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 第五章 分步成本法
- 格式:ppt
- 大小:723.00 KB
- 文档页数:34
【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资料】海东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均是单步骤的大量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0×9年7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如下:1.各项货币资金支出根据7月份付款凭证汇总的各项货币资金支出为(为简化作业,各项货币资金均为全月汇总的金额,并假定均用银行存款支出:(1)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费用:办公费1 200元,水费460元,差旅费3 400元,运输费l 800元,其他费用2 600元。
(2)机修车间负担的费用:办公费1 600元,水费380元,其他费用2 600元。
(3)支付7月份的外购电费9 360元。
(该厂外购电费通过“应付账款”核算,其中:电价8 000元,增值税l 360元)。
2.材料费用根据7月份材料领用凭证汇总的材料费用(按实际成本计算为:甲产品原材料费用68 000元;乙产品原材料费用58 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消耗材料3 100元,修理费1 900元,劳动保护费800元。
机修车间:修理领用材料2 850元。
企业管理部门:修理费2 260元,其他费用l 400元。
3.外购电费该厂规定,耗电按各部门所耗电的度数进行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22 000度,其中:甲产品12 000度,乙产品10 000度;机修车间8 800度;企业管理部门1 200度。
4.工资费用根据7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8 600元,管理人员工资920元。
机修车间:车间人员工资4 8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工资3 600元。
该厂规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按产品的实用工时比例分配。
实用工时为:甲产品9 000小时,乙产品8 200小时。
通过工资分配表分配,且职工福利费按工资额的14%计提。
5.折旧费用7月份应计提的折旧额:基本生产车间4 050元,机修车间2 280元,企业管理部门2 600元。
6.其他费用该厂在6月初支付下半年度报刊费1 200元,每月应摊销200元。
成本会计第五章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决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是生产工艺特点和()。
[单选题] *A.成本计算实体B.成本计算时期C.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正确答案)D.成本计算方法答案解析:决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是生产工艺特点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2.下列选项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是()。
[单选题] *A.分类法B.定额成本法C.分批法(正确答案)D.标准成本法答案解析: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3.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单选题] *A.定额法B.分类法C.品种法(正确答案)D.分批法答案解析: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品种法。
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4.能够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定额管理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单选题] *A.分批法B.分步法C.定额法(正确答案)D.分类法答案解析:定额成本法是将定额管理与成本计算相结合的成本计算方法。
5.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适用于()。
[单选题] *A.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正确答案)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答案解析: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6.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单选题]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类法(正确答案)D.分步法答案解析:成本计算辅助方法有定额成本法和分类法。
7.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单选题] *A.产品的品种B.产品的类型C.产品的生产步骤D.产品的批次(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批法的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8.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适用于()。
[单选题] *A.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正确答案)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品种虽多,但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答案解析: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成本会计练习题(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使用)第三章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习题一一.目的:练习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分配核算二.资料:1.某企业生产A、B、C、D四种产品,原料及主要材料耗用情况见表4-19:三.要求:根据上列资料编制材料分配表(假定甲、乙、丙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5%,丁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1%),并编制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习题二一.目的:练习工资费用的计算、汇总和分配。
二.资料:某企业19XX年7月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工资结算单和其他生产车间工资汇总资料如下:该企业日标准工资按30天计算,7月份日历天数为31天,其中星期休假日8天,应出勤天数23天。
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的刘军实际出勤20天,病假2天,事假1天;张丰实际出勤21天,病假2天;高华实际出勤23天。
刘军和张丰的病假扣款率分别为20%和10%。
该企业直接工资费用分配是以生产工人工时为分配标准,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工时为4 000小时,乙产品工时为6 000小时;第二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工时为12 000小时,乙产品工时为8 000小时。
三.要求:(1)完成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工资结算单(见表4-21)中的有关资料的计算。
(2)编制提取现金、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3)编制直接工资费用分配明细表和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并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同时作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表4-21工资结算表19XX年7月3习题三一.目的:练习约当产量比例法。
二.资料:某企业生产丁产品,需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其各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依次如下:24小时、30小时和6小时。
该企业的月初在产品成本为:原材料4 500元,工资及福利费2 070元,制造费用1 242元。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原材料37 590元,工资及福利费12 930元,制造费用8 838元。
月末丁产品完工2 086件,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分别为:200件、400件和120件。
丁产品的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
《成本会计》教案目录第一章:总论一、成本涵义二、成本分类三、成本会计产生和发展四、成本会计对象和任务五、成本会计职能(环节、内容)六、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第二章:成本核算基础一、产品成本核算概述二、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三、成本核算程序第三章:要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1) 材料费用的核算(2) 工资费用的核算(3) 折旧费用的核算(4) 其他费用的核算第四章:跨期摊配费用的核算第五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第七章:损失性费用的核算第八章: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核算第九章:成本计算方法概述第十章:品种法第十一章:分批法第十二章:分步法第十三章:分类法第十四章:定额法第十五章:期间费用的核算第十六章:成本报表第十七章:成本分析第十八章:成本会计的新发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成本一、成本概念:(一)成本涵义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一个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这些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就是成本。
成本的涵义有多种:1、美国会计学会(AAA——America Accounting Academy)1951年提出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给成本所下的定义:成本——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这个定义有三个含义:第一,成本是一种价值牺牲,这种牺牲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消耗,不仅可以是现金支出,也可以是物资消耗、劳动消耗或是从外部提供的劳务费消耗。
第二,这种价值牺牲是为了一定目的,通常是指由经营目的而衍生的目的。
第三,这种牺牲可以用货币测定,也可以说是可以用货币计量。
2、会计学成本的一般定义:成本——是特定的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
具体包括:(1)成本必须发生于某一特定的会计主体,以符合会计主体假设。
(2)成本的发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如果成本的发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则只能是一种浪费。
1 第一章 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B 。
成本)。
2.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C.成本核算)。
3.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其基础是(B.成本核算)。
4.成本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D 。
)。
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5.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A.产品的生产成本)。
6。
产品成本是指(A 。
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7。
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B.废品损失)。
8。
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D 。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9.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C 。
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10。
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 )的分工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1。
产品的理论成本是由产品生产所耗费的若干价值构成,包括(CD )。
C.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D 。
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
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工作应该做好的几个方面,具体包括(ABCD ).A 。
成本的预测和决策B 。
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C.成本的考核和分析D.成本的计划3。
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各行业企业的(ABC ).A 。
生产经营业务成本B 。
经营管理费用C 。
专项成本4。
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有集中工作方式和分散工作方式两种,具体应用哪一种方式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 )。
5。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ABCD).A 。
材料物资的原始记录 B.劳动资源方面的原始记录C.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D.费用开支方面的原始记录第二章 生产费用的分类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制造费用)。
《成本管理会计》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P.8)思考题1. 什么是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其基本内容是什么?2.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3. 试说明成本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4. 试说明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5. 试说明西方国家主要有哪些管理会计专业机构,管理会计师的地位如何?第二章、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P.17)思考和练习题1. 什么是成本?如何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成本概念?2. 成本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3. 如何理解成本对象?4. 如何理解成本中心?5. 如何理解“目的不同,成本不同”的成本分类原则?6. 基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成本分类包括哪些具体的成本分类方法?7. 基于管理会计系统的成本分类包括哪些具体的成本分类方法?8. 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类有哪些优缺点?第三章、成本会计系统(P.31)思考和练习题1. 成本会计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你认为成本会计系统应包括哪些内容?2. 产品成本核算应遵循哪些要求?3.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划清哪些费用界限?4.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做好哪些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5.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何?6. 按照生产工艺过程划分,企业的生产类型分几类?各种生产类型的特点怎样?7. 按照生产组织方式划分,企业的生产类型分几类?各种生产类型的特点怎样?8. 企业生产特点与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如何?9. 说明分批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0. 说明分步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四章、分批成本计算法(P.58)思考和练习题1. 分批成本计算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什么?如何确定?2. 分批成本计算法下是否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如需要,怎么分配?3. 制造费用为什么要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其分配方法有哪些?4. 说明预计分配率分配法的使用条件及分配程序。
5. 采用预计分配率分配法下,“制造费用”账户往往会有余额,会计上如何处理其余额?6. 说明简化分批法的适用条件及特点。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品种法(1)定义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
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4)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1)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2)成本对象产品的“批”。
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3)计算方法及要点分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4)适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3、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本会计学》教材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详细内容涉及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应用步骤及其优缺点。
具体章节为5.15.4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步骤。
2. 掌握作业成本法在实际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3. 分析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步骤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作业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b. 讲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c. 阐述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步骤。
3. 例题讲解:a. 演示一个具体的作业成本法计算例题。
b. 引导学生跟随例题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中的关键点。
4. 随堂练习:a. 布置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分析讨论:a. 分析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b.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讨论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a. 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b. 强调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1. 《作业成本法》2. 内容:a.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b.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c.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步骤d. 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某企业生产产品的作业成本。
b. 分析该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2. 答案:a. 作业成本计算结果。
b. 优缺点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应用步骤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