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94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五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精选语文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五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中说话人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2.了解叠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能在交际场合中对大家关心或感兴趣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根据书的封面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5.运用已学方法自主阅读短文。
教学准备教师:叠词卡片,词语接龙所需的生字卡片,搜集的新闻报道稿等。
教学设计一、温故知新1.读一读、想一想。
⑴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写对话时要注意些什么?⑵小结。
对话的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2再读,体会表达效果。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不同的对话形式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3运用。
(1)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恰当的对话形式,写一两句人物的对话。
(2)交流点评。
二、词语拾趣1.自由读第一排范例,说说发现什么。
2.同桌合作读,完成后面的词语接龙。
3.教师抽读。
4.开火车接龙。
三、互动平台1.自由读,说说自己从这几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举例说说什么叫叠词。
3.同桌比赛:看谁知道的.叠词多。
4.举例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
(1)生动形象。
(2)富有美感和韵味。
(3)感觉亲切。
5.试着运用叠词说一两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刘翔创造亚洲奇迹》和《亚洲飞人刘翔》。
2.用自己的读书符号,留下你阅读的痕迹,记下你阅读中的感悟。
3.引导学生交流读后感悟。
(1)说说这两则新闻报道分别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倾向?(3)说说你对新闻报道的认识。
五、口语交际:说出自己的见解1.课中联系旧知,引出话题。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到:一场暴风雨,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毁灭,可拉法埃莱·费拉里斯却认为它带来的是更加绚丽华美的景色;在多数人眼里,丝瓜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可季羡林先生却认为它是那么神奇,仿佛既有思想,又有行动;有人觉得兰花要种在花盆里,有人却觉得还是长在空谷的幽兰好;就连那小小的天窗,也会让我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来。
《积累与运用》优秀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型。
(2)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积累:学习并掌握本节课所给的词语,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
2. 句型练习: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句型,能够熟练运用进行日常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的掌握和运用,句型的练习。
2. 教学难点:词语的准确运用,句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词语和句型。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和句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 课堂讲解与练习(15分钟)(1)教师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学生进行笔记。
(2)教师给出句型,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型。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建议。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相关练习。
(2)观察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目标:1.了解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2.通过已经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短文,激发爱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讲述自己幸福的往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4.写一写自己名字的来历,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期望、爱意。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2.习作要把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习作要把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具准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
复习旧知识我们便会有新的收获。
2.读句子(可自由读、对比读、轮读等)。
想想带点词语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3.同学互动,探究带点词语和括号里词语的异同。
4.把括号里的词语放进句子里,通过读比较句子与原句意思的异同。
5.说说通过比较发现了什么。
6.小结:理解词语除了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之外,找近义词也是一种好办法。
二、语海拾贝1.自由读读词语,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师生读等方式熟记。
4.拓展。
想想类似的词语交流交流。
三、开心一刻1.师讲笑话,想想你该对小明说点什么。
2.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我们为什么在对话时不能图省事?应该怎样停顿?3.与同学对话,纠正笑话中的错误对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1.师引:爱有许多的表现形式,爱祖国是爱,爱士兵是爱,爱小蝴蝶、爱鲜花也都是爱。
请听教师朗读这个小故事,一边听,一边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师感情地朗读《将军与士兵》,从教师的朗诵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自读,说感受。
3.学生用上述方法自读《将军与士兵》。
8、布置作业: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谈话1.师:在上课前,教师请大家看几幅特别幸福的画面,看后,请小朋友来说说画面,并且要用上幸福两个字。
课件出示幸福画面,伴以温馨的音乐。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积累与运用〖教学目标〗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短文。
〖教学过程〗一、读读背背1、出示此题的五句话,让学生自己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想这五句话讲了什么意思?2、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句子的意思,然后指名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对重点字稍作点拨和解释。
捐躯:为(崇高的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3、给点时间自己背,同桌两人互相背诵,指名在全班背诵。
建议学生回去把它摘抄在自己的采蜜本上,为今后的习作作积累。
二、阅读短文1、出示自学提示:快速默读这篇短文,边读边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2、画出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语句,并作简单的批注。
3、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4、在全班交流、小结。
短文主要讲了彭总去逛公园看戏,有关部门进行了特殊的接待,从而受到彭总严厉批评的事。
表现了彭总处处严于律己,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品质。
学生读一读画的句子,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
你们是叫我们脱离群众!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这个规矩不能有!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体会彭总的优良品质。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三、扩展练习1、出示一篇短文,要求:用快速阅读的方法,读后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后生可畏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
孔子觉得很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过了一会儿,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
孔子忍不住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地说:你这么小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叹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训练要求
1、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景写下来;
2、要能反映出这个场景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训练重点反映出场景的特点,内容写具体。
训练准备布置学生留意观察一处杨景。
训练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学校、在街头、在集市你常常会看到许多有意思的场景,你想不想把它写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个你熟悉的场景。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指读要求,说说本次习作有哪几点要求。
2、习作重点:要能反映出场景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指导习作
1、弄明白什么是场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场景,如,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集市里的讨价还价,夜晚街头的霓虹闪烁,游乐场里的欢声笑语)
2、选择材料:⑴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看到许多场景,同学们要选择你熟悉的、有意思的场景写下来。
⑵让学生说一说你准备选择哪一个场景来写。
3、怎样写好场景呢:⑴反映出场景的特点:在不同的场所会看到不同的'场景,不管写什么样的场景,都要反映出场景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观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⑵突出重点,写具体:一个场景往往要写的内容很多,要抓住场景中与表现主要意思有关的事物重点写,内容要具体,其他内容简略写,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4、想一想习作该怎样写,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四、练写
各种各样的场景看起来是那么有意思,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