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测定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中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
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而对绿光的吸收较弱。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将适量的鲜叶片(去除茎和大的叶脉)放入离心管中,加入少量酒精,并用研钵捣碎,使叶绿素释放到酒精中。
然后用酒精将研钵中的残渣洗入离心管中,最后用酒精将叶绿素完全溶解。
注意,酒精的使用要避免火源。
2. 离心沉淀:将叶绿素提取液离心10分钟,以沉淀残渣和悬浮物。
3. 分光光度计测量:取离心后的叶绿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如645 nm和663 nm)测量其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4. 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5.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数据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个标准溶液的叶绿素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反推出其叶绿素的浓度。
2. 计算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接触到火源。
3. 叶绿素提取液的制备应充分溶解,避免残渣和悬浮物的影响。
实验三十三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值与其中溶质浓度C以及光径L成正比,即A=aCL(a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的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2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度值,并根据叶绿素a与b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各自的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含量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应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b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 下分别为16.75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A663=82.04Ca+9.27Cb (1)A645=16.75Ca+45.6Cb (2)式中A663、A664分别为波长663nm和645nm处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值;Ca、Cb分别为叶绿素a、b的浓度(g/L)。
解联立方程(1)、(2)可得以下方程:Ca=0.0127A663-0.00269A645 (3)Cb=0.0229A645-0.00468A663 (4)如把叶绿素含量单位由g/L改为mg/L,(3)、(4)式则可改写为:Ca(mg/L)=12.7A663-2.69A645 (5)Cb(mg/L)=22.9A645-4.68A663 (6)叶绿素总量CT(mg/L)=Ca+Cb=20.2A645+8.02A663 (7)叶绿素总量也可根据下式求导A652=34.5×CT由于652nm为叶绿素a与b在红光区吸收光谱曲线的交叉点(等吸收点),两者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因此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652)求出叶绿素总量:CT(g/L)=A652/34.5CT(mg/L)=A652×1000/34.5 (8)因此,可利用(5)、(6)式可分别计算叶绿素a与b含量,利用(7)式或(8)式可计算叶绿素总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参考李合生)一、实验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25ml容量瓶14个,分别标号0~6和0Y~6Y(标有Y的装子叶,带0的表示实验组);80%的丙酮;剪刀;手术刀;注射器;长方形硬纸盒三、试验方法与步骤1、叶绿素的提取取一个实验组,从每个培养皿中取出等量个数的材料,用手术刀将根茎叶分开,再单独取叶或茎剪碎,称取叶0.1g左右,茎段0.2g左右;记录各组的质量,然后分别放入对应的容量瓶中,等到所有实验组的叶和茎都装入容量瓶后,再用注射器吸取适量80%的丙酮,加入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立即放入预先准备的纸盒中(内用报纸垫着),依次逐个加入。
等所有的都加完后,把纸盒放在暗处,提取24小时以上,备用。
2、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值打开分光光度计,设置470、663、646nm三个波段,测量次数设为3,间隔10s。
预热30min。
预热结束后,用80%的丙酮较零,取出遮光下的溶液,从容量瓶中直接倒到比色杯中开始测量,每组试剂测3次。
注:之前先测两个实验组,若值偏大,可适当用80%的丙酮稀释,并记录好稀释倍数四、结果计算叶绿素a Ca=12.21*A663-2.81*A646叶绿素b Cb=20.13*A646-5.03*A663类胡萝卜素Cx=(1000*A470-3.27*Ca-104*Cb)/229叶绿素色素含量=色素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mg/g)注:A663、A646、A470分别指在663、646、470nm波长下的吸光度。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二、材料与仪器1. 乙醇:纯度为95%。
2. 醋酸:纯度为99%。
3. 氯仿:纯度为99%。
4. 石油醚:纯度为95%。
5. 甲醛:纯度为37%。
6. 碳酸钠:分析纯。
7. NaOH溶液:浓度为0.1mol/L。
8. 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均可。
9. 离心管、比色皿、移液管等实验器具。
三、方法1. 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乙醇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0-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2. 醋酸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80%醋酸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80%醋酸;(5)用分光光度计在652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3. 氯仿-甲醛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甲醛中,在水浴中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并振荡混合均匀后静置10分钟;(5)用分光光度计在649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4. 石油醚-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石油醚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3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5. NaHCO3-NaOH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NaHCO3-NaOH缓冲液中,在冰箱中保持暗处理2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5)用分光光度计在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来确定。
其中,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叶绿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然后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以下是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标准步骤: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acl。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a 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丁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h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下分别为16.75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Ca=13.95A665-6.88A649 Cb=24.96A649-7.32A665 Cx=(1000A470-2.05Ca-1 14.8*Cb)/245 最终,叶绿素含量计算公式为:叶绿素含量(mg/g)= (色素浓度mg/L * 提取液体积ml * 稀释倍数)/(1000 * 样品鲜重g)。
通常操作选取的叶片大概为0.1g,剪碎放入装有5ml 95%以纯的10ml离心管中,暗处理24h,即可测量其吸光度。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和一些浮游生物中的绿色色素,它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其中物质浓度的一种方法。
在测定叶绿素含量时,我们会选择特定波长的光,并测量通过溶液后的光线强度。
根据光线的吸收程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叶绿素的浓度。
在进行叶绿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我们首先需要提取叶绿素。
通常采用乙醇、丙酮等溶剂来破坏叶绿素在叶片中的结构,并将其溶解出来。
然后,将提取液置于离心管中进行离心,以去除悬浮的杂质。
离心后,我们可以得到含有叶绿素的溶液。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
分光光度计通过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源,将光线通过样品后,再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收光信号,最后转化为电信号。
根据吸光度的定义,可以通过测量进射光和透射光的光强来计算吸光度,并由此得到叶绿素的浓度。
为了准确测定叶绿素含量,我们需要在测量前进行一些预处理。
首先,需要校准分光光度计,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应该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
常用的波长为663纳米和645纳米,这两个波长对叶绿素的吸光度较高。
最后,要注意样品的稀释,以确保其吸光度在仪器检测范围内。
在实际测定中,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将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来对叶绿素含量进行验证和比对,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可以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校准仪器、选择适当的波长、稀释样品等步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为我们研究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叶绿素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法)
1.样品的选取
在测定叶片光和作用的枝条上,随机选取3~5片叶子,用水洗净并用滤纸吸干,取其中脉两侧的叶肉组织,取其鲜重0.1g,剪碎放于试管中。
2.叶绿素的提取
在试管中加入10毫升二甲基甲酰氨,加塞,放于阴暗处提取,待样品为白色透明时即表明叶绿素提取完毕。
3.测定
把提取的上清液注入比色杯中,以二甲基甲酰氨为对照,用72G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在645nm和663nm时的光密度。
4.计算
(1)叶绿素浓度的计算:以Amon公式计算
参考文献:丁圣彦编著的《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比较生态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熊庆娥编著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呼吸速率的测定
卞勇主编的《植物与植物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最为重要的生物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到捕获光能、促进电子传递和产生化学能的关键作用。
因此,叶绿素含量测定是研究植物光合效率和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几种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1. 色谱法:色谱法是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叶绿素的吸光特性,通过将叶绿素从植物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用色谱仪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叶绿素的含量。
常用的色谱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经典方法之一。
它利用叶绿素具有吸收光的特性,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并根据一定公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有嗜光法、比爱伯特法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法等。
3.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它通过将酸性溶液加入植物样品中,使得叶绿素从植物细胞中溶解出来,然后用碱溶液滴定至颜色转变为粉红色为止,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在一些初步研究中仍有应用。
4. 激光诱导荧光法:激光诱导荧光法是一种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新兴方法。
它利用激光激发样品中的叶绿素发出的荧光信号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无损伤、高灵敏度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野外样本测定。
总之,测定叶绿素含量是研究植物光合效率和生长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的测定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时,样品的采集、准备和测量条件等因素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实验仪器:高级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剪刀,研钵,漏斗,移液管。
2实验试剂:丙酮,石英砂。
3实验材料:植物叶片。
4实验步骤:
(1)色素的提取:取新鲜叶片,剪去粗大的叶脉并剪成碎块,秤取0.5g放入研钵中加纯丙酮5ml ,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80%丙酮5ml ,将匀浆转入离心管,并用适量80%丙酮洗涤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离心后弃沉淀,上清液用80%丙酮定容至20ml。
(2)测定OD值:取上述色素提取液1ml,加80%丙酮4ml稀释后转入比色杯中,以80%丙酮为对照,分别测定663nm、645nm的OD值。
(3)计算:按照公式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浓度,再根据稀释倍数分别计算每克鲜重叶片中色素的含量。
(4)公式:ρa=12.7A663—2.69A645;
ρb=22.9A645—4.68A663;
ρ(a+b)=ρa+ρb =8.02A663 +20.21A645
注意:ρ代表叶绿素浓度,单位:mg/L 。
1.由于植物叶子中含有水分,故先用丙酮进行提取,以使色素提取液中丙酮的最终
浓度近似80% 。
2.由于叶绿素a、b的吸收峰很陡,仪器波长稍有变差,就会是结果产生很大的误
差,因此最好能用波长较正确的高级型分光光度剂。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植物叶绿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中的绿色色素,能够在吸收光子的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因此,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是衡量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1. 乙醇提取法
将待测叶片粉碎后加入适量的95%乙醇中,放置于暗处浸泡数小时或过夜,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
测定上清液吸光度,通过比较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可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将待测叶片粉碎后加入1.5mL 80%乙醇和0.5mL 1mol/L HCl的混合液中,振荡10分钟后加入玻璃珠摇匀,含有叶绿素的乙醇溶液将变为红褐色。
用0.22µm微孔滤纸过滤,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后计算叶绿素含量。
3. 醋酸铜法
将待测叶片加入0.05%醋酸铜溶液中,用滚轴摇匀10分钟后过滤,取上清液后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叶绿素含量。
4. 液相色谱法
将待测叶片加入甲醇或乙腈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更为精确的仪器和技术,但可以同时测定多种色素。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采集应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以保证结果可比性。
2. 需要控制乙醇、醋酸铜等试剂用量、摇匀时间和过滤条件等因素,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 对于不同种类和部位的植物,可能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修正和比较。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引言:叶绿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及其他光合生物体内的绿色色素,是光合作用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测定叶绿素含量能够为我们了解光合作用的效率、植物的健康状态以及环境的质量提供重要的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叶绿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及现代的光谱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
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传统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醋酸镁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剂将叶绿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测定提取物中叶绿素的浓度。
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和较长的测量时间。
此外,这些方法对样品的处理和提取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且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
现代的光谱测量方法: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基于光谱测量的非破坏性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基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特征,通过光谱仪器测量叶片表面的反射光谱或透射光谱来估算叶绿素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的特点,且不需要样品处理和大量的化学试剂。
其中,反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法。
反射光谱法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叶片表面的反射光谱来间接估算叶绿素含量。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测定总叶绿素含量,还可以提供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类胡萝卜素等不同色素的含量信息。
同时,反射光谱法可以实时非破坏地监测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并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进行动态调控。
荧光光谱法则是基于叶绿素的荧光特性,通过测量叶片表面的荧光光谱来评估叶绿素含量。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受到光激发后会产生荧光发射。
荧光光谱法通过测量荧光发射的强度和峰位来推断叶绿素含量,并进一步评估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植物的健康状态。
相比于反射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对光照条件和叶片的内部结构影响较小。
评估与比较: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在测定叶绿素含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
叶绿素a的测定
叶绿素a是植物细胞中的主要叶绿素类型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可以揭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叶片的健康状态。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a的方法:
1. 取少量新鲜的叶片样品。
2. 将叶片样品置于琼脂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3. 使用玻璃棒或研钵对叶片进行研磨,使叶绿素a溶解在乙醇中。
4. 将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使用超高速离心将样品离心,以去除残留的植物细胞。
5. 将上清液取出,加入一定体积的乙醇使溶液体积为10mL。
6. 使用光度计将溶液的吸光度测量在多个波长下,包括
663nm和645nm。
7. 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叶绿素a (mg/L) = (12.25 * A663 - 2.79 * A645) * V/M
其中,A663和A645分别为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V为体积(mL),M为叶片的质量(g)。
8. 根据测定结果,可以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或相对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叶绿素a测定方法,具体测定步骤和浓度计算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建议参考实验方法或使用商业化的叶绿素测定试剂盒,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六富营养化湖中藻量的测定(叶绿素a法)一、实验目的富营养化湖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尤以氮磷为甚,致使其中的藻类旺盛生长。
此类水体中代表藻类的叶绿素a浓度常大于10微克/升。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水体中藻类叶绿素a浓度,以考查其富营养化情况。
二、器材与用品1、分光光度计(波长选择大于750nm,精度为0.5-2nm)。
2、比色杯(1cm;4cm)。
3、台式离心机(3500r/min)4、离心管(15ml具刻度和塞子);冰箱5、匀浆器或小研钵。
6、蔡氏滤器;滤膜(0.45微克,直径47mm)。
7、真空泵(最大压力不超过300kpa)。
8、MgCO3悬液:lg MgCO3细粉悬于100ml蒸馏水中。
9、90%的丙酮溶液:90份丙酮+10份蒸馏水。
10、水样:两种不同污染程度的湖水水样各2L.三、方法和步骤1、按浮游植物采样方法,湖泊、水库采样500ml,池塘300ml。
采样点及采水时间同“浮游植物”。
2、清洗玻璃仪器:整个实验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应全部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尤其应避免酸性条件下而引起的叶绿素a分解。
3、过滤水样;在蔡氏滤器上装好滤膜,每种测定水样取50-500ml 减压过滤。
待水样剩余若干毫升之前加入0.2ml MgCO3悬液、摇匀直至抽干水样。
加入MgCO3可增进藻细胞滞留在滤膜上,同时还可防止提取过程中叶绿素a被分解。
如过滤后的载藻滤膜不能马上进行提取处理,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放冷(4℃)暗处保存,放置时间最多不能超过48小时。
4、提取;将滤膜放于匀浆器或小研钵内,加2-3ml90%的丙酮溶液,匀浆,以破碎藻细胞。
然后用移液管将匀浆液移入刻度离心管中,用5ml90%丙酮冲洗2次,最后向离心管中补加90%丙酮,使管内总体积为10ml。
塞紧塞子并在管子外部罩上遮光物,充分振荡,放冰箱避光提取18-24小时。
5、离心:提取完毕后,置离心管于台式离心机上3500r/min,离心10min,取出离心管,用移液管将上清液移入刻度离心管中,塞上塞子,3500r/min在离心10min。
叶绿素a的测定叶绿素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中的绿色色素。
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成化学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因此,对叶绿素a的测定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光度法、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几种测定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叶绿素a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光度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叶绿素a溶液与一定体积的溶剂混合均匀,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根据比色法原理,吸光度与溶液中叶绿素a的浓度成正比,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可以得出待测溶液中叶绿素a的浓度。
荧光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叶绿素a溶液在受到激发光后发射的荧光强度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叶绿素a溶液置于荧光测量仪器中,通过激发光源激发溶液中的叶绿素a分子,叶绿素a分子吸收光能后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测量仪器会记录下荧光的强度,根据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叶绿素a的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将待测叶绿素a溶液进行色谱分离并测定其峰面积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叶绿素a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通过色谱柱的分离作用,将溶液中的叶绿素a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
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叶绿素a的吸光度,并计算出其峰面积。
根据标准曲线可以得出待测溶液中叶绿素a的浓度。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定方法,如超声波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的研究领域或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用性。
叶绿素a的测定是研究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发育等领域的基础工作。
不同的测定方法在原理和步骤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能够准确地测定叶绿素a的浓度。
科研工作者和应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对叶绿素a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
叶绿素测定方法一、实验原理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果蔬等绿色植物组织中,并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体。
当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即游离出来,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热较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生成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在稀碱液中可水解成鲜绿色的叶绿酸盐以及叶绿醇和甲醇。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 a 和 b,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 645nm 和 663nm 处有最大吸收,且两吸收曲线相交于652nm 处。
因此测定提取液在 645nm、 663nm、652nm 波长下的吸光值,并根据经验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叶绿素 a、叶绿素 b 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二、仪器、和试剂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0 . 01g) 、研钵、棕色容量瓶(容量瓶包锡纸代替)、小漏斗、定量滤纸、吸水纸、擦境纸、滴管。
试剂:丙酮;石英砂;碳酸钙粉三、操作步骤取新鲜蔬菜1g,洗净吸干水分,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3mL80%丙酮,研成均浆,再加丙酮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暗处静置3~ 5min。
取滤纸 1 张置于漏斗中,用丙酮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滤液流至50mL容量瓶中(外包锡纸);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用滴管吸取丙酮,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丙酮定容至100mL,摇匀。
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5nm、 645nm下测定吸光度,以丙酮为空白对照。
四、计算按照实验原理中提供的经验公式,分别计算植物材料中叶绿素a、 b 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ρa =12.72A663-2.59A 645ρb =22.88A663-4.67A 645ρ=ρa +ρb =20.29A645+8.05A663叶绿素含量 =ρ*V /(m*1000)(mg/g)ρ:叶绿素质量浓度,mg/lV:提取液体积,mlm:样品质量,gPS:若处理干燥样品,则用80%丙酮(体积分数)。
叶绿素测定方法
一、方法选择
1、分光光度计法>荧光光度法>SPAD速测法,浸提比色法>萃取比色法,常温浸提比色
测定>高温速浸提比色法,如果时间条件允许,建议选择常温浸提比色法。
2、药品的选择,常用有机浸提叶绿素的试剂由甲醇、乙醇、丙酮,乙醇对身体的伤害
最小,丙酮最厉害,如果通风条件不是太好,建议选择乙醇;有机试剂混合液提取具有
协同优势,乙醇与丙酮的混合液比甲醇与丙酮的混合液(甲醇乙醇混合很少)浸提的要
完全,而且稳定,乙醇、丙酮、水的浸提效果次之,差异不显著;综上,如果能买到丙
酮的话,乙醇、丙酮以1:3的比例混合液提取最好,其次是乙醇、丙酮、水以4.5:4.5:1
的比例混合液,如果不想用丙酮,可以用95%的乙醇代替,但是与混合液比,提取效率
不高。
3、称样量,0.2g样品,选用20ml浸提液浸提,0.5g样品,选用50ml浸提液浸提。
二、实验原理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包括a\b\类胡萝卜素\总量) 含量的原理是,以有机溶剂在常温暗室直接提取样品中的叶绿素,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叶绿素(包括a\b\类胡萝卜素\总量)在特定波长的吸收,用公式计算其含量。
三、器材
棕色容量瓶、721型分光光度计(751型分光光度计更好,越精确越好) 四、步骤
1、将叶片洗净,选取中间部分,称0.200克左右,并剪成2mm左右碎条
2、将样品放入容量瓶中,加入浸提液,定容,放在暗处26h左右
3、比色,如果仅仅测定叶绿素A\B总量,测定波长在665nm、649nm、652nm 处吸光
度即可,如果还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再测定处波长在470nm处的吸光度即可。
目
前,不同的浸提液提取方法都是在这些波长下测定的。
4、每个实验样品重复三次,空白两次重复即可(本实验中空白意义不大)
五、计算
Ca=13.95*A665-6.88*A649
Cb= 24.96* A649-7.32* A665
C类胡萝卜素= (1000*A470-2.05* Ca -114.8* Cb)/245
C总= A652*50/(34.5*m)
Ca 为叶绿素a的浓度
M 为称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