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中控DCS培训-DCS系统维护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36
DCS系统的维护和维修方法DCS是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简称,国内一般习惯称为集散控制系统。
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显示(CRT)和控制(Control)等4C 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组态方便。
DCS具有以下特点:(1)高可靠性由于DCS将系统控制功能分散在各台计算机上实现,系统结构采用容错设计,因此某一台计算机出现的故障不会导致系统其它功能的丧失。
此外,由于系统中各台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比较单一,可以针对需要实现的功能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软件的专用计算机,从而使系统中每台计算机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2)开放性DCS采用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系统中各台计算机采用局域网方式通信,实现信息传输,当需要改变或扩充系统功能时,可将新增计算机方便地连入系统通信网络或从网络中卸下,几乎不影响系统其他计算机的工作。
(3)灵活性通过组态软件根据不同的流程应用对象进行软硬件组态,即确定测量与控制信号及相互间连接关系、从控制算法库选择适用的控制规律以及从图形库调用基本图形组成所需的各种监控和报警画面,从而方便地构成所需的控制系统。
(4)易于维护功能单一的小型或微型专用计算机,具有维护简单、方便的特点,当某一局部或某个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以在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在线更换,迅速排除故障。
(5)协调性各工作站之间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各种数据,整个系统信息共享,协调工作,以完成控制系统的总体功能和优化处理。
(6)控制功能齐全控制算法丰富,集连续控制、顺序控制和批处理控制于一体,可实现串级、前馈、解耦、自适应和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并可方便地加入所需的特殊控制算法。
DCS的构成方式十分灵活,可由专用的管理计算机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记录站、现场控制站和数据采集站等组成,也可由通用的服务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构成。
系统使用维护DCS系统是由系统软、硬件,操作台盘及现场仪表组成的。
系统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失效或引发控制系统故障,严重时会导致生产停车。
因此,要把构成控制系统的所有设备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维护管理。
1.1 日常维护1.1.1 中控室管理应加强中控室人员和设备管理。
为保证系统运行在适当条件下,请遵守以下各项:1)密封所有可能引入灰尘、潮气和鼠害或其它有害昆虫的走线孔(坑)等;2)保证空调设备稳定运行,保证室温变化小于+5℃/h,避免由于温度、湿度急剧变化导致在系统设备上的凝露;3)现场与控制室合理隔离,避免现场灰尘进入控制室,同时控制室定时清扫,保持清洁。
1.1.2 操作站硬件管理1)文明操作,爱护设备,保持清洁,防灰防水;2)严禁擅自改装、拆装机器;3)键盘与鼠标操作须用力恰当,轻拿轻放,避免尖锐物刮伤表面;4)尽量避免电磁场对显示器的干扰,避免移动运行中的工控机、显示器等,避免拉动或碰伤设备连接电缆和通讯电缆等。
5)显示器使用时应注意:➢显示器应远离热源,保证显示器通风口不被他物挡住;➢在进行连接或拆除前,请确认计算机电源开关处于“关”状态。
此操作疏忽可能引起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计算机设备的损坏;➢显示器不能用酒精和氨水清洗,如确有需要,请首先关断电源,用湿海绵清洗。
1.1.3 操作站软件管理1)严禁使用非正版Windows NT软件(非正版Windows NT软件指随机赠送的OEM版和其它盗版软件);2)操作人员严禁退出实时监控;3)操作人员严禁修改计算机系统的配置设置,严禁任意增加、删除或移动硬盘上的文件和目录;4)系统维护人员应谨慎使用外来软盘或光盘,防止病毒侵入;5)严禁在实时监控操作平台进行不必要的多任务操作;6)系统维护人员应做好系统所需的各种驱动软件的硬盘备份。
7)系统维护人员应做好控制子目录文件(组态、流程图、SCX语言、图形化编程及报表文件等)、各自控回路的PID参数、调节器正反作用等系统数据的硬盘备份记录工作,同时要求采用书面、软盘、光盘等进行备份;对系统组态、控制参数作出必要修改后,系统维护人员应及时做好记录及备份更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