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母猪产仔率
- 格式:doc
- 大小:11.51 KB
- 文档页数:1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已经成为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高效的生产力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养猪业的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呢?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
1. 选用优质种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第一步是选用优质的种猪。
选择生产性能良好、遗传优良的种猪,可以为后代猪只提供更好的遗传基因,从而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生产力。
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饲养管理是影响母猪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养殖户们应该合理制定饲料配方,保证母猪获得充分的营养,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也要注重母猪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和饮水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3. 合理进行发情检测和配种母猪的发情周期较短,一般为1-3天,所以对母猪的发情进行及时、准确地检测尤为重要。
适时地进行配种,避免错过母猪的发情期,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育率和产仔率。
4. 合理进行妊娠管理母猪的妊娠期为114天左右,这段时间内需要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妊娠管理,保证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尤其是在妊娠前三个月,要特别关注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的营养供应充足,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5. 加强分娩护理母猪分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需要养殖户们加强分娩护理,确保母猪及胎儿的安全健康。
在母猪分娩前,要准备好分娩室和相应的器具,为母猪提供安静、干净的环境。
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母猪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6. 加强仔猪管理母猪产仔后,也需要对仔猪进行科学的管理。
保证仔猪的饮水、饲料、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要对仔猪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7. 注重品种改良和科学繁殖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养殖户们还可以通过选育新品种、开展改良研究,不断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也可以尝试采用科学的繁殖技术,比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母猪的生育率和繁殖效果。
如何有效提高母猪年生产力1. 选择优质种猪:选择合适的种猪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
要选择健康、遗传优良的种猪,能够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生产力。
2. 合理饲养管理:健康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料配比、定时喂食、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等都能对母猪的生产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母猪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提高母猪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
4. 控制母猪的疲劳和应激:减少母猪的运输、搬迁、淘汰和分离等应激事件对母猪的影响,减轻母猪的疲劳,能够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5. 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配种和繁殖管理: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体征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配种和繁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6. 做好母猪的妊娠保健工作:做好母猪的妊娠保健工作,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在妊娠期的健康和营养,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总之,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需要养猪户们在种猪选择、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疲劳和应激控制、配种和繁殖管理以及妊娠保健等方面做好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养猪管理问题。
养猪户们需要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注意很多细节,从而影响母猪的生长和生产。
以下将继续介绍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养猪户们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7. 做好产房管理:在母猪产房中,需要为母猪提供干净、舒适的生产环境,确保产房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此外,产房内的饲料和饮水也需要保持新鲜和清洁,避免母猪在产房中受到压力和紧张。
8. 精心挑选母猪产房员工:对母猪的产房员工要求严格,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产房管理经验,有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能够及时观察母猪产房的情况,保障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的顺利。
9. 饲料科学化: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饲料科学化。
充分利用各种秸秆料、饲草、副产品等,保障母猪养分的均衡摄取,从而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的生存率。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母猪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牧动物,其繁殖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养殖户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营养合理。
母猪的繁殖力受到饲养管理的影响很大,合理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母猪的体质和生殖潜力。
母猪在孕期需要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充足的补给能够增加胎儿的发育,保证母猪顺利产仔。
同时,母猪在哺乳期需要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满足乳汁分泌的需要。
合理的饲养计划和饲料配方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其次,良好的繁殖环境。
母猪在繁殖期间需要一个安静、干净、温暖的环境,以减少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充足的饮水和空气流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繁殖圈舍设计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果。
第三,合理的种猪选配。
选择适宜的种猪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至关重要。
种猪应该符合健康、体型壮实、繁殖力强的要求。
对于公猪而言,要注意其精液质量和数量,选择优良的公猪进行配种。
对于母猪而言,则要选用年龄适宜、身体健康、经产能力好的母猪。
科学的选配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后代的品质。
第四,科学的繁殖管理。
母猪的繁殖效果受到繁殖管理的影响很大。
正确的配种时间和方法对于母猪的怀孕率和产仔率至关重要。
需要严格控制母猪的发情期,并在发情期间合理配种。
另外,科学的妊娠管理和分娩管理也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
合理的饲料和营养管理,注重母猪的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分娩环境,可以减少分娩困难和死亡率。
第五,及时的疾病预防和控制。
母猪的繁殖力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
养殖户需要注重母猪的疫病预防和养殖卫生,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母猪身体健康。
同时,定期的体检和疾病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母猪的繁殖效果。
最后,科学的育种技术也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育种技术可以准确地选择高质量的种猪,并提高子代的品质和数量。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多种多样,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案。
怎样养好母猪及母猪养殖10大技巧1、提高母猪受胎率法。
①配种完毕,趁母猪未走动时,对准母猪后躯猛击一掌,使母猪受凉,迫使阴道、子宫颈收缩,使精液不倒流,并迅速进入子宫。
②母猪配种完毕未走动时,用手掐压脊背侧,使母猪伸腰向下闪背1次,防止精液外流。
2、提高母猪产仔率法。
①母猪断奶后3天至发情期内,每头每天加喂维生素B1400毫克、维生素E200毫克,配种后剂量减半,继续喂3周,窝平均可多产仔2-3头。
②母猪怀孕第30天和第90天时,分别肌注人用维生素B 121盒(2毫升×5支),窝平均可多产仔2头。
3、控制母猪春秋分娩法。
将分娩时间安排在春秋两季,有利于母猪产后康复和仔猪提高成活率。
可把第1窝安排在11-12月配种,次年3-4月产仔;第2窝安排在5-6月配种,9-10月产仔。
4、控制母猪白天产仔法。
母猪夜间产仔,护理不易,会发生母猪压死仔猪现象,寒冬时节还有仔猪被冻死的情况。
据试验,只须在早晨八九点给母猪授精,可使90%以上母猪在白天产仔。
5、母猪妊娠早期诊断法。
配种3-4周时,可使母猪站立端正,先轻抚全身使其无恐惧感,然后用拇脂和食指捏压其第9胸椎至第2腰椎之间腰背部,如脊背略微弓起者即已受孕,脊背凹屈者即未受孕。
此法准确率达95%以上。
6、母猪预产期推测法。
母猪正常妊娠期为108-120天,平均114天。
推算母猪预产期有两种方法:①配种日期加3个月、3周和3天,假如母猪配种日期是4月20日,预产期则为4+3=7(月),20+21(3周)+3(天)=44天,为8月14日。
②配种月份+4,日期-6,即4(月)+4=8(月),20(日)-6=14(日)。
7、猪人工催情法。
①体重75千克-100千克的母猪肌注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单位或皮下注射人50克,益母草500克,陈艾250克煎水内服后,1周内可发情。
8、母猪催乳法。
①将产后的胎盘用清水冲冼干净,切成长4-5厘米、宽2-3厘米的小块,文火熬煮1-2小时,将胎衣连汤拌入稀粥内,从产后第二天起,按每日两餐喂给,喂完为止。
母猪年生产力的概念及提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简介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母猪在一年内所能产下的仔猪数量,它是衡量母猪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
高年产仔猪数能够有效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母猪的配种率、受胎率和产仔率。
母猪的年生产力主要受到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疾病防控和环境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至关重要。
•合理的繁殖组织管理:选择合适的月龄配种、合理配种时间、控制配种次数等措施。
同时,加强母猪的监测与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繁殖问题。
•科学的母猪舍设施: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同时,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体对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
•养殖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对养殖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养殖管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技术指导,及时纠正养殖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
2. 合理的饲料营养合理的饲料营养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和年产仔猪数。
•精细化饲喂:根据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提供合适的饲料配方和饲喂方式。
比如,在配种和哺乳期给予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定期检测和调整饲料配方:通过定期检测母猪的体重、体况评分和血液指标,调整饲料配方,使其满足母猪日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
•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需要,添加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
3. 做好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措施可以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繁殖效益。
•定期疫苗接种:根据疫情变化和养殖场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保证母猪的免疫力。
•疾病监测和早期预防:定期对母猪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母猪的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疾病防治措施,如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细菌和病毒的防治等。
提高母猪繁殖率有绝招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下列措施,达到提高母猪繁殖率的目的:加强饲养管理短期优饲和调整膘情。
对空怀母猪配种前的短期优饲,有促进母猪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的良好作用。
方法为配种前的1个星期或半个月左右,适当的调整膘情,保持合理的种用体况,即保持母猪7-8成膘情为好。
对于正常体况的母猪每天饲喂2.0-2.2公斤全价配合饲料;对体况较差的母猪提供充足的哺乳母猪料;对于过于肥胖的母猪,在断奶前后少量饲喂配合饲料,多喂青粗饲料。
让其尽快恢复到适度膘情,达到较早发情排卵和接受交配的目的。
多喂青绿多汁饲料,满足钙、磷、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需要。
方法是每天每头饲喂5-7公斤的青绿多汁饲料或补加25克的骨粉为好。
在断奶母猪日粮中添加抗生素。
从断奶到再配种期间饲喂高水平的抗生素可使母猪产仔率提高9%。
目前市场上的抗生素种类很多,常用的抗生素有土霉素原粉1000克/吨料或80%支原净120克+阿莫西林300克+金霉素400克/吨料。
但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抗生素的作用不大。
合理的管理。
要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和温湿度适宜。
一般温度保持在16-25度,对母猪的发情是有利的。
新鲜的空气,良好的运动和充足的光照对促进母猪的发情排卵也有很大好处。
建议每天光照应保持在10个小时,不宜多也不宜少。
另外,群饲空怀母猪可促进发情,特别是群内出现发情母猪后,由于爬跨和外激素的刺激,可以诱导其他空怀母猪发情,同时便于管理人员发现发情母猪,便于用试情公猪试情。
按摩乳房也能刺激母猪发情排卵。
遇到母猪患有生殖道疾病时,应及时诊断治疗。
控制哺乳时间控制哺乳时间。
7日龄开始训练仔猪开食,到18-25日龄时,仔猪已能采食一定量饲料时,即可控制仔猪的哺乳时间,每隔3-8小时1次,这样处理3-5天,母猪就可以提前发情。
仔猪并窝。
在集中时间产仔时,可把部分产仔母猪所产的仔猪全部寄养给别的母猪哺育,即能很快发情配种。
仔猪早期断奶。
通常母猪断奶后5-7天即可发情配种,在适当时间提前断奶,母猪可提前发情配种。
如何提高母猪产仔率
如何提高母猪产仔率一、科学饲养母猪。
母猪在空怀期间应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
二、配前优饲。
母猪在配种前10~20天,多喂1~2公斤优质饲料,可以刺激母猪多排卵。
母猪配种后,要把日粮减回到正常喂量,否则会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
三、改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
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期是配种后9~13天,应尽量减少此时期各种应激因素,一般是在配种后3~4周内,要保持母猪原圈原饲养方式饲养。
第二个死亡高峰期是妊娠后大约第三周,死亡率是30%~40%,应注意各种应激和营养缺乏因素。
此外母猪妊娠后期死亡率大约是15%。
因此,应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
四、掌握好初配年龄。
在体重、年龄均已达到,并且发情2~3次后才能配种。
如引进的良种二元母猪为12个月左右,体重为100公斤以上。
五、注意保胎。
母猪配种后9~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应注意保胎。
尽量供给高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饲料,忌喂冰冻、变质的饲料,忌舍内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
整个孕期应注意饲料原料及饲料不霉变。
霉变饲料所含的黄曲霉素极易造成死胎、流产及影响子猪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