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报告(筛分法)
- 格式:xls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
试验一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与称量200g。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②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1000g③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④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2000g——4000g⑤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土取4000g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时,准确至1g。
(2)将试样过2mm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4)各细筛上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筛前所取2mm筛下土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各粗筛上及2mm 筛下的土质量总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土的颗粒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土壤样本中的颗粒组成,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并对土壤进行分类和评价。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土壤中颗粒的分布情况、颗粒大小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壤的质地类型等。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土壤样本•水•酒精2.2 实验步骤1.将土壤样本放入容器中。
2.加入适量的水,并充分搅拌。
3.等待一段时间,让颗粒沉淀。
4.将上层液体倒掉,留下颗粒物质。
5.将颗粒物质转移到称量瓶中,并记录质量。
6.使用酒精清洗颗粒,去除有机物质。
7.再次称量颗粒物质的质量。
2.3 实验数据记录试验编号土壤质量(g)干燥后质量(g)1 10.5 8.22 9.8 7.93 11.2 8.7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土壤样本中颗粒的质量百分比。
以试验编号为1的样本为例,计算公式如下:颗粒质量百分比=干燥后质量−土壤质量土壤质量×100%计算结果如下:试验编号颗粒质量百分比1 22.86%2 19.39%3 21.43%通过统计分析所有样本的颗粒质量百分比,我们可以得到颗粒质量的分布情况。
进一步分析颗粒的大小分布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质地类型。
4.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样本中的颗粒质量百分比在20%左右,说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物质。
2.不同土壤样本之间的颗粒质量百分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土壤的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3.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土壤的质地类型,有助于评价其适用性和潜在用途。
5. 参考文献•[1] 王明. 土壤颗粒分析方法研究. 土壤学报, 2010.•[2] 张涛, 李平. 土壤颗粒组成与质地分析. 土壤, 2008.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验方法和数据结果进行撰写。
第 页,共 页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筛分法)
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试验依据样品编号样品描述样品名称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筛前总土质量(g)小于2mm土质量(g)小于2mm土占总土质量(%)
小于2mm取试样质量(g)
粗筛分析
细筛分析
孔径 (mm)累计留 筛土质 量(g)小于该 孔径土 质量 (g)小于该孔 径土质量 百分比 (%)孔径 (mm)累计留
筛土质
量(g)
小于该 孔径土 质量 (g)小于该孔 径土质量 百分比 (%)占总土
质量百
分比
(%)60 2.0 40 1.0 200.5100.2550.0752底
d60
d30
d10
不均匀系数Cu
曲率系数Cc
颗
粒 级 配 曲 线
备 注: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土的筛分试验以土的筛分试验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土的筛分试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试验目的土的筛分试验是为了确定土壤的颗粒组成及其粒径分布,进而分析土壤的工程性质和分类。
二、试验原理土的筛分试验利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对土样进行筛分,将土样中的颗粒按照其粒径大小进行分级,然后根据筛分结果绘制筛分曲线,得到土壤的颗粒组成及粒径分布。
三、试验步骤1. 准备土样:从野外或实验室中取得需要测试的土样,将其空气干燥或通过室内恒温恒湿条件下干燥至恒定质量。
2. 准备筛分设备:将筛网按照孔径从大到小依次叠放在筛架上,底部放置接收容器。
3. 筛选土样:将土样倒入筛网上,覆盖盖板,然后轻轻摇动筛架,使土样进行筛分。
注意,筛分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振动或使用过大的力量。
4. 称重:将每一级筛下的土样收集起来,并进行称重,记录下每一级的质量。
5. 数据处理:根据每一级筛下的土样质量,计算出每一级的通过率和累积通过率,并绘制筛分曲线。
6. 分析结果:根据筛分曲线,分析土样的颗粒组成及粒径分布。
四、数据处理1. 通过率计算:通过率等于通过筛孔的土样质量除以初始土样的质量,乘以100%。
2. 累积通过率计算:累积通过率等于通过该筛孔和所有较大孔径筛孔的土样质量之和除以初始土样的质量,乘以100%。
3. 筛分曲线绘制:横轴表示筛孔孔径的对数值,纵轴表示通过率或累积通过率,根据数据绘制曲线。
五、实验注意事项1. 筛分过程中要轻轻摇动筛架,避免过度振动或使用过大的力量,以免影响筛分结果。
2. 筛分前要确保筛网和筛架的清洁,避免杂质的干扰。
3. 筛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土样的飞溅和散落,防止误差的产生。
4. 对于含有粘性土的样品,在筛分前应适当加水或其他润湿剂,以减少粘结现象。
5.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计算的准确性。
土的筛分试验是一种确定土壤颗粒组成和粒径分布的方法,通过筛分曲线的绘制和分析,可以揭示土壤的工程性质和分类。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是土力学和岩土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通过分析土壤颗粒的大小分布,可以获得土壤颗粒的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的信息,对工程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筛分法。
筛分法是通过自然筛分或者人工筛分的方式,将土壤颗粒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类和测定。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粒径大于75μm的颗粒分析,可以较准确地获得颗粒的分布情况。
下面将介绍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进行筛分试验之前,需要准备好试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待测土壤样品、一组标准筛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
需要准备的设备有电动筛分器和天平等。
在选择标准筛时,应根据试验要求和待测土壤的颗粒范围选择不同筛孔大小的筛网。
接下来,将待测土壤样品取出一定质量的土样,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去除大块杂质和将土样打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如果土样中有较大的杂质或者团聚块体,应先进行粗筛,将这些杂质和团聚物去除。
然后,将土样放入试验容器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土样达到饱和状态。
进行筛分试验时,首先将试验容器放入电动筛分器中,并打开电源。
电动筛分器会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进行筛分,使土样通过筛孔。
筛分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土壤样品的特性和试验要求进行,通常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多次筛分,直到不再有颗粒通过筛网为止。
筛分结束后,需要对筛网上的颗粒进行收集和称重。
可以使用喷水以及软刷等方法将筛网上残留的颗粒冲洗到试验容器中。
然后,将含有颗粒的试验容器放入水槽中,以浸泡方式取出装有颗粒的试验容器,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然后,将试验容器取出,除去水分,使用天平对含有颗粒的试验容器进行质量测定。
最后,根据颗粒的质量和筛孔的大小,计算土壤颗粒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百分含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有效筛孔(>75μm)内的有效含量(%)=100×\(G_1/(G1_+G2_+G3_+G4_+G5_)\),其中\(G_1\)为有效筛孔内的颗粒质量,\(G2\)、\(G3\)、\(G4\)、\(G5\)分别为其余筛网内的颗粒质量。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报告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取走 3 取走412图1-1标准筛图1-2 四分法图解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最大粒径小于2mm者,取100~300g;最大粒径为2~10mm之间的,取300~1000g;最大粒径为10~20mm之间的,取1000~2000g;最大粒径为20~40mm之间的,取2000~4000g;最大粒径大于40mm者,取4000g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t0115-1993 筛分法
T0115-1993筛分法是一种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土的类别并分析粒径大于0.075mm的土颗粒组成。
该方法不适用于粒径大于60mm的土样。
在进行T0115-1993筛分法试验时,需要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粗筛、细筛、天平、摇筛机等。
其中,粗筛的园孔径为60、40、20、10、5、2mm,细筛的孔径为2.0、0.5、0.25、0.075mm。
此外,还需要注意试验环境的温湿度,并在进入试验室时进行检查和记录。
试验过程中,将土样放入摇筛机中,按照规定的筛分程序进行筛分。
筛分完成后,使用天平称量各筛上的土颗粒质量,并计算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百分数。
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土的颗粒级配情况,包括计算土样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等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T0115-1993筛分法试验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土样,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筛分方法和计算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一)实验目的测定干土各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粒的组成情况。
供砂类土的分类、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二)实验原理土的颗粒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性质,工程上常依据颗粒组成对土进行分类,粗粒土主要是依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的,细粒土由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及胶体含量等因素,则不能单以颗粒组成进行分类,而要借助于塑性图或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颗粒分析实验可分为筛分法和密度计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分法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则用密度计法来测定。
筛析法是将土样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并按筛子孔径的大小将颗粒加以分组,然后再称量并计算出各个粒组占总量的百分数。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孔径10、5、2、1.0、0.5、0.25、0.075mm;(见附图1)2.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0.1g;3.振筛机;4.其它:毛刷等。
(四)操作步骤1.备土:从大于粒径0.075mm的风干松散的无粘性土中取出代表性的试样。
2.取土:取干砂500g称量准确至0.1g。
3.摇筛:将称好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放置到振筛机上进行筛分。
筛分时间为10分钟左右。
4.称量:逐级称取留在各筛上的质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将土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子中进行筛分。
2.筛分法采用振筛机,在筛析过程中应能上下振动,水平转动。
3.称重后干砂总重精确至1 g 。
(六)计算及制图1. 按下列计算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百分数:100ABm X m =⨯ 式中:X —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百分数,%;m A —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g ; m B —所取试样的总质量(500g )。
2.用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直径(mm )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级配曲线。
3.在级配曲线图上标明d 10, d 30, d 50和d 60 ,并计算不均匀系数及曲率系数。
实验报告实验二颗粒分析实验实验人:学号:一、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就是测定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方法:筛析法。
(三)试验原理:将土样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并按筛子孔径的大小将颗粒加以分组,然后再称量并计算出各个粒组占总量的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
筛析法是测定土的颗粒组成最简单的一种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等于60mm,大于0。
075mm的土。
(四)试验仪器:1。
分析筛;(1) 圆孔粗筛,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和2mm。
(2) 圆孔细筛,孔径为2mm,1mm,0.5mm,0.25mm,0.075mm。
2.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
1g的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
01g的天平;3。
振筛机;4.烘箱、量筒、漏斗、研钵、瓷盘、不锈钢勺等。
(五)操作步骤:先用风干法制样(无粘性土),然后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按表5-1称取代表性的试样,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超过500g时,称量应准确至1g.(1)将按表5-1称取的试样过孔径为2mm的筛,分别称取留在筛子上和已通过筛子孔径的筛子下试样质量.当筛下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细筛分析;当筛上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粗筛分析。
(2)取2mm 筛上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粗筛筛析,然后再取2mm 筛下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细筛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细筛筛析。
细筛宜置于振筛机上进行震筛,振筛时间一般为10~15min 。
(3)按由最大孔径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称留在各级筛上及底盘内试样的质量,准确至0.1g.(4)筛后各级筛上及底盘内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前试样总质量的差值,不得大于试样总质量的1%。
(六)数据整理:1。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可按式(5-1)计算:xB Ad m m X = (5-1) 式中 X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A m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B m -当细筛分析时为所取的试样质量;当粗筛分析时为试样总质量(g );xd —粒径小于2mm 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g g %
g 分
计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1.5
日期:
复核人:
第 1 / 1 页
日期:
监理评鉴:
结论:经检验,该宕渣级配良好。
自检评鉴:
5.12
7721338 3.7
59812110 5.9 1.410218330918.70.0743*******.90.40.2522751338.3205689527414.8 3.24028131096330.70.540174055.3 2.01198114085.260133621377638.6(%)8085432713876.127721338100.0 3.7(g )(g )(%)(g )(g )(%)占总土质量
(㎜土质量的土质量百分比(㎜)土质量的土质量土质量百分比百分比粗筛分析细筛分析
孔径分计筛余小于该孔径占总土质量孔径小于该孔径小于该孔径的(—)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纪录(筛分法)
1338 3.71338 <2mm 取样质
量:
<2mm 占土质量百分比: <2mm 土质量:35681 筛前总土质
量: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
2011/4/8
路基\路基土石方工程\石方路基试验设备标准筛、天平、台秤等JTG E40-2007(T0115-1993)现场桩号环境条件温度 16 ℃ 湿度 76 %凉棚岭石渣
监理单位取样日期2011/4/7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
委托单位试验规程 试验编号:
工程名称: 合同号:
试验人:
主管:
土的不均匀系数 Cu= 曲率系数 Cc=样品描述风干的石渣
样品名称工程部位0.0
10.0
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百分数%
土粒直径(mm)
80
6040
20
10
5
2
1
0.5
0.25
0.074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