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合导线坐标方位角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附合导线计算方法已知A (X=2507.69,Y=1215.63),B (X=2299.83,Y=1303.8),C (X=2166.74,Y=1757.27),D (X=2361.71,Y=1964.32)四点坐标,及a AB (起始边),a CD (终止边)计算得出。
ƒAB =tan -1(XA XB YA YB --)=tan -1(2507.6983.229963.12158.1303--)=-22。
59”08.47’ =-22。
59”08.47’+180=157000”52’(计算方位角为负,所以要加上180)同理求出ƒCD 方位角坐标为46045”23’1:用求出 ƒAB ±观测角(左正右负)±180,依次加减,得出最后的ƒ‘CD 方位角,用计算的方位角ƒ‘CD -ƒCD =闭合差值B1方位角=157000”52’-192。
14,24,,+180=144。
46,28,,12方位角=144。
46,28,,-236。
48,36,,+180=87。
57,52,,23方位角=87。
57,52,,-170。
39,36,,,+180=97。
38,16,,34方位角=97。
38,16,,-180。
00,48,,+180=97。
17,28,,4C 方位角=97。
17,28,, -230。
32,36,,+180=46。
44,52,,ƒ‘CD -ƒCD =46。
44,52,,-46045”23’=-31”将角度闭合差除与测边数分配到各观测角中即:-31÷5=-6.2”(角度闭合差调整中,观测角为左角时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观测角为右角时,则按闭合差同符号分配到测角,如有小数,按长边少分,短边多分原则)即:B1观测角=192。
14,24,,-6”=192。
14,18,,12观测角=236。
48,36,,-6”=236。
48,30,,23观测角=170。
39,36,,-6”=170。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左角用)
计算:检查:
注意事项:
1、使用时,先根据实际点数的多少插入或删除行数。
但第五行和第六行不得删除,夹角个数行及上6行不要删除,目的是为了保
持公式的正确性,行数确定后,从第六行F列到W列选中,把公式拉到您需要的行数
2、“蓝色”字体表示计算时,需要输入的项目,根据实际数据情况进行填写。
3、要根据使用的等级导线,来修改“角度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N20数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Q22数据)
4、如果“N21”和“Q22”显示超限则数据不可用,要重新进行测量
5、计算好后可以把不需要显示的列隐藏起来,如“M”列
)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右角用)。
闭合导线计算表
excel中将角度(°)转化成(°′″)函数:
excel输入小数的“度”数,可以用时间的表示方法表示为“度分秒”=A1/24,设置为自定义格式:[h]°mm′ss″;
“度分秒”转为小数的度数时则乘24。
需自己写入数据
无需改变的数据
如点号较多,则在中间加空格即可
48°00'00"
说明:
EXCEL中关于角度的输入、输出及转换计算技巧
EXCEL为每个日期定义了一个序列号,以1900年1月1日为1,1900年1月2日为2,以此类推。
将时间格式转化为度分秒步骤为:(例如)231°02′30″
1:鼠标左键先点击空格-右键点击-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自定义格式:[h]°mm′ss″-确定;
2:鼠标右键先点击空格-输入2-确定-及为48°00′00″-输入1-确定-及为24°00′00″-左上角出现1899-12-31 0:00:00-改0:00:00为0:02:30
按确定-及为24°02′30″。
例:231°02′30″;鼠标右键先点击空格-输入2-确定-及为48°00′00″-右键再点击出现1900-1-1 0:00:00;31号到1号为48小时;故
231/24等于9天,再将9乘以24等于216,231°-216°=15°;将1900-1-1改为1900-1-8;将0:00:00改为15:02:30及1900-1-8 15:02:30-确定
及得231°02′30″。
然后下面可将excel按正常进行加减乘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