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修订版高教版《毛概》课第一章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8
2018版毛概教材知识点整理前言:本复习文档是根据2018版毛概教材内容和老师所划重点吐血整理而成,希望能帮到大家的毛概复习。
大家考试的时候别忘了带2B铅笔哦,因为选择题应该还是机器阅卷~ 最后祝咱们: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第1-4章)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形成和发展1、历史条件:十月革命开辟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并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战”后两大阵营对立;实践基础是中共领导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教训;2、发展过程(易作为细节知识点在选择题中考查):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的。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3)遵义会议(1935年)以后:《实践论》《矛盾论》系统分析党内“左”“右”错误思想根源,《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并在1945年中共七大写入党章;(4)解放战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以后:《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思想,得到丰富与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1、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详见第二章):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基本点: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与有革命要求但易动摇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它与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构成三大法宝;(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系列思想与方针(6个关于,7-8页,理解熟悉就好);(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将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纪律严明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大军事原则等;(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详见第9页)(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国际战略与外交工作的理论2、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需要我们深入实一、形成的依据1、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变革生产关系;2、近代中国革命时代特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步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二、实践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与基本纲领1、总路线(1948年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18版毛概重点前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⑦还包括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内容,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1,加上党自身的建设,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实事求是含义: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群众路线定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5.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毛概2018版重点整理本文所标注页码以2018版教材为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六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形成过程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两个主题补充:【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全国人大十九届二次会议: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写入党章作为全党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写入党章(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评价时间地点:邓小平主持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知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1)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维护、始终遵循(2)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毛概》课本知识点(2018版)前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目标: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条件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过程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国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要和中国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①名族独立②人民解放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领导基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2018 年新版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详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容、教学方法)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教学目的要求:本章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容,通过阐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容和活的灵魂和涵,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实事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容和活的灵魂,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进而认识毛泽东的一生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是革命的一生,其晚年犯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专题讲授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课堂辩论式教学法、小组研讨式教学法等教学重点: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容和活的灵魂。
2.科学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1. 正确区别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
2.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教学容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3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P3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P4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容和活的灵魂P6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容P6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11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4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P14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P15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P16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要求: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进而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专题讲授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课堂辩论式教学法、小组研讨式教学法等教学重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毛概思考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科学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车队建设和军事战路理论4)政策和策路理论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活的灵魂:毛思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握理论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華力量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氮导核心理论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5、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习近平一系列讲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草,促进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草,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 年新版教材目录毛泽东思想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第六章“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七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一、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三、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第二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第二节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涵第十章全面深化改革第一节改革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二、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第三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三、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第十一章“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三、全面依法治国四、巩国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一节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一、习近平强军思想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第二节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二、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第十三章“ 一国两制” 与祖国统一第一节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一国两制”是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22)二、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第二节推进祖国统一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二、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三、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第十四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第一节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第二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二、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第十五章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的最大优势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第二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一、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第三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三、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结束语坚定“ 四个自信” 放飞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