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学案2)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节醛【学习目标】1. 以乙醛为例,掌握醛类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醛的结构特点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3. 了解丙酮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 充分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抓住官能团来学习有机物的性质;利用醛的特殊性,实现醇、醛、羧酸、酯的转化,为有机合成和推断题打下基础。
【知识回顾】1. 加成反应2. 醇类发生催化氧化的规律【重点难点】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知识学习】一、醛类:1.定义:的有机化合物称为醛,官能团是,简写为,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
2.甲醛:最简单的醛,分子式为,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又称,在医学上常用于、等。
【练习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醛的是()。
A.B.C.CH2=CH-CHO D.Cl-CH2CHO【练习2】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
下列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苯乙烯:B.苯甲酸:C.苯甲醛:D.苯乙酮:二、乙醛1. 乙醛的结构:乙醛的分子式是、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是。
2. 物理性质乙醛是,有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易、易,能和、等互溶。
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之比为。
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方程式②醛基的检验:反应方程式:银镜反应: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乙醛在一定和的条件下,能被氧化生成乙酸,【练习3】对照乙醛的反应,写出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Cu(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
第三章第2节:醛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预习醛的结构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学会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
二、预习内容一、乙醛1.分子结构:醛的官能团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银氨溶液配制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氨溶液的配制)③催化氧化:1、加成反应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有机物的还原反应二、甲醛(一)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空间构型(二)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1.与银氨溶液反应2.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醛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说出醛的化学性质。
3.正确书写醛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习重难点:说出醛的化学性质。
二、学习过程一:乙醛1.观察乙醛结构模型完成填空:分子结构:醛的官能团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2阅读课本归纳乙醛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实验要求分组完成。
(1).氧化反应银氨溶液配制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氨溶液的配制)催化氧化:燃烧2、加成反应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有机物的还原反应三、甲醛(一)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空间构型(二)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1.与银氨溶液反应2.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四)当堂检测1.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l mol/L的硫酸铜溶液2 mL和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4 mL,在一支试管里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 氧氧化钠的量不够 B.硫酸铜不够量C. 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2.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最好选用试剂3.取5.8 g某种饱和一元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析出21.6 g金属银,则该醛为( ) A.甲醛B.乙醛C.丙醛D.丁醛4.乙醛使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第三章第二节醛学案高二化学组学习目标:1、了解甲醛、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醛的结构特点和乙醛的热氧化反应。
学习重点、难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自学检测单【知识链接】1.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
2. 尽可能多的举出你身边常见的醛,写出它们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根据你的生活常识和参照课本有关内容)。
【学习过程】一、乙醛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比例模型2.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色、具有气味的体,密度比水,沸点是20.8℃,挥发,燃烧,跟水、乙醇等互溶。
3.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写出乙醛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化反应:①燃烧:②催化氧化:③被弱氧化剂氧化Ⅰ.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实验步骤:第一步,制取银氨溶液:如图所示,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 2% 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第二步,在银氨溶液中再滴入3滴乙醛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滴加氨水,先出现后,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附上了一层。
实验结论:化合态银被,乙醛被。
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该反应又叫。
化学方程式:制取银氨溶液: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反应最终生成物可巧记为:乙醛和银氨,生成某酸铵,还有水、银、氨,系数一、二、三。
注意事项:①试管内壁必须、(否则会生成黑色疏松的银沉淀而不是光亮的银镜)②不可直接加热,应使用。
(水浴使试管均匀受热,便于产生银镜)③加热过程中不可振荡或振动试管。
(否则不利于银镜的产生)④实验中所用的银氨溶液应 ,并且滴加氨水至即可,要防止过量(银氨溶液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易爆炸物质——氮化银,该物质哪怕用玻璃棒刮也会引起爆炸)⑤反应需在环境下进行。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醛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乙醛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醛类的一般通性,常识性的了解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梳理:一、乙醛的性质1.物理性质:2.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电子式 官能团3.化学性质⑴加成反应(也可称为 反应)方程式:⑵氧化反应①燃烧氧化:②银镜反应a 、银氨溶液的制取: 方程式:b 、银镜反应成功的关键:试管洁净(NaOH 洗涤)、配制准确、不能振动c 、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反应后的溶液及时倒去d 反应条件:溶液应为_______性,须在____________中加热;e 、银镜的洗涤:f 、用途:检验—CHO ,工业制镜、保温瓶胆③.与新制的Cu (OH )2碱性悬浊液反应:反应式:注意: a.新制Cu(OH)2的配制中试剂滴加顺序,溶液的浓度和试剂相对用量; b.反应条件:溶液应为___________性,须加热到沸腾;c.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____________基.用途:检验—CHO④.强氧化剂氧化:滴入酸性KMnO 4、溴水的现象?⑤.催化氧化:2CH 3CHO +O 2 → 2CH 3COOH (工业制乙酸)二、醛类1、官能团:2、醛的定义: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3、饱和一元醛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学性质:(类似于乙醛)5、甲醛:CH 2O ,HCHO ,重要化工原料(1)物性:俗名蚁醛,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的 ,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能力。
(2)化性:结构特征:C O H H 相当于有两个醛基A.氧化反应HCHO +4Ag (NH 3)2OH →HCHO +4Cu (OH )2 →注:1mol HCHO 发生银镜反应最多可生成4mol Ag 。
B.还原反应:HCHO +H 2→CH 3OH典型例题:例1.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5H 10O ,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二节醛●新知导学1.醛类通式中的R是烃基,也可以是H原子。
(2)常见的醛(3)2.乙醛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银镜反应2乙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规律:-CHO ――――――→在一定条件下-COOH ④燃烧反应方程式: 。
(2)加成反应乙醛蒸气和H 2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加成规律:3.酮(1)定义:由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2)官能团:羰基()。
(3)通式:。
(4)丙酮:丙酮是最简单的酮类化合物,结构简式为。
丙酮不能被Cu(OH)2、新制的银氨溶液等弱氧化剂氧化,但能催化加氢生成醇。
●自主探究1.甲醛为什么可用来消毒、杀菌?装修房屋后,房中存在一定甲醛气体,如何处置? 2.醛类为什么没有位置异构?3.乙醛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吗?为什么? 知识点一醛基的性质和检验●教材点拨 1.性质醛基可被氧化剂氧化为羧基,也可被H 2还原为醇羟基,因此醛基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其氧化还原关系如下: 2.检验 (1)银镜反应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新制的银氨溶液氧化为羧酸,同时,Ag(NH 3)2OH 被还原为Ag ,若控制好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光亮的银镜(否则,将析出呈黑色的银颗粒)。
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试管必须洁净。
②配制银氨溶液是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滴加顺序不能颠倒,氨水不能过量。
③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
④加热时不可振荡或摇动试管。
⑤必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因久置的银氨溶液会产生Ag3N,易爆炸。
(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醛基能将新制的Cu(OH)2还原为红色的Cu2O沉淀,这是检验醛基的另一种方法。
该实验注意以下几点:①所用Cu(OH)2必须是新制的,在制备Cu(OH)2时,应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NaOH溶液必须明显过量。
高二化学《醛》第二课时学案高二化学《醛》第二课时学案★第二课时【复习提问】师:乙醛的分子式及结构简式应怎样书写?(学生思考回答:C2H4O,CH3CHO。
)【设问】如果结构简式为CH3CH2CHO,CH3CH2CH2CHO应叫什么名称?你能否概括出什么是醛?(学生思考回答:丙醛、丁醛。
并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醛的概念)【板书】二、醛类1.概念及结构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设问】①饱和一元脂肪醛的结构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②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何表示?(学生讨论,分析,推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nH2nO【追问】③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起什么作用?④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性质?【提示】结合乙醛的分子结构及性质分析。
(学生热烈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板书)【板书】2、醛类的主要性质:①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②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应。
【联想启发】⑤如果醛类物质有这些化学性质,则体现了醛基有什么性质?(学生积极思考,猜测应该是氧化性和还原性。
)师:在醛类物质中还有另一种比较重要的醛即甲醛,今天我们来学习甲醛的结构及性质。
【板书】3.甲醛(1)甲醛的结构分子式:CH2O结构简式:HCHO结构式:【强调】结构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基。
【板书】(2)物理性质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提示】根据乙醛的化学性质思考甲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回答)【提问】谁能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板书】(3)化学性质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HCHO+H2CH3OH②具有还原性。
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HCHO+2Cu(OH)2→CO2+2Cu2O↓+5H2O【板书】(4)用途师:甲醛在工业上,可制备酚醛树脂,合成纤维、生产维尼纶等,也用于制福尔马林。
第三章第二节醛学案一、醛类1.概念:分子里由烃基与基相连构成的化合物。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2.醛类的化学通性:(1)催化加氢:RCHO十H2催化剂△(还原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主要表现在与氢气的催化加成上,亦称为还原反应)(催化剂常用金属镍)【思考】若已知含羰基(—C—)类的有机物也能发生类似的加成反应,试写出:①丙酮与氢气:②2—甲基丁醛与氢气:(2)氧化反应①催化氧化:RCHO+O2催化剂△②银镜反应:RCHO+ 催化剂△+ + +③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RCHO+催化剂△++二、乙醛1、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官能团电子式核磁共振氢谱图2、乙醛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乙醛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醛基中的能够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指有机物分子中得或失的反应。
(2)氧化反应:①可燃性:②催化氧化(在醛基中的碳氢之间插入)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指有机物分子中得或失的反应。
③被弱氧化剂氧化Ⅰ银镜反应制取银氨溶液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银镜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注意事项应用Ⅱ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①配置新制的Cu(OH)2悬浊液、相关反应②乙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方程式注意事项:氢氧化铜溶液一定要新制,碱一定要过量应用:检验醛基的存在;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思考:乙醛能否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知识拓展:1、乙炔水化法2、乙烯氧化3、乙醇氧化练一练:1、某醛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HO①检验醛基的方法:②检验分子式中碳碳双键的方法:③实验中哪个官能团要先检验,为什么?2、下列哪些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甲烷、甲苯、苯、乙醛、葡萄糖、SO2、H2S、苯酚、裂化汽油、乙酸思考:写出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题】醛的性质和应用【学情分析】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高一必修课《化学1》和《化学2》中对本知识已有接触,在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对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质推断已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充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归纳小结,推理探究,实验验证。
困难和问题: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在性质上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乙醛银镜反应原理的理解及反应式的书写。
学习策略:方法上可采用想象、类比、细化综合性的问题。
方式上可争取他人的支持如:合作学习寻求教师的个别指导等。
【教材分析】教学要求:(1) 认识醛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 根醛的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醛的加成、氧化反应。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醛在整个有机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甲醛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又十分广泛,本知识点在中学化学中反复出现,深度呈螺旋状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大多思维活跃,对新鲜事务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尝试。
当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时,他们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总结、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与验证。
使学生在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中,既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又能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及用途.2.使学生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3.掌握醛基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实验现象的本质,做到师生默契配合,情理交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醛(二)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P56能准确复述甲醛的结构、物性及用途,能准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学生能准确书写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3学生结合课本P59习题3,能选择合适的试剂鉴别相应的有机物。
4.结合P107酚醛树脂的方程式及教师的讲评准确总结甲醛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重点:甲醛的性质和物质检验、鉴别的方法难点:有关甲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甲醛的结构及物理性质甲醛是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体,(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常用来保存动物标本。
甲醛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已知甲醛中四个原子都共面,分析(是“或”否)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2.甲醛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HCHO+ Cu(OH)2+ NaOHHCHO + Ag(NH3)2OH思考:两种饱和一元脂肪醛,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
取4.08g混合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共热,生成银21.6g。
试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醛为。
2)加成反应:HCHO+ H23)加聚反应:(人造象牙)4)缩聚反应:写出甲醛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检验及鉴别①如何检验课本56页资料卡片中肉桂醛的官能团?②完成课本59页第三题;1、写出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定量关系?2、(重点)P59习题3(清北)用一种物质区分甲酸、乙酸、乙醇、乙醛四种试剂,准确描述反应现象?3、结合P56肉桂醛的结构简式,描述检验碳碳双键的方法及现象?依次检验碳碳双键和醛基的方法及现象?。
《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醛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的醛类化合物。
2、掌握醛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
3、理解醛的化学性质,包括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4、学会醛基的检验方法。
5、了解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醛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醛基的结构简式为 CHO,醛类化合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醛基取代后的产物。
2、分类(1)根据醛分子中烃基的不同,醛可以分为脂肪醛和芳香醛。
脂肪醛中烃基为脂肪烃基,如乙醛、丙醛等;芳香醛中烃基为芳香烃基,如苯甲醛。
(2)根据醛分子中醛基的个数,醛可以分为一元醛、二元醛和多元醛。
一元醛分子中只含有一个醛基,如甲醛、乙醛;二元醛分子中含有两个醛基,如乙二醛。
(二)醛的结构特点醛基中的碳原子为 sp2 杂化,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双键,其中一个是σ 键,另一个是π 键。
醛基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氧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三)常见的醛类化合物1、甲醛甲醛是最简单的醛,结构简式为 HCHO,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作用,常用于保存生物标本。
2、乙醛乙醛的结构简式为 CH3CHO,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较低,易挥发,能跟水、乙醇等互溶。
(四)醛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与氢气加成生成醇。
例如,乙醛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H2 → CH3CH2OH2、氧化反应(1)醛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羧酸。
例如,乙醛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 +O2 → 2CH3COOH (2)醛可以被弱氧化剂氧化,常见的弱氧化剂有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①银镜反应: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化学方程式为:CH3CHO +2Ag(NH3)2OH → CH3COONH4 +2Ag↓ + 3NH3 + H2O②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H3CHO + 2Cu(OH)2 + NaOH→ CH3COONa +Cu2O↓ + 3H2O(五)醛基的检验1、银镜反应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银氨溶液,然后滴入几滴醛类化合物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银镜生成。
第二节醛教学目标:1认识醛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根醛的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醛的加成、氧化反响。
教学重点:醛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醛的加成、氧化反响。
探究建议:①实验:醛基的检验。
②调查与讨论:甲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健康的危害。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乙醇的性质,同学们想一下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是什么?〔乙醛〕,醛是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引发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甲醛及乙醛都是重要的醛,今天我们学习…[板书]第二节醛[设问]: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具体地来认识一下。
[板书]一、乙醛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展示]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讲述]分析—CHO的结构。
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是极性键。
因此,在化学反响中,C=O双键和C—H键都可能断键。
醛基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板书] 分子式:,结构式〔注意键的类型〕:结构简式:。
乙醛的官能团为〔称为:〕。
[板书]二、乙醛的物理性质[讲解]观察试剂瓶内的乙醛,用“招气入鼻〞的方法闻乙醛的气味。
[提问]乙醛有哪些物理性质?生: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乙醛能跟水、氯仿等互溶。
[板书]乙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20218℃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投影练习]1、根据课本第一、二自然段,填空:[思考]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官能团是。
具有这种通式的是否一定是醛?写出C3H6O可能的同分异构体。
[板书]三、乙醛的化学性质[讲述]烯烃和醛都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响,这是两者的共性。
但是,C=O双键和C=C双键结构不同,产生的加成反响也不一样。
因此,能跟烯烃起加成反响的试剂〔如溴〕,一般不跟醛发生加成反响。
我们知道,在有机化学反响中,通常可以从加氢或去氢来分析,即去氢就是氧化反响,加氢就是复原反响。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课题:醛2主编:审核审批使用时间2012-9-20【学习目标}了解乙醛、甲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理解乙醛的结构;认识醛的结构特点,掌握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及醛类的检验。
【学习重点】乙醛发生氧化反应的机理。
【使用说明】课前认真预读教材56——57内容,完成以下学案内容。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提纲】1、回顾乙醛在银镜反应和与氢氧化铜反应实验中直接生成的有机物是什么?从结构上分析有何变化?该反应是什么反应类型?2、写出C4H8O含碳氧双键的同分异构体) ( 完成当堂检测1)3、写出乙醇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醛能否在特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完成当堂检测2(1)4、回忆乙烯的加成反应,结合醛基的结构分析乙醛能否发生加成反应?写出乙醛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完成当堂检测2(2)5结合乙醛的结构,说明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什么特点?6、归纳乙醛的化学性质,写出必要的反应方程式(完成当堂检测3、4)7、分析甲醛与乙醛的结构特点有何不同?试写出甲醛的银镜反应的方程式和与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8、推测乙醛能否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能否使溴水褪色?若某有机物同时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且只含这两种官能团,如何证明它们的存在。
(完成当堂检测5)班级:小组:完成等级编号:【当堂检测】基础达标1.已知丁基共有四种,则分子式为C5H l0O的醛应有( )A.3种B.4种C.5种D.6种2.写出方程式(1)丙醛的催化氧化(2)CH2=CH—CHO与氢气充分反应3.下列关于苯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1mol苯甲醛能与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能使溴水褪色D.能发生银镜反应4.设计实验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用图式表示)(1)溴乙烷、乙醇、乙醛(2)苯、甲苯、乙醇、1-己烯、甲醛溶液和苯酚溶液5.某醛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HO(1)检验分子中的醛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检验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实验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能力拔高6.某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生成金属银4.32 g,等量该醛完全燃烧后,可生成水1.08 g.则此醛可以是下列中的A.丙醛(CH3CH2CHO)B.丙烯醛(CH2=CH-CHO)C.丁醛(C3H7CHO)D.丁烯醛(CH4-CH=CH—CHO)课后反思。
《醛》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醛的定义、结构特点和分类。
(2)掌握醛的主要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3)学会书写醛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总结醛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醛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教学难点(1)醛的氧化反应的机制。
(2)醛与不同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含有醛基的物质的图片,如甲醛溶液、乙醛、葡萄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醛的概念。
2、讲授新课(1)醛的定义和结构结合有机化学中官能团的知识,讲解醛的定义: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醛基的结构为 CHO ,强调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具有不饱和性。
(2)醛的分类根据醛基所连接的烃基不同,将醛分为脂肪醛和芳香醛。
举例说明常见的脂肪醛(如乙醛、丙醛等)和芳香醛(如苯甲醛)。
(3)醛的物理性质简单介绍常见醛(如甲醛、乙醛)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4)醛的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以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为例,讲解醛基的加成反应原理,引导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H₃CHO + H₂ → CH₃CH₂OH 。
强调加成反应的条件,并与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进行对比。
②氧化反应a 银镜反应实验演示银氨溶液与乙醛的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银镜的生成。
讲解反应的原理和化学方程式:CH₃CHO + 2Ag(NH₃)₂OH → CH₃COONH₄+2Ag↓ + 3NH₃+ H₂O 。
第二节醛
【学习目标】
1. 了解醛的概念、物理性质及用途。
2. 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学会醛基的检验方法。
3. 知道醛基、羟基、羧基官能团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预习案】
结构简式CH3CHO
成pad中的习题
一、醛
1、醛的概念:由与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醛。
官能团结构式为
2、醛的分类:根据烃基是否饱和分为和
根据烃基是否含有苯环分为和
根据醛基的数目分为、和
3、物理性质:色味,随碳数增加,沸点,水溶性
饱和一元脂肪
..醛的通式为或
4、组成结构:(乙醛为例)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5、同分异构体:
饱和一元脂肪醛与 互为官能团同分异构体。
【探究案】
二、化学性质(以乙醛为例)
1、与H 2加成(或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
(1)燃烧:
(2)与O 2催化氧化:
(3)被弱氧化剂氧化:
①银镜反应(学生实验) 中滴加氨水,现象为: 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 。
[注意](1)银镜反应注意事项:
(2)醛基(-CHO )与生成物(Ag )的量的关系: 3滴乙醛
振荡
逐滴滴加 1mL 热水浴
静置。
§2 醛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一、乙醛1、组成与结构⑴分子式:⑵结构简式:⑶官能团:⑷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____个峰,高度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醛分子中至少有____________原子共平面,最多有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物理性质⑴色、味、态:⑵溶解性:思考:醛基是____________(亲水或憎水)基团。
3、化学性质思考:Ⅰ、乙醇可以转化为乙醛?反之,乙醛能否转化为乙醇呢?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Ⅱ、碳碳双键可以加成,那么碳氧双键呢?也能加成吗?⑴加成反应:①与H2加成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同时也属于____________反应思考:在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乙醇转化为乙醛是________________(加氧、脱氧、加氢、脱氢)过程②其它物质加成写出乙醛与HCN加成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氧化反应:乙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乙酸,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加氧、脱氧、加氢、脱氢)过程①银镜反应Ⅰ、银氨溶液的制备操作要点:现象:化学方程式:思考:如果向氨水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银镜反应:操作要点: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记忆方法:该反应在实验室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Ⅰ、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其氧化性________(强、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Ⅱ、该反应要在________(酸性、碱性)条件下进行。
高中化学优秀醛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醛的命名、结构特点、性质和应用。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醛的结构预测其性质和反应。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懂得珍惜生活中的化学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醛的命名和结构特点
2. 醛的性质和反应
3. 醛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醛的特点和性质
2. 醛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过程:
1. 醛的命名和结构特点
(1)介绍醛的一般结构
(2)学习醛的命名方法
(3)演示几个典型的醛分子结构
2. 醛的性质和反应
(1)讲解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演示醛的氧化反应
(3)分析醛的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的机理
3. 醛的应用
(1)介绍醛在工业上的应用
(2)探讨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和丰富生动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醛的性质和应用。
2.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一起探讨醛的反应机理,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1. 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醛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3. 定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
1. 课本、教学PPT
2. 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醛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醛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理解。
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醛(学案2)
二、醛类
1、定义:醛是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
的化合物。
官能团醛基:,醛基一定
位于主链的末端。
一元醛的结构可表示为,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或。
2、物理性质:除甲醛是气体外,其余都是无色
液体或固体。
醛类的熔沸点随碳
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3、化学性质:(都含有醛基,与乙醛相似)
既可被氧化为羧酸,又可被还原为醇,都能
发生银镜反应等。
4、甲醛
(1)甲醛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核磁共振谱上可以看到个峰,空间构型
2
为,甲醛分子结构中相当于含个醛基。
(2)甲醛的物理性质
甲醛俗称,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色、气味的体。
有毒(它是室内空气污染源之一);溶于水,质量分数在的甲醛水溶液俗称,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效果,也可作农药和消毒剂。
还可用于制造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维纶、染料等。
(3)甲醛的化学性质
a.氧化反应
银镜反应(完全氧化):
;
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
b.还原反应(与氢气加成):。
3
c.与苯酚缩聚反应(制酚醛树脂)
+ n HCHO
缩聚反应的定义: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高分
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
(如水、氨等分子)的反应叫缩
聚反应。
d.甲醛的加聚反应:
5、醛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
(1)命名
(2)同分异构体:(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醛和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4
6、丙酮
(1)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2)丙酮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无色有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燃烧。
可跟水、乙酸
及乙醚等以任意比互溶。
(3)饱和一元酮的通式:
(4)丙酮与氢气反应(还原成醇):
(5)酮类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