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线形世系图是这样画成的
- 格式:doc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6
在农村编写家谱时,家谱中世系怎么排列?用什么格式编写最好?欧式家谱体例,是现在用得最多的家谱模式。
它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家族家谱模式的简称。
它的特点就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五世一表,一表一提。
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
1、欧式家谱一般是一页左右十竖行,上下五层横格。
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
2、上下五层横格,为五世。
从上往下数,一、二、三、四、五,五世。
每上下相邻的两层均为父子关系。
3、同一层横格中左右相排的人均为同辈的兄弟。
以年齿论,右边的排行为长,向左依次递减为老二、老三、……。
4、父亲只有一子,则竖行中父子名讳上下相对;如果父有三子,正对父亲名下的是长子,紧邻长子左边的两格则填写老二老三的名讳。
5、同辈的人数较多,一页填写不完可往下页延续,但表示世系辈份的横格不能舛错,不然的话,世系辈份就乱了。
6、一个竖格,填写夫妇二人名讳,右边写男人名讳,左边写妻子名讳。
需要加注的,名字旁边加注小字。
7、首页五世,这五世不论占了几页,都是同表,都得一提。
提,就是把本表最下一横层中,第五世的所有名字,都提到下一表中最上层的第一层横格中,按原来的顺序从右到左依次排好。
提的作用就是上下两表关系的承上启下,互相銜接,不致舛错、断裂。
8、提到第二表的五世,领续下面的六、七、八、九四世。
由于此表领续的五世是上表未世的重复,所以此表实际上只续了四世。
下边后续的各表都是如此,这叫'五世一提,实续四世'。
9、家族较大,支系众多,可续完一支,再续另外一支,在卷首编好目录页码,便于日后的查阅。
10、以上9项,都是世系排序的元素。
世系是家谱的主要内容,除世系外,还有凡例、序言、影像、家规、题名、耆寿、节烈等诸多项目。
由于各个家族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家谱编写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族谱:怎样制作家谱图策略1研究你家族的历史 (1)1、写下你想要包含在图中的人。
(1)2、通过一些研究填补漏洞。
(1)3、确定你想要突出的其他信息。
(2)4、决定是否要包含照片。
(2)策略2创建树状图 (2)1、从你们这一代开始。
(2)2、写下你的名字。
(2)3、从你的父母辈填写。
(2)4、画你的祖父母那一代。
(3)5、决定你要追溯到几代之前。
(3)策略3使其独一无二 (3)1、自己来美化你的家族树状图。
(3)2、使用软件来创建一个计算机生成的树。
(3)3、考虑让一个艺术家做一个原始的再现。
(3)制作家谱图,可以用来有效地展示你的家族史。
首先从最高辈分的人开始画,找出谁是他的子女,然后每一代创建一个家庭树分支。
然后加工一下,可以把这个图变成一个值得展览的艺术品,或者仅仅是为了保存给子孙而制图,树上微出版可以帮助您!世世代代传下去。
请参阅步骤1开始。
策略1研究你家族的历史1、写下你想要包含在图中的人。
家谱从你的家庭开始,家谱树从那里出来分支出来。
首先写下你的直系亲属人的名字,然后移动到你的上一代。
请确保你没有遗漏的人!你的家谱将是你家族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需要时间来建立一个准确的图。
写下你的名字,你的兄弟姐妹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
写下你的祖父母的名字,你叔叔阿姨的名字和你的表兄弟姐妹的名字。
写下你的曾祖父母的名字和你大叔叔阿姨的名字。
很多人在那里就停止了,但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多画几代。
2、通过一些研究填补漏洞。
一旦你追溯到前几代,填名字可能就比较困难了。
努力确保每个人都有包括在内、所有的名字是准确的,进行一些研究,仔细检查自己的家谱树。
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去更多地了解你的家族历史。
和你的家庭老年成员谈谈,去了解更多信息。
找出你的祖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姓名。
尽你所能问问周围的人。
如果你幸运的话,你也有机会可以听到一些奇怪的家庭故事和秘密了。
用家谱工具在网上做研究。
家谱制作:世系图介绍
世系图又称垂思图、吊线图、根图、图谱、吊谱,是家谱中用图的形式表示血缘关系的部分。
由于世系图的形状不尽相同,一些研究者还把其进一步分为宝塔世系图、树状世系图、线形世系图和龙凤式系图等。
宝塔世系图把世系由远到近、由上到下、呈宝塔状排列而得名。
树状世系图:
线形世系图:
树状世系图和线形世系图的形状基本近似于宝塔世系图。
龙凤式系图是以制图者本人为中心,把父母或祖父母等人的名字分别放在左右两侧,一侧是龙,一侧是凤,寓意龙凤呈祥,因此也称为龙凤氏世系图。
但这种世系图比较少见,原因在于长期受男尊女卑的观念影响,女子哪怕是祖先也很少入籍。
只是自晚清以来受西方思想影响下,一些家谱在世系图中标上女子名字,女子才逐渐在家谱上有了自己的位置,进而被编入世系图。
随着近代文明的发展,家谱的世系图表现方式越来越趋于简单,宝塔世系图是选择最多的一种方式。
世系图主要是以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这是家谱的主题部分,是所有家谱都共有的,是家谱区别于正史、方志的重要标志。
比纸质记载更简洁美观,用EXCEL制作一份属于自己家族的族谱族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虽然现在的人接触族谱比较少,不过作为一个拥有祖先崇拜的国家,很多有条件的人都会隔些年份对族谱进行一次重新修订,以便后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又是从哪里来。
以前的人修订族谱,因为条件所限,大多数都是用纸张进行修订,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可以选择在电脑上修订族谱了。
电脑上修订族谱相对于传统的方式,优点多多,比如便于存储、便于查看,同时还便于重新修订。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点,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电脑上修订族谱了。
修订族谱的软件很多种,不过最常用的还是OFFICE,一般都是使用WORD或者EXCEL来修订,两种软件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今天来简单说下如何使用EXCEL修订族谱,学会了EXCEL,WORD的操作过程也是一样的。
我们首先打开一个EXCEL的工作表,然后切换到“视图”选项卡,将工作表的网格线取消掉。
然后我们再切换到“插入”选项卡,选择SmartArt,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选择“层次结构”,选择“组织结构图”。
最后会生成如下一个组织结构图。
如果不需要哪个方框文本,可以先用鼠标选中这个方框,然后点击键盘上的DELETE键删除。
如下图所示:如果需要在添加层级关系,可以在“设计”选项卡下选择“添加形状”,然后选择需要添加形状的位置即可。
经过适当的修订可以做出一个大致的族谱轮廓出来。
最后对具体的希捷进行一些美化,比如将横向的矩形调整为竖向的矩形,将线条的粗细调细。
再更改下字体与填充色,以使整个族谱更加美观。
各位读者按照以上的方法根据自己家族的实际情况自行操作即。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
如何撰写家谱世系图?展开全文世系,亦称世系图、世系表、世系记等。
指一姓世代相承的系统,也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系统,通常由男性子孙排队列而成,但随着时代进步也不断完善规则,如今很多家族的世系中将女性后代也加入其中。
九亲云谱体世系图样式《国语·楚语上》:“教之世”三国吴韦昭注:“世,谓先王之世系也。
”《宋书·礼志三》:“尊祀世统,以昭功德。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注序世统,事资世统。
”南朝陈徐陵《始兴王诏》:“晋元世系,琅琊传国。
”唐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大逊文公集序》:“至若世系阀阅,盖存诸别传,此不复云。
”世系内部,以第一代为准,以后的结构分为直系、旁系(支系)等。
直系中的嫡系(甲)也是全世系中的嫡系,即“大宗”。
第二代中的非嫡系(乙)里,又衍生出直系、旁系等,与甲的子女共同构成第三代。
乙代的直系就是乙这一支系的嫡系,即本系的大宗,但相对于甲及其嫡系后代来说,仍是全家族的“小宗”。
以后各代以此类推。
世系的作用红线联结的世系图表世系是家谱的主体和核心。
世系是通过图表来表示的。
我们将家族世代相传的血缘关系以图表形式排列下来,世系图就像一条红线把家族的子子孙孙联结起来,绵延数十代,数百代,上千代。
世系是寻根问祖的根本依据,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始祖。
在家谱世系排列时,都是从始祖开始依次将其子子孙孙排下去的。
世系就像一棵枝节繁茂的大树,始祖就是大树的根,一代代的子孙就是枝叶。
家族有始祖,才有千秋万代的子孙。
世系的表现形式九亲云谱世系图样式如前文所说,世系图像一条红线将家族的子子孙孙联结起来,所以世系的表达方式也通过这种层级递进的图表表示,我们把这种图表称作体例样式。
由于地缘、家族等关系,各地各族的世系体例也各有不同,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发展出了诸多体例样式。
世系的主要内容大部分体例主要由吊线与行传构成,但有的体例也有所不同(如九亲云谱中的表格式体例与传统欧式体例则无吊线),其主要内容均由以下几点构成:行传1、身之所出(某人第几子);2、姓名、性别、字辈、毕业院校、学历、职称、职务、简历、生、殁时间等;3、婚姻状况,如有配偶,则需标明配偶姓名;4、子女状况,注明子女。
家谱线形世系图是这样画成的作者:罗良富 谱牒之作,所以明世系,别亲疏,正根本,序昭穆也。
而世系图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它既直观表达一个家族的世系传承关系,又检验其世系传承关系是否明确──世系没有理清楚,世系图一定画不出来。
世系图以宝塔式图谱的树系图谱和线形图谱(平行图谱)最为常见,现代修谱则因印刷版式的原因更以后者为最。
世系图的制作本质上是图形处理,用一般的文字处理很难画好,故需把握一些图形工具的运用。
下面以最常见的线形图谱为例,根据自己的实践,一步步说明用最常见的图形软件,绘制家谱世系图的画法。
一,文字编排工具:WORD这一步没有难度,就是把一个家族的人,按自左至右依辈序,从上到下为排行,进行整齐排列。
每代间距保持一致,并在直系两代间用直线符号连起来。
注意:这一步是基础,一定要把上下关系(辈序)弄准确,在保证上下、左右关系清楚前提下,尽可能排列紧凑,以缩小最后形成图片的个头。
难点:当横线上要标明代数等时,要这样做:选择“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后,把鼠标指向文本框的边,当鼠标变成十字形黑色箭头的状态下,右击鼠标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然后点“颜色和与线条”,在颜色下选“无填充颜色”,在线条下选“无线条颜色”。
然后,将文本框放到横线上即成(也可以另做成小图片,最后粘贴上去)。
二,屏幕截图工具:HyperSnap (也可按“print”键进行屏幕打印)打开HyperSnap,用“区域捕获”将上步排列好的容截屏为图片,保存为JPG格式。
难点:当容较大,超出屏幕时,要分段截图,然后用图像工具新建一个空白图像,并显示“网格”,依次粘贴捕获下来的图片(利用网格对齐),重新合成一整图。
三,画连线工具:Mspaint(系统自代的画图工具)用画图打开截屏下来的图片,用直线工具把第一步没有完成的上下左右连起来(为精确,可在“查看/缩放/大尺寸”状态下进行)。
这一步的连线也可以在第一步,用WORD的画直线完成,但远不如Mspaint灵活。
家谱格式范本1.家谱的范本一个家谱有很多种,具体如下:1、欧式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苏式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宝塔式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扩展资料: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
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
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古代家谱格式(四种)⼀、欧阳修式欧阳修式是北宋⽂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年)在编撰《欧阳⽒谱图》中创⽴的:“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祖,下⾄五世⽞孙⽽别⾃为世。
此法,记录⼈的世系及旁⽀分⽀以表格图式进⾏表述。
” 每五世⼀图,第⼆图五世⾄九世,第三图九世⾄⼗三世,以下类推,⾄现存者为⽌;先⼈⼩传叙源主名讳,字号,配偶,仕官,特⾏,葬地,封赠,享年等。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排列,五世⼀表。
⽤起来很⽅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名左侧可有⼀些⽣平记述,主要介绍该⼈的字、号、功名、官爵、⽣⾠年⽉⽇、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洵式苏洵式是北宋⽂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族谱》创⽴的。
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法。
⼀⽅⾯强调从纵的⽅⾯,注意诸多⽗⼦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宗之法;另⼀⽅⾯,⼜强调从横的⽅⾯,对兄弟分⽀加以区别,推崇合各⽀谱为⼀编的⼤宗谱,推崇⼤宗之法。
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略远,更进⽽尊近⽽旺远,较欧阳⽒更为严格。
欧阳修和苏洵创⽴的五世图式⼩宗谱法:即欧阳修“谱图之法,断⾃可见之世,即为⾼祖,下到五世⽞孙⽽别⾃为世”;苏洵在其“凡嫡⼦⽽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祖,⽽迁其⾼祖之⽗“,为后世修谱提供了范例。
欧阳修和苏洵是“唐宋⼋⼤家”的著名学者,⼆⼈⽂集流传甚⼴,其编修的族谱对后世产⽣了巨⼤的影响。
苏洵式家谱格式⼜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下垂,世代间⽆横线连接,全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三、宝塔式宝塔式是将世代⼈名像宝塔⼀样,⾃上⽽下排列。
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正中位置,后世⼦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缘关系表现的⾮常明了,⼀⽬了然。
宝塔式采⽤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多的⼤家族来说,因⼈名不可能排在同⼀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在电脑上怎么制作家谱?历来家谱记法:第一步当然是找找别人是怎么写家谱的。
以下系日本记谱规范:由图可见,男性居右,女性居左;中间通过双横线相连。
直系亲属加外框,并于左右侧记入生殁年。
女性及叔辈婚配及子女一律不作展开。
依原则,弟兄姊妹应自右往左按年龄排序。
然为照顾排版,本例中未依此规。
优点为代系关系明瞭。
然,制作难度繁复,美观度欠佳,双横线相连占用空间过大。
以下系日本另一例族谱:由图可见,仅从父系展开。
因高度对齐,页面相对整洁。
代系关系不够详尽乃其问题。
上图为我娘家家谱,女子不表,代系还算明瞭。
然,人物细节撰写无法,只得另开附页。
此谱列表,借文字阐明代系关系,较为繁琐。
有足够空间写明人物细节系其优点。
此记法,可并记代系和人物细节,甚好!可惜未能加入女系。
今年我父系大修家谱,于区图书馆得览,截图如下:图中子女男女并记,配偶不计,左下系字辈排行。
因旧谱繁浩,叶脉众多,总册数达20!不可不谓鸿篇巨制。
其后附有人物传记,貌似现在的家谱都是这个体例?于是我又去搜了一搜:可以看到,母系仅仅在左侧追溯一代。
这个就是所谓的4系家系图,分别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为基础,开始向上追溯4张家系图。
最终,我依旧还是决定——以下图为蓝本开始制作家系图基于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观点,配偶予以列入、子女予以列入但因资料不详,配偶先祖未能载入,这是一大遗憾。
====================================== ==================第二部分:实际制作选用软件:Visio果然微软系的用惯了,其他啥都不想用。
其实只要确定具体画法,之后就是如何把这个呈现出来而已。
像我这种紧跟时代步伐的,果断会选择Visio2013像我这种NB的技术宅,显然是不屑于用模板的,一进去直接空白绘图!先做一个名字,之后拖到模具里,换一个颜色,再拖到模具里,就可达到如下效果:之后只需要不断从模具里拖出来,双击改一下字就好没多久就能做到这个样子。
家谱树绘制算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从家谱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包括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和家族关系信息(如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2. 将读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去除重复信息、补充缺失信息等。
3. 根据家族关系信息,构建一个家族关系图模型,可以使用图论中的树形结构来表示。
每个家庭成员作为一个节点,并根据家族关系信息建立节点之间的连接。
4. 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将每个家庭成员的信息添加到对应的节点中,例如姓名、性别、生卒日期等。
5. 根据需要,可以对节点进行格式化,例如添加背景颜色、字体样式等。
6. 将绘制好的家谱树输出到文件中,或者在可视化界面中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家谱树绘制算法的实现可能会因具体需求和数据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上步骤仅供参考。
家谱世系表样式
家谱世系表是一种重要的家族文化遗产,它记录着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传承着族群的历史和文化。
在制作家谱世系表时,样式设计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让家谱更加美观、易读,还能够体现家族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家谱世系表样式:
1. 梅花图样式
梅花图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图形,用来表示家族的世系,十分精美。
梅花图样式的家谱世系表以梅花为中心,将各级别的族人分别排列在梅花的不同部位,形成一个层次分明、清晰美观的图表。
2. 直线图样式
直线图样式的家谱世系表以直线为主要构图元素,将家族成员依据父母、祖父母等关系沿着直线排列,形成一个简洁明了、易于阅读的家谱世系表。
3. 树形图样式
树形图样式的家谱世系表以树为主要构图元素,将家族成员依据亲缘关系排列在不同的树枝和树干上,形成一个自然、通俗易懂的家谱世系表。
4. 圆形图样式
圆形图样式的家谱世系表将家族成员依据亲缘关系排列在一个圆形图案中,中心圆表示家族祖先,外围圆表示越来越多的后代,
形成一个整齐、美观的家谱世系表。
5. 流线图样式
流线图样式的家谱世系表以流线为主要构图元素,将家族成员依据亲缘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形态各异、生动活泼的家谱世系图表。
以上几种家谱世系表样式,各具特色,选择适合自己家族的样式,可以更好地展示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家族的血脉和精神。
家谱树结构图模板1. 简介家谱树结构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方式来展示家族的族谱关系。
通过使用这种模板,您可以清晰地描绘出整个家族的结构,包括祖先、后代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2. 组件家谱树结构图模板主要由以下组件组成:- 根节点:代表家族的最古老一代祖先,通常是始祖或家族的创始人。
根节点:代表家族的最古老一代祖先,通常是始祖或家族的创始人。
根节点:代表家族的最古老一代祖先,通常是始祖或家族的创始人。
- 节点:代表家族中的每个成员,包括祖先和后代。
节点:代表家族中的每个成员,包括祖先和后代。
节点:代表家族中的每个成员,包括祖先和后代。
- 连线:用于连接节点,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例如父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连线:用于连接节点,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例如父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连线:用于连接节点,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例如父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 文本标签:显示每个节点的姓名或其他相关信息,以便更方便地识别和理解家族成员。
文本标签:显示每个节点的姓名或其他相关信息,以便更方便地识别和理解家族成员。
文本标签:显示每个节点的姓名或其他相关信息,以便更方便地识别和理解家族成员。
3. 用法指南以下是使用家谱树结构图模板的一些建议和指南:- 层次结构:从根节点开始,逐级展开你的家族成员,按照父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连接节点。
层次结构:从根节点开始,逐级展开你的家族成员,按照父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连接节点。
层次结构:从根节点开始,逐级展开你的家族成员,按照父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连接节点。
- 增加节点: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新的节点,包括祖先和后代。
可以使用图片、符号或其他标识来区分不同的成员。
增加节点: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新的节点,包括祖先和后代。
可以使用图片、符号或其他标识来区分不同的成员。
增加节点: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新的节点,包括祖先和后代。
可以使用图片、符号或其他标识来区分不同的成员。
- 标记关系:使用特定的连线类型来标记节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实线表示父子关系,虚线表示兄弟姐妹关系等。
修谱时,兄弟姐妹这样排列,族谱更容易看懂竖排版制作世系图的时候,为了方便阅读,可以用一个箭头引导,当然箭头做成半透明效果会更好制作:严乐小编一直强调,修族谱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讲究一个父子垂直关系,为什么这一点在族谱中尤为重要呢?这也是族谱的独特性质决定的。
因为修族谱讲究这个垂直关系,才能让族人血脉准确无误地把一个家族带进历史,走向未来。
当然啦,如果大家一定要从医学遗传学上扣小编这话的毛病,小编服你。
但实事是,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父子之间,还有兄弟姐妹,还有妻子爱人等等关系。
小编前几天写过一篇《修谱时,续弦妻子应该怎样记载才准确?》文章,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不准确的,原来标题是《修谱时,多婚配所属妻子应该怎样记载才是准确的?》因为有部分词被系统检测而一直不通过(当然后来通过了,而经过这一折腾,系统推荐量一直不高。
呜呜,大家别扯我,让我一个人哭会!!)。
这文章中主要讲了在过去一夫多妻和现在一夫数婚的情况下,修谱时如何正确记载的方法。
因为现在离婚率增加,修族谱也会经常遇到此种情况。
大家有时间可以去读读此文。
这也引出了另一个修谱常见的情况。
也就是小编文章开关说到的,族谱除了垂直关系外,还有一个横向关系存在,就如妻子,兄弟、姐妹。
排版世系图用更直观的方法效果更好制作:严乐在以前,修族谱的时候,兄弟是一定会上族谱的,妻子除了用一个姓氏代表外,并没有具体名字,而姐妹是不能入谱的。
那么先来了解一下族谱一般是如何标注兄弟之间长幼关系的。
这里有两个记载形式:一个是世系图(或者叫树形图,瓜藤谱,吊系,宝塔图等等,就是简单的父子关系图),另一个是人员名册(老叫法为齿录)。
小编先讲世系图。
这个也分好几种形式:一个是老版竖排格式,一个是新版横版直排格式。
当然这里面还分录入不录入姐妹两种情况。
几种情况,慢慢听小编给大家讲解。
老版竖排版式。
修谱采用这种方式的,大多都是坚守传统格式的人。
也不是什么错。
这种族谱的格式,一律都是从右往左阅读的。
家谱树形图模板是一种用于展示家族谱系关系的图表模板。
它通常由一个根节点和若干个子节点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家庭成员,节点之间的连接代表亲属关系。
家谱树形图模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探索家族文化,以及寻找家族成员。
家谱树形图模板的制作可以使用各种图表制作软件,如Microsoft Visio、SmartDraw、Lucidchart等。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家谱树形图模板的制作步骤:1. 确定家族谱系关系:首先要确定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可以通过家谱册、族谱、家族传说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2. 绘制根节点:根据家族谱系关系确定根节点,可以是家族始祖或者家族中最重要的人物。
在图表制作软件中绘制一个圆形或矩形,作为根节点,并填入基本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职业等。
3. 绘制子节点:根据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在根节点下方绘制子节点,每个子节点代表一个家族成员。
在子节点中填入该成员的基本信息,并使用线条连接到根节点。
4. 增加分支节点:如果某个家族成员有多个子女或兄弟姐妹,可以为该成员增加一个分支节点,将其子女或兄弟姐妹连到该节点下方。
5. 修饰图表:可以为图表添加背景、边框、图例等装饰,增强其美观程度和易读性。
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节点和线条的样式和颜色。
家谱树形图模板的制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准确性:家族谱系关系需要准确无误,否则会影响图表的可读性和可靠性。
2. 统一格式:对于姓名、出生日期、职业等基本信息要统一格式,以方便阅读和比较。
同时,节点和线条的样式和颜色也要保持统一。
3. 简洁明了:图表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细节和冗余信息。
可以将一些较为复杂的信息放在节点的备注中。
4. 方便更新:家族谱系关系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要保证图表的方便更新和维护。
家谱树形图模板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如家族聚会、家族文化展示、家族成员寻找等。
家谱线形世系图是这样画成的
作者:罗良富 谱牒之作,所以明世系,别亲疏,正根本,序昭穆也。
而世系图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它既直观表达一个家族的世系传承关系,又检验其世系传承关系是否明确──世系没有理清楚,世系图一定画不出来。
世系图以宝塔式图谱的树系图谱和线形图谱(平行图谱)最为常见,现代修谱则因印刷版式的原因更以后者为最。
世系图的制作本质上是图形处理,用一般的文字处理很难画好,故需把握一些图形工具的运用。
下面以最常见的线形图谱为例,根据自己的实践,一步步说明用最常见的图形软件,绘制家谱世系图的画法。
一,文字编排
工具:WORD
这一步没有难度,就是把一个家族的人,按自左至右依辈序,从上到下为排行,进行整齐排列。
每代间距保持一致,并在直系两代间用直线符号连起来。
注意:这一步是基础,一定要把上下关系(辈序)弄准确,在保证上下、左右关系清楚前提下,尽可能排列紧凑,以缩小最后形成图片的个头。
难点:当横线上要标明代数等时,要这样做:选择“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后,把鼠标指向文本框的边,当鼠标变成十字形黑色箭头的状态下,右击鼠标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然后点“颜色和与线条”,在颜色下选“无填充颜色”,在线条下选“无线条颜色”。
然后,将文本框放到横线上即成(也可以另做成小图片,最后粘贴上去)。
二,屏幕截图
工具:HyperSnap (也可按“print”键进行屏幕打印)
打开HyperSnap,用“区域捕获”将上步排列好的内容截屏为图片,保存为JPG格式。
难点:当内容较大,超出屏幕时,要分段截图,然后用图像工具
新建一个空白图像,并显示“网格”,依次粘贴捕获下来的图片(利用网格对齐),重新合成一张整图。
三,画连线
工具:Mspaint(系统自代的画图工具)
用画图打开截屏下来的图片,用直线工具把第一步没有完成的上下左右连起来(为精确,可在“查看/缩放/大尺寸”状态下进行)。
这一步的连线也可以在第一步,用WORD的画直线完成,但远不如Mspaint灵活。
注意:这一步一定要仔细,多核对检查几遍,保证世系传承准确无误。
如果有错,没关系,用橡皮檫檫除重画即可。
连线完的图片如下:
如果是用在一般场合,到此,一张JPG格式的世系图就完成了(优化后17.1k)。
如果要减小图片的个头和用于网络,最好还进行下一步。
四,制作GIF格式图片
工具:Photoshop
用Photoshop打开画好的JPG图片,放大视图,用“选择颜色范围”把斑点剪除,将图片另存为GIF格式,并颜色取强制黑白,背景透明(这时图片减肥很多)。
重新打开该GIF图片,再用“选择颜色范围”把空白剪除。
现在的图片背景是透明的,用在网页上,不管背景是什么颜色,都能融合在一起。
制作完成的GIF图片如下(6.09k):
世系图的画法很多,“杀鸡杀鸭各有各的杀法”,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工具各有不同。
以上是我多年来惯用的画法,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具体要根据自己用得顺手的工具而定,而且相同的工具不同的人用法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