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固体力学大变形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63
固体力学概述1. 固体力学基本概念固体力学是研究固体在各种力和力矩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的科学。
固体可以是晶体、非晶体、复合材料或生物组织等。
固体力学主要关注的是固体在受力状态下的行为,包括变形、断裂、损伤等。
2. 弹性力学基础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的学科。
当外力撤去后,弹性体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胡克定律、弹性模量等。
3.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各种力和力矩作用下的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以及如何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结构。
4. 塑性力学塑性力学是研究塑性变形过程的学科。
当外力超过材料的屈服点时,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即使外力撤去后也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
塑性力学对于理解材料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工程设计中的安全系数至关重要。
5. 断裂力学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断裂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裂纹的萌生、扩展和断裂的过程,以及如何预测和控制材料的断裂行为。
6. 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是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的学科。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其力学行为比单一材料复杂得多。
复合材料力学对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7. 热力学与相变热力学与相变是研究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热力学特性和相变行为的学科。
它涉及到材料的热膨胀、热传导、相变温度等,对于理解材料的热行为和热稳定性至关重要。
8. 非线性力学非线性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现象的学科。
当外力足够大时,固体材料的力学行为会变得非常复杂,出现非线性现象,如分岔、混沌等。
非线性力学对于理解材料的极限行为和设计复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9.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用于求解各种复杂的固体力学问题。
通过将连续的物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称为有限元),可以用数值方法求解这些单元的平衡方程,从而得到物体的应力、应变等。
有限元分析是现代工程设计和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弹性变形名词解释弹性变形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的可逆性变形过程。
在弹性变形中,物体会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形状和大小的改变,但一旦外力停止作用,物体会重新回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种变形过程是可逆的,不会产生永久形变或破坏物体的结构。
弹性变形是固体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广泛应用于工程、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
它对于研究物体的力学性质和设计结构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弹性变形可以用很多名词来解释,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名词解释:1. 应力(Stress):应力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内部力。
它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可以分为正应力和剪应力两种。
正应力是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表面法线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力,剪应力是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表面法线方向垂直的力。
2. 应变(Strain):应变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形变量。
它是物体原始长度改变的比例,可以分为正应变和剪应变两种。
正应变是物体单位长度的变化量,剪应变是物体单位长度的旋转角度。
3. 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弹性变形能力的物理量。
它是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反映了物体对外力的抵抗能力。
常见的弹性模量有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
4. 压缩变形(Compression deformation):压缩变形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着一定方向发生的体积缩小现象。
在压缩变形中,物体的体积减小,但它的形状和大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5. 拉伸变形(Tensile deformation):拉伸变形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着一定方向发生的形状延伸现象。
在拉伸变形中,物体的长度增加,但它的体积和形状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6. 弹性极限(Elastic limit):弹性极限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最大应力点。
超过弹性极限后,物体会发生永久形变而不能回复到原来的形状。
7. 弹性回复(Elastic recovery):弹性回复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停止后重新回复到原始形状的能力。
固体力学基本方程固体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运动的学科。
其基础是一些基本方程,这些方程是描述固体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学表达式。
本文将介绍固体力学中的基本方程,包括应力-应变关系、变形与位移关系、能量方法、力学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等。
1.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应变关系是固体力学中最基础的方程之一。
它描述了外力作用下固体材料的应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应变是应力与弹性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对于线弹性材料,应力与应变之间满足胡克定律,即应力等于弹性模量与应变的乘积。
2.变形与位移关系变形与位移关系是描述固体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时,材料内部各点位移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对于小变形情况,可以利用拉格朗日描述变形。
拉格朗日公式用位移场来描述固体的运动,并与应变场相关联。
位移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由位移梯度张量和应变张量之间的关系给出。
3.能量方法能量方法是固体力学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它基于能量守恒原理,通过计算系统储存的弹性势能和外界对系统做的功来得出力学行为。
能量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弹性材料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塑性、粘弹性和断裂等不同力学行为的分析。
4.力学平衡方程力学平衡方程是固体力学中最基本的方程之一。
它描述了固体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根据牛顿定律和力的平衡性,可以得出力学平衡方程。
对于静力学平衡,作用在物体上的体力之和等于零;对于动力学平衡,还需要考虑物体的加速度。
5.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是解固体力学问题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描述了固体物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边界条件可以包括位移边界条件、力边界条件和热边界条件等。
位移边界条件描述了物体的边界上的位移情况,力边界条件描述了物体与外界的力的作用关系,热边界条件描述了物体在温度变化下的行为。
固体力学基本方程是固体力学研究的基础,它们为解决工程和科学问题提供了框架和方法。
这些方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材料强度分析、结构力学、固体材料的变形和破坏行为等。
固体力学固体力学是力学中形成较早、理论性较强、应用较广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可变形固体在外界因素(如载荷、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其内部各个质点所产生的位移、运动、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等的规律。
固体力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弹性问题,又有塑性问题;既有线性问题,又有非线性问题。
在固体力学的早期研究中,一般多假设物体是均匀连续介质,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复合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扩大了研究范围,它们分别研究非均匀连续体和含有裂纹的非连续体。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至天体,小至粒子的固态物体和各种固体力学问题。
人所共知的山崩地裂、沧海桑田都与固体力学有关。
现代工程中,无论是飞行器、船舶、坦克,还是房屋、桥梁、水坝、原子反应堆以及日用家具,其结构设计和计算都应用了固体力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由于工程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固体力学也在发展,一方面要继承传统的有用的经典理论,另一方面为适应各们现代工程的特点而建立新的理论和方法。
固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按照物体形状可分为杆件、板壳、空间体、薄壁杆件四类。
薄壁杆件是指长宽厚尺寸都不是同量级的固体物件。
在飞行器、船舶和建筑等工程结构中都广泛采用了薄壁杆件。
固体力学的发展历史萌芽时期远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前,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古国就开始建造有力学思想的建筑物、简单的车船和狩猎工具等。
中国在隋开皇中期(公元591~599年)建造的赵州石拱桥,已蕴含了近代杆、板、壳体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工艺精度的提高,人类在房屋建筑、桥梁和船舶建造方面都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早期的关于强度计算或经验估算等方面的许多资料并没有流传下来。
尽管如此,这些成就还是为较早发展起来的固体力学理论,特别是为后来划归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那些理论奠定了基础。
发展时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17世纪物理学的成就,为固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在18世纪,制造大型机器、建造大型桥梁和大型厂房这些社会需要,成为固体力学发展的推动力。
固体力学中的弹性变形分析弹性变形分析是固体力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及其内部应力分布。
弹性变形分析在工程设计和材料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能够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有关结构强度和材料特性的重要信息。
弹性变形是指物体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变形行为。
这种变形是由于物体的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微小的变化所引起的。
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外部力会导致原子和分子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引起整个物体的变形。
在弹性变形的过程中,物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当外部力解除后,物体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和大小。
弹性变形分析可以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来描述。
应力是物体受力后单位面积上的内部力,而应变是物体受力后单位长度的相对位移。
根据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表明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用弹性模量来表示。
弹性模量是描述物体弹性性质的重要参数,它是描述应力和应变之间关系的比例系数。
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不同,材料的弹性性质也会因此而有所差异。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弹性模量可以根据宏观实验数据和材料特性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材料的弹性变形特性。
弹性变形分析在工程设计中有广泛应用。
通过进行弹性变形分析,工程师可以确定材料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从而确定材料是否适用于特定工程应用。
此外,弹性变形分析还可以用于优化工程设计,例如减少应力集中和破坏点,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材料研究中的弹性变形分析也非常重要。
通过对材料的弹性变形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变形机制。
这对于开发新材料和改进材料特性至关重要。
通过弹性变形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重要参数,为材料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弹性变形分析在固体力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能够揭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和内部应力分布,为工程设计和材料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弹性变形分析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优化工程设计和开发新材料。
材料力学考试重点一、。
课程的性质、任务材料力学是变形体力学的最基础课程。
固体力学(即变形体力学)是研究固体材料的变形、流动和断裂的一门科学。
它是材料科学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为了提高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力学基础素养,使之掌握该专业所必需的固体力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分析计算能力和基本的力学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力学基础。
教学的同时注意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理论力学静力学是系统学习力学课程的必要基础。
因此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力学静力学的有关概念和理论。
了解几种常见的约束类型的性质及静力学基本公理。
较熟练地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2.了解静力学的基本任务。
理解并掌握力线的平移定理。
熟悉各类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结果。
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并能熟练地应用它们去求解物体(或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简单了解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力对轴之矩的概念及重心的概念。
3.理解并掌握固体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对固体力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有明确的认识。
4.掌握一维工程构件三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和变形的分布变化规律、基本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方法。
5.清楚了解研究测试固体材料力学性质的意义和方法,对常见固体材料(典型的金属材料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和测定方法有基本认识和掌握。
了解电测应力方法的基本原理。
6.对应力、应力状态、应变、应变、应变状态的概念有较明确的认识。
较熟练掌握应力分析理论和应变分析理论。
7.理解和掌握固体材料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主要特征,对屈服函数、主应力空间、屈服面、屈服曲线、屈服条件等概念有较明确认识。
熟悉掌握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莫尔强度理论和库仑-纳维叶剪切强度准则的基本观点、适用范围、表达形式和工程应用。
固体力学基础和结构优化固体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是现代工程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
而结构优化则是通过数学、计算机和工程力学等方法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更加经济、可靠、轻量化的结构。
固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力学基本原理、应力、应变、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等。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应力和应变,根据固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弹性体和塑性体。
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根据材料的性质可以分为线弹性和非线弹性。
线弹性假设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非线弹性研究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极限载荷或超过材料抗力时,物体可能发生破坏,这时需要借助断裂力学来研究物体的破坏行为。
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应力场和应变场中,如何扩展和传播导致破坏的裂纹形成和破裂的学科。
在了解了固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理论来进行结构优化的设计。
结构优化是指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设计方法改进结构的性能,并寻求最佳的结构形式。
优化设计可以通过减小结构重量、降低应力和应变、提高结构自然频率等方面来提升结构的性能。
结构优化方法主要分为传统优化方法和现代优化方法。
传统优化方法包括直接搜索法、系统搜索法、逐级法、响应面法等,这些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和计算,但在复杂的结构优化问题上效果较差。
现代优化方法主要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结构优化问题,但计算量较大。
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制造性等。
通过调整结构的材料选择、截面形状、连接方式等来达到最佳的设计结果。
在实际工程中,固体力学和结构优化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航空航天工程中,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减轻飞机、火箭等的结构重量,提高载荷能力和燃油效率;在桥梁工程中,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减小结构挠度,提高刚度和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确保安全。
简述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变形固体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而不恢复原状的物质。
它的基本假设有三个方面:连续介质假设、弹性线性假设和平面假设。
连续介质假设是变形固体研究的基础假设。
它假设物质是连续分布的,不考虑其内部离散结构,将物质视为无限小的微元,不考虑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个假设使得我们能够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变形固体的宏观性质和行为。
弹性线性假设是变形固体力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之一。
它假设固体在小应变范围内,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满足胡克定律。
这个假设使得我们能够通过简单的线性代数方法来描述和求解变形固体的力学问题。
然而,在大应变范围内,弹性线性假设将不再适用,因为材料的非线性行为会显现出来。
平面假设是变形固体力学研究中的另一个基本假设。
它假设固体在变形过程中,其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且垂直于变形方向。
这个假设使得我们能够简化问题的复杂度,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从而更容易进行分析和计算。
基于以上三个基本假设,变形固体力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描述和预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
在应用方面,变形固体力学的理论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工程结构,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分析地震引起的土体变形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变形固体力学的基本假设并非绝对适用于所有情况。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高速碰撞、材料断裂等极端条件下,物体的变形行为可能不再满足上述假设,需要引入更加复杂的力学理论来描述和分析。
变形固体力学的基本假设包括连续介质假设、弹性线性假设和平面假设。
这些假设为我们研究和应用变形固体力学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数学工具。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和条件,合理选择适用的力学理论和假设,以获得准确且可靠的结果。
固体力学知识点固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固体物质内部受力和变形的规律。
在工程领域和物理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固体力学的基本知识点。
一、应力与应变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受力,通常用符号σ表示,它可以分为正应力、剪应力等不同类型。
应变是物体单位长度的变化量,通常用符号ε表示,包括线性应变、剪应变等不同类型。
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用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参数来描述。
二、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性质。
其中的胡克定律规定了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弹性力学的基础。
在实际工程中,弹性力学的理论可以用来设计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塑性力学塑性力学研究的是物体在受到较大应力时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在工程领域中,塑性变形会导致材料的永久变形,而不会完全恢复原状。
材料的屈服点是塑性变形开始的临界点,超过屈服点后材料就会发生塑性变形。
四、断裂力学断裂力学研究的是材料在受到外界作用下失去稳定性、发生破裂的过程。
断裂可以分为韧性断裂、脆性断裂等不同类型,影响因素包括应力集中、缺陷等。
在材料设计和工程实践中,断裂力学的理论可以用来预测物体的破坏形式和破裂强度。
五、应用领域固体力学的知识点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航空航天领域、材料加工等方面。
通过对固体力学知识的研究,可以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固体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学习固体力学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内部的受力和变形规律,为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以上介绍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固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79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从本章开始,讨论的研究对象是变形体,属于固体力学的范畴。
在前面各章中,我们将物体视为不发生变形的刚体,讨论其平衡问题。
事实上,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但或多或少总有变形发生,而且还可能破坏。
因此,不仅要研究物体的受力,还要研究物体受力后的变形和破坏,以保证我们设计制造的产品或结构能实现预期的设计功能和正常工作。
要研究固体的变形和破坏,就不再能接受刚体假设,而必须将物体视为变形体。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矢量可以认为是滑移矢,力偶矩矢是自由矢,是因为没有考虑物体的变形。
对于变形体,力矢量不再能沿其作用线滑移,力偶矩矢也不再能自由平移,因为它们的作用位置将影响物体的变形。
变形体静力学研究的是平衡状态下,变形体的受力和变形问题。
§4.1 变形体静力学的一般分析方法在第一章中,已经简要地介绍了以变形体为对象的静力学基本研究方法。
即需要进行下述三个方面的研究:1)力和平衡条件的研究。
2)变形几何协调条件的研究。
3)力与变形之关系的研究。
在开始讨论变形体静力学问题之前,先以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变形体静力学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
例4.1 长2L 的木板由二个弹性常数为k 的弹簧支承,如图4.1所示。
弹簧的自由长度为h ,既能受压,也能受拉。
若有一人从板中央图4.1 例4-1图向一端缓慢行走,试求板与地面刚刚接触时,人所走过的距离x。
解:设人重为W,板重与人重相比较小,忽略不计。
讨论板与地面刚刚接触的临界状态,此时F=0;弹簧B受压缩短,弹簧A受拉伸长,板受力如图所示。
1) 力的平衡条件:由平衡方程有:∑F y=F B-F A-W=0 --(1)∑M A(F )=2aF B-(x+a)W=0 --(2)如果x已知,弹簧反力F A、F B即可求得。
现在x未知,只考虑力的平衡不能解决问题,需考虑变形。
板与弹簧相比刚硬得多,可作刚体处理,只考虑弹簧的变形。
2) 变形几何协调条件:弹簧变形如图所示,刚性板要保持为直板,则二弹簧变形后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h B/h A=(L-a)/(L+a) (x>0) --(3)弹簧A、B的变形为δA=h A-h (图中假定为受拉伸长);--(4)及δB=h-h B(图中假定为受压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