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初中美术 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22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使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了解世界遗产的由来、特点、意义,了解我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护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拓展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2、感受我国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热情。
3、能使用适宜的语句对某一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之美、历史、文化价值等进行概括,能清晰表达个人感受。
过程与方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欣赏过程与方法,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形式和风格。
从“整体造型美、色彩美、季节变化美、文化特征美”等方面来欣赏、评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成就、文化与历史价值,培养对世界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己经能够熟练在互联网里收集、整理信息,但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防止学生在庞杂的数据信息前消耗过多精力。
学生对相关地理、历史、社会等背景知识了解不够,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3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艺术之美及保护意义。
二、教学难点1、通过欣赏、分析作品,感受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特征,技法民族自豪感。
2、理解到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懂得珍惜与保护。
4教学过程【课前自主学习】借助互联网、报刊杂志、向师长请教等方式,收集信息。
老师推荐, fengniao. com/slide/386/38639102. htmlttshow (图文并茂的45处中国世界遗产介绍,图片精美、介绍精要。
)一、什么是“世界遗产” ?分类?二、找找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共有几个?分布在哪些省份?三、预习课本,至少了解其中一件中国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背景。
【课堂探究】一、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开展历程,欣赏中国世界遗产图片,导入新课。
二、中国世界遗产知多少?课堂练习1:每组抽一张中国世界遗产的标签,小组讨论后,由代表说出所在省份及所属类型(或贴到大地图上相应位置)。
三、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里?1、老师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感受,同学们猜猜看是哪一个。
初中美术岭南社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图片的欣赏,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护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素养。
2、通过学习,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培养对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和上学期对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的欣赏评述能力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护的意义;难点是通过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培养对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欣赏投入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我国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欣赏感受引出主题。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的文化艺术杰作,前认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活动2【讲授】了解世界遗产与审美的重点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外国世界遗产之美》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是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通过对这些遗产的介绍,培养学生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和认识一些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学习用艺术语言描绘和表达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美;•掌握一些绘画和造型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通过阅读和讨论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创作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艺术和美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点•学习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通过艺术语言描绘和表达遗产的美;•运用绘画和造型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运用艺术语言表达遗产的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启发学生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吗?2. 学习课文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外国世界遗产之美》,理解课文内容。
在阅读完课文后,可以进行一些讨论,如:•你们觉得这些遗产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之处?•你们对这些遗产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和感受?3. 艺术作品欣赏通过展示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遗产的美。
可以选择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进行展示和欣赏,并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4. 艺术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和造型的方式,表达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遗产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理解。
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广东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欣赏语言、设计语言的表达。
3.通过学习,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培养对人类共有的世界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所了解,但是只是片面知道一些比较著名的遗产名字。
学生对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不是很清晰学生热衷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但缺乏细节的学习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开平碉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建筑特点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激发创作灵感。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程导入1、教师用课件展示一组开平碉楼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思考图片出处。
活动2【导入】课程发展1、教师给出标题提示所欣赏图片在中国。
2、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所欣赏图片的出处。
活动3【讲授】讲授新课1、教师明确欣赏图片的出处位于广东的开平碉楼。
2、教师展示广东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开平碉楼的地理位置。
3、教师说明开平碉楼的建筑年代:明末清初开始建造4、教师展示开平碉楼的图片,学生根据开平碉楼的名字与地理位置,外形特点思考并回答碉楼的功能。
教师归纳开平碉楼的功能:A、防御敌人(强盗)B、防御自然灾害(洪水)。
5、展示图片(开平碉楼的外在景观)学生总结出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
A:高:开平碉楼为四层楼以上的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
B:铁窗:碉楼的窗户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
C:阳台:实用性很高,即可视察敌情,也可以让家人晾晒物品,人性化设计提升了家人的居住环境质量。
6、展示图片(开平碉楼的楼顶),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开平碉楼。
教师总结出变幻多端的楼顶艺术特点。
A:半球体式穹顶:借鉴了罗马式、伊斯兰教等建筑造型。
B:中国凉亭式屋顶:借鉴中国园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