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森林火险等级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的分布规律
- 格式:pdf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4
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和火源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林花明【摘要】2006~2015年福建省共发森林火灾3 150起,平均每年315起.经统计,火源种类有15种,主要是烧荒烧杂、烧田埂草、烧稻草、烧灰积肥、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炼山造林、小孩玩火、痴呆弄火、雷击火、故意放火、高压电线短路、取暖做饭、狩猎和外来火等.福建省森林火源主要发生在闽西北,以三明、龙岩、南平三个设区市的森林火源比率最高,占福建省总火源的65.4%,而厦门、漳州、莆田三地的森林火源最少.福建省森林火源主要发生时间是1~4月以及10~ 12月,其中以3月的火源比率最高,2月次之.火源种类以人为火源为主,占总火源的98.63%,天然火源仅占1.37%.在统计基础上,提出福建省森林防火的四点建议.【期刊名称】《林业勘察设计》【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森林火灾;火源种类;时空分布【作者】林花明【作者单位】延平区林业局,福建南平35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2.1森林大火不是一般的自然灾害,而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自然灾害[1-2]。
1950~1997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7.6万次,平均每年1.43万次,平均受害森林面积82.2万hm2,年均森林受害率0.63%,约占世界每年森林火灾次数的14%,年均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世界的20%[3-4]。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森林火灾频发。
林农相镶,林区居民分散,火源多且复杂,难以管理,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摸清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和火源时空分布规律,有效控制好火源,对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陆域位于北纬23°30′~28°22′,东经115°50′~120°40′,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
林地面积908.0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74%,全省森林覆盖率65.95%。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21/T1631-2008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s Grade of Forest Fire-Danger 2008-07-03 发布 ICSA 472008-08-01实施目次前言............................................................................... I I 引言................................................................................. m 1范围. (1)2术语及定义、缩略语 (1)3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因子 (2)4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综合指标 (2)5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发布 (5)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台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颖、袁子鹏、黄阁、陆忠艳、崔胜权、关健华、程佳悦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而制定,引用和参考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的有关技术规定的基础上编制的。
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的术语、定义、因子、综合指标及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气象部门的森林火险预报工作。
2术语及定义、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2.1术语、定义2.1.1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各种固态或液态水,如雨、毛毛雨、雪、霰、冰粒、米雪、冰雹、冻雨等。
2.1.2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溶化后)水,未经蒸发、渗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
森林火险是什么?
森林火险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蔓延难易程度的一种重要度量指标。
森林火险与气象的关系气象条件是森林火灾能否发生和蔓延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森林火险的发生、发展和气象条件密不可分。
全国的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主要根据气温、湿度、风力和降水量等因子来测算。
森林防火划分五个等级
森林火险等级服务用语:
一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低;
二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低;
三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须加强防范;
四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林区须加强火源管理;五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极高,严禁一切林内用火。
森林火险预警标志设置:
一级和二级火险天气,可不设标志。
三级火险天气,悬挂黄旗预警标志。
四级火险天气,悬挂橙旗预警标志。
五级火险天气,悬挂红旗预警标志。
森林火险影响元素:
经中国气象局、林业局发布,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主要根据气温、湿度、风力、降水量等因子来测算。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1.11•【字号】闽政办[2013]134号•【施行日期】2013.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闽政办〔2013〕134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11月下发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废止。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1月11日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1.总则1.1 目的1.2 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1.5 灾害分级2.组织指挥体系2.1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2.2 扑火指挥2.3 专家组3.预警3.1 预警分级3.2 预警发布3.3 高森林火险预警分级响应3.4 高森林火险预警响应后期处置4.信息报告5.应急响应5.1 分级响应5.2 响应措施5.3 省级层面应对工作6. 后期处置6.1 火灾评估6.2 工作总结6.3 奖励与责任追究7.综合保障7.1 队伍保障7.2 通信与信息保障7.3 给养保障7.4 扑火物资保障7.5 储备物资保障7.6 资金保障8.附则8.1 灾害分级标准8.2 省界森林火灾8.3 以上、以内、以下的含义8.4 预案管理与更新8.5 预案解释8.6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1.1 目的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扑救、以人为本、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建立健全高森林火险的预警响应及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机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处置行动。
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1.2 依据依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森林火险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蔓延容易程度的一种度量,构建森林火险等级指标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子的作用,开展森林火险预报工作离不开实时观测气象要素和预报气象要素。
国务院于1999年赋予中国气象局“管理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发布”等新的职能,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也有相关条款规定气象部门具有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制作、发布的职能和义务。
多年来,各地、各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开展森林火险的预测、预警,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林火资料有了一定的积累,气象观测资料的空间密度也在不断加大,基于统计方法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这种方法比以前的方法更为精确,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需制订更加先进的技术标准。
本标准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水平,使各地的资料、预报结果更加通用,使该项工作具有可比性,便于加强业务的管理。
另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林火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日渐增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必要对其发布形式进行规范。
因此,本标准还对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预报时段、发布时间、文字和颜色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
一.森林火险等级划分按照国家防火办制定的《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标准》分5级,天气指数(以6要素为指标)1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小于或等于25,为没有危险、不能燃烧、不能蔓延;2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26—50,为低度危险、难以燃烧、难以蔓延;3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51—72,为中度危险、较易燃烧、较易蔓延;4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73—90,为高度危险、容易燃烧、容易蔓延;5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大于或等于91,为极度危险、极易燃烧、极易蔓延。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的划分是根据LYT1172-95《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行业标准(林业部1995年6月22日发布)进行划分的。
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3.09.27•【字号】•【施行日期】2013.1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2013年9月27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科学扑救、以人为本、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实行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内容。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承担日常工作。
有森林防火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森林防火日常工作经费。
第七条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者应当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在其经营范围内承担森林防火责任;实行承包(租赁)的,应当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承包(租赁)合同的必要条款。
第八条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防火设施、报告森林火情,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尽的义务。
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福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
李兆明;高兆蔚
【期刊名称】《森林防火》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我省森林火灾频繁,损失严重,平均每年烧山1000多起,受害山林面积433千米~2。
为了探索森林火灾发生规律,我们从气象条件入手,研究林火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研制适合本省的预报方法。
多因子数值火险天气预报(简称多因子法)是通过严格筛选有关气象因子,最后确定以14时相对湿度、温度日较差、日降水量、日蒸发量,4个主要因子,作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因子。
我们从1985年开始收集重灾区7个县1982——1984年林火数据建立数学模式,确定5个森林火险等级,经理论检验,符合要求;于1986年和1987年森林防火期内,在全省
【总页数】3页(P29-30,8)
【作者】李兆明;高兆蔚
【作者单位】[1]福建省防火办;[2]福建省林业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2
【相关文献】
1.福建省暴发性林火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J], 郑海青
2.清远市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 [J], 杨宁
3.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 [J], 周明昆;王永平;高月忠
4.广州市森林火险性天气预报研究 [J], 谭三清;张贵;肖化顺
5.吉林地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研究 [J], 李福强;李莹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西部地区林火发生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田超;苏漳文;杨夏捷;郭福涛【期刊名称】《福建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7)001【摘要】福建省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且是中国的林火高发区之一,但关于该地区的林火发生格局和预测预报的研究还不完善。
以2000—2010年福建林火数据为基础,运用Ripley′s K-function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综合考虑地形、气象条件、植被条件及人口密度4类因素,对福建西部地区林火分布格局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福建西部地区2000—2010年间林火发生主要为聚集分布;海拔、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降水、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6个因子是福建西部地区林火发生的主要驱动因子;模型预测准确率接近70%且模型内自变量均显著。
林火风险概率和火险等级显示,福建西部地区林火发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中部地区。
【总页数】7页(P88-94)【作者】田超;苏漳文;杨夏捷;郭福涛【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2.2【相关文献】1.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福建省林火发生主要气象因子分析 [J], 梁慧玲;郭福涛;苏漳文;王文辉;林芳芳;林玉蕊2.福建西部地区林火发生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J], 田超;苏漳文;杨夏捷;郭福涛;3.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气象因子分析 [J], 王威;冯慧;丁俊琦;余文会4.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浙江省林火发生驱动因子分析 [J], 蔡奇均; 曾爱聪; 苏漳文; 郭福涛5.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福建林火发生驱动因子分析 [J], 梁慧玲;孙锋锋;丁桂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标准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标准是根据气象条件对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划分的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森林火险等级分为5级,具体如下:1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小于或等于25,为没有危险、不能燃烧、不能蔓延。
2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26—50,为低度危险、难以燃烧、难以蔓延。
3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51—72,为中度危险、较易燃烧、较易蔓延。
4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73—90,为高度危险、容易燃烧、容易蔓延。
5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大于或等于91,为极度危险、极易燃烧、极易蔓延。
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底,各地气象部门会每天下午以传真方式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局发布第二天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包括全市和四个片区的火险等级预报结果。
当火险等级达到3级以上,就称为火险,需要根据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7,23(14)周宁县森林防火关键期气象因子分析陈明寿(周宁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福建周宁355400)摘要:该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周宁县近10年的森林火灾和气象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1)周宁县在每年的3、4月是发生森林火灾的高风险期,也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2)在3、4月森林火灾发生较多的年份,降雨量明显少于其他年份,相对湿度也明显小于其他年份,而气温高于其他年份;(3)风速与森林火灾起火的对应关系不明显,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周宁县;森林防火;关键期;气象因子中图分类号S776.2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14-0093-03周宁县位于闽东北山区,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山地气候,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80m ,是福建省乃至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县城,有福建“高山明珠”之称,森林覆盖率72.5%,年平均气温为14.7℃,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土层深厚[1],具有发展林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也具有十分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
因此,保护好森林是周宁县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之一,而森林防火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因素中,气象条件是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因子[2]。
为此,本文对近10年来周宁县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及同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找出较大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气象因子,了解其与森林火灾的关系,对周宁县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保护人民公共财产和人身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3]。
1材料与方法森林火灾数据来源自周宁县林业局防火办提供的2006—2015年共计10年的资料;气象资料为2006—2015年的数据,包括10月至次年4月的逐日数据,来源于周宁县气象局。
运用Excel 2010和DPS (v9.5)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28•【字号】闽政办[2006]96号•【施行日期】2006.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的通知(闽政办[2006]9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二○○六年四月)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森林火险预警响应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根据国家和省政府防灾减灾及森林防火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除城市园林景区及街道绿化树木外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本暂行规定所称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是指由省和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森林火险天气条件预测和林区可燃物状况,以及野外用火实际做出的专项预警结论,并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
第四条本暂行规定所称的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林业主管部门,为预防和快速扑救森林火灾,按照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发布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而采取的应对性预防措施。
实施森林火险预警响应应当遵循因险施策、科学应对、分级响应、分层落实的原则。
第五条按照森林火险天气条件,林内可燃物易燃程度及林火蔓延成灾的危险程度,在原有国家规定的森林火险天气五个等级的基础上,全省统一将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划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个等级,并用中英文标识。
在高森林火险预警期,县(市、区)森林防火部门应将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标识,悬挂放置在进山入林的道路口,以及林区人员活动频繁密集场所的显要位置,以便公众及时识别警示标识。
福建三明地区森林火险区划
郭怀文;刘晓东;邱美林
【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40)011
【摘要】根据三明地区2000-2009年的林火数据,选取平均单次火灾过火面积、平均单位面积林火发生次数、平均单位面积损失蓄积量、森林活蓄积量4个因子,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三明地区11个区县(梅列区和三元区统称市区)林火情况进行了划分,最终得到四类区划:一级火险区为大田县,占总面积10%;二级火险区为尤溪县,占总面积15%;三级火险区包括建宁、泰宁、清流、宁化、沙县,占总面积40%;四级火险区包括将乐、明溪、永安、市区,占总面积的35%.根据各类区划结果绘制了森林火险区划图,并分析了不同火险区林火预防和扑救情况,提出了预防和扑救对策.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郭怀文;刘晓东;邱美林
【作者单位】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
京,100083;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
京,100083;福建三明市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2.3+1
【相关文献】
1.行政区划变迁对客家文化发展的作用——以福建三明地区为例 [J], 邹春生
2.吉林地区森林火险区划的研究 [J], 李福强;苏文宏
3.基于森林火险指数的森林火险区划研究 [J], 王伟
4.东北地区森林火险气候区划 [J], 潘在晨;陈振智
5.山地丘陵地区森林火险区划分析——以四川宜宾地区为例 [J], 吴运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合气象要素的闽西北森林火险等级区划苏志玲;王成翔;林慧芳;黄立盛;江贤华【摘要】应用闽西北地区10个气象观测站2000-2013年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最高气温等资料,及森林火灾的统计数据、林地数据,探讨气象要素对闽西北森林火灾的影响,对闽西北地区森林火险等级区划进行了分析和区划.结果表明,10a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呈周期性,后5 a虽然火灾总数减少,但造成的灾害更大.森林火险区划结果为:大田县为一级火险区;尤溪县为二级火险区;沙县、永安市、清流县、宁化县县为三级火险区;建宁县、泰宁县、将乐县、明溪县、三明市市辖区为四级火险区.【期刊名称】《贵州气象》【年(卷),期】2017(041)002【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闽西北;森林火险;区划;气象【作者】苏志玲;王成翔;林慧芳;黄立盛;江贤华【作者单位】福建省明溪县气象局,福建明溪365200;福建省沙县气象局,福建沙县365500;福建省沙县气象局,福建沙县365500;福建省沙县气象局,福建沙县365500;福建省沙县气象局,福建沙县36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2.3+1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隅,地处25°30′~27°07′N、116°22′~118°39′E之间,是福建的重点林区。
全境总面积22 569 km2,林地面积189.6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2.6%,森林覆盖率75.89%,活立木蓄积量1.62亿m3,人均林木林地资源居福建省第一,是全国少数几个超亿立方米的省区市之一,素有“中国绿都”之称。
三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2 ℃,年平均降雨量1 700 mm,无霜期300 d。
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
中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8‰。
福建省森林火险中期预报方法
郑海青
【期刊名称】《气象》
【年(卷),期】2003(029)007
【摘要】以1986~2000年福建省森林防火期内逐旬森林火险等级资料与相应旬雨量等级作数量化回归分析,建立基本预报方程;并对基本预报方程的残差作分析,找出天气、气候因子对基本方程作回归订正,得出预报方程.预报方程经检验回归效果极显著;经实际应用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总页数】3页(P56-57,封三)
【作者】郑海青
【作者单位】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
【相关文献】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的通知 [J], ;
2.福建省顺昌地区春播期低温气候特征与中期预报 [J], 邱泉成;张能胜;郑清明;林秀芳
3.森林火险中期预报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J], 阮锡章;陈成华
4.ECMWF的一种释用方法在福建省雨季暴雨天气过程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J], 江
晓南林毅李雅芬何小宁
5.森林火险等级报告与短期中期预报方法 [J], 张洪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