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固体力学全套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8.16 MB
- 文档页数:736
第二章:化学键与晶体形成在固体物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从化学的角度来研究固体,所以化很大的精力去计算各种固体的结合能(binding energy),并依此对固体进行粗略的分类。
后来在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发展以后,人们依据电子在实空间的分布来对固体进行分类,也就是化学键或者是晶体的键合(crystal binding)的理论。
最精确的固体分类是在能带理论发展以后才实现的。
原子物理研究了单个原子中的电子能级.首先,考虑一个电子,单个电子是以一定的几率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中分布,几率分布的密度()()2r r ψ=ρ(()r ψ是单个电子的波函数). 根据量子力学,三维空间中单个电子的波函数),()()( φθ=ψlm n Y r R r 是能量E,轨道角动量2L和分量z L 三个算符的共同本征函数,其量子数分别为n, l, m(221n E n -=,n=n ’+l+1),一组量子数确定电子的一个轨道.在考虑一个原子中的多个电子的时候,忽略了电子之间很强的库仑排斥作用(很奇怪和大胆的近似,但误差不大),认为多个电子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 ’s exclusion principle)以及洪特规则(Hund ’s rule)依次排入单个电子的轨道.这就分别形成了(1s,2s,2p,3s,3p,3d,...)等电子壳层和亚壳层.在原子结合成为固体的过程中,内部满壳层的电子(core electrons)基本保持稳定,价电子(valence electrons)在实空间会随着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重新分布。
按化学家的语言说,就是在原子之间形成了化学键(Chemical bond)。
不同的固体拥有不同的化学键。
晶体:原子、离子或分子呈空间周期性排列的固体,以区别于内部不具有周期性的非晶体。
原子间引力:一般来说,晶体比自由原子的空间混乱集合稳定,这意味着原子之间存在等效的相互吸引力(本质是库仑相互作用加上量子效应),从而构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