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内容充实)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3
心肌梗死后的营养原则和饮食配方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了帮助心肌梗死患者尽快康复,正确的营养摄入和饮食配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肌梗死后的营养原则和饮食配方,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一、心肌梗死后的营养原则1. 低脂饮食:心肌梗死后,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奶制品和红肉中,而反式脂肪则多存在于煎炸食品和快餐等加工食品中。
患者可选择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如橄榄油和菜籽油,以降低心血管负担。
2. 控制盐摄入:过多的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
心肌梗死患者应减少食盐的使用,尽量选择低盐或无盐调料,并限制加工食品和咸味零食的摄入。
3. 适量高质量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再生所必需的,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可选择低脂的动物蛋白源,如鱼、鸡肉、低脂牛奶和豆制品,以及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
4. 多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心肌梗死患者应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尽量选择多样性颜色的水果和蔬菜,以获得更多种类的营养物质。
5. 均衡饮食:心肌梗死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保证营养的全面供应。
合理配合食物种类和分量,避免暴饮暴食和纯素食,以维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
二、心肌梗死后的饮食配方1. 早餐建议:a) 一碗燕麦粥:将适量燕麦片以水煮熟,加入适量水果块和蜂蜜调味。
b) 一片全麦面包:涂抹植物油奶酪,配以番茄和黄瓜片。
c) 一杯低脂牛奶或豆浆:可选择低脂的酸奶、豆浆,或绿茶等。
2. 午餐建议:a) 100克水煮鸡胸肉:用少许盐和黑胡椒调味,搭配适量蔬菜,如西兰花、蘑菇和红椒等。
b) 一碗蔬菜汤:使用新鲜蔬菜煮制,可加入适量全麦米或糙米。
c) 一份水果沙拉:选择新鲜水果,如苹果、橙子和葡萄,搭配脱脂酸奶调味。
目录冠心病的营养医治.................................... - 2 -高血压营养膳食指南.................................. - 5 -如安在家里进行糖尿病的饮食医治?.................... - 7 -糖尿病营养膳食指南................................. - 10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营养医治原那么..................... - 14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营养医治........................... - 16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营养医治........................... - 19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营养医治........................... - 22 -急性胰腺炎的营养医治............................... - 25 -痛风症的营养医治(低嘌呤饮食) ....................... - 27 -胸腔手术后病人如何注意饮食?....................... - 32 -癌症病人膳食营养的要点是什么? ...................... - 34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营养指南........................... - 35 -肝硬化饮食营养指南................................. - 36 -如何预防与医治单纯性肥胖症? ........................ - 38 -当血脂增高或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应................... - 41 -如何进行营养医治?................................. - 41 -膳食在预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 - 43 -发生上有何作用? .................................... - 43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发作时......................... - 44 -应如何进行营养医治? ................................ - 44 -如何安排产妇(临盆期与产褥期)的膳食?............. - 45 -如何安排乳母的膳食?............................... - 47 -冠心病的营养医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心血管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心血管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摘要:血管病已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之一,病程长多煎熬,易反复难根治。
在长期的临床护理中我深深体会到,对于此病,除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外,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科学合理的饮食,均衡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也很重要。
特别是日常恰当的饮食护理,更是既经济实用,又效果明显,能防能治,应大力提倡。
本文就谈谈饮食护理对心血管病人的作用以及所遵循的原则,还有如何科学地进行饮食护理。
一、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应遵循四大原则。
1 饮食要清淡心血管病患者一般都伴随血压不稳、血脂异常,年龄大者心脏各器官已老化或开始衰退,加上患有疾病,此时,清淡的饮食能有效减轻机体的负担,让各器官轻便运转,便可防止脏器、血管等加速老化,增加保养功能,起到防病治病、延长寿命的功效。
相反,高热量高脂肪重口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身体脏腑“湿热”、“积滞”,轻则腹胀、便秘,胃口变差,重则呕吐、低热引发感冒,不利心血管病的治疗和康复。
2 多吃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般低糖、低脂、蛋白质含量适中、富含高纤维素,在减少食物总量的同时,能增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改善肠胃道功能,软化血管,其抗凝血因子可减少和预防血栓形成。
有研究称,为了探究蔬菜水果对心血管病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女性(34—59岁)75596人,14年;男性(40—75岁)38683人,8年。
结果表明,蔬菜和水果食用量多的人比食用量少的人脑梗发生率低31%。
由此可见,蔬菜和水果对心血管病的作用十分明显而且具有预防性。
3 膳食营养要均衡营养与心血管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日常生活中制定合理的膳食食谱并遵照执行对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病至关重要,也是临床上针对该病常用的护理手段。
许多患者一听大夫说“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就在饮食方面万分小心,甚至到了对肉类、鸡蛋和牛奶都不沾的地步,长期以青菜等素食为伍,认为这样可以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提高心血管健康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为了维护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心血管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保护心脏和血管,并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
一、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健康饮食是提高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饮食策略:1. 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量: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
建议每天摄入至少5份水果和蔬菜。
2. 控制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
尽量避免过多的盐和加工食品,选择新鲜食品,并试着用香料和草药来增添风味。
3. 选择健康脂肪:不同于饱和脂肪酸的不利影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并改善心血管健康。
建议选择橄榄油、鱼油和坚果等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4. 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
建议女性每天最多饮酒一杯,男性不超过两杯。
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不言而喻。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体育锻炼策略: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可提高心脏的功能和耐力。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2. 强度训练:除了有氧运动,还应包括一些强度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强度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提高新陈代谢率,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3. 坚持一定程度的运动:长时间的久坐生活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果你需要长时间久坐,定期站起来活动一下,比如每隔一小时站起来走动一会。
三、有效减轻压力压力是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降压的有效方法:1. 学会放松: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冥想、呼吸练习和瑜伽等。
这些可以帮助你减轻紧张和焦虑,促进心理健康。
2. 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分享感受和快乐。
社交活动可以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3. 合理规划时间:合理规划工作和休闲时间,避免过度工作和紧张的日程安排。
心脏病患者如何通过饮食调理改善病情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风险。
然而,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心脏病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心脏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至关重要。
心脏病患者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活动水平和病情,计算出每天所需的热量,以保持理想的体重。
体重过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体重过轻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足,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来确定适合自己的热量摄入量。
在食物的选择上,要注重营养均衡。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是必不可少的。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轻心脏负担。
例如,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等蔬菜富含维生素 C、E 和钾等营养成分,对心脏健康有益;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则富含抗氧化剂,能够减少自由基对心脏的损害。
全谷物食物也是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全谷物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并且不会导致血糖的急剧上升。
相比之下,精细加工的白面包、白米饭等食物则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对心脏健康不利。
蛋白质的选择同样关键。
优质蛋白质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豆类和坚果。
瘦肉如鸡胸肉、瘦牛肉等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鱼类尤其是富含ω-3 脂肪酸的三文鱼、金枪鱼等,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豆类如黑豆、红豆等是植物性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同时富含膳食纤维;坚果含有健康的脂肪、蛋白质和纤维,但由于其热量较高,应适量食用。
控制脂肪的摄入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要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这些脂肪通常存在于动物油脂、黄油、油炸食品和糕点中。
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而应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鳄梨、坚果等。
减少盐的摄入也是饮食调理的重要环节。
冠心病的饮食指导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病变所致。
尽管冠心病的病因复杂,但饮食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介绍饮食原则首先,冠心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高脂肪饮食不仅会导致血脂异常,还会增加冠脉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患者应该选择低脂肪的牛奶和乳制品,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和谷物,而要避免摄入过量的红肉和黄油等高脂肪食物。
第二,限制钠的摄入。
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患者应该选择新鲜食材,少吃加工食品,同时尽量少放调味料,控制盐的摄入量。
第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对降低血脂、控制体重和改善肠道功能非常有益。
患者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推荐的食品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适合冠心病患者的食物。
首先,鱼类是非常好的选择。
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鳕鱼和鲭鱼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和改善心脏功能。
其次,杂粮和谷物也是冠心病患者的好选择。
全谷类食品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群,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例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此外,豆类也是冠心病患者的好朋友。
豆类富含蛋白质、植物纤维和低脂肪,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
豆类制品如豆腐、豆浆和豆饼都是不错的选择。
饮食禁忌除了上述推荐的食物,冠心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还要注意一些禁忌。
首先,尽量少吃高盐食物。
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水分潴留和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腌制食品和咸菜等高盐食物。
其次,要避免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过量会增加血脂的含量,使冠状动脉更易受损。
因此,冠心病患者应该少吃肥肉、黄油、奶酪等高脂肪食品。
此外,含糖食物也是要避免的。
摄入过多的蔗糖会导致肥胖和高血糖,进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是指包括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高血压、心力衰竭和中风(stroke)在内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主要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几乎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
营养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1.控制能量摄入:饮食中过量的能量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脂肪堆积,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控制总能量摄入,合理控制食物的热量,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2.保持健康体重:合理控制体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此建议保持健康的体重。
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体力活动来控制体重。
3.降低脂质摄入:高胆固醇和高脂肪摄入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降低脂质摄入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尽量避免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
4.控制钠盐摄入:高钠盐摄入是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因素。
建议每天限制钠盐的摄入量,一般成人每日摄入的钠盐不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应该进一步限制至3克以下。
5.增加纤维摄入:膳食纤维对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它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糖控制、增加饱腹感。
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来自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豆类等。
7.补充必需脂肪酸:适量的必需脂肪酸对于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橄榄油)来获得必需脂肪酸。
8.增加抗氧化物摄入:抗氧化物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食物中富含的抗氧化物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可以通过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来增加抗氧化物的摄入。
9.控制饮酒: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但过量饮酒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中医小知识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脑血管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血管炎等。
身体健康需要注意心脑血管系统的保健,下面介绍一些关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中医小知识。
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为先”,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助于维持心脑血管的健康。
首先,合理控制饮食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高盐和高糖食物。
其次,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可降低胆固醇和血压。
此外,还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正常的体重。
2. 定期活动:中医认为,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血液循环和心脑血管健康。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此外,中医还推荐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可以舒缓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3. 控制情绪:中医认为情绪因素与心脑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忧郁等会使体内分泌失调,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对于心脑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多与朋友聚会、听音乐、参加兴趣班等,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
4. 中医药调理:中医拥有丰富的草药和针灸等疗法,可用于调理心脑血管健康。
一些常用的中药如山楂、红枣、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调理血液循环的功效,可适当饮用或食用。
针灸疗法如耳针、足三里针刺等也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5. 管理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合理管理这些慢性病对于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以上只是一些关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中医小知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请注意,这些知识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或疑虑,请及时就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有助于维护心脑血管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营养治脑血管疾病一、概述Stroke i s the most rampant cl inicaI entity of in deveI oped countries. It is defined as an acute onset of focal or globaI neurologic def icit that lasts more than 24 hours and i s attr ibutable to d i seases of the intracranial of extracranial neurovascuI atur. Severe strokes are often preceded b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s).Stroke is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China, and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cause of neurologic disability. Old age is the most signif ica nt r i sk fac tor. Amon g mod i f i ab I e risk f ac tors, hyper tension and smok ing contr i bute most to the r i sk of stroke・Other factors incIud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trial fibrillation; diabetes; and ora I contraceptive use, particuI ar Iy by female smokers.(一)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是不同病因导致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前言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从膳食中摄入的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过多,以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而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包括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
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措施之一,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且经济、简单、有效、无副作用。
因此,我国与许多国家的医学专业学会或协会都将膳食干预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纳入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将心血管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的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起草此共识。
本共识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对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病防治等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膳食现状和特点,规范心血管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原则和步骤,以便临床医师、临床营养师、护士等医疗保健人员掌握和使用,更好地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服务。
一、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许多膳食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鱼和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即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蔬菜和水果(包括浆果)、富含亚油酸、钾的食物、以及规律的身体活动与减少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豆蔻酸和棕榈酸)、反式脂肪酸、高钠摄入、大量饮酒、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维生素E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似乎没有明确的关系。
-亚麻酸、油酸、非淀粉多糖(膳食纤维)、全粒类谷物、无盐坚果、叶酸和植物甾醇很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膳食胆固醇和未过滤的熟咖啡很可能增加风险,与硬脂酸没有关系。
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
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是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营养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和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同时,增加保护因素。
鼓励内科医生自己开营养处方,或推荐病人去咨询临床营养师。
对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营养师作为多学科小组(包括医师、心理医师、护士和药剂师)的成员,通过提供医学营养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减少再入院和住院天数、提高对限制钠及液体摄入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等心衰患者的治疗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治疗和咨询包括客观地营养评估、准确地营养诊断、科学地营养干预(包括营养教育)、全面地营养监测。
推荐首次门诊的时间为 45- 90 min,第 2-6 次的随访时间为 30-60 min,建议每次都有临床营养师参与。
从药物治疗开始前,就应进行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并在整个药物治疗期间均持续进行膳食营养干预,以便提高疗效。
医学营养治疗计划需要 3-6 个月的时间。
首先是行为干预,主要是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即减少肉类食品、油炸油煎食品和糕点摄入;减少膳食钠的摄入量,清淡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其次是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治疗膳食 6 周。
在第 2 次随访时,需要对血脂、血压和血糖的变化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可加强治疗。
第 2 次随访时可指导患者学习有关辅助降脂膳食成分(如植物甾醇和膳食纤维)知识,增加膳食中的钾、镁、钙的摄入量,此阶段需对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进行监控。
在第 3 次随访时,如果血脂或血压没有达到目标水平,则开始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当血脂已经大幅度下降时,应对代谢综合征或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管理。
校正多种危险因素的关键是增加运动,减少能量摄入和减轻体重。
通过健康教育和营养咨询,帮助患者学会按膳食营养处方计划合理饮食、阅读食品营养标签、修改食谱、准备或采购健康的食物,以及外出就餐时合理饮食。
极低脂肪膳食有助于达到降脂目标。
在二级预防中,这类膳食也可以辅助药物治疗。
这类饮食含有最低限度的动物食品,饱和脂肪酸 (<30/0)、胆固醇(<5 mg/d) 以及总脂肪(<10%) 的摄入量均非常低,该类膳食主要食用低脂肪的谷物、豆类、蔬菜、水果、蛋清和脱脂乳制品,通常称之为奶蛋素食疗法。
对于有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可以选择极低脂肪膳食进行治疗,或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选择。
(一)总原则
1.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平衡膳食。
2.总能量摄入与身体活动要平衡:保持健康体重,BMI 在 18.5-<24.0 kg/m2。
3.低脂肪、低饱和脂肪膳食: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 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 10%,尽量减少摄入肥肉、肉类食品和奶油,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
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 20 -30 g。
4.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人,控制其不超过总能量的 1%:少吃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和油炸油煎食品。
5.摄入充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能量的 6%- 10%):n-6/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适宜(5%-8%/1%-2%),即 n-6/n-3 比例达到 4-5:1。
适量使用植物油,每人每天 25 g,每周食用鱼类≥2 次,每次 150- 200 g,相当于 200- 500 mgEPA 和 DHA。
素食者可以通过摄入亚麻籽油和坚果获取α- 亚麻酸。
提倡从自然食物中摄取 n-3 脂肪酸,不主张盲目补充鱼油制剂。
6.适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 10% 左右。
适量选择富含油酸的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米糠油等烹调用油。
7.低胆固醇: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不应超过 300 mg/d。
限制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蛋黄等。
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同时也多富含饱和脂肪,选择食物时应一并加以考虑。
8.限盐:每天食盐不超过 6g,包括味精、防腐剂、酱菜、调味品中的食盐,提倡食用高钾低钠盐(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9.适当增加钾:使钾/钠 =1,即每天钾摄入量为 70- 80mmol/L。
每天摄人大量蔬菜水果获得钾盐。
10.足量摄入膳食纤维:每天摄入 25- 30 g,从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中获取。
11. 足量摄人新鲜蔬菜 (400- 500 g/d) 和水果(200-400 g/d):包括绿叶菜、十字花科蔬菜、豆类、水果,可以减少患冠心病、卒中和高血压的风险。
12.增加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每天 30 min 中等强度,每周 5-7 d。
各种营养素和膳食成分目标摄入量见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