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62 KB
- 文档页数:2
血糖监测登记表如何规范监测血糖?血糖监测频率及时间点均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决定:★毛细血管血糖监测频率与时间点(1)生活方式干预以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血糖监测来了解饮食运动对血糖影响并予以调整。
(2)服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每周 2-4 次空腹或餐后 2 h 血糖,或就诊前一周连续监测 3 天。
每天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睡前这 7 点血糖。
(3)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需每周至少3天,每天监测5~7个时间点血糖,包括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睡前血糖,对于怀疑有黎明现象或苏木杰反应的患者应增加监测0AM和3AM的血糖,依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基础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血糖并据之调整睡前胰岛素剂量;●预混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晚餐前血糖,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餐时胰岛素使用者: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胰岛素剂量。
(4)特殊人群的糖尿病患者: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并据情况可实行较宽松血糖控制标准,包括: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直到血糖控制。
注意因操作不当、血量不足、局部挤压、更换试纸批号校正码未更换、试纸保存不当等影响检查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频率:与毛细血管血糖反映的时间窗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是临床上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建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1次。
空腹血糖(FBG)的正常值:一般空腹血糖为3.9-6.1mmol / l(70-110mg / dl),血浆葡萄糖为3.9-6.9mmol / l(70-125mg / dl)。
空腹血糖为6.7 mmol / L(120 mg / dl),血浆葡萄糖为7.8 mmol / L(140 mg / dl)。
当空腹全血糖高于5.6 mmol / L(100 mg / dl)且血浆葡萄糖高于6.4 mmol / L(115 mg / dl)时,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当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 / l(200mg / dl)时,表明胰岛素分泌很少或缺乏。
因此,当空腹血糖显着增加时,无需进行其他检查以诊断糖尿病。
餐后血糖的正常值:饭后1小时:血糖6.7-9.4 mmol / L。
1 mmol / L(200 mg / dl),饭后2小时:血糖7.8 mmol / L。
饭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尿糖空腹血糖(FBG)正常:正常空腹血糖为3.9-6.1mmol / l(70-110mg / dl),血浆葡萄糖为3.9-6.9mmol / l (70-125mg / dl)。
空腹血糖为6.7 mmol / L(120 mg / dl),血浆葡萄糖为7.8 mmol / L(140 mg / dl)。
当空腹全血糖高于5.6 mmol / L(100 mg / dl)且血浆葡萄糖高于6.4 mmol / L(115 mg / dl)时,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当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 / l(200mg / dl)时,表明胰岛素分泌很少或缺乏。
因此,当空腹血糖显着增加时,无需进行其他检查以诊断糖尿病。
餐后血糖的正常值:饭后1小时:血
糖6.7-9.4 mmol / L。
1 mmol / L(200 mg / dl),饭后2小时:血糖7.8 mmol / L。
饭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随机睡觉前,饭后2小时,饭后2小时,饭后2小时,饭后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