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分析试验作业指导书筛分法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建立颗粒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该项目检查操作。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中颗粒度检测的定量试验。
3职责6.1QC检验员:负责对颗粒度检测的管理。
6.2QC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参考文件GBT 21524-2008 无机化工产品中粒度的测定筛分法.6内容:6.1手筛法:用手往复振摇实验筛,一手在振幅距离处轻轻碰撞实验筛,由此产生的震动使小于孔径的颗粒通过筛孔的筛分方法。
6.2方法原理:把预先于(105±2)℃下干燥并冷却至温室的无机化工产品样品,在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下,使用毛筛法进行筛分到达筛分终点后,称量不同筛子剩余样品的质量,计算出以筛网孔径为的粒度分布。
6.3仪器:实验筛、天平、羊毛筛子、电烘箱、超声波清洗器。
6.4分析步骤:6.4.1将指定尺寸的实验筛从底盘到顶部按筛孔增大的顺序组装好。
6.4.2用天平称取20g~50g试样,精确至0.02g,放置在最顶部的实验筛上,盖上顶盖。
6.4.3测定(手筛法)用手振动试验,振幅约为0.1m,频率约为120/min,筛分时间为3min~5min,静至3min后,称量各筛的剩余物或筛下物,判定方案如(6.4.4)6.4.4筛分过程应连续进行,直至1min内通过剩余粒度级最多的试验筛的试样的质量分数小于0.1。
把留在筛上或底盘上的试料用毛刷仔细刷净,分别称量每个粒度级别的试验筛的筛余物质量(M1),所有筛余物的量的总和与称样量之差应不大于1.5%,否则,重新取样测定。
6.4.5每次测定结束后,用超神波对整套筛子进行清洗,以保证试验筛堵塞不大于1.0%。
6.4.6定期对试验筛进行计量或校准,若发现筛孔尺寸超过有关标准的要求或筛孔变形、筛网破损,应及时更换实验筛。
6.4.7计算结果粒度以细度或通过率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如下公式计算:W=(m-m1)÷M×100式中:m1------试验筛筛余物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7注意事项8相关文件9附录。
试验一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与称量200g。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②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1000g③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④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2000g——4000g⑤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土取4000g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时,准确至1g。
(2)将试样过2mm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4)各细筛上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筛前所取2mm筛下土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各粗筛上及2mm 筛下的土质量总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t0115-1993 筛分法
T0115-1993筛分法是一种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土的类别并分析粒径大于0.075mm的土颗粒组成。
该方法不适用于粒径大于60mm的土样。
在进行T0115-1993筛分法试验时,需要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粗筛、细筛、天平、摇筛机等。
其中,粗筛的园孔径为60、40、20、10、5、2mm,细筛的孔径为2.0、0.5、0.25、0.075mm。
此外,还需要注意试验环境的温湿度,并在进入试验室时进行检查和记录。
试验过程中,将土样放入摇筛机中,按照规定的筛分程序进行筛分。
筛分完成后,使用天平称量各筛上的土颗粒质量,并计算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百分数。
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土的颗粒级配情况,包括计算土样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等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T0115-1993筛分法试验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土样,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筛分方法和计算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土的颗粒分析(筛分法)试验试验方法第一节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最大粒径小于2mm者,取100~300g;最大粒径为2~10mm之间的,取300~1000g;最大粒径为10~20mm之间的,取1000~2000g;最大粒径为20~40mm之间的,取2000~4000g;最大粒径大于40mm者,取4000g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筛析法、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最大粒径小于2mm者,取100〜300g;最大粒径为2〜10mm之间的,取300〜1000g;最大粒径为10〜20mm之间的,取1000〜2000g;最大粒径为20〜40mm之间的,取2000〜4000g;最大粒径大于40mm者,取4000g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然后用图1-1标准筛1 2取走图1-2四分法图解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使圆锥成为1〜2cm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准确至0.1g;(2)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试验目的和方法土是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颗粒组成的集合体,为研究土的颗粒组成,将工程性质相近的颗粒归并为一类,称为粒组。
将土按颗粒大小分成不同粒组的过程,称为颗粒分析试验。
根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可粗略地判定土的透水性,可塑性,收缩及膨胀等物理性质。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的结果是级配曲线。
在颗粒级配曲线上,可以找到颗粒含量小于10%,30%,60%粒径分别为d10, d 30, d 60。
d10称为有效粒径,对砂性土而言, d10越小,它的透水性越低;黏性土的d10越小,土的可塑性越高,且膨胀性显著。
d60为控制粒径。
这三个指标组成粗粒土的级配指标。
不均匀系数C u d60d10曲率系数C c d302d10d60不均匀系数C u越小,级配曲线越陡,表明土颗粒越均匀,反之,则说明土颗粒组成越不均匀;曲率系数C C反映土颗粒分布范围。
根据工程经验,当C u≤ 5 时,属级配均匀的土,C u> 5 时,属级配不均匀的土。
当C C=1~3 时属级配良好,否则,是级配不良的。
根据此来判定级配的优劣情况。
目前,颗粒分析的主要方法有:(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 0.075~60mm的土。
(2) 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
当土中含有粒径大于和小于0.075mm 的颗粒,各超过10%时,应联合筛析法和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二、筛析法筛析法是将土样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将大小颗粒按筛的孔径逐级加以分组,分别计算出各粒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从而分析土的颗粒级配情况。
1.试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1)粗细筛各一套:粗筛,筛孔直径为分别为60mm,40mm,20mm,1Omm,5mm,2mm;细孔筛筛孔直径分别为2.Omm,1.Omm,0.5mm,0.25mm,0.75mm。
(2)天平:称量 5000g,分度值 1g。
称量 l000g ,分度值0.1g ,称量 200g,分度值 0.01g 。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 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123 取走取走 4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将已称量的试样倒入顶层筛盘中,盖好盖,用手或摇筛机摇振,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min , 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取下筛盘,在白纸上用手轻叩筛盘,摇晃,直到筛净为止。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 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123 取走取走 4图1-1标准筛图1-2 四分法图解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是土力学和岩土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通过分析土壤颗粒的大小分布,可以获得土壤颗粒的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的信息,对工程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筛分法。
筛分法是通过自然筛分或者人工筛分的方式,将土壤颗粒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类和测定。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粒径大于75μm的颗粒分析,可以较准确地获得颗粒的分布情况。
下面将介绍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进行筛分试验之前,需要准备好试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待测土壤样品、一组标准筛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
需要准备的设备有电动筛分器和天平等。
在选择标准筛时,应根据试验要求和待测土壤的颗粒范围选择不同筛孔大小的筛网。
接下来,将待测土壤样品取出一定质量的土样,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去除大块杂质和将土样打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如果土样中有较大的杂质或者团聚块体,应先进行粗筛,将这些杂质和团聚物去除。
然后,将土样放入试验容器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土样达到饱和状态。
进行筛分试验时,首先将试验容器放入电动筛分器中,并打开电源。
电动筛分器会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进行筛分,使土样通过筛孔。
筛分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土壤样品的特性和试验要求进行,通常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多次筛分,直到不再有颗粒通过筛网为止。
筛分结束后,需要对筛网上的颗粒进行收集和称重。
可以使用喷水以及软刷等方法将筛网上残留的颗粒冲洗到试验容器中。
然后,将含有颗粒的试验容器放入水槽中,以浸泡方式取出装有颗粒的试验容器,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然后,将试验容器取出,除去水分,使用天平对含有颗粒的试验容器进行质量测定。
最后,根据颗粒的质量和筛孔的大小,计算土壤颗粒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百分含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有效筛孔(>75μm)内的有效含量(%)=100×\(G_1/(G1_+G2_+G3_+G4_+G5_)\),其中\(G_1\)为有效筛孔内的颗粒质量,\(G2\)、\(G3\)、\(G4\)、\(G5\)分别为其余筛网内的颗粒质量。
筛分法测定粉体粒度分布实验粒度分布通常是指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在整个粉体中占多大的比例。
它可用粒度分布表格、粒度分布图和函数形式表示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
颗粒的粒度、粒度分布及形状能显著影响粉末及其产品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与其细度有关;陶瓷原料和坯釉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影响着许多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磨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等。
为了掌握生产线的工作情况和产品是否合格,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时取样并对产品进行粒度分布的检验,粉碎和分级也需要测量粒度。
粒度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筛析法、沉降法、激光法、小孔通过法、吸附法等。
本实验用筛析法测粉体粒度分布。
筛析法是最简单的也是用得最早和应用最厂泛的粒度测定方法、利用筛析方法不仅可以测定粒度分布,而且通过绘制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还可得到累积产率50%时的平均粒度。
一、实验目的意义本实验的目的:①了解筛析法测物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②根据筛分析数据绘制粒度累积分布曲线和频率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筛析法是让粉体试样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将其分离成若干个粒级,分别称重,求得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
筛析法适用约20μm~100㎜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
如采用电成形筛(微孔筛),其筛孔尺寸可小至5μm,甚至更小。
筛孔的大小习惯上用“目”表示,其含义是每英寸(2.54cm)长度上筛孔的数目。
也有用l㎝长度上的孔数或1㎝筛面上的孔数表示的,还有的直接用筛孔的尺寸来表示。
筛分法常使用标准套筛,标准筛的筛制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筛孔为1㎜的筛子作为基筛,也可采用泰勒筛,筛孔尺寸为0.074mm(200目)作为基筛。
筛析法有干法与湿法两种,测定粒度分布时,一般用干法筛分;湿法可避免很细的颗粒附着在筛孔上面堵塞筛孔。
若试样含水较多,特别是颗粒较细的物料,若允许与水混合,颗粒凝聚性较强时最好使用湿法。
此外,湿法不受物料温度和大气湿度的影响,还可以改善操作条件,精度比干法筛分高。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颗粒分析试验一、概述颗粒分析试验就是测定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的试验方法,可分为筛析法和沉降分析法。
其中沉降分析法又有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等。
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分析的方法来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则用沉降分析方法来测定。
这里我们仅对筛析法进行介绍。
二、筛析法筛析法就是将土样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并按筛子孔径的大小将颗粒加以分组,然后再称量并计算出各个粒组占总量的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
筛析法是测定土的颗粒组成最简单的一种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土。
(一)仪器设备1、分析筛;①圆孔粗筛,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和2mm。
②圆孔细筛,孔径为2mm,1mm,0.5mm,0.25mm,0.075mm。
2、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的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3、振筛机;4、烘箱、量筒、漏斗、研钵、瓷盘、不锈钢勺等。
(二)操作步骤先用风干法制样,然后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按表5-1称取代表性的试样,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超过500g时,称量应准确至1g。
表5-1筛析法取样质量1、无粘性土(1)将按表5-1称取的试样过孔径为2mm的筛,分别称取留在筛子上和已通过筛子孔径的筛子下试样质量。
当筛下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细筛分析;当筛上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粗筛分析。
(2)取2mm筛上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粗筛筛析,然后再取2mm筛下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细筛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细筛筛析。
细筛宜置于振筛机上进行震筛,振筛时间一般为10~15min。
(3)按由最大孔径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称留在各级筛上及底盘内试样的质量,准确至0.1g。
(4)筛后各级筛上及底盘内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前试样总质量的差值,不得大于试样总质量的1%。
颗粒分析试验作业指导书(筛分法)
1.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土的类别。
2.2适用范围: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5mm的土颗粒组成。
对于粒径大于60mm的土样,本试验方法不适用。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并记录试验时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仪器设备
4.2试样制备:土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制备满足试验要求的数量.)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0115—1993 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 试验结果整理:
6.1计算小于某粒径质量百分数,必要时按下式计算:
X=A/B *100
X—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百分数(%);
A—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g);
B—试样总质量(g)。
6.2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01%。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内容:○1.土的鉴别分类及代号;○2.颗粒配曲线;○3.不均匀系数;
8.注意事项:
8.1当大于0.075㎜的颗粒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5%时,应先进行筛分试验,然后经过洗筛,在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进行
试验。
8.2在选用分析筛的孔径时,可根据试样颗粒的粗、细情况灵活选用。
7.3用风干土样进行筛分试验,按四分法取代表性试样,数量随粒径大小而异,粒径愈大,数量愈多。
8.3对于无凝聚性的土样,可采用干筛法;对于含有部分黏土的砾类土,必须用水筛法,以保证颗粒充分分散。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5mm的土颗粒组成。
对于粒径大于60mm的土样,本试验方法不适用。
2 仪器设备2.1标准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mm、1.0mm、0.5mm、0.25mm、0.075mm。
2.2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1000g,感量1g;称量200g,感量0.2g。
2.3摇筛机。
2.4其他:烘箱、筛刷、烧杯、木碾、研钵及杵等。
3 试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3.1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
3.2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900g。
3.3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1000~2000g。
3.4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2000~4000g。
3.5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
4 试验步骤4.1对于无凝聚性的土4.1.1 按规定称取试样,将试样分批过2mm筛。
4.1.2 将大于2mm的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大于2mm的各级粗筛。
将留在筛上的土分别称量。
4.1.3 2mm筛下的土如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缩分至100~800g。
将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小于2mm的各级细筛。
可用摇筛机进行震摇。
整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4.1.4 由最大孔径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至每分钟筛下数量不大于该级筛余质量的1%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一级筛内,并将留在各筛上的土样用软毛刷刷净,分别称量。
4.1.5 筛后各级筛上和筛底土总质量与筛前试样质量之差,不应大于1%。
4.1.6 如2mm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细筛分析;如2mm筛上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粗筛分析。
4.2对于含有黏土粒的砂砾土4.2.1将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将黏结的土团充分碾散,拌匀、烘干、称量。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 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123 取走取走 4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 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 底盘123 取走取走 4图1-1标准筛 图1-2 四分法图解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 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或粒组占砂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的粒度成分,并作为砂土分类及土工建筑选料的依据。
二、基本原理筛析法是利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来分离一定量的砂土中与筛孔径相应的粒组,而后称量,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确定砂土的粒度成分。
此法适用于分离粒径大于0.075mm 的粒组。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一套(图1-1);2、普通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3、磁钵及橡皮头研棒;4、毛刷、白纸、尺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1) 风干土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在空气中放1~2天, 使土中水分蒸发。
若土样已干, 则可直接使用。
(2) 若试样中有结块时,可将试样倒入磁钵中,用橡皮头研棒研磨,使结块成为单独颗粒为止。
但须注意,研磨力度要合适,不能把颗粒研碎。
(3) 从准备好的土样中取代表性试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小于2mm 者,取100~300g ;最大粒径为2~10mm 之间的,取300~1000g ; 最大粒径为10~20mm 之间的,取1000~2000g ; 最大粒径为20~40mm 之间的,取2000~4000g ; 最大粒径大于40mm 者,取4000g 以上。
用四分法来选取试样,方法如下:将土样拌匀,倒在纸上成圆锥顶盖2mm 1mm 0.5mm 0.25mm 0.1mm 0.075mm底盘123 取走取走 4图1-1标准筛图1-2 四分法图解形(图1-2.1), 然后用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向一定方向旋转(图1-2.2), 使圆锥成为1~2cm 厚的圆饼状。
继而用尺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把土样分成四等份,取走相同的两份(图1-2.3、图1-2.4), 将留下的两份土样拌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下的土样约等于需要量为止。
2、过筛及称量(1) 用普通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准确至0.1g ;(2) 检查标准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大孔径在上,小孔径在下),筛孔是否干净,若夹有土粒,需刷净。
颗粒分析试验作业指导书(筛分法)
1.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土的类别。
2.2适用范围: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5mm的土颗粒组成。
对于粒径大于60mm的土样,本试验方法不适用。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并记录试验时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仪器设备
4.2试样制备:土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制备满足试验要求的数量.)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0115—1993 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 试验结果整理:
6.1计算小于某粒径质量百分数,必要时按下式计算:
X=A/B *100
X—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百分数(%);
A—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g);
B—试样总质量(g)。
6.2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01%。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内容:○1.土的鉴别分类及代号;○2.颗粒配曲线;○3.不均匀系数;
8.注意事项:
8.1当大于0.075㎜的颗粒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5%时,应先进行筛分试验,然后经过洗筛,在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进行
试验。
8.2在选用分析筛的孔径时,可根据试样颗粒的粗、细情况灵活选用。
7.3用风干土样进行筛分试验,按四分法取代表性试样,数量随粒径大小而异,粒径愈大,数量愈多。
8.3对于无凝聚性的土样,可采用干筛法;对于含有部分黏土的砾类土,必须用水筛法,以保证颗粒充分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