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2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学案备课周次:第九周主备课人:张惠林审核人:邢向阳组员:周凤奇刘彦辉郭艳春杨志敏冯李君王明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方法。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4) 熟练使用高倍显微镜。
实验原理:(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3)同一组织细胞,其分裂并不同步进行,可观察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
实验材料:洋葱(或蒜、葱代替)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分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装片酸洋红溶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方法与步骤:过程:解离---漂洗----染色-----观察步骤:一:取生长健壮白色的洋葱根尖剪取洋葱根尖部分2mm—3mm。
(提示: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细胞分裂活跃,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多,此时取材最合适)二. 将剪取的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1:1)的培养皿中,在温室下解离3min—5min.(提示:注意解离时间。
时间过短,则细胞不易被压散,时间过长,则细胞容易被压碎,影响染色)解离的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三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试),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漂洗10min。
(提示:漂洗的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四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min。
(提示:染色的目的: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五制片用镊子取染色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提示:1.按压的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2.注意不能使盖玻片移动,以免材料模糊不清。
3.控制力度,必须一次压片成功)六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再换高倍镜观察。
课题: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学案授课日期总课时探究设计: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____、____等分生区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或染色质)易被____染料着色,可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____的形态特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目的要求: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区别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技术。
3.初步掌握绘生物细胞图的方法。
材料用具:洋葱、盖玻片、载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___的盐酸,体积分数为___的酒精,质量浓度为______的龙胆紫溶液。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取材和解离。
剪取根尖时,一定要剪取____、_____的根尖,同时注意剪取的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分裂旺盛。
解离一定要___,待根尖酥软为止。
2.注意事项:(1)解离完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_____,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2)染色时间不要太长,一般____分钟。
(3)加盖玻片时,注意防止产生____。
(4)压片时,要尽可能使细胞___,细胞在盖玻片下分散呈云雾状。
(5)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疑难解析:本实验是一个用观察法进行的验证类实验,重要启示是为达到观察目的选择、处理观察对象和选择观察方法。
1.选择观察对象:本实验观察的对象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有丝分裂经常发生在分裂旺盛的部位(根尖、茎尖的分生区),因此实验材料必须选择这些部位,才能保证制作的装片可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分裂图像。
2.处理观察对象:本实验观察的重要对象是染色体的变化,为了使其在细胞图像中凸现出来,制作装片时要给染色体染色。
由于染色体由核酸组成。
因而选用碱性染料效果会好。
3.选择观察方法: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水平的观察实验,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间接观察法)。
初中生物有丝分裂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洋葱、盐水、显微镜、玻片、提取器、草酸天蓝溶液、显微镜片、载玻片。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洋葱切成薄片,将盐水倒入盛有洋葱片的容器中,浸泡片刻,然后用提取
器将洋葱片取出并晾干备用。
2. 染色:将洋葱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上草酸天蓝溶液,静置片刻后用吸纸吸干余液。
3. 准备镜头和载片:将玻片放在显微镜片上,并调节显微镜,将洋葱片放在玻片上即可开
始观察。
4.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观察到不同阶段的有丝分裂过程,比如分裂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等。
5. 记录实验结果:用笔和纸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分裂过程,注意起始时间、细胞数量和不同
阶段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显微镜和实验用具,防止损坏。
2. 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整洁,防止细菌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要归还实验用具,并清理实验台面。
备注:有丝分裂实验是生物学中非常基础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细胞分裂的
过程,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生物学现象的理解。
高中生物实验有丝分裂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和重要性。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显微镜
2. 盖玻片
3. 直尺
4. 玻璃棒
5. 水蛭
6. 肝细胞片
7. 甲醇
8. 苯酚
9. 吲哚
10. 盐水
实验步骤:
1. 将肝细胞片放入盐水中,用玻璃棒压碎均匀,制备细胞悬浊液。
2. 用吲哚预处理水蛭,使其产生有丝分裂,并取出水蛭卵母细胞。
3. 将卵母细胞取出涂在盖玻片上,加入甲醇、苯酚进行固定。
4. 将固定的卵母细胞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放大倍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5. 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核的形态、数量和位置等。
实验要点:
1. 小心操作,避免细胞污染和损伤。
2. 观察时要细心观察,注意细胞核、纺锤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变化。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了解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细胞生长和再生的重要性,加深对生命的奥秘和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2. 授课对象:高三生物学习者3. 授课时间:45-60分钟4. 授课地点:实验室5. 授课内容: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6.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2) 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3) 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生物学教材、实验手册、操作步骤卡2. 教具准备:显微镜、根尖分生组织切片、滴定管、滴管支架、细胞培养液、缓冲液3. 其他准备:备受板、布毛巾、橡皮擦三、教学步骤1. 热身:引入有丝分裂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有丝分裂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出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中的一种,由两个等量的染色体构成,细胞核分裂后形成四个等量的染色体,细胞分裂一次分裂出四个细胞的过程,让学生分析有丝分裂的特点。
2. 操作: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引导学生如何操作显微镜,正确调节聚焦,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让学生掌握有丝分裂的细节,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
3. 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结果,回顾有丝分裂的概念,让学生总结有丝分裂的过程,如何操作显微镜,使学生掌握有丝分裂的概念。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同学们对有丝分裂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有效地掌握了实验技能。
同时,我还注意到,部分学生操作显微镜时,有着不足之处,他们在调节聚焦时不够精准,导致观察清晰度不够,因此我要在下一次课程上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纠正与指导。
学案20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编写:谭英萌审核:李红玲荣巧梅批准:2012年12月27日姓名:班级:【教学目标】: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1、*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检查预习】: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主要特征,识图填空。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质疑探究】探究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问题1.完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需要哪些步骤问题2.每个步骤的操作目的是什么探究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问题: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进行有丝分裂,那么,分裂的过程是否完全相同,如果不同,会存在哪些不同呢探究3:【无丝分裂】问题1.什么是无丝分裂无丝分裂适用于哪些生物【成果展示】(一)实验原理:细胞核的染色体容易被着色。
在植物体中,根尖、茎尖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旺盛,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二)材料试剂1.材料:(可以用代替)。
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 中 后期图2.试剂:质量分数为15%HCl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 龙胆紫溶液或 。
(三)步骤:洋葱根尖的培养:课前3~4天,将洋葱放在盛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底部接触水,放置温暖处,待根长约5cm 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点评提升】1.制作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操作是什么2.通过观察,哪个时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检测反馈】1.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1%(即质量浓度为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被染色的细胞构造是( )A.整个细胞B.细胞核C.核仁D.染色质或染色体2.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D.染色→制片→解离→漂洗3.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番茄果实B.洋葱鳞片叶C.洋葱根尖D.叶表皮细胞%4.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根尖要放入盐酸中解离,解离的目的和盐酸的浓度分别是( ) A.使根细胞分离和% B.使根细胞分离和%C.使根尖细胞分离和1% D.使根尖细胞分离和15%5.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要进行染色,染色的目的是为了( )A.辨认染色体B.辨认细胞核C.辨认细胞质D.辨认分生区细胞6.在本实验中,先用低倍镜观察,需要找出( )A.根毛区B.伸长区C.根冠D.分生区7.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位置出现的结构及其与此结构向四周扩展为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是( )`A.赤道板和高尔基体B.细胞板与中心体C.细胞壁和高尔基体D.细胞板与高尔基体8.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差别的最根本原因是( )A.前者细胞为圆球形,后者为正方形B.前者细胞中有中心体,后者细胞具有细胞壁C.前者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后者则是有丝分裂形成的后代细胞D.前者细胞中无高尔基体,后者细胞中有高尔基体9.用洋葱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及其染色体形态特点。
3、能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学习使用高倍显微镜和绘生物图的基本技能。
2、通过以观察有丝分裂为目标的实验设计,帮助学生培养推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解科学实验的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使用显微镜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观察各时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特点。
【教学难点】1、实验设计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解离。
2、染色的原理3、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
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大蒜(提前2-3天准备,使其生根)。
实验器具与试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铅笔,滴管、烧杯、试剂瓶。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清水,【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体会法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将要做的实验是“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很明显我们我们就知道我们实验的目的。
思路:回顾有丝分裂选材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作业布置一、实验目的1.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能够独立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3.能够绘制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简图(示例如上图图)。
二、材料的选择:探究:选材有什么要求原则:培养时间短、染色体的数目小、染色体大和分裂旺盛时期段多结果:选择大蒜根尖三、实验步骤:①解离: 取4条左右3 mm 左右的大蒜根尖,放入质量分数15%HCl 溶液和体积分数95%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室温解离10min ,(使根尖透明酥软HCl 和酒精的作用?,)②漂洗: 取出根尖在培养皿放入清水漂洗约10min ,5分钟换一次水。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掌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能够分析并解释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重要事件。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植物材料(如根尖、芽尖等)。
染色剂(如醋酸洋红、龙胆紫等)。
显微镜及其配件。
2. 教学工具:显微镜。
幻灯片或视频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裂的概念。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2. 知识讲解:讲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讲解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3. 实验操作:分组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植物材料的固定、切片和染色。
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有丝分裂的过程。
4. 结果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能力。
1. 探讨有丝分裂在生物体发育和生长中的作用。
2. 介绍有丝分裂与其他细胞分裂方式(如减数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课堂小结1. 总结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结果。
2. 强调有丝分裂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 强调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2. 总结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思考有丝分裂在生物体中的应用和意义。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2)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3)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2)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技巧;(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2)掌握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解剖针、镊子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显微镜、实验操作台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裂的概念;(2)提问:细胞分裂有哪些类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2. 讲解与演示:(1)讲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演示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3)讲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技巧。
3.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和工具;(2)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结果观察与分析:(1)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2)描述并记录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3)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3. 思考题:为什么选择洋葱根尖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六、教学评估1. 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操作技巧和问题分析。
2.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实验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2. 分析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3. 针对性地设计改进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过程;(2)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3)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3)学会绘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2)熟练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如醋酸洋红)、剪刀、镊子、滴管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2)提问:细胞有丝分裂是什么过程?为什么要有丝分裂?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加深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3.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2)教师示范操作: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3)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观察;(4)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有丝分裂现象。
4. 讨论与交流:(1)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有丝分裂现象;(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3)学生绘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图。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 总结实验操作技巧;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拓展1. 学生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植物组织培养、遗传改良等。
2. 学生探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抗癌药物研究、肿瘤治疗等。
七、评估与反思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等。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教案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教案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教案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 解离: 药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 : 1混合液).
时间: 3~5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3min. 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3. 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0.01g / mL或0.02g / 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 5min
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
(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引言:有丝分裂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通过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学生将能够:1.理解有丝分裂的重要性和意义;2.掌握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玛丽埃尔涂片(俗称洋红染色的洋菜片);2.显微镜;3.实验报告表格;4.计时器。
三、实验步骤1.准备洋红染色的洋菜片,并将其放置在显微镜载玻片上;2.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至400倍;3.使用计时器记录观察时间;4.观察洋红染色的洋菜片,并记录下不同阶段的细胞特征;5.根据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表格;6.讨论观察结果并总结实验。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洋红染色的洋菜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具体的观察结果如下:1.前期准备期:细胞核变大,染色质开始凝聚;2.早期纺锤体形成期:染色质开始排列,形成纺锤体;3.中期:染色体沿纺锤体排列并最大化缩短;4.晚期:染色体在纺锤体的引导下开始分离;5.细胞分裂期:染色体完全分离,细胞核被胞质分离,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通过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丝分裂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细胞分裂的原理和机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我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原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细胞的不同阶段特征,并记录下来,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观察结果,学生能够加深对有丝分裂的理解,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观察有丝分裂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实验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实验一.教材分析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基础,是学习的是学习生物体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的重要基础。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也是后面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实验。
是在学生已了解了有丝分裂过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突出的是实验步骤和显微镜操作技巧。
要求学生学会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观察并验证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细胞结构特点,加深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制作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
(二)能力目标1通过植物细胞根尖的临时装片制作,初步掌握植物根尖压片的基本方法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和绘生物图的基本技能。
2、通过实验操作并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帮助学生培养推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解科学实验的素质。
(三)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进行根尖培养及实验过程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特征,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理解各时期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试剂以及对标本的处理时间、操作的先后顺序。
四.教学方法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用具。
2.学生预习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及实验操作的步骤,提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这节课我们就自己动手来完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装片的制作以及对各个时期细胞的观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学案一、学习目标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识别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课前预习1.实验原理: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分裂时期的细胞。
染色体容易被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1.实验材料:洋葱(可用、代替)。
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组织,细胞分裂能力,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的细胞。
2.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的时间;(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
3.分生区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期。
链接高考: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2.在制作洋葱根尖压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可能用到的试剂是A.龙胆紫染液 B.醋酸洋红染液 C.稀盐酸溶液 D.30%蔗糖溶液3.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四、巩固反馈1、适时剪取的根尖,若不立即使用,应及时地浸泡在酒精与醋酸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溶液中,主要目的是:A、杀死根尖细胞B、固定原生质的细微结构C、水解胞间质离散细胞D、为染色创造条件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图2中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时的形态是:3、染色体形态的示意图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的形态应是右图中的()4、下面是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和显微镜使用中的几个问题,根据问题回答:(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薄厚不均匀C、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到位D、显微物镜损坏(2)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常常染不上色,或染色很浅,分析其主要原因是:A、解离时间不足B、漂洗时间不充分C、染色时间不充分D、温度不适宜(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制的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发现细胞严重重叠,从制作装片过程分析,最早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载玻片上没滴清水B、解离的时间不够C、没有将根尖压碎D、取材不好(4)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A、①→②→③→④B、④→⑤→③→②C、②→①→⑤→④D、⑤→④→②→③5、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请据图回答:(1)A过程叫作用是。
实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2.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养成独立动手操作的习惯。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培养学生识图、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
4.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养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⑴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⑵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教学难点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试剂以及对标本的处理时间,操作的先后顺序。
三、教学设计思想和教材分析实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按照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思想进行教学,教师就要设计出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使学生多途径多方式的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本节教学以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边操作边思考。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得出答案。
教师在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上适时点拨,以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提高课堂效率。
有丝分裂的实验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有丝分裂各时期的观察,来验证学生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
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应让学生先回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有哪些变化,以便在实验中能够准确的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图像,并能区分出来。
四、教学策略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简单的了解进行细胞分裂实验的各个过程,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同时应把实验的关键点理出来,以便引起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这些问题。
当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依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以锻炼其自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有丝分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丝分裂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以下是一份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理解有丝分裂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有丝分裂各阶段特征和变化。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细胞有丝分裂的变化。
前期准备:1. 实验器材:高倍显微镜、载玻片、盖片、尖头镊子、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洋葱根尖。
2.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
实验步骤:1. 将新鲜的洋葱根尖切割成约1cm长度的小片,并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浸泡片刻,以保持组织活性。
2. 取其中一片洋葱根尖,用尖头镊子轻轻将洋葱表皮剥离,获得内部的组织。
3. 将剥离的洋葱根尖组织放置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淡盐水或生理盐水,并轻轻覆盖盖片。
4. 将制备好的载玻片放入高倍显微镜下,调整合适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
实验操作:1.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聚焦到细胞根尖区域。
2. 观察细胞根尖区域的细胞有丝分裂变化。
3. 仔细观察有丝分裂各阶段的特征和变化,例如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4. 注意观察染色体的形状、数量和位置,并记录下来。
5. 观察细胞质和细胞分裂的变化。
教学辅助:1. 提供有关有丝分裂的教材知识,让学生了解有丝分裂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提供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观察。
3. 通过课堂上的PPT演示或视频播放,展示实际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变化。
讨论与总结:1. 在实验观察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总结。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2. 根据学生的观察和总结,引导他们理解有丝分裂的重要性和生物学意义。
3. 结合教材知识,进行相关的讨论和补充说明,加深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
延伸拓展:1. 将有丝分裂与其他细胞分裂方式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有丝分裂的异常情况,如非整倍体、染色体畸变等,进而引发相关的讨论和问题探究。
【总第28】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学案
课题: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3)同一组织细胞,其分裂并不同步进行,可观察到处于不同时
期的细胞。
2、方法与步骤:
过程:解离---漂洗----染色-----观察
步骤:
一:取材:取生长健壮白色的洋葱根尖剪取洋葱根尖部分2mm—3mm。
(提示: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细胞分裂活跃,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多,此时取材最合适)
二. 解离:将剪取的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1:1)的培养皿中,在温室下解离3min—5min,
解离的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提示:注意解离时间。
时间过短,则细胞不易被压散,时间过长,则细胞容易被压碎,影响染色)
三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试),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漂洗10min。
漂洗的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
四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min,使染色体着色
五制片:用镊子取染色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六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再换高倍镜观察。
(提示:1.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2.注意根据染色体的特征,分辨又是分裂的不同时期。
3.同一视野中所有分裂期细胞不能全部看到,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
跟踪训练
1、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番茄果实(B)洋葱鳞片叶(C)洋葱根尖(D)叶表皮细胞2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 ②使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65% ③使用的龙胆紫染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 ④解离液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 ⑤解离的时间为10~15min ⑥漂洗的时间约为10min ⑦染色的时间为3~5min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⑥⑦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漂洗→解离→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4、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
中染色,被染色的是
(A)整个细胞(B)整个细胞核(C)核仁(D)染色质和染色体
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需要解离根尖的原因是()(A)龙胆紫使细胞染色(B)酒精使细胞变软
(C)使组织细胞分散(D)根脱水变软
6、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同一个视野里数目最多的是处在
的细胞。
因为。
7、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是()
8、一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间为白色。
下列有关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染色时间过长 B染色时间过短
C解离不充分 D漂洗不彻底
9、(2012山东)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10、(2012江苏)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 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11、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据图回答:
(1)A 过程叫____ __,作用是__________ 。
(2)C
过程叫_____ _____,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 。
(3)D 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_______ 。
(4)E 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 _ 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观察时,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此时可以慢慢地移动 ,从邻近的 区细胞中寻找。
该区细胞的特点是 。
12、下表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所看到的一些状况,分析
(1)该细胞是根尖 部位的细胞。
(2)这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
(3)若要把这个细胞进一步放大观察,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按顺序排列 A .朝右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B .朝左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C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D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E .开大光圈,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F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