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知多少
- 格式:doc
- 大小:347.00 KB
- 文档页数:4
新中式家具产品知识点总结新中式家具产品知识点总结一、新中式家具的定义新中式家具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中式家具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家具产品。
它保留了传统中式家具的材料与工艺特点,同时注入了现代设计的灵感,使得家具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实际使用。
二、主要特点1. 材料选择:新中式家具的常用材料有红木、花梨木、楠木等传统材质,同时也引入了现代板材、塑料等新材料,更注重环保与实用性。
2. 结构形式:新中式家具突破了传统中式家具沉重的结构,更加注重轻巧、灵活的设计,使得家具更适合现代家居环境。
3. 融合中西元素:新中式家具借鉴了西方家具的功能性与人体工程学设计,结合了中式家具的纹饰、雕刻等特点,使得家具更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4. 创新设计:新中式家具在传承传统中式家具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创新设计理念,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多样性。
三、材料与工艺1. 红木:红木是传统中式家具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质地坚硬,抗腐蚀能力强,色泽红润,使用寿命长。
在新中式家具中,红木常用于家具的框架、细木工雕刻等部分。
2. 花梨木:花梨木是一种常见的硬木材料,纹理美观,色泽暗淡。
在新中式家具中,花梨木常用于桌子、椅子等家具的制作,给人一种质朴、典雅的感觉。
3. 楠木:楠木是一种质地坚硬、耐久性强的材料,常用于家具的结构支撑部分,例如柜子的底部、边框等。
4. 现代板材:新中式家具中,为了追求更轻巧、环保的设计,常常会使用现代板材作为主要材料。
优质的板材不易变形,耐磨、耐腐蚀,同时也更具可塑性,适用于各种家具的制作。
5. 传统工艺:新中式家具依然保留了传统中式家具的工艺特点,例如榫卯结构、雕刻技法、镶嵌等,使得家具更富有传统文化的韵味。
四、家具分类与功能1. 客厅家具:新中式客厅家具常包括沙发、茶几、电视柜等,注重舒适度与功能性。
设计上强调简洁、大气,同时结合中式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家居氛围。
2. 餐厅家具:新中式餐厅家具注重实用性与美观度的平衡。
一、博古架室内陈列古玩珍宝的多层木架,是类似书架式的木器。
中分不同样式的许多层小格,格内陈设各种古玩、器皿,故又称为:"集锦盒子"或"多宝格子"。
每层形状不规则,前后均敞开,无板壁封挡,便于从各个位置观赏架上放置的器物。
博古架可摆放一些玉器、陶瓷、瓷器、镏金。
(古灵精怪)的新旧艺术品古玩。
古:由历史价值,灵:手工灵巧,精:不要太滥要有代表性,怪:奇特少见。
二、挂落我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装饰构件,或用作划分室内空间。
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
内缘作方、圆、八角等形式。
在室内的称挂落飞罩。
三、雀替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是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
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也用于柱间的落挂上,但是为纯装饰构件,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
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脚或托木、牛腿。
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
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
于是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四、花板明清的花板、窗花等木雕挂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也是建筑中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
再简单中求丰富,统一中求变化,与现代的装饰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虽然现代家具空间比以前小了许多,并不合适完全的传统中式家居布置,但如点缀以木雕挂件,屏风隔断和几件雕花案几,就是家居显得现代中蕴含着传统,明快活泼中透着沉静含蓄,简练中显露出渊博,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意境盎然。
装饰木雕在题材内容上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一般有三类内容:1吉祥图案如喜上眉梢、松鹤延年等象征寓意的图案 2戏曲人物传说故事等寓教于乐的故事画 3民俗民风题材作品,如纺织、放牧、娱乐等现实生活描写。
木雕在表现手法上一般采用具象的方法,造型上大胆的夸张,如头大身小、人大景小,显然活跃、质朴,尤如扬州八怪中金农德画,夸张幽默充满了生气。
中国古典家具的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观念意识、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和物质的发展水平。
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成“五大类”:床榻类、桌案类、椅凳类、柜架类、杂项类。
板凳类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
直到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
后进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其中椅子演化为三大种类:凳、椅子、宝座,并又细分成多种名称和造型,下面列出部分说明:(1)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
(2)椅子主要有:交椅、太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3)宝座以上几类都有各自的分类和进化规律,但总体进化规律是由矮变高,由简入繁。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的椅凳类家具风格和特色也有所不同。
宋代的椅凳类家具造型纯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垂足而坐的椅、凳、墩等高型家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及。
明代在继承宋代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造型上讲究简洁朴实,符合人体功能需要。
清代椅凳类家具则逐渐脱离明代风格,一味追求富丽华贵。
一、凳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
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
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
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
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等造型。
二、椅中国古代椅子,主要从唐以后出现,而椅子主要也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后直呼为椅子。
其中椅子主要种类:交椅、太师椅、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1、交椅交椅是一种很古老的椅子,因椅子腿呈交叉状,故名“交椅”,是可以折叠的交足椅子。
中国古代家具及介绍
中国古代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代家具及其介绍:
1.席子: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
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2.床: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通常用于睡眠和放置物品。
中国古代的床有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等多种形式,其设计精巧、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高超水平。
3.屏风:屏风是一种可移动的隔断家具,通常用于室内空间的分隔和装饰。
中国古代的屏风制作精美,采用木、骨、漆等材料,上面常有绘画或雕刻等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椅:椅是中国古代家具中的重要种类,有交椅、圈椅、官帽椅等多种形式。
其中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名,以其高大、简约、线条流畅著称,是古代家具中的经典之作。
5.桌:桌是中国古代家具中的基本种类之一,有方桌、长桌等多种形式。
中国古代的桌制作精良,采用木、石、漆等材料,上面常有雕刻或绘画等装饰。
6.柜:柜是中国古代家具中用于储存物品的重要家具之一,有书柜、衣柜等多种形式。
中国古代的柜制作精细,采用木材和油漆等材料,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家具外,中国古代家具还有很多其他形式和种类,如书架、床头柜、茶几等。
这些家具的设计和制造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和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明式曲尺罗汉床:罗汉床是由汉代的榻转变而来的一种家具。
榻本是专门的坐具,经过五代和宋元的发展,形体由小变大,变成了可供多人坐的一种大坐具,这样,它便具备了坐和卧两种功能。
在榻的边上加上围子,就成了罗汉床,明式罗汉床多采用直棂条攒成格子花的做法,既典雅又朴素。
1.Ming Dynasty Elm Wood Bed-Sofa with Small Middle TableThis bed style of bed sofa dates back to the Han Dynasty and has evolved over five generations. The bed sofas built during the Han Dynasty were very small and also lacked a back and arms on either side. Since the Han Dynasty, the style has evolved to bigger bed-sofas with elaborately wood-carved backs and arms. Up to five people comfortably sit, recline, or lay down on these larger bed sofas. The small low table in the middle of the bed sofa makes it possible to reach for and enjoy cups of tea, other beverages, and light snacks without having to bend over to a separate coffee table.2.明式圈椅明式圈椅简洁、大方,结构匀称,布局合理,强调实用性、舒适性,全部用榫卯,不用胶和钉,也不用漆,充分展示木材的自然纹理。
中国古家具图文全集(收藏版)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字历史,但是家具史已经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可以说,家具的历史比文字的历史更加悠久和厚重。
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成“五大类”: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杂项类。
椅凳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的,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
直到一种被成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
后尽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來,直呼为椅子。
方凳圆凳条凳交椅太师椅官帽椅玫瑰椅宝座桌案桌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教高,是中国礼仪文化之邦传承的产物,也是礼仪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的古代,对桌案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
比如,供桌供案主要应用于纪念仙逝长辈和敬供先人;八仙方桌主要应用于接待重要宾客,例如“请上坐”指的是八仙方桌朝南的左边位子;园桌主要应用于家人共餐,一家团圆之意。
圆桌方桌八仙桌月牙桌琴桌供桌供案床榻床榻的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氏時代,那时还只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直到六朝以后才出现高足坐卧具。
“床”与“榻”在席地而坐的时代,是有分工的。
床体较大,可为坐具,也为卧具;榻体较小,只用于坐具。
架子床拔步床罗汉床贵妃榻柜架柜子的使用大约始于夏商时期,古时的“柜”,並非我们今天所见之柜,倒很像我们现在在所见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则是专指室內存放东西的地方。
出土文物中,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柜子,应该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的小箱和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的漆木衣箱。
我们这里说它是箱子,是按现代人的说法,如果按战国时的称呼,则应称爲“柜”。
圆角柜闷户橱顶箱柜亮格柜其它除了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的家具之外,还有很多种类目,如:书箱、印匣、提盒、屏风、盆架、镜台等,在此全部归纳为“其他类”。
印匣书箱官皮箱衣架面盆架提盒镜台都承盘地屏挂屏品藏文化藏品欣赏。
中国古典家具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蟹)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其中家具文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的劳动创(蟹)造,逐步形成了一段段各具风格特色的独特形式。
对历代家具的研究,会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等。
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对东西方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世界家具体系中,它占有重要的地位。
家具一词,它们词意包括很广,但通常一般指由木匠所制造的“桌椅板凳”之类。
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
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
真正开始垂足高坐从宋代,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
元、明、清各代,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两代,成为传统家具的全盛时期。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现存的位数众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就使家具成为中(蟹)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宋代以前的生活方式起居习惯都与后来差别很大,所以我们今天几乎无法见到宋以前的家具实物。
宋以后的千年当中,人们习惯于垂足高坐,并产生大量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明清家具是家具的黄金时代,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明及清代前期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蟹)荣,大致上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时尚的追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海运的开放有关,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竟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
中式家具知多少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式家具秉承中式风格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端庄丰华、气势恢弘、雕梁画栋、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的特点,集艺术、养生、收藏价值于一身。
小编总结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几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一样的清雅
与含蓄之美。
是不是经常听说头号交椅或是第一把交椅呢?交椅,原始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折叠座椅,叫胡床亦称“绳床”,可以折叠,便于携带。
交椅有弧形的靠背扶手,座面是软屉,椅腿采用方框结构,沿一个铁袖拉开,呈交叉状,下面有放脚的踏床。
圈椅是因靠背与扶手相连成圈形而得名,是交椅的改进。
圆婉优美的椅圈通过后立柱,从高到低一顺而下,成为扶手。
靠背板向后凹曲。
清代的扶手椅中,有一类屏背尺寸较大的椅子,造型厚重庄严,成排摆设在厅堂之上,民间
称之为“太师椅”。
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南官帽椅,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之一,北京匠师对搭脑、扶手都不出头的官帽椅叫“南官帽椅”,以扶手和搭脑不出头而向下弯扣其直交的枨子为特征。
北官帽椅,“北官”的形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而言,就是四出头形式的官帽椅,它的基本形制是椅的搭脑和扶手均出头。
早期北方官帽椅的搭脑、扶手、联帮棍均是直材,联帮棍上细下粗,鹅颈稍弯,北官”的形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多数作供台之用,大型的有3-4米长,台上面放着先人的神位,逢年过节烧香拜祭。
这也难怪的,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有那种忠孝的美德。
条案的脚造形多样,有马蹄;卷纹等型
状,台面有翘头和平头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