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52.00 KB
- 文档页数:1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在经济学中GDP和GNI是两个最常用的指标。
GDP 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NI是指国民收入总值。
世界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状况,通常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一般包括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指1960年成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
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故简称“北”。
发展中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的国家,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及北半球南部,故简称“南”。
这种“南北”划分,不是地理上的含义,而是指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过它的划分也是大致的。
在南方,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是发达国;在北方,中国、朝鲜等也是发展中国家。
两种类型国家的关系也叫“南北关系”。
两者间存在着资金与技术、原料与市场等方面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又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狭义上的南北关系仅指经济关系。
二者的经济差距又叫“南北之差”。
“南北之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方面: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4%,却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90%;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只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0%。
据外国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如果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每年保持5%,发达国家增长率保持2.5%,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还需要150年。
此外,占全球人口约1/7的20多个发达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额75%以上,即控制了世界近3/4的财富,而占全球人口6/7的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享有世界1/4的财富,按人均计算,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年达2700多美元,发展中国家则不到500美元。
据世界银行统计,10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储备总额为1569.48亿美元,19个发达国家的国际储备总额却为5057.48亿美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来描述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
发达国家指的是经济高度发展、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社会福利较好、科技水平较先进的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是指经济相对滞后、人均收入较低、社会福利较差、科技水平较落后的国家。
发达国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经济、科技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经济发达的国家通常具有高度工业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快,国内生产总值(GDP)较高。
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也较高,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好。
此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完善,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失业和退休等各方面的保障,保障居民的基本权益。
科技水平也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特点,他们通常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提高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
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较低,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
这些国家通常经历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但产业结构更新换代较慢,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广大居民仍面临生活困难。
此外,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存在不足。
科技水平较落后,科研投入相对较少,缺乏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由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所致。
历史上,发达国家具有长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资本和技术,能够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优势。
地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多位于欧美等区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也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特点,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然而,虽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逐渐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吸引外来投资、加强教育培训等手段,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甚至已经跻身中高收入国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