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险气象预警(森林消防国家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450.34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541号《森林防火条例》已经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森林防火条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八年十二月一日森林防火条例(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境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但是,城市市区的除外。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的森林防火工作。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五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六条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在其经营围承担森林防火责任。
第七条森林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森林防火联防机制,确定联防区域,建立联防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并加强监督检查。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九条国家支持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森林防火科技水平。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通过保险形式转移森林火灾风险,提高林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后自我救助能力。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7.29•【字号】黑政办规〔2021〕19号•【施行日期】2021.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消防管理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021〕19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黑龙江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7月29日黑龙江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指导思想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1.5 灾害分级2 主要任务2.1 组织灭火行动2.2 解救疏散人员2.3 保护重要目标2.4 转移重要物资2.5 维护社会稳定3 组织指挥体系3.1 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机构3.2 指挥单位任务分工3.3 扑火指挥3.4 专家组4 处置力量4.1 力量编成4.2 机动增援扑火力量4.3 力量调动5 预警、监测和信息报告5.1 预警5.2 林火监测5.3 信息报告6 应急响应6.1 分级响应6.2 响应措施6.3 省级层面应对工作7 扑火指挥与战术原则7.1 扑火原则7.2 保障原则7.3 扑救高危火险区战术原则7.4 扑救高保护价值森林与重要设施目标战术原则8 综合保障8.1 扑火前线指挥保障8.2 火场应急通信保障8.3 输送保障8.4 储备物资保障8.5 资金保障8.6 技术保障8.7 装备调配8.8 飞机调配9 后期处置9.1 火灾评估9.2 灾民安置及灾后重建9.3 火因火案查处9.4 约谈整改9.5 责任追究9.6 工作总结9.7 表彰奖励10 附则10.1 涉外森林草原火灾10.2 培训演练10.3 预案管理与更新10.4 高危火险区10.5 高保护价值森林10.6 重要设施目标10.7 以上、以下、以内、以外的含义10.8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1.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科学决策,准备充分,快速反应,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处置森林草原火灾,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森林草原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森林雷击火标准一、引言森林雷击火作为一种突发性、意外性较强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给我国森林资源带来了严重损失。
了解森林雷击火的定义、特点、发生原因以及防范和应对方法,对于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森林雷击火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森林雷击火是指由于雷电现象导致的森林火灾。
它是一种自然火灾,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2.特点(1)突发性强:森林雷击火往往在瞬间发生,难以预测。
(2)破坏性大:由于雷电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森林雷击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容易引发大面积火灾。
(3)难以控制:由于雷击火的突发性和火势猛烈,灭火工作难度极大。
三、森林雷击火的发生原因1.自然原因(1)雷电现象:雷电是森林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春夏季节,雷电活动频繁,容易引发火灾。
(2)干燥气候:干旱气候条件下,森林可燃物含水量降低,火险等级升高。
2.人为原因(1)林区生产生活用火不慎:如野外用火、丢弃烟蒂等。
(2)基础设施建设:如输电线路、通信基站等电磁辐射诱发火灾。
四、森林雷击火的防范措施1.预警系统建立雷击火预警系统,利用气象、地质、森林资源等信息,对雷击火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
2.防火设施加强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如设置防火隔离带、修建消防水池等。
3.森林管理(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合理规划森林结构,降低火灾风险。
(2)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火源。
4.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防火的认识,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
五、森林雷击火的应对方法1.火灾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火灾应急预案,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2.灭火技术与设备(1)采用先进的灭火技术,提高灭火效率。
(2)配备专业的灭火设备,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3.救援力量调度建立健全火灾救援协作机制,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调动救援力量。
六、案例分析1.国内案例(1)某地森林雷击火事件:火灾迅速蔓延,造成严重损失。
2.国际案例(1)美国加州森林大火:雷击火导致大规模火灾,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森林资源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森林火灾应急指挥部1. 指挥部组成: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林业、公安、消防、气象、交通、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森林火灾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二)现场指挥部1. 组成: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其授权的副指挥担任现场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职责:负责现场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工作。
(三)扑火救援组1. 组成:由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公安消防部队、企事业单位消防队等组成。
2. 职责:负责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物资保障等工作。
(四)医疗救护组1. 组成:由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志愿者等组成。
2. 职责:负责伤员救治、防疫、卫生保障等工作。
(五)交通保障组1. 组成:由交通运输部门、公安交警部门等组成。
2. 职责:负责火灾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管制、物资运输等工作。
(六)信息宣传组1. 组成:由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等组成。
2. 职责:负责火灾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一)火灾预警1. 森林火险预警信息由气象、林业等部门发布。
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二)火灾报告1. 发生森林火灾时,火灾发生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立即报告上级政府和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根据火灾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三)火灾扑救1. 扑火救援组接到指令后,立即组织扑火队伍赶赴火灾现场。
2. 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
(四)人员疏散1. 火灾发生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 疏散过程中,要确保道路畅通,防止发生交通拥堵。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但是,城市市区的除外。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的森林防火工作。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五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六条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在其经营范围内承担森林防火责任。
第七条森林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森林防火联防机制,确定联防区域,建立联防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并加强监督检查。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九条国家支持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森林防火科技水平。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通过保险形式转移森林火灾风险,提高林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后自我救助能力。
第十二条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扑救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由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当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森林火灾的预防第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标准,以县为单位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1.15•【字号】萍府办字〔2019〕45号•【施行日期】2019.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防管理正文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的通知萍府办字〔2019〕4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萍乡市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实施。
2013年12月19日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萍乡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废止。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1月15日萍乡市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1.5 灾害分级2 组织指挥体系2.1 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2.2 扑火指挥2.3 专家组3 预警和信息报告3.1 预警3.2 火情监测3.3 气象服务3.4 信息管理4 应急响应4.1 分级响应4.2 响应措施4.3 市级以上层面应对工作5 后期处置5.1 火灾调查评估5.2 工作总结5.3 奖励与责任追究6 综合保障6.1 队伍保障6.2 运输保障6.3 航空消防保障6.4 通信保障6.5 物资保障6.6 资金保障7 附则7.1 灾害分级标准7.2 以上、以下的含义7.3 预案制订与更新7.4 预案解释7.5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应对工作机制,加强火情预警监测,规范火灾处置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林区稳定,建设生态文明。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江西省森林防火条例》《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萍乡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等。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的应对工作。
森林火情预防的风险评估与灾害管理森林火灾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许多灾难性后果,不仅破坏了大量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因此,对森林火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森林火情预防工作中,风险评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潜在火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有效地指导防火工作的开展,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
一、森林火情的风险评估森林火情的风险评估是指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评估,从而确定森林防火的重点和措施。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森林火险等级:根据气象条件、植被状况和人为因素等综合评估,确定森林火灾的潜在风险等级,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火工作。
2. 森林火险区划:将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火险区,对各个区域的火灾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防火措施。
3. 火灾历史及发生频率:分析森林火灾的历史数据,掌握各地区火灾的发生频率和规律,为未来的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4. 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生态环境的特点,确定森林火灾对资源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防火重点和措施。
二、森林火情灾害管理在森林火情预防工作中,灾害管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要包括事前应急准备、事中灭火和事后复原三个阶段。
1. 事前应急准备:在森林火险高发季节,加强火险等级监测和预警,做好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及时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和巡逻工作,提高森林火灾的应对和处置能力。
2. 事中灭火:发生森林火灾后,迅速组织起火点处置和扑救工作,合理调配人员和装备,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火灾扑灭,避免火势蔓延。
3. 事后复原:火灾扑灭后,要及时进行火场清理和复原工作,修复受灾植被和生态环境,加强监测和巡护工作,避免因火灾而导致的次生灾害发生。
综上所述,森林火情预防的风险评估与灾害管理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的灾害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的?气象灾害种类和级别是由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且颁布通过的(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下面罗列的是我国有关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1、Ⅰ级预警:特别重大(红色)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
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2、Ⅱ级预警:重大(橘黄色)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
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3、Ⅲ级预警:较大(黄色)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
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4、Ⅳ级预警:一般(蓝色)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扩展资料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随着时代发展,气象预警的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10种,为人们所熟悉的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将退出历史舞台。
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新疆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第一部分:总则一、为了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和灭火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森林火灾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新疆自治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适用于新疆自治区范围内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
三、本预案的实施单位为新疆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各地级市、州森林防火指挥部依据其实际情况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二部分:预警和监测(一)预警机制1.建立健全森林火险气象预警体系,利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监测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及时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预警信息。
2.建立健全火情监测预警系统,安装火情监测设备,加强对森林植被的监测,及时发现森林火灾可能发生的迹象。
3.建立健全社会化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森林防火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巡逻监测工作,发现森林火情第一时间上报。
(二)预警响应1.接到预警信息后,各地级市、州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及时启动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加强对火险区的巡查监测,加强对易燃区域的管控。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群众不在易燃区域进行野外用火,提高火灾防范意识。
3.落实森林火险等级划分后的应急处置措施,提前做好物资准备,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第三部分:应急处置(一)火灾报警1.发现森林火灾,第一时间采取报警措施,向当地公安、森林消防等相关部门报警,并向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应急机构汇报森林火灾情况。
2.清晰准确地描述火灾地点、火势大小、火情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提供准确的火情位置和方向。
3.指导群众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同时组织群众有序撤离火灾区域。
(二)火灾初期扑救1.当地公安、森林防火等相关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应急救援人员,利用现有设备和力量对火灾进行初期扑救。
2.组织火线人员开展防火隔离线施工,封锁火灾扩散的方向,控制森林火灾蔓延范围。
3.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配合协助救援人员顺利扑救火灾。
(三)多枢纽扑救1.根据森林火灾情况,及时调度各类扑火力量,通过空中、地面、水面等多枢纽进行扑救,形成合力。
个人总结,仅供交流学习,精品资料 宁夏森林火险预警信息 第期 自治区森林防火办公室 值班员:李永新 签发 :刘旭东 年月日
一、近期天气预报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月日白天到夜间全区大部阴有小雨;日中卫市南部及固原市有小雨;日和日全区大部有到级偏北风,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日、日和日清晨川区大部最低气温在零下到度,有轻霜冻或霜冻。 具体预报如下:今天下午,全区阴,贺兰山沿山、吴忠市东南部、中卫市南部及固原市有小雨,全区大部有到级偏北风,部分地区阵风到级,并伴有沙尘天气;今天夜间,全区阴,大部地区有小雨;明天白天,全区阴转多云;月日,全区多云,固原市南部有微到小雨,白天全区大部有级左右偏北风;月日,全区多云转晴,日清晨川区大部有霜冻或轻霜冻;月日,中卫市南部、固原市多云转阴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间阴,日清晨川区大部有轻霜冻;月日,全区多云,大部有到级左右偏北风,部分地区阵风到级,并伴有沙尘天气;月日,全区多云转晴,清晨川区大部有霜冻或轻霜冻;月日,全区晴转多云;月到日,全区晴间多云,其中日全区大部有级左右偏北风。 二、未来一周各市县森林火险预报 预计未来一周,全区天气干燥且多大风天气,受此影响,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及中卫市火险等级为级,高度火险;固原市火险等级为级,较高火险。(图)。
图 未来天我区各市县森林火险等级分布图 三、宁夏六大自然保护区火险气象预报 根据宁夏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预报结果,预计未来一周六大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为(图):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级,高度火险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级,高度火险 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级,高度火险 大罗山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级,高度火险 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级,高度火险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级,较高火险
图未来一周宁夏六大自然保护区火险气象预报等级 四、森林火险预警响应工作建议
近期,全区大部分区域无有效降水,偏北风级转阵风 级,清明过后,野外的随意用火、农耕生产等用火现象任然较为普遍,加之防火区可燃物干燥程度高,极易燃烧和蔓延。全区大部分区域持续在高森林草原火险警报状态。各市、县(市、区)、各单位要及时发布橙色或黄色预警信号,全面跟进橙色或黄色预警等级的各类响应措施,因险设防,科学布控,管住辖区的人、管住辖区的火,全面打赢森林草原防火春防攻坚战。
两会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第一部分、总则为了加强森林火灾的防范和灭火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充分发挥两会地区森林防火工作的优势,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部分、火灾预防1、森林火灾预警机制(1)建立健全森林火灾预警机制,确保火情信息的及时获取和传递。
(2)加强火灾气象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林区进行监测,并对高风险区域进行持续跟踪。
2、加强巡逻监测(1)增加巡逻监测力量,及时发现火险点和火情。
(2)加强对易燃材料的检查和管理,提高警惕性。
3、开展宣传教育(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2)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对能力。
第三部分、火灾应急处置1、组织指挥(1)一旦发生火灾,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力量前往火灾现场处置。
(2)成立指挥部,明确责任分工,统一指挥。
2、应急救援(1)迅速调动各方力量,组织森林消防队和相关救援队伍前往灭火。
(2)协调调集直升机和飞机进行空中灭火。
3、交通保障(1)保障交通通畅,确保救援力量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2)协调交通部门,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无阻。
4、物资保障(1)调集灭火装备、工具和物资,保障火场救援所需。
(2)协调物资后勤保障,确保救援人员的生活物资供应。
第四部分、火灾事后处理1、火灾调查(1)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查明火灾责任。
2、灾后重建(1)及时展开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受灾林区生态和植被。
3、应急宣传(1)开展火灾事后宣传教育,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第五部分、预案执行与监督1、预案执行(1)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火灾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
(2)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监督检查(1)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检查各项防火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定期进行防火工作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六部分、附则1、本预案由两会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1696
森林火险气象预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火险气象预警。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火险气象预警的相关业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 T 77-2007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森林火险 forest fire-danger
发生森林火灾潜在的危险 程度。
3.2森林火险气象指数 forest fire-danger weather index
注:它是对森林起火的可能性大小,火灾的强度和蔓延速度、燃烧方式以及人类控制难易程
度的 一种综合描述 。
根据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经验或数学拟合得出的、用以反映森林火险程
度的量化指标 。注:森林火险 气象指数计算 方法参见 QX/ T 77-2007 附录 B ,森林火险气
象指数越大表征森林火灾危险度越高 。
3.3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forest fire-danger weather rating
根据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将森林火险气象指数 (3.2)划分成能简单明了地反
映森林火险程度的等级。
注: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划分为森林火险 气象等级的具体方法 参见 QX/ T 77-2007 中第
3 章,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越高表征森林火灾危险度越高。
3.4森林火险气象预警 forest fire-danger weather early warning
对预报时效内森林火险 气象等级的预先估计和 警示 。
4 预警
4.1 等级划分
森林火险气象预警等级 由弱到强划分为 三个等级,依次为黄色预警 、橙色预警、红色预