210.90 | 82.32 | 172.95 | 17.68 |从分筛分析图中,可以看出试验样料的粒径分布情况。
土壤颗粒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对土壤颗粒进行分析,了解土壤中不同颗粒的含量及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提供参考数据。
实验材料:
1. 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
2. 试管、试剂瓶等实验仪器
3. 显微镜、显微镜片等观察设备
实验步骤:
1. 取土壤样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土壤样品的颗粒形态,记录镜
下观察得到的颗粒数据。
2. 将土壤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轻轻摇动试管,使土
壤颗粒悬浮在水中。
3. 将悬浮的土壤颗粒置于左右一位显微镜中,通过显微镜观察颗粒
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4. 利用显微镜片对土壤颗粒进行测量,记录每种颗粒的直径大小。
5. 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各种颗粒
的含量及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 土壤A样品中,细粒颗粒所占比例为50%,粗粒颗粒为40%,粗砂颗粒为10%。
2. 土壤B样品中,细粒颗粒所占比例为60%,粗粒颗粒为30%,粗砂颗粒为10%。
3. 土壤C样品中,细粒颗粒所占比例为40%,粗粒颗粒为50%,粗砂颗粒为10%。
4. 通过对比不同土壤样品的颗粒组成,可以发现它们在颗粒大小和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决定了其适用性和生态环境。
实验总结:
该土壤颗粒分析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土壤特性的重要数据,对深入研究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颗粒对土壤养分吸收和保水性能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保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精品文档
土颗粒分析试验记录(筛分法)
委托单位:甘肃弘盛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 LKHLM1 试验编号:
工程名称S317 线临洮至康乐至和政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委托(取样)编号
工程用途试样名称试验日期
代表范围主要设备编号LH1-40 试验方法JTG E40-2007(T 0115-1993)
筛前总土质量 = g 小于 2mm 取试样质量 = g 小于 2mm 土质量 = g
小于 2mm 土占总土质量 %= %
粗筛分析细筛分析备注
孔径累积留筛小于该孔径小于该孔径的土质孔径累积留筛小于该孔径小于该孔径的土质
土质量的土质量量百分比土质量的土质量量百分比该表与密度计法或者移液( mm)( g)(g)(%)( mm)(g)( g)(%)管法联合使用
60 2
40 1
20 0.5
10 0.25
5 0.075
2
粒径分布范围
粒径70-6060-40 40-20 20-1010-5 5-2 2-1 1-0.5 0.5 - 0.25 - 0.075- <0.25 0.075 0.002 0.002
含量 %
试验:记录:.。
第1篇一、引言土颗粒级配是土壤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了解土壤颗粒级配对于土壤工程、农业种植、水土保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土壤颗粒级配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该地区土壤的颗粒组成特点,为相关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1. 样品采集:在某地区采集土壤样品,共采集10个样品,每个样品的采集地点具有代表性。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过筛等预处理,以去除杂质。
3. 颗粒分析:采用筛析法对土壤样品进行颗粒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过筛,筛孔尺寸分别为2mm、1mm、0.5mm、0.25mm、0.075mm、0.02mm、0.01mm。
- 称量每个筛孔的土壤样品重量,计算其占总样品重量的百分比。
4.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颗粒级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颗粒级配曲线、绘制直方图、分析土壤类型等。
三、数据分析结果1. 颗粒级配曲线:根据筛析法得到的土壤样品颗粒重量百分比,绘制颗粒级配曲线。
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颗粒级配曲线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分布,细颗粒(粒径小于0.075mm)含量较高,而粗颗粒(粒径大于2mm)含量较低。
2. 直方图:将颗粒级配数据绘制成直方图,可以看出土壤颗粒主要集中在0.02mm至0.075mm之间,说明该地区土壤属于粉质土壤。
3. 土壤类型分析:根据颗粒级配曲线和直方图,结合相关土壤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地区土壤类型为壤土。
四、结果讨论1. 颗粒级配特点:该地区土壤颗粒级配呈现出非均匀分布,细颗粒含量较高,这与该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有关。
2. 土壤类型:根据颗粒级配分析结果,该地区土壤类型为壤土,壤土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
3. 土壤改良:针对该地区土壤颗粒级配特点,可以考虑以下改良措施:- 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 合理轮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颗粒组成。
土的颗粒分析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的颗粒分析实验是为了确定土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从而对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评估和分类。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土的粒度组成,判断土的级配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的颗粒分析实验通常采用筛分法和比重计法。
筛分法是利用不同孔径的标准筛,将土样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离,然后分别称重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
比重计法则是根据土颗粒在悬液中沉降的速度与粒径的关系,通过测定悬液的密度变化来确定各粒组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标准筛:一套孔径分别为 2mm、1mm、05mm、025mm、0075mm 的筛子。
2、天平:称量 5000g,感量 5g;称量 1000g,感量 1g;称量 200g,感量 001g。
3、烘箱:能控制温度在 105℃~110℃。
4、搅拌器:包括搅拌棒和搅拌筒。
5、比重计:甲种比重计,刻度范围为 0~60,精度为 05。
6、其他:洗筛、洗瓶、研钵、瓷盘、量筒、移液管、三脚架、石棉网等。
实验材料为取自工程现场的代表性土样。
四、实验步骤(一)筛分法1、称取风干土样总质量,准确至 01g。
2、将土样通过 2mm 筛,称出筛上土的质量。
3、对通过 2mm 筛的土样进行四分法缩分,取其中一份作为试验用土。
4、将试验用土依次通过孔径为 1mm、05mm、025mm、0075mm 的筛子,进行筛分。
5、每次筛分后,分别称出各筛上土的质量,并计算各粒组的质量百分数。
(二)比重计法1、称取风干土样 30g,放入研钵中研散,然后全部通过 0075mm 筛。
2、将过筛后的土样放入瓷盘,置于 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后称重。
3、称取烘干土样 10g,放入量筒中,加入蒸馏水至 1000ml,搅拌均匀,使土样充分分散。
4、用搅拌器搅拌悬液 1min,然后静置 1min,用比重计测量悬液密度。
5、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比重计读数,每次读数前应搅拌悬液1min。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 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底盘 123 取走取走4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报告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取走 3 取走412图1-1标准筛图1-2 四分法图解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最大粒径小于2mm者,取100~300g;最大粒径为2~10mm之间的,取300~1000g;最大粒径为10~20mm之间的,取1000~2000g;最大粒径为20~40mm之间的,取2000~4000g;最大粒径大于40mm者,取4000g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 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底盘123 取走取走 4图1-1标准筛图1-2 四分法图解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 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123 取走取走 4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