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查体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31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
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正文内容:1. 骨骼外观检查1.1 骨骼形态: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包括骨骼的长度、曲线和角度等。
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角度。
1.2 骨骼畸形:检查是否存在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1.3 骨骼变形:观察是否有骨质疏松、骨折或者关节畸形等。
2. 关节功能检查2.1 关节活动度: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曲、伸展、旋转和外展等。
2.2 关节稳定性: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如髋关节的稳定性测试、膝关节的先后抽屉试验等。
2.3 关节疼痛:观察关节是否存在疼痛、肿胀或者红肿等症状。
3. 肌肉力量检查3.1 肌力测试: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如肩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力量测试。
3.2 肌肉张力:检查肌肉的张力,如四肢的肌肉张力是否正常。
3.3 肌肉痉挛:观察是否有肌肉痉挛或者僵硬的现象。
4. 神经功能检查4.1 感觉检查: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如触觉、温度感觉和位置感觉等。
4.2 运动检查: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如肌肉的协调性和运动的灵便性。
4.3 反射检查:观察患者的反射活动,如膝反射、跟腱反射等。
5. 步态检查5.1 步态分析:观察患者的步态,包括步态的稳定性、步幅和步伐等。
5.2 行走姿式:检查患者的行走姿式,如是否有跛行或者踮脚行走等异常现象。
5.3 步态异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步态异常,如外展步态、跛行等。
6. 特殊测试6.1 压痛检查:用手指或者其他工具对疼痛区域进行轻压,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
6.2 稳定性测试: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如踝关节的先后抽屉试验、髋关节的稳定性测试等。
6.3 拉伸测试:评估骨骼或者肌肉的柔韧性,如腿部的伸展测试。
总结: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骨骼系统状况,包括外观、功能、力量、神经功能、步态以及特殊测试等方面。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假设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
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 :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
最常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
疑心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穿插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
疑心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别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假设出现眩晕那么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
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
疑心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假设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那么为阳性。
吞咽试验:患者坐正,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如出现吞咽困难或颈部疼痛为阳性。
骨科体格检查标题: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骨科医生在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状况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骨骼结构、功能和病理状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骨骼结构检查1.1 骨骼外观检查:骨科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骨骼外观,包括骨骼的形状、大小和对称性等。
异常的外观可能与骨折、畸形或者肿瘤等相关。
1.2 骨骼稳定性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骨骼稳定性,包括关节的稳定性和骨骼的稳定性。
通过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和骨骼的稳定性,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脱位或者韧带损伤等问题。
2. 功能性检查2.1 关节活动度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和外展等。
通过检查关节活动度的限制程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者关节炎等问题。
2.2 肌肉力量检查: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包括肌肉的收缩力和抗阻力能力。
通过检查肌肉力量的减弱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者神经损伤等问题。
2.3 平衡和协调性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平衡和协调性,包括站立平衡和步态平衡等。
通过检查平衡和协调性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或者平衡系统的问题。
3. 疼痛评估3.1 疼痛程度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的疼痛感受,并使用疼痛评分工具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以判断疼痛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3.2 疼痛位置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触摸和压痛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位置和触摸反应,可以判断疼痛的来源和可能的病理情况。
3.3 疼痛的放射性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是否向其他部位放射,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放射性,可以判断疼痛是否与神经根压迫或者放射性病变等有关。
4. 神经系统检查4.1 神经感觉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神经感觉功能,包括触觉、温度感觉和疼痛感觉等。
通过检查神经感觉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病变或者神经根受压等问题。
骨科专科查体骨科专科查体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骨科身体检查,旨在全面了解患者骨骼系统的状况,以便确定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和评估治疗效果。
这个文档将介绍骨科专科查体的一般步骤和常见的检查项目。
步骤1. 病史询问在进行骨科专科查体之前,医生首先会与患者进行病史询问。
医生通过与患者交谈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家族史以及与骨骼系统相关的其他病史。
2. 视觉检查视觉检查是骨科专科查体的重要部分,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站姿、步态、肢体活动等。
医生会注意是否有明显的畸形、变形或其他异常情况。
3. 活动度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活动度评估,通过检查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来评估关节功能的情况。
常见的评估项目包括屈曲、伸展、旋转等。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动作是否灵活自如,是否存在运动受限的情况。
4. 特殊体征检查在骨科专科查体中,医生可能还会进行一些特殊体征的检查,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骨骼系统状况。
常见的特殊体征检查项目包括:•骨质密度检查: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系统疾病。
•X光检查: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关节状况等。
•CT扫描:用于获取更详细的骨骼结构图像。
•MRI检查:用于观察骨骼软组织的情况。
5. 疼痛检查疼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疼痛特点、部位、发作时间等,并进行局部触诊、疼痛点压或特殊疼痛测试等,以帮助确定疼痛原因。
6.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评估患者骨骼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测试,如肌力测试、活动度评估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运动范围等信息。
常见的检查项目以下是骨科专科查体中常见的一些检查项目:•视觉检查:观察患者站立、行走、肢体活动情况。
•关节活动度评估: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
•软组织触诊:检查患者软组织的肿胀、红肿、压痛等情况。
•神经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骨质密度检查:评估患者骨骼的密度情况。
•X光检查:观察骨骼结构、关节状况等。
•CT扫描:获取详细的骨骼结构图像。
1.前屈旋颈试验:(Fenz sign)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椎间孔挤压实验:(Spurling sign)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右手轻叩击掌背当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即为阳性。
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3。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与上肢得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得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得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得挤压与刺激,从而减轻疼痛、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5。
阿德森试验:患者坐位,用手指触摸患者得桡动脉,同时将其上肢外展后伸并外旋,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并把头部下颌向患侧旋转,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颈、肩、背疼为阳性、常见于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及胸廓出口综合征,也见于颈椎病、颈髓肿瘤及颈部肿瘤引起得臂丛神经受压1。
拾物试验用于判断患者就是否存在脊柱功能障碍、异常结果:患者先以一手扶膝、蹲下、腰部挺直地用手接近物品,屈膝屈髋而不弯腰得将物拾起,此即为拾物试验阳性、阳性者,表示患者脊柱有功能障碍,多见于脊椎病变如脊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脱出,腰肌外伤及炎症等、2.托马斯(Thomas)征患者仰卧,当患者双下肢放平到检查台上时,出现腰椎前突者为阳性、又令患者双手紧抱住一侧屈膝得下肢,此时腰椎可贴到检查台,对侧下肢不能放平者,表示此侧有病变、[临床意义] 阳性者,表示髋关节有屈曲挛缩,腰大肌脓肿,腰大肌挛缩变。
(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双手抱一侧膝关节,并尽力屈曲髋、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壁,腰部贴于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