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异常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982.50 KB
- 文档页数:4
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X a Y 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C【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一个基因组成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 b、Y、YB.X b、aY、YC.aX b、aY、YD.AaX b、Y、Y【答案】A3.下图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精细胞。
有关该精细胞的形成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B.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突变为a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中的相同,且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该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Ⅰ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Ⅰ分裂异常。
1.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的雄性小鼠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其他变异)。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正常分离B.与AA为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C.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正常分离D.与AA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基因型为A、a、a【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因此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并且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发生分离。
【详解】AC、通过分析减数分裂的过程,如果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正常分离,则含A和a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最终形成的四个精子是Aa、Aa,另外两个不含有A和a基因,不符合题意,如果减数第一次正常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含A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一极,形成AA 的精子,同时形成的一个精子不含A和a基因,另外两个精子正常分裂,各含有一个a基因,A错误,C 正确;B、根据AC选项分析,与AA为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不含有A和a基因,B错误;D、根据AC选项分析,AA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其中两个含有a,另外一个不含有A和a基因,D 错误。
减数分裂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 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 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 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 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 基因突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 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 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基因数量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 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
在 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 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 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
如 图1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注敦集一裁井®! 产嗚的-+WB9* ■ ■ w • n>4- ■~vs»«a «4> #*5>«WW /f H iF?U腸 *#«!£*: *,£« : §«*3产尽w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产性的 配干星----------产性的K f因嬉客1•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2•—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 图中,b 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 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3•如图表示某细胞(含 4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 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4•基因型为AaXBY 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 型配子。
2020高考生物核心考点透视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Ⅰ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Ⅰ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两种精细胞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aB、ab四种精细胞C.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D.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答案】D【解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两种精细胞是正常的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发生异常,A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应该产生2种配子,若产生了AB、Ab、ab、aB四种配子,则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C错误;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产生X B X B的异常卵细胞,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正确。
减数分裂及其异常情况的研究减数分裂是细胞有性生殖的基础过程,影响着生物群体的进化和多样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配对、重组、分离和再组合,将一倍体的染色体数减半,生成具有不同基因组的亲代单倍体细胞,这些细胞将再通过同源染色体的重组和非等位基因的随机分配而产生差异性的后代基因。
然而,减数分裂具有异常情况,如多自交减数分裂、非同源染色体结合和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这些异常情况导致有性生殖进程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着种群的进化和流行。
一、多自交减数分裂多自交减数分裂是指染色体向自己或同源染色体的亲代染色体结合而形成四条染色体的过程。
在多自交减数分裂中,重组率非常低,特别是在多自交减数分裂的早期阶段。
这个过程在植物,特别是杂交的高等植物中经常发生。
多自交减数分裂的问题在于重组率低,导致基因组的变异很低,后代间的差异也相对较小,这样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长期以来,随机变异的速度减缓,繁殖后代的基因组也没有积累足够的差异化,某些群体中的缺陷基因会得到固定,从而导致种群的衰弱和灭绝。
二、非同源染色体结合非同源染色体结合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来自不同染色体的染色体末端发生连接,形成新的染色体结构或替换序列。
这种情况在动植物、真菌等各种生物群体中也经常发生,在不同生物中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效应和作用。
非同源染色体结合的问题在于,如果结合的位置不当,可能会导致带有离体染色体的细胞无法发育,也会产生繁殖障碍,阻塞生物体的进化和多样性。
三、非整倍体减数分裂非整倍体减数分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减数分裂过程生成的单倍体细胞数目不为偶数的过程。
这种减数分裂异常情况的问题在于,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减数分裂生成的单倍体细胞数目不为偶数,会导致染色体编号不正确,从而影响杂合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组合,繁殖后代的基因组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总体来说,减数分裂及其异常情况是有性生殖的基础过程,影响着物种进化和流行。
针对减数分裂的异常情况,科学家们在生物学和医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生物效应,从而更好地支持和发展现代基因学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与治疗。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X a Y 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C【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 a 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浅析生物常考易错之减数分裂异常岱山中学柴君波纵观近几年各地的模拟卷和高考卷题中,有很多考查减数分裂的题目.在教学中,许多生物教师深有体会,学生对涉及减数分离异常知识点的各类题型,解答时感觉难度较大,常考常错。
一、易错归因1.减数分裂异常涵盖知识小点多,且彼此间相互关联递进。
(1)异常发生的时期可以是减Ⅰ;或者是减Ⅱ;也可减Ⅰ、减Ⅱ均发生.(2)减数分裂注重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就必须掌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同型、异型)在异常时的行为情况。
(3)随着异常分裂,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分离、组合情况.(4)异常分裂后产生的正常、异常配子的类型(以染色体或基因表示)以及数目比例。
2.教师讲解不到位。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知识重难点,原本学生掌握层次不一。
拓展异常分裂时,教师未能采取有效教学方式将异常过程理顺,把上述知识小点讲透、讲深,而造成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
更有甚者,单单要求学生机械记住高考复习用书上相应的规律总结。
3.试题题型多样,考查类型丰富(可结合下文例题体会)。
可以考一个知识小点,也多个综合考;可以题干告知异常原因,考查结果分析,也可以倒过来告知异常结果,推断原因;可以简单的选项,也可文字说明等。
4.学生能力差异。
主要体现在该知识掌握程度、熟练综合运用、思维转换、文字表达等层面上,从而造成同一知识点以不同考查形式出现时,得分情况迥异.二、解惑之道减数分裂异常的核心内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同时移向一极,最后到了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
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是姐妹染色单体不能正常分离,同时移向一极,最后到了一个配子中。
如何将这一核心内容让学生内化,教师的教学过程尤为关键.例1、某一生物有两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 B.1∶2 C.1∶3 D.0∶4变式:某一生物有两对染色体。
2014-01百花园地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时,进行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导致染色体减半,DNA也减半。
分开后的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M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到两个子细胞,但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下面谈一下一些异常情况及产生的结果。
一、精子或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1.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以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来看减Ⅰ异常,人类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染色体+XY。
XY为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但也可以看为同源染色体。
MⅠ前期,发生联会现象,M Ⅰ后期,X、Y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分配到两个次极精目细胞中,但也有可能出现X、Y染色体移向同一极进入同一个次级精细胞,而另外一个次级精目细胞中则没有得到性染色体,前者经过正常的MⅡ分裂过程,产生22+XY的精子,而后者则产生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XY的精子与正常的1条染色体含X的卵细胞结合,则会产生XXY的个体。
这样的个体在性别上表现为男性,但会出现睾丸发育不全,不能看到精子形成,尿中促性腺激素的排泄量上升,常出现女性似的乳房,智能较差,患者无生育能力。
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正常的含一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则会产生XO的个体,患者的外貌像女性,身长可较一般女性矮,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卵巢完全缺失,原发性闭经。
婴儿时颈部皮肤松弛,长大后常有璞颈,肘外翻,往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智能低下,但也有智能正常的。
2.卵细胞形成过程减Ⅰ异常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X。
XX可以看作一对同源染色体,MⅠ前期,XX染色体联会,MⅠ后期,XX两条染色体分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结果会产生含有两条XX染色体的次级卵目细胞或不含有X的次级卵目细胞,前者会产生含有XX的卵细胞,而后者则产生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XX的卵细胞与正常的含X的精子或含Y的精子结合,产生XXX的个体(致死),XX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也会产生XXY个的个体,不含X的卵细胞与正常的含X的精子结合产生XO的个体,与Y的精子结合产生YO的(致死)。
20XX年生物考点指导: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 基因突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 基因数量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
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
如图11/ 3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典例1(20XX年·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A型配子中没有a基因,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 与a已经分开,一定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色体未分离,①正确,②错误;AA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配子由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而成;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不含性染色体的性细胞,故③正确,④错误。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961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
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这多出的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
下列关于XYY 综合征形成原因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①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一或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②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精子所致③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精子所致④可能是由XY型受精卵在胚胎发育早期有丝分裂异常所致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某雄蝗虫的基因型为AaX B Y,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该蝗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A、a、B基因,再检测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三种颜色荧光点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均有三个荧光点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荧光点数可能有2和4两种情况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出现一个细胞中有三种颜色荧光点3、某哺乳动物(2n=6)的一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其DNA分子已全部用3H标记,将其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进行培养,若某次分裂出现如图所示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精原细胞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全部染色体有3HB.与图示细胞同时产生的3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bC.图示细胞可能直接来自于一个含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D.若该精原细胞正常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有3条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均能发生有丝分裂,但只有原始生殖细胞才能发生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次数相同,染色体的复制次数不同C.与减数分裂不同,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没有重要意义D.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阶段5、如图表示某动物的卵子的发生过程,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是第一极体,B是合子,C是受精B.不同动物排出的卵子所处细胞时期可能不同C.图中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③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D.当观察到两个极体时,可以表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6、下图甲表示某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的某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减数分裂异常专题复习(二轮)
一、减数分裂异常
常染色体异常和性染色体异常
二、减数分裂异常考点
三、例题解析
思考: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异常配子所占的比例,异常配子的异常情况?
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异常配子所占的比例,异常配子的异常情况?
思考: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异常配子所占的比例,异常配子的异常情况?
总结:
(一)常染色体减数分裂异常
(二)性染色体减数分裂异常
(三)性染色体异常与基因组合在一起
四、习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