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格式:ppt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17
高中生物2019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第二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高中生物2019新人教版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题探讨1.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XXX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答案】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2.与同学相互评价各自的证据是否正确和充分。
【答案】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思考讨论4.通过火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性?[答案]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的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思考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谜底】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要有多个组成成分,每个组成成分都执行一定的功能,它们之间彼此配合完成生命举动;而一个分子或原子不具有生命系统的功能。
思考•讨论请结合图1-3,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叶的表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各有什么功能?【答案】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1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得心脏得以搏动。
2.XXX的光合作用是在哪些细胞中举行的?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是靠哪种细胞完成的?【答案】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些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
3.大熊猫和XXX繁殖后代关键是靠什么细胞?【谜底】大熊猫和XXX繁殖后代关键是靠生殖细胞完成的。
(通过上面3个题目的讨论可以看出,动植物体的生命举动是靠一个个细胞完成的。
)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是不是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为什么?【答案】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程标准1.阐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素养达成设疑激趣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夯基提能·分层突破——互动·探究·智涂探究点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请仔细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问题。
1.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它的内容是否阐明了所有生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3.细胞学说中的“一切动植物”能改为“一切生物”吗?请说明原因。
4.新细胞只能通过老细胞分裂产生吗?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运用的是完全归纳法还是不完全归纳法?[易错提醒](1)显微镜种类混淆:细胞学说的建立依赖于光学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而不是电子显微镜。
(2)一切动植物并不是一切生物。
生物除了动植物外,还包括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等。
其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而没有体现差异性。
(4)新细胞的来源是分裂产生的,而不是“从细胞内部产生的”。
(5)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为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细胞学说不是发现细胞的科学家创立的。
(6)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
1.人类认识细胞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显微镜的发明开启了人类窥探微观世界的大门,使人们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
在过去的300多年中,随着细胞学研究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细胞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2.细胞学说的三个“未涉及”和两个“统一”(1)三个“未涉及”①未涉及原核细胞。
②未涉及病毒。
③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两个“统一”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统一了“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能够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认识到所有已知的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形成对生命系统层次性的基本认识。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学会从细胞层面解释生命现象。
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讨论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探究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社会责任:认识细胞研究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细胞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概念,以及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如何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执行各种功能,以及细胞与生物体整体生命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资源•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教材及教辅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动画等展示细胞结构和功能•实物或模型:细胞模型、显微镜下的细胞图片等•实验材料(如有条件):简单细胞观察实验所需材料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PPT和视频,系统讲解细胞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细胞如何执行生命活动,以及细胞与生物体整体的关系。
•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展示细胞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或小组讨论寻找答案,培养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幅包含多种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的共同点,引出细胞的话题。
•设疑激趣:提问“为什么我们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在生物体中扮演什么角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新课教学(一)细胞的概念•定义讲解:介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强调所有已知的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形态,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细胞模型和显微镜,用于展示细胞形态。
2.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图片,用于辅助讲解。
3. 准备PPT课件,用于呈现教学大纲和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微观图片,如细胞割裂、细胞分化、细胞呼吸等,让学生感受细胞的微观世界,引出课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对细胞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新课:(1)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让学生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细胞割裂和分化的过程,理解细胞发展、割裂和分化的意义。
(3)介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验演示,使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理解细胞发展、割裂和分化的意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细胞的认识和理解。
4. 教室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和理解。
5. 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观察,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病毒的生命活动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分裂、摄食、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1)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活动的基础 ①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②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考点01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典型例题】细胞学说与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以下与细胞学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是由罗伯特·胡克、施莱登、施旺等科学家建立的B .细胞学说的提出主要运用了观察、完全归纳法和推论等科学方法C .“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各种分子”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D .细胞学说揭示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答案】D【解析】ABC 、施莱登和施旺主要运用观察法分别对植物、动物的细胞进行独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建立了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各种分子”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ABC 错误; 知识清单考点突破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相互关系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D、从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细胞学说可以说明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易错分析】解答与细胞学说有关的试题时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发现细胞≠创立细胞学说。
(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细胞学说并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1.从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 形成生物界是统一的观念,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学说的要点及其意义。
(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教学难点细胞学说的意义。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问题导入]观看克隆猴、体细胞核移植图,引发对细胞进行的研究及其价值的讨论。
【提示】克隆猴更适合用作研究人类疾病和进行药物实验的模型动物。
遗传上相同的克隆猴用于药物对照实验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估药物。
借助科学家威尔逊的名言(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走进细胞,开启高中生物新起点。
[问题探讨,获取证据]讨论: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不同,但都是有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证明呢?显微镜观察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看到了构成动植物的细胞,产生了许多疑问,经过一百多年的深入探究,终于做出了理论概况,形成了作为生物学重要基础的细胞学说。
一、细胞学说1、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2、主要内容(后人根据施莱登和施旺发表的研究成果整理并加以修正)(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麻部吸痞毒、原核生物)(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乂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建立过程1.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答案】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一结论可信吗?为什么?这一结论对生物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答案】可信。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细胞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是()A.变形虫B.人的红细胞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根毛细胞,一个细胞即为一个个体,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B.罗伯特·虎克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C.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菌的细胞也有细胞壁,A项错误;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B项错误;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C项正确;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D项错误。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C.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D.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项错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C项错误;细胞学说只涉及了动植物,未提及细菌等生物,D项错误。
4.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紧密联系的。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C.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项错误;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与生命系统有关,B项错误;最小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现象,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C项正确;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是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D项错误。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
人类已经在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 许多未解之谜还得回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
同样地, 尽管我们已经对细胞有不少了解, 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比如为什么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 而多细胞动植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为什么细胞的形态各异, 但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让我们再次走近细胞, 更深入地探索它的奥秘。
通过第一章学习, 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 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
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两节, 本课是第一节, 主要讲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 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 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 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 【内容要求】“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内容。
“细胞”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 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 先介绍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教材从叙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入手, 阐述了细胞学说的重大意义。
接着阐述了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 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
2.细胞学说主要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
3.细胞学说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4.细胞学说建立过程:①维萨里:揭示了器官水平的结构。
②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③罗伯特·胡克*:第一位发现并命名细胞(死细胞)的人。
④列文虎克*:第一位观察活细胞的人。
⑤马尔比基:观察到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⑥耐格里:观察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⑦魏尔肖:对施莱登的观点进行修正,总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细胞学说意义:①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没有揭示多样性和差异性,仅局限于动物和植物)②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③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为生物进化论埋下伏笔。
6.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7.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①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②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③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显现出生命特征。
8.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衣藻、细菌等。
9.病毒相关知识*:①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②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③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显现出生命特征。
培养病毒不能用普通的全营养培养基,需要用宿主活细胞培养基培养。
④病毒按照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如乙肝病毒、天花病毒、噬菌体等。
RNA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HIV、SARS病毒等。
病毒按照宿主细胞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单项选择题1.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B )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学者研究的是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研究对象是这个地区的这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该对象属于种群。
2.下图中,按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解析】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①是花朵,属于器官层次;②是植物,属于个体层次;③是细胞组织,属于组织层次;④是植物细胞,属于细胞层次。
故D正确。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B.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C.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解析】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C正确;细胞学说不断发展,在修正中前进,D正确。
4.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维萨里通过显微观察发现人体由器官组成B.罗伯特·胡克首次观察到植物木栓组织活细胞C.施莱登提出新细胞的产生来源于老细胞的分裂D.魏尔肖认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解析】维萨里的观察并没有使用显微镜,A错误;罗伯特·胡克观察的植物木栓组织是死细胞,B错误;魏尔肖总结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错误,D正确。
5.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D )A.植物和动物都由细胞构成,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C.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D.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解析】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说明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B正确;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C正确;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